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歷史的塵埃(中)

“那大人,大人您跟吳將軍豈不是,豈不是連襟,。”副知事唐濤根本沒注意到韓建弘眼睛裡流露出來的遺憾,猛地向後仰了一下身體,尖聲驚呼。

“怎麼是連襟,是郎舅親。”書辦覃不如立刻大聲糾正,“吳都指揮使是咱家大人的叔伯,叔伯舅子,呵呵,雖說拐了個彎,但,但總歸也是舅子。”

“拐着彎的舅子,當然也是舅子啊。”其他衆兵科屬吏,紛紛附和,看向自家上司韓建弘的目光,愈發地跟以往不同。

吳良謀最近大半年來在荊襄,以三個旅的戰兵,就打得蒙元十萬大軍退避三舍,其威名和功業早已隨着江風傳遍了南北兩岸,而此番朱總管領軍出征,放着劉子云、王克柔等宿將不用,卻單獨將此人從荊襄調回來挾半個軍團兵馬坐鎮中樞,也充分說明了此人在朱總管心中的份量,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吳良謀職位必然大幅向上攀升,而韓建弘作爲他的至親兼好友,又曾經立下過實打實的功勞,少不得位置也要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兒,衆屬吏看向韓老六的目光更爲熱切,嘴巴里說出來的話也愈發恭敬有加,而韓老六心思,卻早已從兵科裡飛了出去,飄飄蕩蕩不知道飛向了何方。

“大人當時真有遠見,那麼大的家業,居然說舍就舍下了,毫不猶豫地就跟在了咱家大總管身後。”不知道是誰,在耳邊低聲讚歎。

“舍家爲國,古人所謂舍家爲國,不就是如此麼。”

“要不大人就是大人呢。”其他幾個同僚一邊將羨慕地眼光看向韓建宏,一邊笑着互相奚落,“老呂,如果換了你,恐怕沒這個膽子吧,即便是家人拿刀子逼着你,也說不準也死了命朝後縮。”

“可不是麼,我那時,我那時連殺各雞都不敢,更甭提,嗨”

“甭說那時了,就是大人剛到揚州那會兒,張榜招賢,我也是猶豫了好一陣子纔敢前來應募。”

“要不說你這個人膽小呢,要是早上十天半個月,說不定”

“別胡說,早上一年,這個位置也該是韓大人的,他是靠真刀真槍搏出來的功名,不像咱們,全靠得是筆桿子。”

耳畔傳來的聲音紛亂無比,而韓建弘,卻又隱隱聽見了當年離家前頭一天晚上,老父的交代,“小六子,別怪你大爺爺心狠,自古以來,誰家都是這樣,世道要亂了,咱們韓家總得多尋幾條活路啊。”

自古以來,誰家都是這樣,具體古到多古,韓建弘不清楚,但是他卻清楚地記得,三國時代魏蜀吳各方都有一個姓諸葛的臣子,官兒做得都不小。

這是老祖宗們傳承下來的生存智慧,凡是稍微大一點兒的家族,基本上都深通此道,所以每當亂世來臨,家族中的年青子弟就成了下注的籌碼,朝廷那邊押上一票,“反賊”那邊也押上一票,如果有可能,或者一時判斷不準確,不同的反賊之間,還要再分頭下注,寧多勿少。

對於被當作籌碼的子弟來說,萬一被押在了賭輸了的那一方,他們的個人結局必然會十分悲慘,而對於整個家族來說,無論最後哪一方成功問鼎,整個家族都可以跟着沾光,即使不能水漲船高,也至少可以保證平平穩穩,繼續繁衍傳承。

當年的韓老六、韓老三、韓十七、韓十九等人,就是韓家莊派出來的一副籌碼,幾個人資質都不算太好,在身爲族長的大爺爺眼裡,也不怎麼受待見,所以即便死在某個不知名的陰溝了,恐怕除了各自的父母之外,整個莊子裡頭,也沒幾個人會覺得心疼。

非但韓家如此,孫家、李家、慄家、許家以及其他處莊子的賭本,也都差不多,當初抱得恐怕都是有棗沒棗先打三杆子的心態。

誰讓朱總管那時麾下只有千十號弟兄呢,雖然戰鬥力着實駭人,剛剛硬生生正面擊潰了三倍於己的阿速軍,但比起劉福通、徐壽輝、布王三、彭和尚這些大勢力,卻是明顯不夠看,只有吳家莊和劉家莊屬於例外,這兩家派出的都是各自家中的絕對翹楚,吳良謀和劉魁,所以這兩家如今也贏得最多,一個是深受信任的正都指揮使,一個爲可以讓朱總管放心地安排其獨當一面的副都指揮使,兄弟兩個互爲助力,煊赫一方。

世人總喜歡在事情過後,炫耀自己當初的聰明,如今山陽湖畔那些莊主、寨主們提起來,誰不自誇當年目光長遠,至於經歷戰火洗禮,依舊活到現在的少年們,到底是正出,還是庶出,最初在各自的家族中具體地位如何,當然也果斷地變成了族中第一支蒿子,從小就被重點關注培養了。

反正族長們總是睿智的,他們的睿智程度和各自的年齡以及臉皮厚度絕對成正比,他們如今正努力將各自的睿智發揚光大,將各自家族中真正的蒿子和才俊,塞進大總管府各級衙門和淮安軍中,以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收穫更多。

但是韓建弘卻知道,族長們最後恐怕會大失所望,因爲少年們很快就會有自己的夢想,與垂垂老朽們的夢想截然不同。

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加入淮安軍,並非單純地爲了博取個人的功名,他們的肩膀上,還擔負着跟自己一樣的,所有漢家子弟的未來,他們自打加入淮安軍那一天起,就不光是爲了一家一姓而戰,他們即將捍衛和重塑的,是整個華夏民族。

這些道理,韓建弘最初時候也不懂,但是現在,他卻認識得越來越清晰,至於到底是誰,在什麼時候,把這些道理銘刻在了他的內心深處,他也說不清楚。

也許是潛移默化吧,韓建弘依稀記得自己奉命投軍之後沒多久,在訓練場上,就有教官親口告訴他,人和人是平等的,沒有任何人天生是奴隸,也沒有任何人天生喜歡被別人奴役。

韓建弘依稀還記得,當朱總管下令,將被俘的蒙元將士折價發賣時,所說過的那句話,“他們拿咱們當驢子看,咱們就來而不往非禮也,如果哪天他們拿咱們當人看了,咱們自然也會拿他們當人看,這裡邊沒有什麼仁恕不仁恕的說法,只有平等。”

韓建弘依稀還記得,有一天晚上,少年們坐在火堆旁誇耀各自的祖先,忽然就驚訝地發現,各自的祖輩居然都曾經在李庭芝帳下爲大宋而戰,而大宋太后帶領滿朝文武出降後,祖先們所承受的磨難與屈辱,也立刻涌上了每個人的心頭。

“丞相伯顏於江畔立帳,左相吳堅領諸將負草而入,唱名跪拜”家譜中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很模糊,但在火堆旁重新複述到這段文字時,給韓建弘靈魂上帶來的戰慄,卻無比的清晰,(注2)

驢子,原來在他們眼裡,我們的祖先就是一羣驢子,沒錯,就是一羣驢子,在蒙古朝廷眼裡,所有漢人都是驢子,哪怕爬到張鬆和逯魯曾那樣的高位,也是一樣,只不過變成了一頭可以推磨拉車的大驢子而已,與其他驢子,沒任何不同。

然後,少年們就清晰地發現,所謂天命,所謂五德輪迴,不過是一塊用爛的遮羞布,在陸秀夫揹着宋少帝跳入大海的瞬間,華夏已經亡了,現在的朝廷,不過是一羣外來征服者的朝廷,他們趁着華夏孱弱,以野蠻征服了文明。

然後,少年們就清醒地站了起來,發誓永遠不再跪拜於野蠻之下。

他們早就應該站起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也許他們會失敗,但是他們卻會像個人一樣死去,不是繼續作爲驢子而苟活,繼續任憑征服者欺凌。

當時火堆旁立誓的少年,大部分都已經戰死了。

韓建弘記得他們每一個人的名字,卻記不起其中絕大部分人的面容。

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心中的夢想,也與那些逝者的面孔一樣,日漸模糊,但是,從鹽政大使的位置上被趕下來之後,他卻又慢慢記起了少年時的夢想和誓言。

像人一樣活着,像人一樣去死,哪怕死無葬身之地。

這個夢想和誓言不屬於族中那些老朽,卻屬於他們每一個在軍中長大的少年,他們不該遺忘,也永遠不敢遺忘。

“大人,大人,聽說您當初跟吳良謀將軍一道,從陰溝裡爬進了淮安城。”正沉浸於對往事的回憶中時,耳畔忽然又傳來同僚們充滿期待的聲音。

“啊,,,你說吳良謀啊,那廝從小就不務正業,整天除了爬牆頭就鑽陰溝,所以,在淮安城下,他的本事剛好就派上用場。”韓老六的記憶,瞬間就又被拉到了自己人生中曾經最爲輝煌的時刻,帶着幾分驕傲,大聲迴應。

注1:歷史的塵埃(上)中,遺漏了一個註解,兒子犯下滔天大罪而其父輩不受絲毫牽連,歷史上只有楊廣這麼寬厚過,他被困雁門關時,宇文化及兄弟兩個盜賣軍糧給突厥,被發現後,他卻不忍心讓寵臣宇文述老來喪子,只給了宇文化及兄弟很輕的處分,宇文述則沒受到任何牽連。

注2:左丞相吳堅,以膽小而聞名,曾經作詩言志,“更宜築屋雲煙上,門外莫關誰是非”,1275年,元軍兵臨宋都臨安城下,吳堅出使元軍營求和,第二年正月,升任左丞相兼樞密使,再度先赴元營議降,後爲祈請使,赴元大都(今北京)呈降表,交宋璽,宋亡後,吳堅悄無聲息死於大都。

第280章 劉伯溫(上)第256章 股權(上)第20章 光與影(中)第67章 關係(下)第14章 機會(上)第94章 迎新(上)第258章 鏡子(上)第78章 生意(下)第57章 歷史的塵埃(上)第144章 新軍第45章 徐州(下)第303章 黃河賦(下)第84章 華夏通寶(下一)第269章 沈萬三(下二)第203章 革命軍第310章 黃河賦(下)第147章 捉襟見肘第6章 漸近線(下)第41章 文明(下)第58章 想飛的菜鳥第82章 激流(中)第72章 決戰(中)第192章 朱公路(上)第18章 清洗(下)第76章 處州(中)第61章 雪崩(中)第40章 文明(下)第259章 鏡子(下)第286章 天算(下一)第8章 緩急第156章 工業第33章 討價還價(下)第48章 市井(上)第5章 催命第29章 毛貴第279章 膛線第155章 追趕第97章 無題第59章 歷史的塵埃(下)第65章 苗軍(下)第152章 生意第10章 敗軍之將第85章 收心第21章 三生第50章 打草谷第31章 餘波(下)第192章 朱公路(上)第5章 忠奸第64章 抗命第59章 暴風雨第85章 遠謀(下)第64章 衆生(下)第33章 封神演義第92章 雷雨(中)第32章 與子偕作第10章 不適應第77章 生意(上)第57章 奇謀(上)第88章 推銷第24章 基業第12章 道義(中)第25章 生意(中)第6章 赴會(上)第90章 抉擇(下)第50章 負荊(上)第50章 先鋒(中)第47章 較量(下)第71章 猶豫(中)第70章 秋露(下)第46章 第一次財政危機第2章 朱老蔫第278章 跬步(下)第7章 盤外第308章 黃河賦(下)第83章 激流(下)第201章 華夏(上)第268章 沈萬三(下一)第1章 立春第66章 關係(中)第86章 雙贏(上)第122章 混戰第189章 彈指第94章 破陣第247章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中)第34章 文明(下)第165章 拉攏第52章 點將(上)第88章 抉擇(中)第71章 執旗者(上)第277章 跬步(上)第80章 獠牙(上)第5章 糊弄(下)第44章 較量(上)第136章 兩手準備第2章 朱老蔫第5章 漸近線(上)第70章 毒牙(下)第50章 後路第37章 年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