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

本來打算叩謝皇恩之後,翌日就離開,不過感覺到情形不對的吳宗睿,足足逗留了近十天的時間,才離開京城,回到登州去。

吳宗睿不僅去拜訪了內閣首輔溫體仁,禮部尚書賀逢聖,刑部尚書胡應臺,也拜訪了崇禎二年殿試在京城爲官的同年,還偶遇了張溥和吳偉業等人,這期間,他表現出來一定程度的高調,至少展現了意氣風發的態度,很多場合都直言爲皇上和朝廷效忠的決心。

這一切,逃不過錦衣衛以及東廠的眼睛。

吳宗睿離開京城的翌日。

紫禁城,偏殿,卯時。

崇禎皇帝朱由檢已經看了一會奏摺了,最讓他心煩的依舊是北邊的後金韃子,以及中原地帶的流寇,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每次朝廷集中精力想要剿滅流寇的時候,北邊的後金韃子總想着鬧出一些動靜來,讓朝廷不得不抽調兵力應對後金韃子,自然削弱了剿滅流寇的力度。

這一次,朱由檢下定了決心,讓陳奇瑜出任五省總督,代表朝廷統領剿滅流寇的事宜,同時,他給三邊總督洪承疇下旨,要求洪承疇穩住延綏、大同和宣府等地的局勢,切不要因爲後金韃子騷擾延綏等地,影響剿滅流寇的事宜。

距離早朝還有一個時辰的時間,朱由檢伸了伸懶腰。

“皇上,您歇息一會吧。。。”

朱由檢扭頭,看了看一直站在身後的王承恩,微微點頭。

“好吧,該要歇息一會了,待會早朝纔有精神。”

聽見皇上這樣說,王承恩連忙從身後拿出一個厚厚的墊子,放置到皇上的身後。

皇上的龍輦,有些寬大,無法靠着,也沒有辦法偏向兩邊,坐着其實不舒服,據說當初設計龍輦的太祖皇帝朱元璋,專門將龍輦設計的很寬大,目的是讓坐上這個位置的後代子孫,不要想着躺在龍輦上面,就要好好坐着署理政務,不能偷懶。

有了寬厚的坐墊,的確舒服很多。

不過僅僅靠了一兩分鐘,朱由檢伸直了身子。

“承恩,拿走吧,朕不需要這個。。。”

王承恩沒有猶豫,立馬拿走了坐墊,他很清楚皇上的脾氣,這個時候最好不要開口勸阻,皇上每日裡都是殫精竭慮,不願意有絲毫的空閒,更不會享受生活,與先帝比較起來,差別太大了。

王承恩得到權勢也就是一兩年的時間,他曾經是曹化淳的屬下,被安插到還是信王的朱由檢身邊,其實就是負責監視朱由檢的行蹤的,不過王承恩沒有真正的監視朱由檢,而是盡心竭力的服侍朱由檢,而且在朱由檢登基的時候,他堅定的站在了朱由檢這邊,幫忙對付魏忠賢等人,得到了朱由檢完全的信任。

兩年前,王承恩升任司禮監秉筆太監,權力甚至超過了曹化淳。

王承恩與高起潛之間的關係是不錯的,王承恩曾經也做過內侍,且在爭奪權力的時候,得到了高起潛的支持。

王承恩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一般情況下不會在皇上面前說其他某個太監的壞話,當然,這不是說王承恩老實和與人爲善,而是王承恩在皇上身邊的時間太長,太瞭解皇上了,皇上最爲厭惡的就是黨爭,對於太監之間的爭鬥,同樣厭惡,如果在這方面觸怒了皇上,誰都不要想着有好果子吃。

前任內閣首輔周延儒,就是因爲被彈劾在朝中拉幫結派,觸怒了皇上的底線,被迫致仕。

大概是坐着不舒服,朱由檢站起身來,走下了階梯。

王承恩連忙跟着走下階梯,默默的跟在身後。

朱由檢自然不可能走出偏殿。

做皇上沒有多大的自由,想要走出紫禁城都不大可能。

默默的走了幾步,擡頭看着牆壁上面尚未熄滅的蠟燭,朱由檢忽然開口了。

“承恩,登萊巡撫吳宗睿是不是離開京城,趕赴登州去了。。。”

“是啊,吳大人是昨日離開的,叩拜皇上之後,在京城逗留了足足九天的時間。”

“奇怪啊,吳宗睿一直都是很低調的,這次到京城來,居然如此高調了,是不是明白了什麼啊。”

“這個,皇上,臣以爲,吳大人年輕,被皇上擢升爲兵部右侍郎,高興是自然的,年輕人的本性掩蓋不住了。。。”

“哦,承恩,你怎麼會有這樣的看法。”

朱由檢停住了腳步,扭頭看着王承恩。

換做以往,王承恩肯定會誠惶誠恐,皇上出現這樣的神態和問話,絕非什麼好事情。

王承恩知道,皇上對於登萊之地,還是頗爲重視,當初登萊叛軍將登州和萊州變成赤地千里,皇上痛心不已,登州和萊州是朝廷投入重金打造的軍事基地,多年的打造,大量的錢財化爲烏有,換做誰都會心疼。

吳宗睿出任登萊巡撫,皇上其實沒有抱任何的想法和希望,等萊兵變出現之後,內閣曾經建議,撤銷登萊巡撫的建制,歸於山東巡撫直接管轄,皇上也有這樣的想法,吳宗睿在平定叛軍的戰鬥中立下了大功,加上年輕,讓其出任登萊巡撫,若是吳宗睿憑着年輕人的熱情和衝勁,能夠穩住登萊之地,也是好事情。

皇上壓根沒有想到,僅僅一年多時間過去,登萊之地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獲取的情報來看,登萊之地的繁華程度,甚至超過了兵變之前。

高起潛從登州歸來,帶來了十萬兩白銀,讓皇上的想法出現了重大的改變。

登萊新軍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佔據旅順島、皮島和金州等地,能夠打敗後金韃子的進攻,其戰鬥力是強悍的,怕是超過了以前的登萊新軍。

偏偏這個登萊巡撫吳宗睿,很少說及,諸多的事情都是簡單的稟報。

這由不得皇上不懷疑,儘管高起潛和賀逢聖等人都時常爲吳宗睿說好話,可皇上有了疑心,任何人說都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皇上擢升吳宗睿爲兵部右侍郎,一方面是肯定吳宗睿做出的事情,另外一方面也是準備將吳宗睿調離登州,調到京城來。

當然,皇上也很猶豫,畢竟派遣其他人到登萊之地,如果出現變故怎麼辦。

正是在皇上猶豫期間,吳宗睿來到了京城,表現出來了應有的高調,而且表達了對皇上的效忠和感激。

皇上略微的放心了一些,但還是施展了一些手段,結果得到了答案。

高起潛和溫體仁等人,認爲吳宗睿的確是不錯的,安置在登萊之地,能夠穩定地方,而且能夠恢復對後金韃子的威脅,從皮島、旅順和金州等方向,發起對後金韃子的進攻,從未緩解關寧錦方向的壓力。

爾後,包括禮部尚書賀逢聖,以及刑部尚書胡應臺等人,都爲吳宗睿說了好話。

要說這些話語,不大可能打動皇上,可關鍵的一點讓皇上以前的想法出現了重大的動搖,那就是吳宗睿重新打造的登萊新軍,能夠從皮島和旅順等方向,構成對後金韃子的威脅。

在皇上心目之中,後金韃子是最大的威脅,特別是大淩河之戰後,遼東邊軍遭受重創,完全喪失了正面應對後金韃子的能力,遼東絕大部分的地方,完全被後金韃子控制,遼東邊軍只能夠固守幾座孤零零的城池。

這種局面長期持續下去,關寧錦防線必定出現大問題。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登萊新軍,因爲叛亂毀於一旦,皇上痛心之極,現如今,吳宗睿重新打造了登萊新軍,如果能夠真正對後金韃子形成威脅,將是朝廷的大幸。

所以,皇上改變了想法,決定讓吳宗睿繼續駐守登萊之地,且統領登萊之地所有衛所的軍隊,真正形成對後金韃子的威脅。

這一切的情況,王承恩都是清楚的,所以皇上詢問,他一點不擔心。

皇上這個時候詢問如此的話題,無非是想着更加放心。

“皇上知道,臣與高內侍的關係不錯,前些日子,臣諮詢了高內侍,專門詢問了吳大人的情況,臣與吳大人之間沒有直接的接觸,說不上什麼印象,但臣覺得有一點,那就是吳宗睿不結黨,不管是參加鄉試還是會試,哪怕是得罪東林之人,也不願意歸附東林,而且,吳大人與張溥等人,關係很一般,臣認爲,那麼多的讀書人依附復社,尊張溥等人爲老師,張溥當時的威望不一般,吳大人卻與張溥產生了齷齪,而且還在話語中明確表示了,一旦進入朝廷爲官,效忠的就是皇上和朝廷,絕不會考慮什麼復社。。。”

朱由檢扭頭看了看王承恩,微微一笑開口了。

“承恩,朕要是沒有記錯,吳宗睿還爲你們說過好話,不是嗎。”

“皇上,臣覺得這正是吳大人的可貴之處,逆賊魏忠賢被皇上剿滅之後,滿朝文武,只要說及這個、這個閹黨,都是痛恨不已,可吳大人不一樣,實事求是的分析,不跟風,臣認爲,吳大人認定的是道理,如此年輕,就能夠做到如此,很不簡單。。。”

朱由檢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微微點頭。

“承恩,你說的不錯,這個吳宗睿,還真的是有過人之處,好了,日後你就多多關注吳宗睿,看看其能力究竟如何。。。”

第八百四十九章 最後的掙扎(8)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手筆第七百五十六章 臨機決斷(3)第八百一十二章 雪中送炭(1)第三十六章 直抒胸臆第三百三十五章 輪迴第七百一十六章 悲歌(3)第七十四章 巨大收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3)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來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七百零二章 掌控山東(7)第六百八十七章 命中註定第四百五十四章 差點被騙第三百一十章 強大的自信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末路(8)第四百一十四章 家族的事宜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第七百二十八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1)第三百五十九章 系列事宜第六百八十四章 都有小九九第二百四十三章 轉變思想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八百三十二章 殘陽如血(3)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一百八十一章 先下手第八百一十四章 雪中送炭(3)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辦法第七百章 掌控山東(5)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一百八十八章 寧死不屈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八百五十一章 都是機會第三十三章 報備第三百七十二章 末路(1)第三百四十五章 萬無一失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將計就計(2)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新年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想法都一樣第八百七十六章 豁然開朗(2)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鎮北關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二百九十四章 略微放心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末路(4)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丟車保帥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五百四十三章 有意思的信函第八百四十六章 最後的掙扎(5)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二百四十八章 農業爲本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第六百四十三章 皇上的密旨第四百四十七章 糧道第八百四十一章 功虧一簣(4)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擊(1)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殘陽如血(2)第七百八十七章 最頭疼的事(1)第八百三十章 殘陽如血(1)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二百二十五章 也許是天意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六百四十二章 開始佈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一百七十四章 隱患擡頭第七十九章 赴任第三百一十五章 蓋州的收穫第二百三十四章 周密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道理第七百三十八章 終於動手(2)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精準把握第六百零一章 也是智謀第七百一十四章 悲歌(1)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祖大壽的建議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五百七十二章 老瓶新酒(2)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第七百六十一章 滅頂之災(5)第一百八十七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六十七章 拋卻憤怒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六百二十二章 代善的建議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