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三三

“一條腿的鹽政大使!”吳良謀苦笑,渾身上下一陣陣無力。馬上取功名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也不是句笑談。走在這條路上的人,恐怕其中大多數都會半途成爲一具枯骨,無論他出身高低,血脈貴賤。

“有空你去跟六子說,讓他如果不想做一輩子鹽政大使的話,就看好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看了呵呵傻笑的劉魁一眼,他又鄭重的補充。滄桑的表情,彷彿自己比對方大了幾十歲一般。

“知道,你放心,韓六子肯定知道分寸。他又不傻!”劉魁又憨憨地笑了笑,信口敷衍。在他看來,朱都督把鹽政大使的位置交給韓家小六,明顯含有論功行賞的味道。只要韓六子不把手伸得太長,即便犯下點兒過錯。念在他當日捨身鑽陰溝的份上,朱都督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算了,等哪天能站起來走動,我親自去找他吧!”發現跟劉魁這個混人沒道理可講,吳良謀揮了下手,滿臉無奈。

這根本不是什麼分寸不分寸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心胸和眼界的問題。左軍目前讀書人少,把當日被家人送入軍中歷練的這羣少年也算在內,也就是五、六十號的模樣,其中還有很多是勉強能識字,根本沒上過任何私塾和官學的傢伙。

這就註定了大夥即便不能于軍中有所建樹,在淮安城內,也會撈到個不錯位置。畢竟大夥都是較早追隨都督起家的班底,忠誠方面有所保證。

但這種先天性的優勢,只能延續到眼下。在攻克淮安之後,無論自身的實力,還是今後的前景,左軍都迅速提高了數十個臺階。先前那種提銀子去請讀書人,對方都不肯買賬的尷尬局面,將一去不返。短時間內,可能就會有許多懷才不遇,或者原本就對朝廷非常不滿的豪傑名士蜂涌來投。而這種時候,如果有人還不開眼地擺什麼老資格,那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了。朱都督即便念在先前的功勞上不予追究,心中對這樣的人也會失望至極。而此人在都督心中騰出來的位置,很快就會被新的青年才俊填補上。

“我聽祖父說,都督準備將原來淮安達魯花赤的宅子騰出來,當作集賢館。”劉魁聽不太明白吳良謀說什麼,卻不代表別人聽不懂。至少,第五軍長史逯德山就理解了吳良謀的暗示,笑了笑,低聲說道,“原來被朝廷廢棄的學政,據說也要重新收拾起來。路、府、州、縣四級的學館已經被騰空了,眼下正在重金禮聘教諭。前一段時間,蘇先生派人去揚州一帶暗中招攬的人手,最近也過來了一些。看情形,都督打算考覈了他們每個人的本事之後,再論才而用!”

話說到了這個份兒上,劉魁才總算明白過一點點味道來,豎起眼睛,非常不滿地說道,“是來跑官當麼?這幫傢伙早不來,晚不來,可真是會挑時候!”

“這算什麼?!”大概是自己也感覺到了一點兒外來挑戰,逯德山看了他一眼,撇着嘴說道,“不過纔是一個淮安!你等着瞧吧!等咱們拿下了高郵、揚州、或者大軍南下兩浙,慕名來投的讀書人更多。那邊纔是人窩子,朝廷的科舉多少年不開一次,考中了也未必給出路。這些年來,讀書人都快被憋瘋了。只要咱們左軍一直保持着目前這種百戰百勝的勢頭,即便不發一文錢俸祿,前來效力的讀書人都得擠破了城門。不信,你們等着瞧吧!”

“瞧就瞧,不信他們個個都能爬到老子頭上去!”劉魁心裡的不服輸勁頭立刻被激發了出來,撇着嘴,大聲嚷嚷,“讀書多,讀書多又怎麼了?老子也不是目不識丁!呵呵,老子不但讀過書,連陰溝都鑽過了,還怕他們這些窮酸!你們倆先忙着,老子這就去給小六子提個醒去!讓他好自爲之,將來別丟了咱們爺們臉!”

說罷,再沒心情跟吳良謀交代最近一段時間左軍具體還有哪些變化。轉過身,飛一般的跑掉了。

“這小子!”望着他倉惶的背影,吳良謀和逯德山兩個人搖頭而笑。笑過之後,卻都隱隱感覺到了一絲壓力。

說別人是錦上添花,他們的資格,其實也沒比新人老上多少。乍被擺到了一軍主將和長史的位置上,肯定會有很多雙眼睛盯着,肯定會成爲新來者較早的衝擊目標。特別是逯德山,恐怕不少人都會認爲,他能夠走上長史的位置,全是靠了其祖父的功勞,自己並沒有什麼真本事。

想到今後要一同面對許多挑戰,逯德山主動走到病榻前,笑着試探,“逯某不通軍務,今後做事若有不周全之處,還請吳將軍不吝指點!”

“指點個屁!吳某懂的又比你能多多少!”吳良謀立刻大笑着擺手,“逯兄弟就別說客氣話了,咱們幾個商量着來,儘量別辜負都督的信任就是。”

“那是當然!”逯德山也大笑了起來,會心地點頭。“都督特意把咱們這些人安排到一起,想必也是有這層意思!”

“我猜也是如此!要不然,派一名老將坐鎮第五軍,豈不是省事得多!”吳良謀點點頭,繼續笑着補充。

他和逯德山之間,原本在朱八十一的幕府裡頭,是有過一些相互爭競苗頭的。但是到了眼下這種階段,先前那些爭競就根本無法再當作一回事兒了。眼下對二人來說,更重要的是齊心協力,儘快做出些名堂來。如此,才能打消外邊那些不服氣者的窺探之意,在第五軍中真正站穩腳跟。這點,吳良謀心裡明白,逯德山心裡更明白。

兩個聰明人在一起,許多話都是一點就透。很快,二人之間就熟絡了,交談的話題,也迅速從外邊的變化,轉道第五軍自身的建設上來。

架子早已經搭好了,中低層軍官都由先前戰兵裡頭選拔,總兵額設定在六千五左右,戰兵和輔兵各一個旅。這幾項都是早就定好的事情,二人沒什麼能夠改變的地方,所以也都不再去浪費精力。如此,短時間內方便顯示出自身本領的,就只能落在新軍的戰鬥力形成速度和戰鬥力的強悍程度兩方面。對此,二人聊聊幾語,便迅速達成了一致意見。

“不知道吳將軍發現沒有,都督編練新軍之法雖說出於唐制,卻與唐制也有很大不同?!”發現吳良謀的思路跟自己差不多,逯德山迅速將話頭引向正題。

“別老是吳將軍,吳將軍的!吳某年長一些,私下裡,你我不妨兄弟相稱!”吳良謀先快速糾正了一句,然後笑着點頭,“從剛纔你和劉煥吾兩個的介紹中,愚兄的確感覺到了一些變化。脫胎於唐制,但又比唐制還精細了許多。總之,和蒙元朝廷那邊大相徑庭!”

非但是大唐,歷代中原王朝,軍隊的體制都比目前的蒙元要精細得多。以早期的府兵制爲例,折衝府下有團,每團二百人;團下有旅,每旅一百人;旅下有隊,每隊五十人;隊下有火,每火十人。夥的下面,有時甚至還有設有伍,每伍五個人,纔是最小,最基本的作戰單位。

像蒙元軍制這般粗疏的,纔是前所未有。但他們卻推平了南宋,橫掃了女真和党項,也的確堪稱神奇。

“蒙古人多不識字!”從吳良謀的話語裡受到鼓勵,逯德山笑了笑,繼續補充,“所以萬、千、百、十這種粗疏軍制,對他們來說纔是量體裁衣。而小弟見都督以前一直在請先生教導將士們讀書,恐怕當時便是爲了此刻在做準備!”

“都督所謀甚遠,你我望塵莫及!”吳良謀口不對心地讚頌了一句,然後笑着點頭,示意逯德山有話儘管直說。

逯德山卻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而是又想了片刻,才繼續問道,“新軍制除了多出了許多層次之外,還特別注重逢三進一,不知吳兄可曾留意?”

“這個我知道!”吳良謀對此深有體會,躺在牀上笑呵呵地揮手,“主要是爲了指揮起來方便。說實話,打仗的時候,一個千夫長號稱身邊有十個百人隊,實際上,能招呼起五個來就頂天了。通常時候,只能管到三個。自己所在位置一個,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其他,都完全靠百夫長的眼力架!眼神好的,發現情況變化,立刻就領着自己麾下的弟兄跟了上來。眼神不好的,自家千夫長都殺到前面去了,他的百人對還在後邊撒羊呢。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這個,吳兄說得極是。但可能並沒有完全猜中都督的心思!”逯德山迅速接過話頭,低聲提醒。

“什麼?莫非祿老弟還看出了其他端倪?!不妨說出來,咱們兩個一起參詳!”吳良謀先是有些不快,隨後便想到逯德山身後還有一個逯魯曾,消息遠比自己靈通。便笑了笑,非常謙虛地吩咐。

“敢不從命!”逯德山要的就是這句話,輕輕拱了拱手,繼續補充道:“據小弟猜測,都督在新軍中推行逢三進一編制,恐怕是爲了火器。你我兄弟想盡管有所建樹,恐怕,也得着落在這火器上!那東西單獨拿出來,即便是火炮,也很難發揮威力。但萬一能編成合適陣列,不能說是所向披靡吧。同樣兵力交鋒,絕對輕易不會輸給別人!”

注:今天只有一更了,大夥不要等。沒辦法,有些事情急着處理,抱歉。

注2:看到有些讀者質疑三三制。其實什麼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種最適合自己。對於塞外騎兵來說,戰馬衝起來後,自然能保持成羣結隊。所以萬、千、百、十這種粗疏制度恰到好處。而兵種越複雜,相互間配合要求度越高,編制就需要分得更細。否則在通訊基本靠吼的年代,註定就是悲劇。

第254章 死亡陰影第18章 千頭萬緒(中)第85章 收心第64章 抗命第51章 吳家莊第8章 觀星(中)第84章 華夏通寶(下一)第55章 家國天下(下)第231章 雙刀王弼第243章 神秘訪客第295章 警訊(下)第69章 抉擇(下)第188章 高郵第17章 三千城管第4章 糊弄(中)第106章 火 火 火第67章 出洞(上)第281章 劉伯溫(中)第20章 血祭(下)第6章 赴會(上)第294章 警訊(中)第27章 天變第123章 鐵甲第85章 等待(中)第305章 黃河賦(下)第42章 轉身(下)第57章 歷史的塵埃(上)第27章 基業(上)第39章 文明(下)第91章 雷雨(上)第271章 普天之下(上)第71章 決戰(上)第165章 拉攏第89章 何謂英雄第79章 破軍(中)第195章 聯盟第50章 負荊(上)第45章 徐州(下)第6章 赴會(上)第68章 秋露(下)第62章 苦戰第14章 赴會(下)第44章 怪圈(下)第115章 歪批楚漢第82章 歧路(中)第107章 巨龍的咆哮第18章 半萬熊兵第14章 赴會(下)第306章 黃河賦(下)第200章 盟約(下)第39章 文明(下)第37章 年關(下)第50章 先鋒(中)第10章 不適應第220章 退一步第72章 投效第159章 宿命第200章 盟約(下)第68章 出洞(下)第103章 趙君用拜師第89章 諍臣(上)第18章 清洗(下)第308章 黃河賦(下)第18章 清洗(下)第24章 備考(中)第303章 黃河賦(下)第26章 偶遇(中)第29章 毛貴第317章 黃河賦(下)第3章 樸不花第38章 奪營(上)第214章 雪崩第289章 天算(下)第120章 東牀坦腹第52章 初試啼聲第6章 藥(上)第24章 備考(中)第49章 討伐(上)第10章 觀星(下)第62章 經驗(上)第89章 諍臣(上)第49章 討伐(上)第54章 點將(下)第71章 決戰(上)第87章 趙君用第40章 轉身(下)第313章 黃河賦(下)第72章 猶豫(下)第80章 破軍(下)第162章 朱重八第294章 警訊(中)第46章 第一次財政危機第79章 秦鄭之好第39章 轉身(中)第285章 天算(中)第48章 較量(下)第76章 時間緊迫第218章 大勝第285章 天算(中)第90章 抉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