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

南京和滁州相對都算是平靜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更多人將注意力集中到了即將舉行的鄉試,絕大部分將要參加鄉試的生員和監生,都已經在南京城聚集,當然,在國子監讀書的監生,若不是南直隸人,也要準備離開南京,回到各自所屬地方去參加鄉試。

詹兆恆離開南直隸之前,專門到了滁州,見到了吳宗睿,兩人之間長談了一次,吳宗睿告訴詹兆恆鄉試需要注意的諸多事宜,將自己參加鄉試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告知詹兆恆。

吳宗睿雖然年輕,在南直隸也有一定的名氣,不過一直都是在地方做官,所出任的官職也不是多麼的顯赫,所以關注的人不會太多。

不過彈劾奏摺還是有一定影響,吳宗睿做事情更加的注意,對待滁州的官紳家族,客氣了很多。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個道理吳宗睿太清楚了,南京戶科給事中陳堯言的彈劾,情況究竟如何,他不知道,自身所做的反擊,是不是引發了什麼議論和爭論,他也不知道。

如果皇上和朝廷認爲陳堯言的彈劾成立,則吳宗睿很有可能被罷官,那樣對於信義幫護衛的發展壯大是很不利的。

六月初十,廖文儒回到了滁州。

一來一去一個月的時間,四千多裡地,平均每天一百多裡地,看上去沒有什麼,但是長時間的堅持下來,是非常不簡單的。

廖文儒詳細稟報了見到方逢年的點點滴滴,讓吳宗睿的額頭上冒出了冷汗,幸好他做了充足的準備。

方逢年爲人正直,性格方面有一些迂腐的成分,其實做御史是很不錯的,按照道理來說也應該支持朝廷派遣到各地的巡按御史以及給事中等,吳宗睿彈劾御史臺和六科給事中,其實冒了很大的風險,如果方逢年的看法不一樣,那麼吳宗睿不管呈奏多麼豪邁的奏摺,都不可能到皇上的手中。

需知吳宗睿沒有直接給皇上寫奏摺的權力,他的奏摺會經過吏部和內閣,稍稍不注意,奏摺很有可能被吏部直接壓住、甚至送到御史臺去。

龐大的御史臺想要算計一個小小的知州,那是手到拈來。

如果不是對於明末歷史的熟悉,不是對於方逢年性格方面分析的準確,吳宗睿的這一步棋,必定會成爲臭棋。

六月二十日,朝廷派人來了。

吳宗睿匆匆趕到寅賓館,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憲之兄,怎麼是你啊。”

“瑞長兄,我可真的是沒有想到啊,你的一份奏摺,引發了朝廷巨大的風波。”

“憲之兄,你可別開玩笑,我不過區區的滁州知州,哪裡有那麼大的能耐,一封奏摺能夠引發朝廷的風波。”

“別急,一會我慢慢和你說,你也是,我遠道而來,還沒有來得及喝茶,你總要讓我喝上一杯西湖龍井吧,今年也是怪了,漕運不知道是怎麼了,總是運不過去茶葉。”

“憲之兄說笑了,到時候我送你上好的西湖龍井。”

史可法的態度,讓吳宗睿放心了,如果是來者不善,絕不會如此的開玩笑。

史可法的話語,無形之中提供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北方嚴重缺乏茶葉,特別是好茶葉。

想想也是,後金韃子纔剛剛撤離京畿一帶,回到關外去,北直隸動亂期間,陸路的運輸完全斷絕,導致貨物的運輸基本依靠漕運,後金韃子雖然撤離,但地方上的治安形勢頗爲嚴峻,不少地方是數裡地看不見人煙,陸路運輸短時間之內不大可能恢復。

吳宗睿還知道,緊接着陝西的農民起義軍進入山西、河南等地,陸路的運輸僅僅剩下山東一地,可不要多長的時間,登萊兵變又會爆發,山東也陷入動亂之中。

也就是說,此後的時間,北方陸路運輸基本沒有安穩的時刻。

漕運由此變得異常重要,北方需要的物資,絕大部分需要依靠漕運。

聞着西湖龍井茶的香味,史可法頗有些陶醉。

“憲之兄,沒有必要如此吧,你有多長時間沒有喝茶了啊。”

“瑞長兄,不瞞你說,殿試結束之後,我到西安府城赴任,就很少喝到好茶,後來調到京城,本以爲會好一些,誰知道好茶更加緊張,我不過是戶部主事,哪裡買得起好茶啊。”

吳宗睿笑着搖搖頭,切入了正題。

“憲之兄,你說我的奏摺在朝中引發了風波,究竟是什麼情況啊。”

史可法放下茶杯,看着吳宗睿,好半天才開口。

“瑞長兄,內閣的周大人說了,你的這份彈劾奏摺,乃是大明第一彈劾奏摺,以前只聽說監察御史、巡按御史和給事中彈劾百官的,從未聽說過官員彈劾都察院和給事中,你恐怕是第一個,都察院剛剛上任的閔洪學大人頗爲震怒,在朝堂之上發脾氣,不過內閣的周大人和溫大人,都認爲你的彈劾奏摺有道理。”

“我是真的佩服你啊,你的彈劾奏摺我看過了,寫的太好了,引經據典,特別是一些地方的知縣乃至於知府,都給巡按御史下跪的事例,引發了朝廷諸多大人的公怒,就連閔大人都覺得過分了,不得不承認巡按御史不可過於干擾地方署理政務。”

“朝廷派遣我下來調查此事,其實主要就是調查滁州的事宜。”

“來的路上我仔細想過了,調查還是要進行的,臨行之前,禮部的方大人特意囑託,讓我不僅僅是調查滁州的事宜,也要前往南京去,瞭解南京都察院與六科給事中的相關情形。”

“瑞長兄,我要恭喜你了,你引起了內閣與朝廷的注意,怕是皇上都記住你了。”

史可法說到這裡,吳宗睿連連擺手。

“憲之兄,你代表朝廷來到滁州調查,我一定全力配合,至於說我的名氣,不值一提,我的舉措,說得好聽一些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說的不好聽是不知道天高地厚,都察院和給事中監督彈劾百官的職責不會發生改變,我這等於是給自己惹禍上身,就算是這一次的調查沒有任何的問題,下一次怎麼樣,若是南京都察院的監察御史和給事中盯上我了,今後我還怎麼做事情。”

聽見吳宗睿如此說,史可法的神色也變得嚴肅一些。

“瑞長兄,你的擔心是對的,我也想過這件事情,不過我以爲,你的彈劾奏摺已經抵達聖聽,皇上都知曉了,若是監察御史和給事中老是盯着你不放,那他們是什麼意思,打擊報復嗎,就允許他們彈劾百官,百官就不能夠監督他們嗎。”

“憲之兄,你這是寬心的話語,好了,不說這些了,既然你代表朝廷前往滁州調查,那我也必須要回避,不能夠繼續行使職權了,你不要爲難,朝廷的規矩我知道,明日我就離開滁州,回到南京去,等候朝廷的結論,順便說一下,滁州春季田賦徵收已經到了尾聲,已經有九成以上的田賦入庫。”

史可法點點頭。

“那就好,多餘的話我不說了,朝廷沒有要求你迴避,我看你還是留在滁州,此番調查前後可能需要兩個月左右的時間,很快就可以結束。”

“謝謝憲之兄,我不能留在滁州,你今日和我見面,也是冒了風險的,我記在心中。”

“你這是和我客氣了,你連都察院和給事中都不怕,難不成我還怕和你見面嗎,這次我下來調查,巴不得南京的監察御史和給事中彈劾我,那樣我就名正言順的上奏皇上和朝廷,也讓皇上看看,一些監察御史和給事中是怎麼做事情的。”

“憲之兄說笑了,你還是不要牽扯進來。”

“瑞長兄,我可沒有說笑,其實我從京城出發的時候,已經牽扯進來了,誰不知道你我是同年,關係還不錯,朝廷偏偏派我來調查,這裡面的意思,我是明白的。”

將滁州州衙的諸多事宜委託給同知蘇平陽以及曾永忠之後,翌日一大早,吳宗睿離開滁州,回到南京去了,跟着他離開的,還有徐佛和柳隱等人。

吳宗睿巴不得有一段空閒的時間。

信義幫護衛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跟隨漕運船隻前往夏鎮,徹底剿滅夏鎮的匪幫,而且從史可法的說法來看,大運河遭受匪幫的侵襲是很厲害的,民間運營的船隻,損失肯定慘重,否則不會讓史可法這個戶部的主事,都無法喝到南方的好茶葉。

一邊是巨大的商機,一邊是信義幫實戰的鍛鍊,吳宗睿豈能錯過。

兩個多月的時間足夠了,吳宗睿跟隨漕運的船隻,前往北方,好好的打一戰,好好的做一筆生意。

至於說此次調查會是什麼結果,吳宗睿倒不會擔心,史可法前往南直隸來調查,已經說明了朝廷的態度,相信徐堯言本次要吃虧了。

今後是不是會遭遇到諸多監察御史和給事中的算計,那是以後的事情,走一步看一步,目前想不到那麼多。

離開滁州、回到南京的路上,吳宗睿的情緒很好,他腦子裡面想到的,已經是信義幫護衛以及漕運的事宜,至於說史可法的調查,壓根沒有關注。

陳靈雁的預產期快要到了,吳宗睿計劃小孩子出生之後,前往淮安府城。

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機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五十九章 巧妙應對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七百二十四章 淮安還是鳳陽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攻佔臺灣(4)第七百九十四章 鐵腕手段(5)第九百一十一章 足夠聰明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五十四章 職權範圍第三百三十六章 唯有嘆息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三十一章 登高望遠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九百六十六章 本性難移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梟雄末路(6)第九百零九章 必要的包容第七百九十章 鐵腕手段(1)第一百五十八章 初見趙世奇第五百六十四章 整頓軍務(2)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末路(5)第六十八章 想不到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九百七十六章 科舉風波(4)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納百川第九百三十二章 定鼎之戰(16)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生死時刻第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四百六十四章 殘陽如血(1)第八百四十三章 最後的掙扎(2)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二百四十章 如何恢復元氣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零七章 擴大業務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九百五十六章 開始動作第六百六十八章 攻心記(2)第九百章 大明悲歌(3)第九百三十三章 定鼎之戰(17)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一樣的態度(2)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三百六十三章 朝廷的態度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三百五十八章 回到登州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緊急調整第二百一十三章 趙興志的禮物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八百零四章 張東濤的部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葉臣的悲哀第五百二十四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四十一章 信仰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四百五十八章 出擊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膽的分析第四百三十四章 略勝一籌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撞鐵板(1)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末路(6)第四百二十一章 機會?第九十五章 人市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察言觀色(1)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末路(10)第八百三十八章 功虧一簣(1)第三十九章 毫不畏懼第五百零七章 以退爲進第二十章 應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還算鎮定第六百八十二章 明目張膽第二百一十五章 暫時忍住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二百六十八章 擴張之路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七百八十八章 最頭疼的事(2)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三百零四章 聲東擊西(3)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