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

合成橡膠顧名思義,它不是天然的橡膠,不是從橡膠樹上獲取的樹脂,而是採用人工方法從石油中提煉出來的,它和天然橡膠一樣,都是高分子材料,同合成樹脂、合成纖維一起被稱爲三大合成材料,在後世中佔有絕對的存在地位,很多行業都離不開它。

合成橡膠是人類仿製的天然橡膠,但是並不完全等同與天然橡膠。它的成本很低,耐熱性、耐寒性和防腐蝕性都比天然橡膠好;但是它在拉伸性、抗撕裂性和機械性方面還不如天然橡膠。

不過一白遮百醜,就從成本低廉產量大這個有點上來說,合成橡膠就把天然橡膠踩在了腳下。首先得到應用的就是汽車輪胎和軍事領域,其他如機械製造、醫療、灌溉、航海、航空等方面都越來越依賴這種人造材料。

以上這些化工產品基本都出自一種原料,那就是石油。而它們的發明者既不是劉芾這個化學盲,也不是聯邦的科學家,而是來自那艘漁船。當初跟隨着劉芾一同穿越的那艘漁船簡直就是一顆搖錢樹,它的身上就沒有一個地方是沒用的,哪怕是一顆螺絲釘都被科學家們無數次分析其成分和加工工藝,然後從中找出一種或者許多種有用的技術,再經過各種實驗和工藝,變成南海聯邦的技術工藝。

早在十多年前,這艘船已經從劉芾的秘密船塢裡消失得乾乾淨淨了,就連船隻輪機艙裡那些積存的油污都被一大羣化學家給颳了個乾乾淨淨。並封存起來準備來日進行成分分析,看看能不能從裡面找出點新發現來。劉芾對於這種研究的態度是給與肯定的,反正這條船對於他來說已經沒用了,與其扔在哪裡慢慢的爛了繡了,還不如爲了聯邦的科學發展而貢獻出來。

這些化工產品,絕大多數都是聯邦的科學家們從漁船上找到的成品,然後經過成份分析,再加上劉芾的指點,最終在很短的時間內被發現出來,然後經過一次次的試驗。開發出合適的生產工藝。進入可以工業化、規模化生產的階段。

別看劉芾是個化學盲,但是對於塑料、合成纖維是從哪裡來的,他還是知道一些的,而他的這種仙人指路行爲。可以大大的提高那些科學家的工作效率。比如一個科學家拿着一塊從漁船上找到的工程塑料想分析它的成份。那麼劉芾就會告訴他。你從石油產品中去找吧,最終總能找到這種主要成份,至於還需要添加什麼。如何進行有效的化學反應,那劉芾就不知道了。

由於劉芾在所有學科中都享有半仙的聲譽,所以那些科學家們也不懷疑他的指點,更不會去追問他是如何知道的,因爲很多科學前輩都試過了,無一成功,沒有一個人能從劉芾最終問出所以然。其實劉芾早就想告訴他們,不是自己不想說,哪怕是聯邦內務部把圈套逼供手段都拿出來,劉芾也不會說,因爲他根本就不知道,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這些合成材料,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前就已經開發了出來,但是一方面由於生產工藝的問題或者保密問題,劉芾一直沒有同意進行大規模生產。現在聯邦財政有些緊張了,這些材料的生產工藝也日漸成熟了,還不拿出來換點錢花,更待何時啊。

至於這些東西會不會被其他國家所剽竊,劉芾也管不了那許多了,申請專利劉芾肯定是不會去申請的,那些化學分子式和生產工藝在申請的時候都需要有詳細的解答和註明,那不等於羊入虎口了嗎。劉芾寧願讓其他國家或者公司去分析這些產品來逆推,也不願意讓他們看着現成的資料去仿製。

不過要想在短時間內分析出這些產品的成分、生產工藝等等參數,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分析出來了,除非進行國家干預,否則沒有任何一個公司能夠在施耐德石油公司、山德魯化學藥品公司和聯邦化工集團這些大型跨國化工集團的眼皮子底下成功開發出來這些產品,請注意,是產品而不是樣品。有的時候,用金錢來當做武器比真正的武器還好用,你敢生產,我就去法院告你,把你拖入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官司中,讓你的公司資金鍊斷裂然後破產,到時候連公司和工廠都沒了,看你還咋生產。

不怕仿造,不等於放鬆警惕,由於這些產品的重要性,劉芾沒有把它們的生產任務交給大衛和施耐德的工廠來完成,而是放在聯邦境內生產。生產出來的成品則通過大衛和施耐德公司的商業網絡向歐美主要國家銷售,對於這個安排大衛和施耐德並沒有不滿,他們的公司在經濟危機中喪失掉了一部分生產能力和工廠,目前正在抓緊恢復這些基本功能,就算是劉芾把生產任務交給他們,他們也不能全力投入新產品的生產。

對於突然冒出來的這些新材料、新產品,歐美各國的市場毫無抵抗能力,瞬間就被絲襪、化纖面料、價格低廉的輪胎、堅固輕便的新型建築材料、塑料日用品給驚呆了,而這些新產品憑藉着它們天生的優勢把同類產品直接踩到了腳下,成爲了市場上的新寵。

除了商品的質量和價格,另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聯邦電視電影公司和山德魯電視轉播公司的電視網絡,把精美的廣告提前一週送到了每位觀看電視節目的觀衆們眼中。那些愛美的女士們無法忍受自己無法擁有那樣一條細膩光滑的絲襪,而那些愛車的男人們也不能忍受自己的汽車去使用價格高出新式輪胎一倍的舊輪胎。建築公司有了價格略高但是使用更方便、更美觀的塑鋼門窗,都在中檔建築中拋棄了原本的鐵製和木質門窗。

新產品確實更具實用性和價格優勢,但是它的成本卻出乎意料的低,那些差價一部分變成了生產商和銷售商的利潤,另一部分就成了聯邦政府的授權費和稅收,並最終化爲了軍艦、飛機、坦克、炸彈等物,被聯邦的軍工廠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準備在不久的將來再使用在這些消費者的國度。

英法美各國政府想沒想到這點誰也不清楚,但是他們的國內很多產業受到了聯邦商品的衝擊是個瞎子都能看到的事實。不過資本主義經濟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自由市場經濟,雖然在經濟危機之後各國都學習了美國的政府監督機制,並設立了一些貿易壁壘,但這些方法都無法阻止聯邦的新商品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絕對的優勢。

最令英美政府無奈的是,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由大衛的公司和施耐德公司所銷售的,面對着這兩個龐大的跨國集團,光從法律上那個政府也無法影響到它們的正常業務,而且大衛和施耐德也沒有忘了利益均沾的原則,不管在那個國家都讓出一部分新商品的銷售權給當地的土生財團,從而使得當地政府無法採取什麼盤外招,因爲如果他們想遏制新商品的流入,最先面對的就是當地財團的反對。

劉芾在亞洲這邊暗暗準備着自己的計劃,遠在歐洲的墨索里尼和小鬍子也沒有閒着。先說意大利吧,因爲它本身比較簡單也沒啥可說的,德國作爲重點留在後面。(未完待續……)

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30章 日本沉沒第8章 越亂越好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1章 三國分贓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67章 核反應堆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38章 不夜城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4章 伯爵莊園第80章 甩賣潛艇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7章 新藥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72章 誘餌(一)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41章 護士第5章 得寸進尺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0章 權力真空第58章 “潑婦”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5章 國防(三)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0章 飛機二第9章 暈倒第57章 波及亞洲第57章 B-17第104章 博弈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15章 機羣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11章 裁決第11章 海戰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23章 世界輿論第6章 戰爭擴大第29章 沒良心炮第2章 登陸難第71章 安南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19章 金蘭灣第24章 賭約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62章 遷都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43章 革命(一)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2章 東海岸第38章 水陸並進第83章 文化入侵第54章 活話劇(二)第39章 金牌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7章 爪哇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42章 登陸第41章 海南島(三)第61章 登陸越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