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出兵抗虜
月明星稀,燭光搖曳。南寧總兵府內,赤軍高層濟濟一堂,正在傳閱瞿式耜的檄書。 二月初,金聲桓、何騰蛟戰死的消息傳至南寧。岑丹初便密令備戰,至今已有一個半月。
他一直在猜測,朝廷會作何應對?瞿式耜何時會檄令自己出兵?
卻沒想到,朝廷反應遲緩,應對失機。除了任命瞿式耜接任督師,除了追授金聲桓、何騰蛟、李成棟等人爲二字王,朝廷並無建設性的舉措,亦無實質性的動作。
瞿式耜自知難堪督師之任,再三推辭。
其實,堵胤錫比瞿式耜更適合接任督師。堵胤錫勇於任事,敢作敢爲,才能卓越,見識高遠,堪稱南明第一戰略家。他之前督率李赤心、馬進忠收復湖南,僅剩長沙、瀏陽兩城未下,足見其才堪大任。
但他資歷淺,性格直爽,一向主張聯寇平虜,與李赤心等農民軍走得太近,是吳黨骨幹。眼下朝中楚黨得勢,永曆帝決不可能用堵胤錫爲督師。
瞿式耜在桂林,連疏辭任督師。永曆帝在肇慶,再三不許。文書往來兩地,幾個回合下來,等瞿式耜無奈接任督師時,時間已是三月份了。
此時,清軍所向披靡,已經逼近全州,直接威脅到了廣西。
瞿式耜連忙檄令廣西各鎮增援全州。等丹初收到檄書,已是三月十六了。
此刻,他神色平靜,目光如炬,說道:“諸位,消息已經確切,粵軍戰敗,退守大庾嶺。惠國公戰死,追贈爲寧夏王。清虜無意進取廣東,著重在湖南用兵。
“因全州受到威脅,瞿督師命我部增援全州,歸新興侯節制。國家有事,武夫義不容辭。我既是瞿督師的女婿,又受新興侯知遇之恩,增援全州絕無二話。
“今晚開會,掣肘的話不必談了,反對增援全州的,也不必發言了。我們只談如何增援全州,用多少兵,需多少糧,怎麼個用兵之法。”
會議之前,丹初先定了基調,免得有人反對,動搖軍心。
這並非杞人憂天。春節後,赤軍家眷、匠營、鐵器局、軍器局等相繼遷來南寧。官兵得與家屬團聚,又得南寧富庶之地,大多心滿意足,不乏安於現狀者。
也有人主張韜光養晦,繼續蜷縮在南寧猥瑣發育,爭分奪秒編練赤軍,待清軍攻到南寧時,再與清軍一決雌雄。
這些想當然的想法,自然是要不得的。軍隊要經常打仗,才能得到歷練,原地訓練得再好,不如真槍實彈地打一場硬仗。
時逢亂世,武將可以隨時調轉立場,今日爲盟友,明日爲仇敵,今日投靠這個,明日依傍那個。丹初若有志於天下,除了要壯大實力,還要不停“養望”,也就是培養自己的聲望,提高自己的名聲。
名聲這種東西,看不清摸不著,卻堪稱亂世的“軟實力”,甚至能在關鍵時候發揮關鍵作用。
去年,堵胤錫督率忠貞營猛攻長沙。清軍在長沙只有三千守軍,長沙已是危在旦夕。
但忠貞營的名聲太差。李自成還活著時,大順軍一破城就會拷掠官紳富戶。李自成死後,忠貞營組織更加渙散,在湖廣地區無所依恃,糧餉無著,常常大肆劫掠。
長沙邑民擔心忠貞營破城後會大肆搶劫,爭相幫助清軍守城。明軍進攻長沙功敗垂成,與此關係莫淺。
丹初表態主戰,諸將紛紛附和。
方以智說道:“榆林王、寧夏王雖已薨逝,各地義師依然踊躍。福建,延平伯水師精利,冠絕天下。雲南,西營孫可望練兵已久,與清虜有不共戴天之仇。 “譚泰雖在江西取勝,卻不敢加兵廣東,聽說還將回師北上。依我看,必是北方義師蜂起,或如山東柳園軍那般,直接威脅京畿。
“明祚未衰,赤軍上賴大帥之英明,下賴將士之用命,此番出兵全州,義不容辭,必能旗開得勝。”
放眼天下,還有兩支抗清力量堪稱勁旅,但都不奉永曆正朔。一支爲福建延平伯鄭成功,奉隆武帝爲正朔,尚未承認永曆帝。另一支爲雲南的孫可望,猶奉張獻忠爲正朔,與永曆朝尚無往來。
但孫可望在大西軍的領袖地位並不穩固,李定國、劉文秀皆以西府、南府自居,並不甘居孫可望之下。由此,孫可望已有歸順永曆之意,想請永曆帝封他爲王,借朝廷正朔名正言順地節制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三個義弟。
大西軍百戰精銳,仍在雲南猥瑣發育。有孫可望這樣的行政奇才、李定國這樣的軍事奇才,大西軍足能撐起西南抗清大旗。
有大西軍做牽制,清軍一時半會還滅不了南明。丹初有此判斷,故敢北上抗虜。
但這一次,赤軍所面對的敵人更爲強大,將首次對戰滿洲、蒙古八旗,決不可等閒視之。
略一討論,丹初決計北上抗虜,出動親兵標、步兵第二標、輔兵標參戰,共計八千人,戰兵約有四千。
步兵第二標成立已有半年時間,原本駐守昭平、永安,訓練日久,正可到戰場上歷練歷練。步兵第一標留鎮南寧、太平。步兵第三標成立已有三個月,將赴昭平、永安接防。
赤軍編制,上級部隊下轄三支主力部隊。戰事不急時,一支參戰,一支休整,一支待命,至此初現雛形。
此外,丹初將首次徵調土司兵參戰,檄調思恩土司兵兩千人馬、田州土司兵一千人馬,由思恩土司岑勳統領。
赤軍兩日後開拔,限令土司兵五日內開拔。
親兵標、土司兵走陸路,經柳州,抵桂林,與步兵第二標匯合。輔兵標、步兵第三標走水路,沿鬱江直下梧州,再由梧州溯灕江。第三標留鎮昭平、永安,輔兵標繼續北上。
全軍將在橫州、昭平、桂林設置三座糧臺,糧草輜重走水路,由水師標護航。
水師標現有一艘長龍、一艘快蟹、四艘三版,護航任務很重。
潯州的陳邦傅徒有國公之名,還沒傻到敢與赤軍爲敵。
右參軍方以智留守南寧,統攬軍政大權,小事自專,大事與瞿夫人商量辦理。
左參軍俞厚基坐鎮昭平,負責爲前線供輸糧草彈藥,大小事皆得自專。
大戰在即,爲激勵士氣,丹初下令犒賞全軍。赤軍暫時仍不發軍餉,普通士卒只能靠犒賞和戰利品獲得銀錢。春節時,全軍已犒賞過一次,每人得賞八錢銀子、衣鞋一套,老兵、軍官各有加賞。這次出征,每人再賞八錢銀子,參戰的官兵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