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棋子

要想弄清楚父親前一世到底惹到了什麼人,那麼就得從父親平時結交些什麼人入手。可父親遠在安陽,她又不能派人跟着父親,打探父親的消息。心道這一世父親依舊官運亨通,甚至比前一世更早的坐上了知府的位置,在安陽從未出過事。那麼源頭就是在京城發生的。

今生說什麼也要去京城住幾年,她想弄明白前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要去京城住就得和沐瑄商量。她還沒嫁到沐家去呢,如何和他商量,心道這事也只好以後再辦。

第二****去了一趟齊府,親去給呂老夫人道謝。

呂老夫人看見了一個神采飛揚的外孫女,臉上總算有了笑容,慈愛的拉着榮箏的手笑道:“我的箏姐兒,不好的都過去了。以後都是平平安安的了。”

榮箏笑道:“姥姥說得是,從今往後都是坦途了。”

呂老夫人又道:“你到底是吃了沒母親的虧。那個馬氏罪大惡極,就該送到官府去,讓她吃點苦頭。你父親到底是心軟,還顧及什麼家族榮譽,甚至連休也沒有休她。這樣的人留着只怕是禍害。”

榮箏卻說:“她現在在梅花庵就是想要禍害只怕也難。”

呂老夫人點頭笑道:“這倒也是。梅花庵雖然只是個小庵,聽說裡面的清規戒律極其的嚴苛,又講究苦修。不大受富貴人家的供奉,一切都得靠自己的雙手去爭取。據說日子極其的難捱。”

馬氏去了梅花庵,還有沒有將來,誰都說不清。

蘊霞姐妹聽說榮箏來家,紛紛來呂老夫人這邊看望她。也都向她賀喜,榮箏含羞帶怯的迴應了。

申二太太和任三太太,大表嫂吳氏三人一道走了來。

“榮表妹大喜了!”吳氏說着賀喜的話,心裡卻想着世間的那些傳言,要沐瑄真是流傳的那樣命運早夭的相,榮家妹子嫁過去也是件苦事。

自從齊鈞的事後,申二太太一直對榮箏很漠視。甚至是厭惡。不過今天卻破天荒的給了榮箏笑臉。言語也溫和了不少,和善的笑說:“箏姐兒是老太太的心頭肉,如今總算是定了下來。未來的姑爺又是那般的人才。還真是箏姐兒的福氣。”

榮箏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低了頭在那裡撫弄衣帶。

呂老夫人雖然不滿這樁婚姻又能如何,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只好求兒孫自有兒孫福。她一把年紀了。不想再操心那麼多。

蘊霞拉了榮箏去自己房裡說私房話。

“你看看你送我的銅錢草,長得真好看。以前那麼一點點的時候看不出來。如今這樣一蓬,生機勃勃,綠油油的,確實好看。”蘊霞特意拉了榮箏去看那盆銅錢草。

“聽說這個極好養。不需要費多少的心思。看樣子姜娘子沒有騙我。”

蘊霞又瞅着榮箏,帶着戲謔的說道:“以前你和我怎麼說的,沒想到你當真和他走到了一起。那樣容貌出衆的一個人物。是我見到過的最好看的一個人。”蘊霞陷入了對沐瑄的匆匆一瞥裡。眼中情不自禁的流露出豔羨的味道。

榮箏打趣她:“喂,你注意點。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蘊霞當真去擦了擦嘴角,又和榮箏笑說:“那個黃夏娟有什麼了不起的,求了我們二太太去做媒,不過人家根本就瞧不上。哈哈,這下她成了汴梁最大的笑話了。”

榮箏忙問:“王府那邊當真沒有答應?”

“這難道還有假,二伯孃去了一趟王府,後來就傳出王府要和你們榮家聯姻的事。我剛聽說姑父不答應,怎麼後來就答應呢?”

榮箏有些詫異,忙問:“你知道沐家之前向我們家提親的事?”

蘊霞點頭道:“知道啊,從二伯孃那邊傳出來的。”

榮箏聯繫蘊霞上下的話,覺得此事很蹊蹺,又問:“那你曉不曉得二舅母去了王府後,第幾天王府向我們家提的親?”

“大概是第二天吧。”蘊霞仔細的回憶了下。

“第二天?這麼快!”榮箏滿心的疑惑。難道之前二舅母去王府不是做媒的?或者說壓根沒有想過要給黃家做媒,直接把她給推了出去?

榮箏驚了一跳,若真是如此的話,那豫王妃就聽了二舅母幾句話就答應了這門親事?然後迫不及待的找了李夫人做媒來榮家提親?這事還真是奇怪。外界那麼多對沐瑄對她不好的傳言,怎麼突然就湊成了這門親事。二舅母這裡可以解釋爲她招惹了二舅母最疼愛的兒子,二舅母心裡氣不過,急着要替她張羅一個婆家。沐家是宗室,將來對齊家有利,所以把她給推了出去。

那豫王妃呢?她的名聲更不好,所以耽擱到十四歲還沒有定親,怎麼豫王妃就選定了她?榮箏很是疑惑。總覺得這其中必定有什麼彎彎繞繞是她不曉得的。

再見到申二太太時,榮箏目光一片淡然,問什麼答什麼,再也不多說一句話。原來她也只是顆棋子而已。

榮箏想到這裡,不由得擡頭看了一眼正與二舅母交談的外祖母。心道,二舅母向沐家推舉她的時候,外祖母到底曉不曉得?

其實不管外祖母知不知情,榮箏都覺得無所謂了。憑着外祖母對自己的寵溺,她沒有資格去懷疑外祖母對她的愛。

卉秋出了月子後,暫且管起了二房裡的事。那些管事媳婦們以前都在馬氏手下當差,最擅長踩低捧高,個個都有阿諛奉承的本事。卉秋沒有懷孕前,他們看都不看一眼卉秋。就是卉秋有了身孕,他們對卉秋也很少假以辭色。直到馬氏出事後,榮江宣佈了卉秋掌管二房的中饋,那些管事媳婦們編着各種理由來給卉秋送禮露臉。不外乎是想派個好差事。

卉秋是通房擡的姨娘,並不是什麼良妾,這一輩子身份地位也就到頭了。她對自己的身份看得很明白。因此就是讓她當了家也十分的低調。處事溫柔平和,不似馬氏那般的苛責。

馬氏留下的這些人,能用的她都留下了,那些不服約束的,她想法子重新挪了地方。過了半個來月,倒還相安無事。就是杜氏對卉秋的管家能力大爲讚賞,誇讚她:“到底以前跟着前面的二嫂見過世面。那些僕婦丫鬟們私下裡還誇讚你。說你處事公平呢。”

卉秋卻十分謙遜道:“讓奴婢管家,本來就是名不正言不順,他們肯聽我的差遣也是給了天大的面子。”

杜氏聽了這話掩嘴笑道:“什麼他們給你面子。你肯用他們是給他們面子。要是換做我,必定把把裡裡外外的都換了自己的人才安心。以前的那些舊人都給打出去。還是你太心軟。”

卉秋紅了臉不說話。

杜氏把擬的嫁妝單子給卉秋看。卉秋以前跟在齊氏面前也頗認得些字,看個賬簿,看個單子的能力還是有。她恭敬的看了兩眼。前面列的是綾羅綢緞,中間是金銀器皿首飾簪環。最後是田產鋪面。她特意的留意了下田產和鋪子。只見田產寫的是湖北谷城田莊一共四百一十四畝,還有一處是四川雒縣田莊五百畝。京城鋪面四間,揚州鋪面四間。不說那些吃穿擺設,就這幾處大的田產鋪子只怕也要花數千兩的銀子。心道老爺真是大手筆。箏姐兒的這份陪嫁已經很出色了。

“這些田產鋪子南北都有,只怕不好打理吧?”

杜氏笑道:“容易的,到時候只用派個信賴的人過去做莊頭。每年年底來交一次年例就成。二伯伯還真是闊綽。以後我們筱姐兒的嫁妝我也要比照這個擬一份。除了我們榮家給置的,還有當初她母親的陪嫁也要稍上。還不止這些,我聽說齊家老太太還說要大大的添妝呢。”

卉秋道:“實在是大方。”

杜氏又笑說:“嫁的是宗室藩王,嫁妝太差了,怕他們沐家看不上。最後吃虧的是我們箏姐兒。”

卉秋點點頭。心道像她這樣是不會有什麼陪嫁的,將來留下什麼給自己的孩子。

這張嫁妝杜氏讓人帶到安陽給榮江看,榮江斟酌後回了信,信上說田產都是物產豐饒之地,雖然只有幾百畝,可能勝過北方的上千畝,但鋪子太少了,讓在揚州、京城兩處再置兩間。

祖上例子嫁女是三千兩,榮江說要給榮箏添一筆,這麼算下來怕要到五千兩了。

榮家幾代經營着自家的綢緞鋪子,鋪面開到了南北都有,一直收益不錯。除了綢緞鋪子,祖產也不少,拿出五千兩嫁女兒也是能拿出來的。

最後嫁妝單子到了榮箏手上,她略看了看,心裡粗算了一番。前世她嫁到廖家去,父親怕她在廖家受委屈,也在揚州置了四間鋪子,在湖北買了田莊給她。還湊了八十擡的嫁妝已經很風光了。今生只怕嫁妝有上百擡,田產鋪子也添了好些。家裡有多少的進出她也是知道的,心道這樣下來,只怕家產被她拿了一半走。兩世以來,父親對她始終不錯。

轉眼已到了重陽。中秋的時候榮江都沒能回汴梁,說是公務繁忙。重陽後,王府那邊說要請期,把正式迎娶的日子定下來,好下大定。卉秋做不了主,只好頻繁的給榮江書信商量。

最後終於把正日子定了下來,選在了冬月十七。榮箏在家不過只有三個月的光景了。這些日子來她自己趕了些針線,餘下的分了些丫鬟做,打算再去鋪子上買些也就湊夠了。

九月二十二,榮箏收到了沐瑄的信。信上說他已初十回了汴梁,說想見自己一面。地點約在了明日的杏花巷。

榮箏握着這封信,心裡在想到底要不要去見他。

正這樣想的時候,肖王氏一頭走了進來,笑着給榮箏請了安。榮箏看了茶,與肖王氏閒話。她將書信收好,肖王氏只當沒看見一般。

“小姐,才老奴從卉姨娘那裡看望小少爺回來。卉姨娘讓老奴給小姐捎句話,問小姐選好陪嫁的丫鬟沒有,還有陪房。您得拿個章程出來了。”

榮箏略想了想,便說:“這些我都有數了,一會兒我和她說去。”

肖王氏點頭說:“小姐既然已經有人選了,那也用不着老奴操心了。”

“只是打點莊子的人,只怕還要重新選人。”

肖王氏說:“卉姨娘說這個不用小姐操心,到時候老爺會選人的。”

榮箏鬆了一口氣笑道:“那我沒什麼好操心的了。”

陪嫁的丫鬟榮箏選了紫蘇、如意、梅芬,她沒有選紅螺,而是選了新進來不久的雨棠。陪房挑了肖家,白家,和管通許莊子的常家,然後是別家。

榮箏把擬好的單子交給了卉秋。卉秋看了一眼,並沒什麼不妥的地方,點頭笑道:“你早有準備我也不操心了。早點定下來就怕臨時亂了陣腳。”

越接近婚期,榮箏就越覺得不安。以至於臨睡前她終於下了決心,明日她要去見見沐瑄。

到了第二日,榮箏讓丫鬟重新給她梳了頭,戴了個珍珠箍。穿了身玫瑰紫遍地金的短襖,油綠色的綜裙。這纔出了門。

去杏花巷之前,她先去了一趟鋪子。

當時別永貴不在鋪子裡,只雷波和一個夥計在守着。

雷波突然見榮箏來了,慌不迭的上來請安道:“小姐您怎麼來呢?”

榮箏道:“我順道來看看,你不用着急。”

雷波這才退了下去。

此時店裡很清靜,也沒顧客。她在裡間坐了半刻鐘,喝了一盞茶。看了雷波送上來的賬本,找他談了下最近的買賣,這才往杏花巷去。

雷嬤嬤已經回滎陽去了,宅子裡平時就槐子和他娘守着。

榮箏直接問那槐子:“你年紀也不小了,以後願不願意出來當差?”

槐子兩眼放光,忙給榮箏磕頭:“請小姐賞一碗飯吃。”

榮箏笑道:“你倒是機靈,會順竿爬。好,我先替你留意着,有合適的位置就通知你。聽說你倒時常在鋪子裡幫忙,怎麼不乾脆去鋪子裡當差呢?”

槐子紅着臉笑道:“別掌櫃嫌我毛手毛腳的,做不好。”

“誰一生下來就會當差?我回頭和他說說,你先在鋪子裡鍛鍊着,以後總有用得上的地方。”

槐子再三給榮箏道了謝。(。)

第157章 及笄第156章 掂量第171章 絕路第37章 齊府楔子第59章 困窘第148章 求親第149章 病重第143章 新年第33章 初會第166章 守志第143章 新年第146章 佳節第73章 巴結第23章 元宵第18章 詩會第146章 佳節第49章 尷尬第158章 賀禮第82章 通房第176章 背主第184章 升遷第7章 和氣第186章 添堵第170章 質問第165章 不壽第116章 真相第182章 選擇第98章 籌劃第64章 擔憂第14章 滿意第148章 求親第36章 琴師第14章 滿意第21章 口風第64章 擔憂第113章 疑惑第75章 求準第47章 長者賜第86章 主母第145章 深宮第33章 初會第37章 齊府第175章 祭奠第23章 元宵第27章 疑點第86章 主母第24章 遊船第154章 惶惑第1章 重回第35章 姐弟第181章 回來第39章 冰釋第130章 認親第69章 拒親第159章 圈套第54章 差遣第68章 不喜第104章 作罷第39章 冰釋第187章 沒臉第96章 維護第47章 長者賜第107章 始提親第93章 赴宴第79章 太妃第52章 做主第124章 父子第141章 宮宴第164章 情深第57章 賀喜第164章 情深第124章 父子第121章 動怒第32章 避雨第167章 無解第135章 告訴第148章 求親第151章 賞花時第119章 雅事第167章 無解第38章 前嫌第119章 雅事第150章 詫異第185章 來京第112章 脫險第46章 當年第19章 說親第90章 出手第183章 陪伴第75章 求準第110章 出遊第63章 迴音第88章 妥協第33章 初會第76章 心字成灰第169章 擔驚第162章 直覺第122章 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