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及時的佈局

張東濤與李巖寫來的信函,讓劉寧等人大大的鬆了一口氣,臉上都露出了高興的神情。

高傑聽從了張東濤與李巖的建議,決定率領麾下的五萬軍士前往福建,這是了不起的成績,要知道高傑前往福建,也是承擔巨大風險的,左良玉率領的十餘萬人,先行進入了福建,暫時駐紮在汀州一帶,因爲有了糧草的援助,很快就安定下來,這個時候,高傑率領大軍進入福建,一方面得不到糧草的供給,一方面可能面臨左良玉的算計和進攻。

情報司已經獲知消息,唐王朱聿鍵與鄭芝龍之間妥協的情況,鄭芝龍僅僅同意提供十萬人三個月左右的糧草,多了就沒有了,左良玉麾下大軍足足十萬人,鄭芝龍能夠同意提供糧草,已經很不簡單了。

當然,吳宗睿分析鄭芝龍提供糧草,也不是白給的,福建東面靠海,鄭芝龍麾下的水師足夠防禦來自於海上的威脅,北面的浙江,暫時由劉澤清與劉良佐率領的大軍鎮守,沒有多大的威脅,西面的江西與廣東就不好說了,廣東暫時由張獻忠控制,但張獻忠在廣東的力量不是很強大,江西是大吳皇帝吳宗睿的老家,誰都不敢大舉進攻這裡,但也不敢派遣大軍駐紮在這裡,免得惹惱了登萊新軍。

鄭芝龍的主要力量集中在泉州,同時也朝着漳州、興化和福州的方向擴展勢力,這些地方都靠着大海,但是沒有靠着大海的汀州、延平、邵武和建寧等地,不是鄭芝龍擴充勢力的重要地方,這些地方的防禦相對薄弱。

左良玉率領的大軍進駐汀州,自然能夠填補這些地方防禦的空白。

福建富庶的地方基本靠海,譬如說泉州、興化和福州等地,其餘的地方,大都貧瘠,汀州和邵武一帶,屬於福建最爲貧瘠的地方,不客氣的說,左良玉率領十萬軍士駐紮在這裡,無法徵集到足夠的糧草,離開了鄭芝龍的支持,左良玉根本無法安身。

左良玉駐紮的地方,是鄭芝龍深思熟慮之後做出的決定,自然是有道理的。

現在,高傑率領五萬多將士挺進福建,引發的震動自然是巨大的。

高傑前往福建的理由,是想着護衛隆武皇帝朱聿鍵,振興大明王朝,這個理由足夠的充分,沒有誰能夠在臺面上反駁,不過高傑的這個舉措,高興的只有隆武皇帝朱聿鍵,隆武朝廷大學士、吏部尚書黃道周等人,至於說鄭芝龍與左良玉等人,則是咬牙切齒。

當下的局勢本來就混亂,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誰都說不準,高傑貿然的進入福建,肯定攪亂福建的局勢,進而影響到浙江與廣東等地的局勢,當然,這之中也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鄭芝龍與左良玉聯手滅掉高傑,吞併高傑麾下的軍士。

劉寧、喬明俊和牛犇等人,做出了好多的假設,他們覺得,張東濤與李巖率領的五千登萊新軍將士,作戰勇猛,如果左良玉真的發難,那麼張東濤和李巖正好率領大軍,給左良玉一個永不磨滅的教訓,如果鄭芝龍不老實,同樣可以讓鄭芝龍嚐嚐苦頭。

“劉都督,喬將軍,牛將軍,皇上讓你過去。。。”

劉寧看了看喬明俊和牛犇,放下了手中的文書,他明白,皇上要做出決定了。

進入廂房,劉寧、喬明俊和牛犇準備行禮的時候,吳宗睿正在全神貫注的看着桌案上面的地圖,三人沒有開口說話,默默的站在一邊。

地圖上面已經畫滿了符號,那是福建行省的地圖。

“劉寧,喬明俊,牛犇,你們來了。。。”

“臣拜見皇上。。。”

吳宗睿轉身,對着劉寧等人揮揮手。

“好了,說說你們的看法,我知道你們一直都在議論高傑進入福建的事情,張東濤和李巖建議,高傑可以率領大軍,從經過興安和鉛山,進入福建的建寧府,這樣能夠暫時避開左良玉部,也不至於過於的驚動鄭芝龍,高傑也能夠獲得喘息的時間,你們怎麼看。”

劉寧看了看喬明俊和牛犇,抱拳開口了。

“皇上,臣與喬將軍、牛將軍商議,覺得張東濤和李巖的建議可行,他們首先進入建寧,駐紮在建陽一帶,建陽緊靠着福建行都司,想必唐王朱聿鍵一定會高度關注的。。。”

吳宗睿的手指敲了敲地圖上面的建陽,微微的搖頭。

“如果高傑進入福建,是想着能夠安寧下來,選擇建陽是不錯的,雖然高傑已經給隆武皇帝朱聿鍵寫去了信函,表明了投靠的意圖,不過朱聿鍵並不能做主,朱聿鍵都無法做主的事情,黃道周都是無可奈何,想要讓朱聿鍵關注高傑,沒有可能性。”

“左良玉麾下的軍士駐紮在長汀,中間隔着邵武和延平,所以不大可能派遣兵力前去騷擾高傑,而且左良玉進入福建的時間不是很長,立足未穩,也不想馬上就作戰。”

“至於說鄭芝龍,其主要的兵力分佈在泉州、興化和福州一帶,漳州和福寧也部署有少量的兵力,高傑進入建寧,對於鄭芝龍暫時沒有太大的影響,所以鄭芝龍暫時也不會動作,我可以斷定,鄭芝龍絕不會給高傑提供糧草。”

“如此情況之下,高傑只能在建寧暫時穩定下來,什麼都做不了,如此我們讓高傑進入福建去做什麼,讓他暫時安定下來嗎。”

劉寧等人都愣住了,看着吳宗睿,沒有開口回答。

“好了,我看高傑不要進入建寧,直接往邵武而去,他們可以在豐寧縣一帶暫時駐紮。”

劉寧看了看喬明俊等人,再一次的開口了。

“皇上,高傑率領麾下的軍士進入邵武,很有可能與左良玉產生直接的衝突啊。”

吳宗睿扭頭看了看劉寧等人,微微的嘆了一口氣。

“劉寧,喬明俊,牛犇,你們要明白,唐王朱聿鍵就是傀儡,就算是劉澤清、劉良佐等人率領軍士全部都進入到福建,朱聿鍵也無法讓他們前去征伐張獻忠,福建的地頭蛇是鄭芝龍,鄭芝龍只想着保住家族的財富和地盤,根本不想前去征伐張獻忠。”

“朱聿鍵期盼讓更多的軍士進入福建,逼迫鄭芝龍做出選擇,這樣的伎倆,鄭芝龍看不出來嗎,朱聿鍵怎麼可能成功。”

шшш☢ тt kΛn☢ ℃o

“高傑率領麾下的軍士進入福建,就是去攪局的,他必須要攪得福建各地不得安寧,這樣纔有可能引發整個南方的波動。”

“這些日子,我仔細想過了,高傑進入福建之後,第一個對手就是左良玉。”

“左良玉是不可能與張獻忠作戰的,當初他駐紮在襄陽府城,左良玉派遣李定國前去征伐,左良玉迫不及待的撤離了襄陽府城,絲毫不在乎天下人是怎麼看的,左良玉辛辛苦苦的到了福建,好不容易安寧下來,怎麼可能主動出擊,前去征伐張獻忠。”

“這是我們分析上的疏忽,這個疏忽很致命,那就是左良玉不僅不可能主動出擊,甚至很有可能阻止其他各路的兵力前去征伐張獻忠。”

“所以我們的佈局要進行必要的調整,讓高傑去主動進攻左良玉,挑起福建的動盪。”

“馬上給張東濤和李巖下達命令,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左良玉。”

“這場廝殺,有兩個結果,第一是高傑不敵左良玉,被迫撤離福建,這種可能性幾乎不存在,由張東濤和李巖來指揮作戰,打敗左良玉是必然的。”

“第二個結果,就是高傑打敗了左良玉,左良玉被迫撤離長汀。”

“左良玉能夠往哪裡撤呢,你們過來看看。”

吳宗睿在地圖上面,已經標註出來三條明顯的線路,不過其中兩條的顏色暗淡一些。

“左良玉可以往江西撤離,這種可能性幾乎沒有,如果他沒有發瘋,就不會選擇進入江西,因爲靠着福建的就是贛州,左良玉也知道,贛州駐紮有登萊新軍的將士。”

“左良玉也可能往漳州或者延平的方向撤離,不過左良玉一旦深入到福建的東面,必定引發鄭芝龍巨大的不滿和警惕,鄭芝龍很有可能發起對左良玉的進攻,以穩固自家的地盤,所以左良玉幾乎不會選擇前往漳州或者延平。”

“接下來就只有一種選擇了,左良玉選擇進入廣東。”

“張獻忠在廣東的力量很薄弱,其重點防禦的地方是四川和湖廣,如此情況之下,左良玉能夠在廣東暫時立足,甚至可能佔領整個的廣東。”

“左良玉進入廣東,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說到這裡,吳宗睿擡起頭,看着劉寧等人。

“好了,給張東濤和李巖下命令,命令他們無比要打敗左良玉,將左良玉攆出福建,進入到廣東去,至於下一步該怎麼辦,讓他們等候命令。”

劉寧、喬明俊和牛犇一起給吳宗睿行禮,轉身準備離開。

“對了,劉文秀應該到南京了,馬上叫劉文秀到我這裡來。”

劉寧等人離開之後,吳宗睿皺起了眉頭,再次看向了地圖,南方的局勢一直都不是很明朗,讓他絞盡腦汁,有些時候,他甚至想着讓登萊新軍全面出擊,橫掃整個的南方,但理智告訴他不能夠這樣做。

第三百六十四章 溫體仁的幫助第二百九十三章 灌醉你第二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七百一十三章 暗地裡的變化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七十九章 立功的機會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北進北進第五百八十一章 瘋狂交易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察言觀色(2)第七百七十八章 迅雷不及掩耳(4)第七百零九章 掌控山東(14)第九百七十章 主動建議第九百二十二章 定鼎之戰(6)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八百七十八章 掌控第五百一十六章 來不及了第四百九十章 暫時的奔波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收穫第三百五十一章 殘陽如血(3)第八百六十四章 強硬與柔軟(2)第二百一十八章 迂腐昏聵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末路(1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散關之戰(6)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二章 廖文儒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遭遇危險(2)第八百七十九章 慘敗第三百零九章 兵不血刃第八百九十九章 大明悲歌(2)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十二章 緣起緣落第八百五十三章 懷疑和猜忌第四百二十章 吳三桂來拜訪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七百九十七章 濟南大學堂第六百一十七章 犀利的說辭第一千章 微服私訪(1)第九十四章 府邸第九十九章 詹兆恆第三百九十四章 痛快(2)第四百四十六章 委婉拒絕第二百八十一章 商會第四百八十八章 總管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的任務第二百七十七章 考驗智慧(2)第三百九十六章 痛快(4)第一百零五章 愛屋及烏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九百五十七章 自知之明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五百一十四章 嫌隙第四百六十二章 致命的失誤第六百六十三章 莫須有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八百九十七章 條件不成熟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末路(15)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六百七十一章 掙扎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八百六十九章 最新的指示第七百六十四章 滅頂之災(8)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五百五十七章 平凡生活第九百八十六章 撐腰的背後第九百二十章 定鼎之戰(4)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四百二十六章 作戰規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三百七十三章 末路(2)第四百六十九章 遼東的規劃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七百八十六章 漕運大整頓(2)第八百七十章 睿智的決斷(1)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三十四章 大勢所趨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五百二十九章 精準判斷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范文程的悲哀第三百九十九章 伏筆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三方籌謀(3)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並非忠心(2)第一百五十一章 犯忌的臭棋第九百九十四章 皇家日報(1)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變得強悍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針對性部署(2)第六十五章 膽子太大第二百零九章 遼東漢人第六百六十二章 註定如此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摧枯拉朽(12)第九百四十七章 拜祭的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