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團聚

“這名字好!”姜憲微笑着點頭,目光落在了王瓚的身上。

有幾年沒見了,王瓚已長成了那個在她前世的記憶中高大英俊,沉默寡言,穩重可靠的王瓚。

王瓚倒有些不好意思起來,道:“我爹和我娘都覺得這名字好,又拿給了道衍法師卜卦,卦象也好,就這麼定下來了。”

姜憲點頭。

一直沉默不語的李謙突然道:“你們家長子的名字也取得好,也是親恩伯取得嗎?”

王瓚的長子叫王止,比慎哥要小半歲,取自“高山仰止”之意,頗有些自遜的味道。

王瓚笑着正要回答,止哥兒卻跳了出來,道:“李世伯,這名字是我爹給我取的,我也覺得好聽。所以我祖父給我妹妹取名的時候,我爹不好說什麼。不過,還好沒讓我祖父給我取名,我祖母說,我出生的時候我祖父養的一盆君子蘭開了花,說不定會給我取名叫子君。”

衆人轟笑。

止哥兒就更活潑了,一看就是個頑皮的。或者是經常進宮來拜見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又向來看重孃家人,他對慈寧宮的衆人都很熟,他還真比念慈幾個都要頑皮。

他有些好奇地趴在炕邊看着慎哥兒問道:“這是誰啊?李世伯家的慎哥兒嗎?怎麼這個時候還在睡覺?他睡得好香啊,這樣都吵不醒!”

太皇太后就摸了摸他的小腦袋,道:“你小點聲。你弟弟剛剛從太原趕到京城,累着了。”

止哥兒壓根不相信。

誰進宮來看太皇太后不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

就是他,因爲要進宮,也早早地被祖父母打發提前睡了午覺纔出的門。

他正想說幾句,慎哥兒突然醒了。

他迷迷糊糊地揉着眼睛,一時間不知道這裡是哪裡,有些撒嬌地喊着“娘”。

太皇太后看着心疼得不得了,忙把慎哥兒抱在了懷裡,道:“曾外祖母在這裡呢?你別害怕!”

慎哥兒胡亂點頭,徹底地清醒過來。他一擡頭就看見旁邊有一個比自己看些小卻和自己差不多高的小男孩正睜着亮晶晶地眼睛盯着他。

他微微一愣。

那小男孩笑盈盈地道:“我是阿止,你王世叔家的長子。你怎麼這麼嬌氣,睡醒了還要太皇太后抱着!”

男孩子都受不了別人說他嬌氣,慎哥兒心裡有些不舒服,但還是禮貌地介紹了自己,又下了炕,按照姜憲教導的給王瓚夫妻行禮。

王瓚夫妻都知道這孩子是姜憲好不容易得來的,是姜憲和李謙的獨子,又見慎哥兒細皮嫩肉的,養得比女孩子還要白皙細膩,就以爲慎哥兒是個嬌養的,不免對他說話都溫柔了幾分。

止哥兒看着越發覺得慎哥兒嬌氣了,暗暗地撇了撇嘴角。

大人們見了面自然有自己的話要說,等大妞兒幾個都醒了,小孩子們就被印霞領着去了偏殿玩。

太皇太后聽着偏殿不時傳來的嬉笑聲,看着圍坐在自己身邊的這幾個孩子,覺得這日子再也沒有比今天更好的了。

可沒過多久,偏殿那邊就傳來大妞兒的尖叫聲。

男人還好,女人們立刻就衝了過去,就是太皇太后,也由太皇太妃扶着去了偏殿。

止哥兒和慎哥兒正打成一團,還不知事的懷慈在乳孃懷裡傻樂,大妞兒則被念慈護着,遠遠地站在牆角,幾個宮女、內侍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情景,兩個孩子又都是貴不可言的身份,他們誰也不敢得罪,誰都怕拉架拉出事來,都圍着兩個小子一面勸着“別打了”,一面讓出地方來讓他們折騰。

李謙和王瓚同時上前,一個拽了慎哥兒的領子,一個拽了止哥兒的領子,立刻就把兩個撲梭撲梭的小崽子給分開了。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兩個父親都沉着臉問自己的孩子。

李謙沉了臉對慎哥兒道:“你是哥哥,怎麼能和弟弟打架呢?”

慎哥兒倔着不出聲。

止哥兒就有些心虛地看了王瓚一眼,低聲道:“沒,沒什麼,就是慎哥兒說他跟着師傅習武,我就想跟他切磋切磋。”說着,還朝慎哥兒看了一眼。

慎哥兒開始還很不屑地望着止哥兒的,後來聽止哥兒這麼一說,眼睛倒是一亮,等止哥兒瞥了他一眼之後,他猶豫了片刻,對李謙道:“我們就是想看看誰的武藝好!”

“對,對,對。”止哥兒覺得這個哥哥還不錯,小雞啄米似的直點頭,迫不及待地道着,“我們真不是打架,我們就是,就是,就是以武會友!”

大人們都忍俊不禁。

王瓚更是笑着罵道:“以武會友!你以爲你是江湖遊俠啊?這都是跟誰學的?快給慎哥兒道歉!”說着,不由擔心地朝李謙望去。

他自己是個循規蹈矩的人,隱忍的時候多,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受這樣的苦,因而長子養得很很粗獷,只要不犯大的事,就隨着他去。照他看來,這不過是男孩子打架,又傷不到哪裡,沒必要較真。可李謙卻未必和他一樣……

李謙從小是在土匪窩裡長大的,養得更糙。而且他覺得京城的功勳世家早被圈養成了不會飛的鳥,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像這樣。可在西安的時候人人都知道慎哥兒是什麼來頭,沒有一個人敢對慎哥兒說句重話,甚至周邊全是想盡辦法巴結討好慎哥兒的人,他和姜憲都覺得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對孩子不好,所以才拘着慎哥兒不太讓他出門,若是要玩,都是由姜憲親自陪着的,很容易讓人誤會他們把孩子嬌養着。

這樣能和止哥兒打一架倒是件好事。

至少能有個彼此之間能夠平等對待的夥伴。

聽王瓚這麼說,他忙道:“小孩子打架,這是常有的事。慎哥兒是哥哥,肯定是他不對了!”

是啊,這還沒有弄清楚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面是孃家的玄侄孫,一面是自己的玄外孫,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受了傷都不好。

太皇太后就笑着朝念慈和大妞兒招了招手,問這兩個旁觀的:“念慈啊,他們兩個是怎麼打起來的,你告訴太皇太后!”

大妞兒嘴角微動,一副要回太皇太后話的模樣,念慈卻搶在大妞兒之前笑道:“太皇太后,真沒什麼事!就是兩個人都學了武,想試試誰學得好?”

這些孩子,還互相維護上了。

可這不正是大人們希望的嗎?

希望這些小輩對外的時候也能互相幫襯,互相聲援。

太皇太后就看了李謙和王瓚一眼。

兩人都笑着不準備管這些小崽子的事了——他們既然說是以武會友,大人們就睜只睛閉隻眼地當作他們是以武會友好了!

親們,今天的更新!

第二百九十八章 虛無第三十八章 殺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母子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囚人第七百六十八章 威脅第八百一十六章 診脈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反攻第七百九十八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三章 驪山第六百一十四章 收拾第一百八十五章 相逢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開戰第四十一章 誤解第六十九章 來訪第一百零七章 團圓第四百五十九章 來意第八百九十四章 跪拜第七百七十三章 震驚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陽謀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扇面第七百一十章 愚蠢第六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七百七十四章 受封第七百七十三章 震驚一千一百三十章 南下第六十章 立威第五百三十四章 說破第662章 1半第五百六十一章 破綻第八百三十九章 之物第610章 誓言第九十三章 府邸第四百四十章 土儀第二百二十八章 下聘第八百五十三章 救災第七百二十七章 驗證第七百四十八章 謠言第五百六十七章 過關第610章 誓言第四百二十章 去向第一百二十七章 可能第二百四十九章 聯姻第五百三十三章 告訴第四百六十一章 歉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爭置第三百八十二章 返鄉第三百九十七章 瞞着第四百五十一章 發怒第八百零六章 山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控制第二百三十一章 母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馬車第二百八十三章 散席第六百八十一章 願意第二百六十八章 前日第一百一十七章 前程第八百四十四章 善堂第三百一十九章 南貨第一千零一十章 熱茶第四百三十六章 打賭第七百六十六章 吞聲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不晚第五十六章 前往第五百零七章 罅隙第九百六十五章 也許第三百四十七章 緣由第575章 喜慶第六百四十四章 傳言第五百四十五章 厲害一千一百五十章 太平第六百五十章 參加第八百八十五章 嬉笑第四十二章 證實第五百一十章 臨近一千零九十一章 饋贈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穩定第八百八十章 搗亂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秦晉第八百五十三章 救災第四百零五章 湯山第二十五章 尋求第四百七十章 外男第379章 迴歸第八百八十三章 戰敗第六百八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九十六章 孤單第六百二十五章 同意第八十五章 直白第八百九十二章 拜師第二百九十章 晚膳一千零一百六章 引來第九百六十四章 適合第五百六十章 戰事第三百零八章 規矩一千零八十九章 醒來第三百七十二章 忘記第七百一十章 愚蠢第五百八十二章 悄悄第五百五十六章 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