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姐弟

bookmark

崔尚州是王府長史崔守則的侄兒,尚州是他的字,本名只有一個尚字。

說來他還長沐瑄一歲,兩人是從小玩到大的朋友,也是沐瑄唯一還來往的朋友。

如今沐瑄叫他來,託付給了他這樣一件事,崔尚州憑着自己的敏銳嗅覺,心道此事肯定不簡單。他不得不慎重起來。

“聽聞郡主要搬到棲霞山莊去住了。”

沐瑄聽見崔尚州沒來由的說了這麼一句,不由得看了他一眼。

崔尚州見沐瑄依舊一副無動於衷的樣子,失笑道:“你還沒遠離紅塵呢,心中必定還有牽掛,抽個時間去探望一下。郡主必定也是高興的。”

沐瑄道:“姐姐大歸,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我。她現在的日子過得也很艱難。”

崔尚州道:“倒不是艱難,堂堂一個郡主,又有朝廷的封號。只是她惦記你,終究是件放心不下的心事。”

沐瑄沉默不語。

崔尚州最熟悉沐瑄不過,知道點到即止,再往深裡的話他也不會說。又陪着沐瑄下了兩局棋,他依舊一局未贏,這才道了別。

崔尚州走後,圓空大師那邊來人請沐瑄過去。

圓空大師是普慈寺裡很有聲望的大師,不管是佛法還是武藝都十分的精湛,又熟醫理,懂得治病救人,更難得的是菩薩心腸,慈悲爲懷。

沐瑄七歲起就寄養在普慈寺裡,拜在圓空大師的座下。那時候沐瑄的身體十分的病弱,多虧了圓空大師,他才漸漸有了好轉,這一兩年來身體更加硬朗了,圓空大師又傳了一套絕學給他防身健體,十分的得益。

圓空大師見他來了,點頭道:“桌上有一套《寶星陀羅尼經》是我從大相國寺那裡借來的,你幫我抄寫一份。”

沐瑄恭敬的答應了。

“師父,徒兒還有一件事未了,等到那件事落定後,請渡我出家。”

圓空大師含笑着搖搖頭說:“你塵緣未了,六根未淨,我渡不了你。”

“師父!”沐瑄顯得有些急切。

圓空大師緩緩說道:“你身上的執念太多,我暫時渡不了你。等到你能捨棄一切的執念,放下孽障,我再考慮。”

沐瑄卻是鐵了心要出家的,等到安頓好姐姐,弄明白那件事他就再沒了牽掛,可以放下一切了。

沐瑄知道姐姐搬到了棲霞山莊住,打發了廟裡做的一罈醬菜,並兩匣廟裡自己弄的素點心,讓保康去一趟山莊。

端惠郡主見弟弟讓人送這兩樣東西過來,倒有些意外,歡歡喜喜的收了,還給保康賞了二兩銀子的跑路費。

“君華他最近忙什麼?”

“師父讓大爺抄經書。”

“哦,倒是件好事。你回去問問他,我也想在佛前供幾卷經書,問他供什麼好。”

保康記住了。

“最近有人去看他嗎?”

保康道:“三爺去避了一次雨,崔七爺來過。”

端惠郡主自然知道崔尚州的,點頭笑道:“他們是小時候的情分了,沒想到君華還能和他說上幾句話。如此我也放心些了。對了,不知你能不能幫我請到崔七來我這裡一趟?”

保康有些爲難。

端惠郡主身邊的丹橘忙道:“我們身邊也有人,郡主何苦勞煩大爺身邊的。”

端惠郡主笑道:“這倒也是。到時候我下帖子去請崔七。”

有來有往,端惠郡主又讓丫鬟打點了兩樣精細的東西讓保康帶回去。

端惠郡主搬到棲霞山莊不過兩天,才安頓好,沒想到沐瑄就得了消息了,還讓人給她送東西。郡主似乎已經忘了那天她去看望沐瑄時的不愉快。

郡主和奶孃商議:“希望君華他能和我越走越近。我就這麼一個弟弟,就是想着他好。”

奶孃陳氏有些發酸,眼角微微的溼潤了,柔聲勸慰着說:“大爺他肯定能體諒郡主。就是郡主千萬不能操之過急,這事我們慢慢來,說不定到時候大爺自己就想通了。也不用郡主費什麼神。你們倆再鬧什麼生分的話,只有越走越遠。”

“道理我都明白,可是我心裡怎能不着急的。二弟比他還小兩歲,孩子都三歲了。他呢,卻一副方外人的樣子。母妃在天之靈見着了又怎麼會開心。”

陳氏也是看着沐瑄長大的,輕輕的搖搖頭說:“大爺他性子有些擰巴,只怕還得順着他的意思來才行。”

端惠笑道:“好了,我們暫且不提這個了,他還知道給我送東西,也就是還把我這個姐姐掛在心上。對了,奶孃,你說要不要找個人去顧家看看,顧家那個孩子品性如何,只怕還得詳細打聽下。我就怕看着溫溫柔柔的,實則不然,要娶了個母夜叉進來,不是害苦了君華麼?”

陳氏喚了一聲:“郡主娘娘!”

端惠這纔回過神來,訕訕然笑道:“奶孃你看看我,心裡惦記的就是這個。只有等這事妥當了,我才能安心啦。”說着眼淚已經滑落下來了。

陳氏忙遞了手絹上去。

端惠按了按眼角。

陳氏心裡卻一點也不好受。她跟在郡主身邊二十幾年了。郡主以前身邊有四個奶孃,如今卻只她一個還守在郡主身邊。

陳氏年少守寡,唯一的一個兒子又在七歲那年得了天花去世了。從此以後她就孤家寡人。郡主讓她留在自己身邊,除了主僕關係,更多的卻還留存着母女的情分。

端惠郡主十八歲嫁到了福建。剛過去兩個月,公公去世,守孝三年。好不容易等到孝期結束,陳氏滿心希望郡主能生養幾個孩子,她還能幫一把的時候,不曾想儀賓卻染了病,請了多少的名醫都沒多大的效果。那時候的郡主總是在沒人的地方哭。陳氏看在心裡哪能不痛?

儀賓在病榻上纏綿了半年,最終歸了西。郡主新寡,身邊一子半女皆無。

其實紀家本來是不希望郡主大歸的,族中有好些人想過繼一個兒子給郡主承嗣宗祧。那些人安的什麼心,顯而易見,好在她給王爺寫了封信,王爺沒有坐視不理,就把郡主接了回汴梁。

這一路郡主走得辛苦,陳氏比誰都能理解,她只希望今後郡主的日子能過得平穩些。

“郡主,以後大爺成了親,養了孩子,您就抱一個過來自己養吧。”

端惠含笑着說:“弟弟的孩子,自然也是我的孩子。我做姑姑的,當然喜歡。奶孃,你說君華他會成親吧?”

陳氏笑道:“或許是緣分未到,倘或緣分到了,也就不用郡主操心了。”

端惠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第127章 不安第135章 告訴第151章 賞花時第114章 串門第42章 失蹤第77章 調任第38章 前嫌第159章 圈套第72章 餞行第42章 失蹤第147章 離別第122章 添丁第179章 告別第87章 愚蠢第62章 家人第125章 定下第107章 始提親第148章 求親第7章 和氣第143章 新年第13章 私相第161章 鎮定第42章 失蹤第139章 幡然第77章 調任第188章 座上賓第65章 法事第27章 疑點第61章 回稟第92章 年酒第47章 長者賜第38章 前嫌第138章 竟然是他第12章 安頓第75章 求準第123章 允婚第81章 `` 打點第65章 法事第11章 偶遇第184章 升遷第104章 作罷第48章 春宴第155章 託付第122章 添丁第61章 回稟第67章 奔走第91章 團聚第45章 探望第42章 失蹤第38章 前嫌第179章 告別第184章 升遷第141章 宮宴第56章 生辰第114章 串門第151章 賞花時第109章 承諾第48章 春宴第90章 出手第177章 辜負第154章 惶惑第83章 鬥琴第153章 把柄第141章 宮宴第174章 出氣第116章 真相第142章 插曲第56章 生辰第36章 琴師第129章 大婚第57章 賀喜第131章 新生第95章 準備第25章 枝節第146章 佳節第4章 吃棗第181章 回來第54章 差遣第105章 捉拿第165章 不壽第151章 賞花時第64章 擔憂第175章 祭奠第148章 求親第126章 棋子第3章 回訪第84章 出事第154章 惶惑第22章 籌謀第3章 回訪第131章 新生第86章 主母第183章 陪伴第189章 困住第57章 賀喜第174章 出氣第143章 新年第34章 尋人第190章 重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