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座上賓

bookmark

中秋的時候,太后和太子妃兩處都賞了月餅下來。除了這兩處,吳王妃也送了自家做的月餅送了來。

榮箏讓人每一樣裝了一匣,吩咐給剪刀衚衕送去。聽說沐瑄一直在替父親他們張羅宅子,如今已看好了一處,同樣是處三進三出的宅子。還在改建打傢俱中,打算在立冬以前搬過去。杜母也想在京中住下來,可是身上的錢有限,又不能像榮家那樣一下子就購一處三進三出的宅子。

杜母託了方大太太,方大太太看在妯娌杜氏的面子上,讓人先給賃了一處房子住下來。杜鴻亦每日在家溫習功課,不曾跨進過楊柳衚衕一步。

榮箏安靜的聽完肖王氏的彙報,閒適的吃着棗子,眉頭也沒皺一下。杜家怎樣早就與她無關。

肖王氏想起了什麼,又陪着笑臉說:“奶奶,你還不知道吧。聽說那廖家哥兒前陣子差點生出事來。”

榮箏漠不關心的問了句:“生了什麼事?”

肖王氏說:“聽人說廖家哥兒出去喝花酒,後來和人打起來了。還說差點鬧出人命。這廖大太太只有去求我們大老爺出面幫忙,大老爺原本不大樂意的,後來不知怎的就答應了。那廖家哥兒才免了牢獄之災。”

榮箏暗想,是不是該給大伯父通下氣,讓大伯父家遠着廖家人。廖顯慣會生事,廖大太太又最是個薄情寡義的,和這樣的人家扯上關係,以後鬧出什麼來,只怕甩也甩不掉。

正式到了中秋這一天,榮江又派了人來給榮箏捎話請榮箏和沐瑄回剪刀衚衕那裡一起過節。如今沒了馬氏和榮笙,榮箏倒也答應了下來。

過完了中秋,九月十二便是萬壽節。於是沐瑄也成日都忙,每日回家早則剛入更,晚些時候都要三更天了。

沐瑄陪伴的日子陡然少了起來,榮箏成日在家和丫鬟們做做針線,料理一下家事,或者陪着沅姐兒玩耍,日子十分的簡單,也有些無聊。

就在九月初七這一天,榮箏收到了吳王妃送來的帖子,請榮箏重陽的時候去西山吳王府的別院遊玩,說是賞菊花。

榮箏收到這份帖子時,心下有些不安,找了沐瑄商量。

沐瑄想也沒想的說道:“我這些天不在家,你出去走動走動也好。”

“你答應我去啊?”

沐瑄笑道:“我有什麼理由攔着你。去玩一天,只要當心身子就好,別去爬山。”

得了沐瑄的准許,榮箏便決定去一趟西山吳王府的別院。她也沒有刻意的妝扮,帶了梅芬和秋詞兩個隨行的丫鬟。備了幾匣五福齋出的葷素點心。

她坐了馬車來到山下,接着又換了竹轎上了山。

吳王妃早就吩咐人在門口候着了,見榮箏的轎子一落,立馬就迎了上來。

“瑄大奶奶您早,一路辛苦了。”

後面的梅芬和秋詞趕緊上來攙扶榮箏。榮箏下了轎,她認得說話這個人,是吳王妃的陪房,旁人都稱呼“沈媽媽”。

沈媽媽滿臉的笑容,又向榮箏行禮。

有些起風,榮箏沒有在外面多呆,她在沈媽媽的引領下進了別院。七彎八繞的,終於來到了一處名爲“清韻”的園子裡。

她一跨進月洞門,就看見了滿院子開得十分豔麗的菊花。只是和她想的有些不同,她以爲吳王妃會請了一衆京中貴婦仕女們來此賞花,卻不曾想到園子裡除了來往服侍的丫鬟,沒看見半個客人。

沈媽媽請了榮箏上清韻園的竹屋。

彼時吳王妃正閒適的坐在黑漆竹編的圈椅裡喝着茶,跟前是她的二兒媳孟氏陪在跟前。

隨着丫鬟的通傳,吳王妃向孟氏點點頭。孟氏忙迎了出去。榮箏在丫鬟的攙扶下已經走上了石階。孟氏自個兒撂了簾子走了出去,滿臉笑容道:“瑄大奶奶來了。”

榮箏看見了門口站着的這個綠衣婦人,含笑着點頭道:“打擾了。”

孟氏笑道:“我們王妃早就等候多時了,瑄大奶奶裡面請。”竟不勞丫鬟動手,親自替榮箏揭了簾子。

榮箏道了謝,跨進了門檻,又在丫鬟的指引下,來到隔壁的一間屋子裡。

吳王妃端坐在上首,跟前設着一葵花樣式的小几,几上陳設着一套甜白瓷的茶具。旁邊還設了幾張同樣是黑漆竹器的圈椅,椅子上鋪着青緞子的彈墨錦袱。

榮箏上前欲要向吳王妃行禮,吳王妃忙道:“快快免了,你現在懷着身子諸多不便,還要這些虛禮做什麼。”

孟氏親自拉了榮箏,請她在吳王妃左手邊的第一張圈椅裡坐了。

孟氏又殷勤道:“瑄大奶奶是要喝龍井還是要碧螺春?”

榮箏笑答:“我不喝茶。”

吳王妃皺眉道:“她懷着孕喝什麼茶,正好今天備了梨湯,潤燥的,你去取了來吧。”

孟氏笑着答應道:“還是王妃精明,兒媳差點給忘了。”

榮箏忙道:“怎麼好麻煩二奶奶親自動手呢?”

吳王妃笑說道:“你坐着吧,她是晚輩,該她伺候着。”

榮箏只好坐着,雖然兩家來往不算少了,可是在面對吳王妃的時候,榮箏還是有些緊張。她只好拼命找話說。

“我見外面開了好些菊花,真是好看。”

“是呀,花開得這麼好,所以才請了你來逛逛。在家悶着也沒意思吧?”

榮箏笑着點點頭,又道:“倒還好,也習慣了。女人又比不得男人,輕易出不得門。”

吳王妃這就起身來,上前來親自攙了榮箏要和她逛園子去。榮箏有些受寵若驚,她退後一步道:“怎敢好勞煩王妃,有丫鬟。”身後的梅芬和秋詞趕緊上前來攙扶榮箏。

吳王妃笑了,又和榮箏道:“我們是一個輩分的人,說句不怕嫌的話,你要是喊我一聲嫂子也是成的。”

稱呼可能會做皇后的人爲嫂子,榮箏心裡打着鼓,她可是想也不敢想。

吳王妃倒覺得榮箏有些怯生生的樣子很是有趣,心道不愧是小戶人家出來的,沒見過什麼世面,輕易幾句話就把她嚇着了。

“王妃千金玉體,我哪裡敢和王妃……”

吳王妃呵呵的笑着,拿着絹子掩了嘴。她們出了屋子,慢悠悠的在園子裡閒逛着。

榮箏好奇道:“我還以爲王妃請了許多人來熱鬧,怎麼就請了我一個啊?”

吳王妃說:“我病未大好,人多怕吵。想着你在家沒事,所以就請你來逛逛。你來看看我們這裡的花兒。”說着彎了身子,輕輕的嗅了嗅一朵似酒盞般大小,綠色的菊花。

“綠色的花很少見,這樣的品種很是名貴吧?”

“它有個別名,叫做‘翡翠’綠瑩瑩的很是好看吧。你若喜歡,回頭我讓人收拾兩盆給你送去。”

榮箏忙道:“怎麼好奪王妃所愛。”

吳王妃笑道:“你這個人倒有些意思。再好也不過是盆花兒,難道還能敵過妯娌間的情意?”

這個王妃太厲害,常常讓榮箏感到語塞。

逛了一圈,吳王妃怕榮箏累着,忙讓人搬了椅子來請榮箏在樹下坐了。又有丫鬟捧了個大玻璃盤來,玻璃盤裡養着幾朵才摘下來的菊花。紅色的、黃色的、紫色的,粉色的,養在玻璃盤裡倒很是好看。

吳王妃隨手拾了一朵黃色的蟹爪菊,讓丫鬟替她戴上。接着又請榮箏挑,榮箏推辭不掉,選了一朵紅色的大麗花。孟氏說要替榮箏戴上。

孟氏誇讚道:“我們瑄大奶奶的頭髮生得真好,濃黑髮亮的,也不知怎麼養的。”

還沒等榮箏回答,吳王妃輕斥着兒媳:“你該喚一聲嬸孃。”

孟氏這才改了口,打嘴道:“嬸孃莫怪,小輩輕狂了。”

越發的讓榮箏不好意思起來。

孟氏看見了榮箏髮髻上簪着那朵紅珊瑚珠攢的玫瑰花,驚歎道:“嬸孃頭上的這朵珠花真好看。”

榮箏笑道:“是以前姥姥送的。”

孟氏回頭和吳王妃笑說:“回頭我也去問問我姥姥有沒有這樣的寶貝。”

吳王妃樂不可支的說道:“你姥姥的寶貝只怕都偏了你的舅母了。”

“這話倒不假。姥姥那麼多的孫女、外孫女,我又不是她最心疼的。”孟氏一直盯着榮箏的珠花瞧。榮箏伸手取了下來,放到了孟氏的手上。

就在孟氏以爲榮箏如此大方肯將姥姥送的寶貝贈予她,正要感謝的時候,卻聽得榮箏道:“奶奶這樣也瞧得清楚一些。”

孟氏笑道:“這倒也是。”她捧着珠花走到吳王妃跟前。吳王妃接過來細看了,點頭道:“確實是件好東西。”

孟氏忙從吳王妃的手上一把搶了過來,飛快的戴在了自己頭上,笑嘻嘻的和榮箏說道:“嬸孃,您借我戴兩天吧。我就稀罕這個。”

吳王妃在一旁佯怒道:“眼力淺,沒見過好東西。快還給你嬸孃。”

榮箏見此只好說:“奶奶喜歡的話拿去戴幾天也成。”

孟氏聽說,十分的歡喜,趕緊向榮箏福了福身子。接着四處去炫耀她新得的珠花。

吳王妃有些歉然的說道:“讓你見笑了。明明看上去和你差不多年紀的人,卻時常讓人感覺像個小孩子似的。在我這個婆婆面前也沒大沒小的。”

榮箏笑說道:“那是王妃寵兒媳,不然她也不會在王妃跟前這樣能放開。”

吳王妃就順勢道:“你這樣乖巧懂事,你婆婆也寵你疼你吧?”

榮箏心道,她和豫王妃總共就沒接觸過幾回,這樣的婆婆她可是敬謝不敏的,如今吳王妃提起,臉上微微的有些尷尬,只含糊道:“也不算。”

吳王妃又問榮箏預產期在什麼時候,小孩子要用的可都備齊全了等等。榮箏是問一句答一句,旁的話也不敢多說。一直捱到了午後未時末刻的時候,就說要告辭了。

彼時吳王妃已經沒在清韻園裡,她請別院的丫鬟幫忙傳話,丫鬟卻回來告訴榮箏:“我們王妃進宮去了,王妃走之前說請瑄大奶奶在我們這裡住一晚再回去。”

榮箏有些急了,說道:“不,我今天必須得趕回去。”

“我們王妃不在家,請大奶奶多等一會兒。我們王妃回來了,奴婢們再替奶奶稟報。”

榮箏心道沒有不告而別的道理。她只好耐下性子來靜等。

丫鬟扭頭就去了上房的院子,把榮箏的情況告訴了孟氏。孟氏點頭道:“好,你們多派幾個人守着,不許她跑出園子一步。”這裡就去了裡間。

吳王妃正躺在榻上閉目休息。

吳王妃聽見了動靜,眼睛也沒有睜,就知道是孟氏,說道:“人穩住沒有?”

孟氏說:“只怕能穩住一時。”

吳王妃嘆息一聲說:“實在不行讓她多睡一會兒。關鍵在今晚,不能讓她走。明一早什麼都過去了。”

孟氏遲疑了下,說道:“可是她畢竟有身孕,可不敢隨便下東西,萬一回頭鬧出個什麼來。只怕那個瑄大爺不會饒了我們。”

“要成大事的人,怕這些做什麼。王爺的事爲重!那你過去替我穩住她,能穩多久是多久,確實不行就用我教你的那個法子。千萬不能有什麼差錯。”

孟氏只好硬着頭皮答應。公公在策劃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雖然她不大清楚具體是件什麼事,但是能把親衛軍左統領的媳婦請上門來,並軟禁在此,肯定不會是什麼小廝。她膽子小,沒經過什麼事,不免有些害怕。

孟氏奉了婆婆的旨意,來到了清韻園。

榮箏有些坐立不安,好不容易見孟氏來了,忙說:“你來了,我想回去了。最近天氣不比中秋的時候,天黑得越發的早了些。路上還要耽擱,怕回去的時候趕上宵禁進不了城。”

孟氏笑道:“嬸孃擔心什麼,我們這裡空屋子多的是,空牀也多得是。回不去了就好生的睡一夜。明天我再讓人送嬸孃回去。再說我們王妃不在家,去了宮裡,嬸孃要走,也得讓王妃知道,是不?嬸孃閒着沒事,不如小輩陪嬸孃下兩局棋吧。”

榮箏無法,只好與孟氏下棋。

孟氏每下一顆子都十分的慢,彷彿要思量良久似得。榮箏等得有些不耐煩,只好四處張望起來。後來發現孟氏頭上的那朵紅珊瑚珠花不見了,心下有些疑惑。可之前答應借孟氏戴兩天,現在又開口問,難免會有想立馬要回去的嫌疑,到頭來讓人說她小氣。(。)

第99章 出事第22章 籌謀第112章 脫險第39章 冰釋第24章 遊船第139章 幡然第83章 鬥琴第67章 奔走第103章 捅破第56章 生辰第84章 出事第119章 雅事第92章 年酒第181章 回來第72章 餞行第39章 冰釋第162章 直覺第45章 探望第86章 主母第16章 人手第88章 妥協第70章 相見第187章 沒臉第131章 新生第167章 無解第66章 問話第20章 殷勤第97章 二舅母第158章 賀禮第36章 琴師第158章 賀禮第24章 遊船第96章 維護第171章 絕路第96章 維護第61章 回稟第81章 `` 打點第85章 回府第123章 允婚第82章 通房第63章 迴音第150章 詫異第8章 團圓第31章 莊子第27章 疑點第17章 王府第44章 道謝第116章 真相第145章 深宮第37章 齊府第121章 動怒第101章 心動第96章 維護第87章 愚蠢第183章 陪伴第43章 回來第155章 託付第87章 愚蠢第139章 幡然第108章 堅持第87章 愚蠢第90章 出手第25章 枝節第139章 幡然第35章 姐弟第54章 差遣第72章 餞行第148章 求親第100章 解決第53章 正軌第188章 座上賓第161章 鎮定第25章 枝節第47章 長者賜第83章 鬥琴第58章 造勢第114章 串門第89章 安頓第10章 拜見第1章 重回第7章 和氣第58章 造勢第132章 琴瑟第63章 迴音第97章 二舅母第176章 背主第117章 暗鬼第102章 紀家第83章 鬥琴第73章 巴結第66章 問話第32章 避雨第112章 脫險第98章 籌劃第80章 蹊蹺第111章 搭救第146章 佳節第74章 鍾情第64章 擔憂第179章 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