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

多鐸看着長長的行軍隊伍,臉上的神色逐漸變得嚴肅。

能夠成爲十萬大軍的主帥,這是二十四歲的多鐸沒有想到的,畢竟他太過於年輕,出征之前,皇太極專門告誡了,大軍進擊遼東,必須獲取全面的勝利,徹底打敗甚至是剿滅登萊新軍,故而作戰的時候需要有耐心、有韌性,不要着急,多爾袞也專門告誡了,讓他克服好勇鬥狠的脾氣,耐心指揮作戰。

阿濟格爲副帥,這讓多鐸有些如鯁在喉。

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三人,是親兄弟,多爾袞和多鐸兩人都是親王,阿濟格是郡王,這等的顯赫權勢,在滿人權貴之中獨一無二,如果三兄弟團結一心,力量肯定是無窮的,可惜的是,多爾袞與多鐸兩人關係要好,他們與阿濟格之間,關係不算是很好。

阿濟格比多鐸大足足九歲,不管是經歷方面,還是閱歷方面,都是強於多爾袞和多鐸的,要說作戰取得的戰功,阿濟格也是不少的,可惜多爾袞和多鐸都是旗主,所以被敕封爲親王,阿濟格不是旗主,只能委屈的被敕封爲郡王。

多鐸與阿濟格的性格方面,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他們作戰勇猛,關鍵時刻難以控制自身的脾氣,按說兩人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不錯的,但兩人之間的關係偏偏一般。

。。。

一陣黃沙掠過,阿濟格騎着戰馬,來到了多鐸的面前。

“三弟,大軍行軍的速度太慢了一些,等到大軍抵達錦州,明軍怕是早就做好準備了,我看,還是我領着先鋒隊伍,快速抵達錦州一帶,震懾住明軍。。。”

多鐸的臉上沒有多少的表情。

關於行軍的事宜,皇太極倒是沒有說什麼,多爾袞卻專門強調了,此番十萬大軍征伐遼東,大軍不要過於的分散,更是要防止明軍的偷襲。

不過多鐸的想法不一樣,十萬大軍之中,五萬八旗軍以及兩萬蒙古左右營的軍士,基本都是騎兵,行軍的速度是很快的,三萬漢軍軍士以步卒爲主,行軍的速度很慢,而且漢軍還要負責運輸十二尊紅夷大炮,這樣速度就更慢了。

如果等待漢軍,特別是等待十二尊紅夷大炮,那麼十萬大軍抵達錦州,至少需要半個月以上的時間。

儘管只有二十四歲,但多鐸參加了好幾次針對明軍的戰鬥,印象最爲深刻的還是大淩河城之戰,那一次戰鬥,八旗軍迎戰大明最爲精銳的遼東邊軍,雙方拼盡全力廝殺,戰鬥的過程驚心動魄,最終,八旗軍佔據全面的優勢,參與作戰的遼東邊軍,幾乎被全部剿滅。

爾後多鐸也跟隨皇太極入關作戰,孱弱的明軍同樣留給他深刻的印象。

至於說皇太極一直擔心的登萊新軍,多鐸並非那麼重視和擔憂。

阿濟格與阿巴泰率領十萬八旗軍將士入關作戰,橫掃京畿之地,最後撤離的時候,阿濟格輕敵,竟然將輜重放在大軍的最後,還寫下各官免送的木牌,羞辱明軍,導致輜重隊伍遭遇到登萊新軍的偷襲,至於說阿濟格後來率領大軍進攻密雲,試圖奪回輜重,遭遇失敗、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歸順的漢軍突然的反戈一擊,讓阿濟格猝不及防,第二個方面就是八旗軍將士遭遇了火炮的攻擊。

多鐸專門與多爾袞分析過這一次的戰鬥廝殺,他沒有從中感覺到大明登萊新軍的強悍。

所以多鐸認爲,十萬大軍不必同時抵達錦州一帶,大軍可以分爲前軍與中軍,前軍主要由八旗軍和蒙古左右營軍士組成,快速抵達錦州一帶,但暫時不要展開對錦州或者寧遠城池的進攻,中軍則由八旗軍、蒙古左右營和全部的漢軍組成,負責運送紅夷大炮,待到前軍與中軍會和之後,再行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多鐸相信,皇太極同樣是不在乎大明登萊新軍的,要不然皇太極就會親自領兵作戰,徹底打敗和剿滅大明的登萊新軍。

皇太極多次強調大明登萊新軍驍勇,無非是提醒八旗軍將士,面對大明登萊新軍的時候,不要掉以輕心,要全力以赴的作戰,徹底打敗大明登萊新軍。

多鐸看了看阿濟格,慢慢開口了。

“大哥,十萬大軍分爲前軍和中軍,前軍三萬人,由正白旗一萬人、鑲白旗一萬五千人,以及蒙古左營五千人組成,餘下七萬人組成中軍。。。”

多鐸還沒有說完,阿濟格迫不及待的開口。

“好,很好,三弟,就由我率領前軍,快速行軍,抵達錦州,震懾駐守錦州城的明軍。。。”

多鐸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也好,大哥率領前軍,率先抵達錦州,可以震懾明軍,不過有一點,絕不能發起對錦州城池的進攻,我們首先進攻錦州城池還是寧遠城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且攻打城池需要紅夷大炮,這樣能夠減少傷亡。。。”

多鐸的嘆氣,阿濟格壓根沒有注意到。

阿濟格的頭腦沒有那麼複雜,儘管他比多鐸大了九歲,比多爾袞大了七歲,但他看問題和想事情,比不上多爾袞和多鐸。

多爾袞掌正白旗,多鐸掌鑲白旗,兩人都是親王,權勢本就不一般了,加之阿濟格是武英郡王,三個親兄弟,在朝中的力量很大,必定引發皇太極的猜忌,多爾袞和多鐸都想到這一點,平日裡都很注意,但阿濟格卻沒有注意到這些,依舊時時刻刻表現出來對兩個親弟弟的關心,這豈不是自找麻煩。

“三弟,你放心,我知道怎麼做,這次你爲主帥,我爲副帥,領兵征伐遼東,作戰取得了勝利,功勞全部都是你的,作戰出現了什麼失誤,過失全部都是我的。。。”

多鐸哭笑不得,內心還是有些感動的。

“大哥,你領着前軍,也要多多注意,千萬小心,明軍擅長偷襲。。。”

阿濟格的臉有些紅了,多鐸這是提醒他,不要重蹈覆轍。

“三弟,我知道了,我一定服從你的指揮,你說怎麼打就怎麼打。。。”

。。。

三萬前軍軍士正在集中。

看着官道上面揚起的黃沙,看着隊伍前面的阿濟格,多鐸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的笑容,不管怎麼說,阿濟格服從他的指揮和調遣,後面的很多事情就好辦了。

一匹黑馬飛馳而來,多鐸臉上的笑容收斂了。

八旗軍斥候騎的全部都是黑馬。

大軍剛剛從盛京出發的時候,斥候就派遣出去了,主要是偵查錦州和寧遠一帶的情形,特別是駐守城池的明軍有什麼動靜。

“報,派往錦州偵查的斥候,傳回了消息。。。”

“說,偵察到什麼消息。”

“明軍一直都駐紮在城池之中,沒有離開城池的跡象,昨日和前日,斥候偵查到,有不少的明軍軍士,進入到錦州城池之中。。。”

多鐸微微皺眉。

“塔山、杏山和松山是什麼情況。”

“駐守這三座城池的明軍,全部都撤離到錦州城池之中了。。。”

多鐸果斷的揮手。

“知道了,令斥候繼續偵查,隨時稟報。”

斥候剛剛離開,阿濟格也過來了。

“三弟,斥候偵查到了什麼消息。”

“看樣子,吳宗睿知道我們準備對錦州或者寧遠城池發起進攻了,駐守松山、杏山和塔山的明軍,全部集中到錦州城之中,要是我預料不錯,寧遠城池也加派了明軍駐守,明軍依舊是固守城池,這倒是在皇上的預料之中。。。”

阿濟格點點頭。

“三弟,看樣子我們的分析是準確的,我必須要率領前軍快速行軍,儘快抵達錦州,這樣明軍就不能夠調遣更多的軍士進入到城池之中去了。”

“大哥說的有道理,如果駐守錦州和寧遠城池的明軍太多,我們進攻城池難度會增加很多,如果能夠將明軍困在錦州和寧遠兩座城池之中,我們就取得了戰役部署方面的優勢。”

“三弟放心,我一定將明軍牢牢的困在城池之中。”

“好,大哥多多注意,錦州距離寧遠不足兩百里地,既然明軍知曉我大軍即將發起進攻,駐紮兩座城池的明軍,必定會有諸多的調遣,儘早的阻斷兩座城池的聯繫,能夠爲我們爭取到最好的進攻時機。”

。。。

阿濟格率領前軍出發了。

看着官道上漫起的黃沙,多鐸的神情變得冷酷。

此次作戰,皇太極有着明確的要求,那就是採取圍城打援的方式,如同當年的大淩河城之戰,多鐸率領的大軍,圍攻錦州或者是寧遠城池,依靠紅夷大炮,轟垮守衛城池的明軍軍士,壓制明軍的炮火,找尋機會攻陷城池。

錦州城池是八旗軍心中永遠的痛,當年的父皇努爾哈赤沒有能夠攻陷,皇太極親率大軍也沒有能夠攻陷,多鐸若是能夠攻陷錦州城池,必定成爲大清王朝的驕傲。

有了犀利的紅夷大炮,多鐸相信,他一定能夠拿下錦州城池。

當然,若是明軍大規模的馳援,多鐸求之不得,正好率領大軍,打敗馳援的明軍,重新演繹當年的大淩河城之戰。

第五百零五章 外鬆內緊第二百九十六章 必須出擊第七十二章 運籌第一百九十四章 妥善的安排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較量(3)第九百四十六章 這就是底氣第四百三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九百八十二章 籠絡人才(2)第五百五十五章 年關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二十五章 皆大歡喜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遭遇危險(3)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三百一十八章 竹籃打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六十四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加急情報第九百六十八章 無法阻攔(1)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的想不到第五百四十五章 首輔易人(1)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震動了第八十五章 棘手第四百八十九章 不理解也執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偶遇陳奇瑜第五十六章 會試第五十三章 乾淨利落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六百三十一章 閃電戰(5)第六百零二章 算準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死守錦州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十六章 乞丐第六百零六章 真正的壯大第五十四章 京城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開門紅(1)第十七章 危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八百二十章 無奈的放棄第五百五十六章 教育理念第九百一十九章 定鼎之戰(3)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九百二十七章 定鼎之戰(11)第七百六十九章 盲目的自大(1)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遼陽瑣事第七十章 預感第八百九十三章 脣槍舌劍(2)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五百四十九章 忽上忽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十九章 算賬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七百一十五章 悲歌(2)第七百一十七章 悲歌(4)第三百九十一章 絕處逢生第八百三十四章 殘陽如血(5)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九百九十九章 春節的囑託第四百五十五章 沒有退路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六百一十一章 大勢漸成(2)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攻佔臺灣(2)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見風使舵(2)第五百三十章 三軍協同(1)第八百八十章 大動盪第二百零一章 好險第九百二十三章 定鼎之戰(7)第四百三十二章 拼死一搏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拼死一戰(1)第八百三十六章 殘陽如血(7)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聲嘆息(2)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三百二十三章 算是提醒第五百六十八章 矛盾迭出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詛咒大清國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七百五十四章 臨機決斷(1)第九百八十章 科舉風波(8)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二章 火花第四百六十一章 拖字訣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摧枯拉朽(5)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七百五十七章 滅頂之災(1)第一百五十七章 漕運黑幕第五百三十五章 不敢相信第一百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八百五十六章 必要的選擇(2)第八十一章 碰撞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不一樣的態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