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爭龍之析局勢

天嘉七年,二月。

侯勝北重新回到闊別二年多的建康,見到了安成王。

陳頊和兩年前沒什麼變化,還是隨意地斜躺在榻上,一個美貌的侍女替他捶着肩,招呼侯勝北坐下。

拍了一下美人豐臀,讓她退下之後,陳頊就像朋友見面打招呼,問有沒有吃過飯一樣,漫不經心地說道:“來得挺早啊,本以爲你還要再考慮些時日的。”

侯勝北坦然地回答道:“我擔心趕不上。”

“趕不上什麼?”

陳頊楞了一下,隨即恍然道:“我大哥身體還行,看樣子再撐幾個月是沒問題的。”

他另外糾正道:“現在不是天嘉七年,月初陛下有詔,改爲天康元年啦。”

侯勝北心想,難道改成天康,天子就真的能健健康康地多活幾年麼?

陳蒨,那要問問天意是否答應了。

即便改了年號,你的身體還是難以阻擋地一天天衰弱下去吧。

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陳頊繼續道:“你來早了其實也沒用。不到那一日到來,你也不方便拋頭露面,暫時就待在我府上吧。”

隨即嘻嘻笑道:“我這裡美人多得很,你肯定不會過得寂寞。”

見侯勝北一臉嚴肅無動於衷,陳頊覺得有些無趣,命人去請毛喜過府議事。

他斜眼看向侯勝北,打量了一番道:“你去了一趟北周,現在膽挺肥啊,見面就敢公然挑出這種話題。”

侯勝北淡淡道:”要是這點膽子都沒有,怎麼跟着安成王做大事。”

“好!”

陳頊用力擊了一下牀榻:“伱可知道,我回國不滿四載,根基淺薄。朝中無論新舊諸臣,與我並無淵源,掌握的權力軍力更是孱弱得可憐。”

“若非如此,安成王怎麼會用我這罪臣之子?”

“爽快!”

陳頊又擊了一下牀榻:“醜話說在前面,除非到了能夠掌控全盤的那天,我不會爲你父翻案。這是否定我大哥的行爲,容易引起忠於他的羣臣反感,這樣你還願意?”

“家父如果九泉有知,相信也不會在意這些。他當年若想保命求活,有的是其他選擇。”

“果然是個爽利人。”

陳頊坐直了身子,表情認真地問道:“直接告訴你,現在的局勢對我相當不利,可以說毫無勝算。你果真要跟隨我,做這等有覆家滅門風險之事?”

侯勝北來建康之前,已經拿定了主意。

這一刻,時間彷佛倒轉回到了十五年前,初見陳霸先的那一天。

這就是君臣際會,風雲龍虎吧。

阿父,我有些明白當時你的心境了。

他彷佛被冥冥中一股力量牽引,不由自主地拜了下去,聽到自己的聲音在回答:“願爲安成王效死。”

侯勝北突然效忠,陳頊猝不及防,不由感嘆道:“你們侯氏一族,都是如此乾脆果決的嗎……”

侯勝北擡起頭,毅然道:“但求安成王在成就大業之後,也允我一事。”

陳頊也不問是什麼事情,當即承諾下來。

此時毛喜也已來到,三人開始議事,這就是陳頊可以吐露真心的起家班底了。

毛喜先開口,卻是件不相干的事情:“你這兩年在北朝辛苦,臥虎臺的工作卓有成效。幾句流言,就毀了當年戰場上侯太尉和你父親沒有幹掉的猛將。”

侯勝北知道他說的是賀若敦之事,遜謝了兩句。

臥虎臺的整個框架和日常運作,就是眼前這個人搭建和負責的。

既然毛喜提起,侯勝北惦念荀法尚接手之後,是否順利。”

“放心,荀氏一族,上可追溯至戰國荀子,弟子有李斯、韓非。十二世神君荀淑,教出了北斗喉舌李子堅、天下楷模李元禮。十三世有荀氏八龍,十四世更是出了荀彧這等人物。”

“司馬懿都稱讚: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逮百數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鍾繇則稱以曹孟德之聰明,每有大事,常先諮之荀君,是則古師友之義也。”

“以荀氏一族的聲名和人脈,荀法尚要進入長安的交際圈子,比你當初要容易許多。”

侯勝北稍稍放心,提起柳慶破壞了佈線一事。

毛喜神色不動,表示這是情報工作常有之事,一般諜子如何能鬥得過那些老狐狸,有所損失是必然的。

侯勝北再問起何盼兒之後有沒有消息,毛喜搖了搖頭。

大概是默默無聞地死在籍坊獄那個虎穴了吧,侯勝北想道,替這位薄命女子致以哀悼。

毛喜也表示遺憾:“培養一個死士太不容易了。經歷、心性、智慧缺一不可。”

“當初選中來到長安尋夫的何盼兒加以訓練,資助她開設茶寮,於是纔有了江南居。如今再要同樣起一個,可就大不容易了。”

他惋惜的是少了一名死士,不是何盼兒這個人。

侯勝北問和荀法尚的接頭之人是否可靠,毛喜搖頭,微笑不語。

二人說話間,陳頊靜靜聽着,並未打斷。

他已經忍耐等待了數年,多等上這片刻又有何妨。

……

言歸正傳,毛喜開始介紹當前的局勢。

陳蒨病重,基本已經不理朝政。

臺閣諸事,由尚書僕射到仲舉、五兵尚書孔奐共決。

這臺閣,便是指尚書省了。主官爲尚書令,副職爲尚書左、右僕射。

王通自先帝的時候起,就一直任尚書左僕射。雖然只是個擺設,如今至尊擔心身後之事,今年改任了翊右將軍、右光祿大夫,徹底成了養老的虛職。

到仲舉爲陳蒨的潛邸舊人,一直擔任副手輔佐。

陳蒨任吳興郡守時,到仲舉爲郡丞。

陳蒨任宣毅將軍時,到仲舉爲長史。

現任尚書右僕射、丹陽尹。

孔奐乃是孔聖人的三十一世孫,曾擔任叛軍大將侯子鑑的書記,繼而投在王僧辯麾下,任左西曹掾、丹陽尹丞。

王僧辯被襲殺後,成爲了陳霸先的部下。

戰北齊之時,孔奐爲貞威將軍、建康令,負責籌集軍糧。

侯勝北還記得陳蒨送來鴨子和米,孔奐做的那頓荷葉鴨肉飯。

陳蒨登基後,孔奐爲御史中丞,領揚州大中正。

現任散騎常侍,五兵尚書,揚、東揚二州大中正。

毛喜介紹完兩名輔政大臣,分析道:

“到仲舉忠於至尊,是不可能拉攏過來的。孔奐還可以嘗試一下。”

“不過到仲舉雖然參掌選官事宜,實際並出於袁樞,只要是袁樞所舉薦,多會上旨。”(注1)

“袁樞爲吏部尚書、加散騎常侍、領右軍將軍,是需要極力爭取的重要人物。”

毛喜冷笑一聲:“到仲舉既無學術,朝章非所長,性格疏簡,不干涉世務,與朝士無所親狎,但聚財酣飲而已。這等既無能力,又無威望的人物,陛下在世時還可狐假虎威一番,一旦失了倚靠,制之易如反掌。”

他看向陳頊道:“尚書令的官位極爲關鍵,如果安成王坐到了這個位置上,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壓制身爲副手的到仲舉,掌握輔政大權。”

侯勝北心存懷疑,陳蒨會把這麼重要的位置放出來嗎?

“也不是不可能。”

陳頊笑道:“只需我繼續裝作乖乖聽話的樣子,而大哥需要我這個叔叔來輔佐幼年侄子,那就必須得給出此位。此事我來運作,你們不用管。”

毛喜點點頭,繼續道:“尚書省負責大政方針,而我朝國之政事並由中書省。其主官爲中書令,副職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五人,領主事十人,書吏二百人,分掌二十一局事,各當尚書諸曹,併爲上司,總國內機要,而尚書唯聽受而已。”

尚書省決策後,中書省起草詔令,指示尚書諸曹執行。

中書舍人的官位雖然不高,由於執掌詔誥,足以成爲掣肘。

當前中書令是謝哲,五名中書舍人則以劉師知爲首,這些人能用則用,不能用則罷。

待安成王上位,中書省的職位需要逐個謀劃替換成自己人,才能上令下達,不被架空。

……

門下省負責審查詔令,簽署奏章,有封駁之權。主官爲侍中二人,副職黃門侍郎。

按照慣例,多由王、謝等名門世家擔任,現在逐漸也作爲顯職封賞,以示榮寵。

雖然只是清貴閒職,也應交好爲上。

現任侍中和黃門侍郎爲王固、王瑒、謝嘏、徐度、杜棱、袁憲等人。

王固爲太子妃之父,王瑒爲太子中庶子,都是至尊爲太子準備的輔佐,二人不可能倒向我們。

謝嘏先後奉蕭勃、周迪、陳寶應,晉安平定後纔回到朝中。

雖然至尊沒有降罪,還賜了侍中的顯位,只是看在家門姓氏的份上,做個姿態而已。

徐度、杜棱爲先帝老臣。

徐度更是先帝時代碩果僅存的軍部重鎮,任中軍大將軍,僅次於鎮衛、驃騎、車騎。

杜棱戰王琳時留守建康,與蔡景歷同掌禁中,侯司空奉迎至尊時響應。現任翊左將軍,與四平將軍並列。

此二人代表先帝老臣一派,凡事以大局爲重,不會輕易倒向哪邊。

袁憲年少成名,永定元年與黃門侍郎王瑜出使北齊,滯留數年。天嘉初年回國,於去年詔復中書侍郎,任侍中省。(注2)

“袁憲與陳蒨並無淵源,值得爭取。他也是前面所說的袁樞之弟。”

毛喜雖然在笑,卻讓人不寒而慄:“他還有一個身份,以貴公子尚前朝南沙公主蕭妙清,亦是簡文帝之駙馬。”

侯勝北心下劇震,毛喜和柳慶是同一類人,作爲敵人時絕對是一條致命的毒蛇。

毛喜繼續分析道:“丹陽尹爲京畿長官,地位頗爲關鍵特殊,至尊一定會掌握在自己人手裡。”

“到仲舉的丹陽尹馬上就秩滿了。這個要害位置,要麼是先帝老臣,要麼是至尊親信。不妨看看後任人選是誰,再做打算。”

-----------------

毛喜講完了朝廷政務的局面,稍微休息片刻,換由陳頊講起兵權。

四方各州的兵權可以先放一放,首先是建康的禁中兵權。

我朝天子的直屬六軍,分由領軍、護軍、左衛、右衛、驍騎、遊騎等六位將軍率領。

其中,中領軍、中護軍爲禁兵的最高將領。

江左以來,領軍不復別置營,總統二衛驍騎材官諸營。

護軍猶別有營,所以實際一共有五營兵力。

陳頊道:“我自從回國之後,授侍中、中書監、中衛將軍、驃騎將軍、揚州刺史。”

他分析自己的幾個官位:“侍中任職門下省,陪同至尊左右。中書監位在中書令之上。中衛將軍則是下轄左右兩衛將軍。”

“跨二省,執掌兩營禁中兵馬,管轄揚州豐腴之地,可謂位高權重。”

陳頊聳了聳肩。

“可惜,至尊還是信不過我這個同胞親兄弟。”

“先是去年四月,指示御史彈劾,去了我的侍中和中書監之職。年底又下詔把軍部大幅調整對換了一番。”

“鎮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章昭達爲鎮南將軍、出任江州刺史。”

“鎮南大將軍、江州刺史黃法氍爲中衛大將軍,調入朝中。”

“中護軍程靈洗爲宣毅將軍、出任郢州刺史。”

“軍師將軍、郢州刺史沈恪爲中護軍,調入朝中。”

“鎮東將軍、吳興太守吳明徹爲中領軍。”

陳頊分析道,章昭達是至尊一手提拔起來的將帥,由他鎮守平定不久的南川和晉安之地。

把本地豪族,先帝時投效的黃法氍調任中央,給箇中衛大將軍的虛銜供起來,實際兵權則是我這個品銜低一級的中衛將軍執掌。

而下一級的左衛將軍周寶應,右衛將軍韓子高,這兩人都是至尊信任寵幸的將領,我也不能隨心所欲地指揮。

再把原來的中護軍程靈洗調任外圍,換成沈恪單獨掌握一營兵力,以備不測。

沈恪乃是先帝同郡,情好甚暱,曾託以妻子從嶺南返回吳興。此後又與至尊分據長城、武康,一起與杜龕作戰。屬於至尊可以信任的人物。

層層設防,處處牽制。

我這大哥還真是滴水不漏,誰都不放心呢。

吳明徹名爲領軍,統領四營兵力。

他的年紀資歷是有的,只是過往戰績實在難以服衆,只怕是一個營的兵力都指揮不動,只是虛銜而已罷了。

侯勝北沉吟道:“此人說不定可以拉攏。”

見陳頊和毛喜都看向他,侯勝北解釋道:“吳明徹此人心高氣傲,自視甚高,多半不願被架空。而且韓子高的右衛就鎮守在領軍府,形同監視,他如何忍得下這口氣。”(注3)

毛喜笑道:“軍中之事我不甚熟悉,若是如此,確有可以利用之處。”

陳頊表示可以一試,補充說道:“還有華皎,也是至尊的舊人。此前至尊爲叛軍所囚時,華皎待其甚厚。至尊爲吳興太守時,華皎任都錄事,軍府谷帛,多以委之。現任散騎常侍、使持節、都督湘、巴等四州諸軍事、湘州刺史、平南將軍。”

陳頊繼續梳理至尊的子嗣情況。

“長子皇太子陳伯宗,十五歲,皇后沈氏所生。”(注4)

“次子始興王陳伯茂爲鎮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十四歲,皇太子的同母弟。”

“三子鄱陽王陳伯山爲平北將軍、南徐州刺史,十二歲,生母嚴淑媛。”

“四子早夭。”

“七子衡陽王陳伯信爲宣惠將軍、奉衡陽獻王陳昌之祀,生母劉昭華。”

“去年八月之後,至尊一口氣立了五個兒子爲王,均爲妃嬪之子。”

“五子陳伯固爲新安王。”

“六子陳伯恭爲晉安王。”

“八子陳伯仁爲廬陵王。”

“九子陳伯義爲江夏王。”

“十子陳伯禮爲武陵王。”

陳頊最後總結道:“我手中只有二營禁衛和揚州,而且受到掣肘提防,不能完全控制。”

“無論是五營禁衛,還是丹陽、東揚、南徐、江州、郢州、湘州等地,都早已佈滿了至尊的子嗣和羽翼。”

“所以鋌而走險,兵變之路絕不可行。”

陳頊說完,饒有興致地看着侯勝北,希望看到他露出懊惱後悔的表情。

他彷佛無聲地在說:“如何,是不是後悔投效於我了?”

這種情況下還要惡作劇,陳頊你到底是器量寬宏,還是粗神經呢?

侯勝北此前聽陳頊講局勢十分不利,如今聽他說明完畢,才知道糟糕到何種程度。

這種情況下,按照通常的想法,陳頊只有老老實實地輔政,不可能爭龍成功的啊。

不過侯勝北早已學會收斂想法,剛纔聽到仇人陳伯茂的名字,神情也沒有任何變化。

……

沉默了一陣之後。

“沒有必要兵變。”

毛喜道:“第三子鄱陽王陳伯山以下諸王,年紀都還不滿十歲,幾年之內不會構成實際障礙。安成王眼下只需要等待,等待至尊把大權交到你的手上即可。”

“但是給安成王的時間也十分有限。”

“在至尊去世,到太子成年,只有短短二、三年的時間,如果還不能確立起安成王一言九鼎,不可動搖的優勢,一旦太子親政,局勢很容易就會被逆轉過來。”

“至尊也明白這一點,所以肯定會設置足夠多的掣肘和牽制。”

毛喜盯着侯勝北,森然道:“我等要做的,就是儘快爲安成王掃清這些障礙!”

……

議事完畢,侯勝北正要退出,只聽陳頊懶洋洋地說道:“有件事情忘了告訴你,蔡景歷去年因爲妻兄劉洽倚仗他的權勢,耍奸訛詐的罪名連坐。自己也因收受了武威將軍歐陽紇的餉絹百匹,免官了。”

侯勝北一愣,行了一禮,走了出去。

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107章 鐵杖傳謠第29章 抗北齊之襲破第40章 少年不再第60章 且聽戰報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44章 國子求學後篇第106章 重見冼姨第7章 討賊難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36章 抗北齊之決戰第20章 入洪流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40章 少年不再第19章 赤子心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37章 共飲第26章 抗北齊之戰起第97章 爭龍之展勢力第126章 其次伐交之非善地第5章 南康之戰前篇第48章 英雄逝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47章 故人去第104章 沈婺華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65章 臥虎臺第117章 其次伐交之究人和第32章 抗北齊之牽制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77章 戰邙山之往事後篇第81章 戰邙山之攻洛陽第78章 戰邙山之先例前篇第29章 抗北齊之襲破第48章 英雄逝第9章 封賞第126章 其次伐交之非善地第111章 再攻江陵之火燒船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25章 初上陣第7章 討賊難第80章 戰邙山之先例後篇第41章 天子坦蕩第64章 天嘉四年後篇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100章 爭龍之討叛黨第8章 冼姨第109章 速平廣州第51章 戰王琳中篇第20章 入洪流第74章 北周軍容第129章 其次伐交之病難醫第90章 柳慶問案第130章 其次伐交之北周有變第65章 臥虎臺第11章 最下攻城青年篇結語第62章 天嘉四年前篇第102章 爭龍之復舊職第72章 周齊交涉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一起探究歷史之美第45章 阿父歸第30章 抗北齊之媾和第125章 其次伐交之再使齊第89章 塞上風光第125章 其次伐交之再使齊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124章 其次伐交之胡不歸第33章 抗北齊之對峙第112章 再攻江陵之陷安蜀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83章 戰邙山之鬥百保第58章 平東陽前篇第48章 英雄逝第74章 北周軍容第13章 平亂始末後篇第35章 抗北齊之陣亡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66章 孤獨行第133章 其次伐交之碧血不滅第61章 陳頊其人相關設定第31章 抗北齊之小憩第118章 其次伐交之考地利第66章 孤獨行第37章 共飲第28章 抗北齊之絕糧第88章 長安軼事第17章 蜀地失第120章 其次伐交之入鄴城青年篇結語第129章 其次伐交之病難醫第34章 抗北齊之突陣第72章 周齊交涉第63章 天嘉四年中篇第86章 憶白袍前篇第37章 共飲第47章 故人去第71章 姓楊名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