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回稟

bookmark

等到榮箏用了飯,白勝春家的已經讓女兒收拾好了被褥,請榮箏午睡。

榮箏卻道:“不了,上次來你們這裡中途淋了雨,不敢再耽擱。我在車上眯一會兒也成。”

白勝春家的也不好強留,白勝春把他們送到了村口才回去。

外面是大好的晴天,榮箏隔着簾子看了一回,田裡勞作的農人正忙碌着,還有老黃牛悠閒的在田埂上吃着草。處處都充滿了綠意,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這次榮箏將自己的存的私房當了應了急,要再有一次這樣的事,她該如何面對呢?榮箏第一次意識到自己或許該掙個產業什麼的。以前繼母和嬸母兩人都合夥經營了家賣胭脂香粉的鋪子,她是不是也該做個什麼買賣。

天氣有些微熱,榮箏拿着絹子扇了扇,如意連忙將簾子往上捲了一下,讓外面的風能更好的吹進來。

此時有一人騎着匹高頭棗紅馬與榮箏的馬車擦肩而過,榮箏猛然的覺得馬上的那人身影略有些熟悉,不免探出了車窗向後張望了一眼。

那人穿着青衫,越走越遠。她又忙坐正了身子。

如意和梅芬都有些詫異,如意問道:“小姐,您認識剛纔馬上那人?”

榮箏道:“有些眼熟罷了,到底沒有看清楚。”

與榮箏擦肩而過的不是別人,而是崔尚州。他匆匆往棲霞山莊而去。他自然也知道榮箏就坐在車內。

兩月前他來過一次山莊,他以爲沐瑄會隨便在這裡住幾天會回普慈寺,沒想到竟然住了這麼久。

門房上的認識他,上前笑迎道:“是崔七爺吧,裡面請。

大爺在棠梨書齋。”

崔尚州打拱道:“多謝了。”

門房上的小廝幫他把馬牽至馬廄喂草喂水。崔尚州熟門熟路的往書齋而去。

端惠郡主正和沐瑄一起喝茶,突然見珍珠上來說:“稟郡主娘娘、大爺,崔七爺求見。”

沐瑄微怔,忙道:“請他進來吧。”

端惠郡主便起身說:“崔七找你看來是有事,我在這裡也不方便,回錦繡院去了。”

沐瑄卻道:“姐姐,既然他來了肯定也會去和你請安的,先見上一面再走吧。”

端惠郡主只好又坐下。

過不多久,崔尚州便進來了。當他看見端惠郡主在座時,心裡漏跳了一拍,忙斂眉恭恭敬敬的向郡主行了大禮。

端惠微笑頷首說:“你來了,正好。有事沒事常走動走動,你來看看君華我也放心。”

崔尚州頭也不敢擡,連忙稱是。

端惠起身道:“你們哥倆慢慢聊,我回錦繡院去了。”

崔尚州垂首恭送,目光瞥到端惠郡主寶藍色的裙角消失,這才直起了身子。

沐瑄對崔尚州說:“你請坐。”又親自拾了個紅泥的茶盞,用沸水燙過,倒了茶。崔尚州雙手捧過了茶,輕輕抿了一小口,不由得讚道:“好茶,這是今年上來的新茶吧?”

“太平猴魁。沾了我姐姐的光。”

崔尚州又飲了一口,讚道:“不錯,脣齒留香。”

沐瑄慢慢的捻動着手中的數珠,面色如水。

“君華,我過來的時候遇見了榮家三小姐的馬車。”

沐瑄眉頭也沒皺一下,道:“哦,是偶遇,還是你故意跟蹤的?”

崔尚州莞爾:“偶遇啦。”

沐瑄繼續捻動着數珠,沒有說話。

崔尚州明顯比剛纔遇見郡主時輕快隨和了不少,和沐瑄款款而談。

“你放心,榮家三小姐不會把那天的事告訴別人的。也絕不會和王府裡的人說。”

“何以見得?”

“她不過是個不輕易出閨門的女子,來往的人又簡單,沒那麼多複雜的關係。不足爲患。”

又道:“她生母留下了兩處莊子,兩處宅子。有一處就在蘆塘,那一帶的地有些低窪,好些田種不下小麥。聽說她讓人去原陽請了會種水稻的人過來教莊上的人種水稻。前陣子莊上似乎遇到了什麼麻煩,她還偷偷的讓丫鬟去鼓樓大街的恆記當鋪當了些首飾。換了三百銀票。今天出門,就是去莊子上送錢的。”

“她沒了生母麼?”

“是,現在的榮府二太太是繼室。她生母是齊家的小姐。”

沐瑄聽他姐姐說起過,母妃柴家和齊家早些年是有來往的,只是母族衰落,這門人情隨着母妃去世,姐姐嫁到福建後,就沒什麼走動了。

“聽說她這個繼母是新鄭馬家的庶出的女兒。馬家是商賈出身,據說當初榮家做綢緞生意的時候就有些來往。齊氏死後第二年,馬氏進了門,據說當初這位榮三小姐纔不過四五歲的樣子。這馬氏進門後,又生下了一個女兒。”

“她的事情不用再詳細打聽了。”

崔尚州應了個是,又笑道:“她和王府裡的三爺、三小姐倒有些交情。”

沐瑢和沐寶紋倒沒什麼要緊的,沐瑄沒有在榮箏這事上再深究下去。

“讓你找的人,還沒什麼下落嗎?”

崔尚州茫然的搖頭。

“不急,慢慢來。”

這裡正說着,郡主遣了個小丫頭過來傳話:“大爺,郡主娘娘請大爺過去一下,說商量先王妃忌辰的事。”

沐瑄沉吟了下才問:“是王府那邊來了人嗎?”

“是,是崔長史來了。”

崔長史是崔尚州的伯父,崔守則。

沐瑄想了下,便說:“讓姐姐做主吧,我就不過去了。”

小丫頭有些爲難的樣子,可見沐瑄堅持,也不敢說什麼。

崔尚州道:“沒想到這麼快,又到每年的這個日子了。”

沐瑄想起了上次和王爺的談話,他就半點沒有要回去的念頭。

錦繡院裡,端惠郡主客氣的接待了崔守則,見弟弟不願意過來,隱約也清楚了他的想法,笑着和崔守則說:“崔長史,你幫我傳話給父王,就說我會和君華一道回去。”

崔守則道:“王爺知道了一定會很高興。”

郡主又問:“這次是王妃經手此事,還是交給世子妃辦的?”

崔守則道:“據說是讓世子妃出面打點的,王妃染了風寒,正請醫用藥呢。”

端惠臉上的笑意漸漸褪去了,神情顯得有些冷漠,微微的點點頭,讓身邊的丫鬟請崔守則到抱廈喝茶,又留了飯。

第179章 告別第100章 解決第120章 周全第108章 堅持第190章 重圍第86章 主母第129章 大婚第1章 重回第170章 質問第10章 拜見第146章 佳節第100章 解決第23章 元宵第102章 紀家第82章 通房第13章 私相第110章 出遊第107章 始提親第185章 來京第103章 捅破第150章 詫異第86章 主母第19章 說親第178章 誕下第159章 圈套第83章 鬥琴第8章 團圓第130章 認親第119章 雅事第132章 琴瑟第73章 巴結第129章 大婚第34章 尋人第122章 添丁第41章 觀音誕第149章 病重第134章 叵測第77章 調任第3章 回訪第111章 搭救第3章 回訪第102章 紀家第78章 綠翹第145章 深宮第5章 疏離第161章 鎮定第110章 出遊第9章 大相國寺第145章 深宮第140章 警示楔子第59章 困窘第121章 動怒第74章 鍾情第46章 當年第130章 認親第131章 新生第45章 探望第189章 困住第45章 探望第157章 及笄第32章 避雨第47章 長者賜第150章 詫異第163章 請求第55章 相中第162章 直覺第77章 調任第172章 撕破第75章 求準第78章 綠翹第70章 相見第109章 承諾第180章 新家第70章 相見第5章 疏離第11章 偶遇第90章 出手第149章 病重第166章 守志第76章 心字成灰第45章 探望第69章 拒親第7章 和氣第132章 琴瑟第80章 蹊蹺第119章 雅事第94章 蜚語第96章 維護第37章 齊府第74章 鍾情第32章 避雨第107章 始提親第104章 作罷第88章 妥協第51章 侍疾第88章 妥協第96章 維護第38章 前嫌第187章 沒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