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禦駕親徵

bookmark

第332章 御駕親征

薑還是老的辣。布木布泰對順治的性格相當瞭解,知道順治好面子,極爲感性,三言兩語就勸住了他。 然而,順治很快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一個極端。他讓太監找來盔甲寶劍,興致勃勃地披上盔甲,揚言要御駕親征。

布木布泰苦笑不得。這個小祖宗可真是反覆無常,一會兒要跑路,一會兒要親征,自己這個當孃的也勸不住了。

太監們也慌作一團,跪倒在地,苦苦相勸。

總管吳良輔聰穎機敏,才學過人,說道:“主子天皇貴胄,怎能輕離京師,又怎能以天子之尊,涉險遠征?”

其他太監說不出這等雅緻的話,只得用大白話勸道:“主子,御駕親征使不得呀?”

“主了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奴才就是掉十個腦袋也贖不回呀!”

“混帳東西!”布木布泰罵道:“大晴天的說晦氣話,拉出去,打他二十個嘴巴子!”

那個倒黴的太監把大理石地磚磕得咚咚響,連聲討饒:“奴才知錯,萬請太后原諒。”

“喳!”兩個滿洲侍衛進入大殿,架走那名太監。

滿洲侍衛多爲貴族子弟,對順治親近太監十分不滿,樂於落井下石。

布木布泰極有分寸,不喜干政。內廷原由內務府管理,一直是宗室的自留地,布木布泰習慣通過內務府調撫宗室。可順治聽信吳良輔的讒言,以十三衙門架空內務府,令布木布泰十分不滿。

今日衆目睽睽,她正可藉機敲打敲打順治、吳良輔,免得滿清重演明朝宦官之禍。

打狗還得看主人呢?順治十分生氣,“嗖”的一聲拔刀出鞘,滿臉都是怒氣。

衆人吃了一驚,布木布泰也不由自主地身體後仰。

順治自知失態,卻不收斂,持刀砍向桌案,削去一角,說道:“敢阻攔朕御駕親征者,猶如此木。”

濟爾哈朗冷眼看著這場鬧劇,囑咐一旁的太監:“快去請湯先生。”

湯先生即湯若望,字道未,德意志科隆人,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萬曆四十八年來華。他長期在明朝欽天監工作,官至監正,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洋人監正,曾在任上幫助徐光啓完成《崇禎曆書》,著作《火攻挈要》,爲明朝鑄造大炮。

清承明制,多爾袞保留了欽天監,湯若望繼續擔任監正。順治雖然年輕,亦深諳讓洋人擔任監正的奧妙:這些洋人預測天文更準確,且不會用“天命”的說法諷喻朝廷。

湯若望亦取得了順治母子的信任。布木布泰曾患重病,由湯若望醫治痊癒。爲此,布木布泰把湯若望贈予的十字架掛在身上,以父禮厚遇湯若望。順治則經常以“瑪法”(滿語爺爺)稱呼湯若望,賜號“通玄教師”。

金髮碧眼的湯若望,除了欽天監監正的官職、“通玄教師”的賜號,還有“通議大夫、太僕寺卿、太常寺卿”三個加銜。這使他一躍成爲正三品的文官。

除此之外,順治帝還給予他空前的禮遇,包括:無須太監通報、傳喚就可以直接進入內街面見皇帝;面對皇帝時無須行三跪九叩大禮。

湯若望趕到乾清宮時,已是傍晚。順治正在興頭上,讓侍衛拿來一張地圖,正在研究親征路線。

布木布泰和濟爾哈朗沉得住氣,正在偏殿用膳。

湯若望急匆匆地進入大殿,跪拜報名:“臣湯若望叩見皇上。”

欽天監中的漢人同事、滿朝的衛道士、功勞素著的滿洲貴族們,早就看他不順眼了。湯若望在明清官場侵淫多年,深知滿招損、謙受益的道理,凡事相當收斂。 “湯先生,請起。”

早有太監上前,扶起了湯若望,搬來軟椅。

湯若望並未坐下,正要開口相勸,卻見順治指著殘缺的案角,說道:“先生,朕剛剛說過,有敢阻攔朕御駕親征者,猶如此角。”

“嗯,”湯若望微微一笑,說道:“皇上,您可知道前朝武宗的故事?”

明武宗朱厚照的故事,順治帝自然知曉。在師傅們的教導中,朱厚照被塑造成了一個玩世不恭的亡國之君。不過,順治帝終究還是個少年,有時候竟對朱厚照暗地佩服。

畢竟,明朝文官令人談虎色變。朱厚照竟把明朝文武官員玩弄於股掌之間,還敢自封爲大明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都督府都督、太師、鎮國公朱壽。

就憑這一點,順治就自愧不如。

“怎不知道?”順治振振有辭地說道:“明武宗化名總兵官朱壽,經常御駕親征。世人皆言他借親征之名,行遊玩之實。朕倒覺得,明武宗整頓軍旅,威震塞外,不愧於武宗的廟號。”

“是的。”湯若望循循善誘,說道:“誠如皇上所言,明武宗一生對軍事極感興趣,在位期間整頓軍旅,提高武官地位,與蒙古小王子交戰可圈可點。

“實際上,明武宗年少時,相當聰慧,有過目不忘、出口成章的本領。他十四歲時即位,親政,明練幹達,有明君之象。”

這,到的是真的?還是湯若望在諷喻自己?

順治來了興趣,卻聽湯若望繼續說道:“明武宗設立豹房,世人皆言他在房內淫樂。卻不知,武宗借豹房公廨繞過內閣、六部,獨攬大權,避免文官掣肘。

“邊事之外,明武宗還對外事極感興趣。他通曉藏語,自封‘大慶法王’;精通梵語,通讀佛教經典;學過迴文,取回語名字爲沙吉敖爛,此爲雙關之名,在波斯爲‘少年王’之意,在突厥爲‘勇敢國王’之意,自封蘇萊曼國王;學習蒙古語,取名‘忽必列’……

“此外,明武宗還曾號錦堂老人。他給自己封了這麼多的頭銜,世人卻已荒淫視之。何也?”

順治默然,頗受啓發。

“皇帝乃天下共主,職責是敬天地、祭祖宗,使國祚綿長,福澤萬世;是正乾坤,明典章,立綱紀於四海,定禮樂於八方;是恤萬民、施仁政,視民如子,輕徭薄賦,扶危濟困,使百姓安居樂業。

“若要鞭笞赤匪,皇上所要做的,是集合王公大臣,共商國是;是傳諭六部,調遣兵丁,籌集軍餉;是擇一大將,築臺拜將,告天誓師。御駕親征,非少年天子所應爲也。”

順治聽進去了,湯若望趁熱打鐵,說道:“皇上乃滿洲之天聰汗、蒙古之博格達汗、中原之大皇帝,文殊菩薩之化身,朝鮮統治者、西域大伊碼目,渤海、契丹、女真、吐蕃、回鶻、和卓諸直指揮使,黃海、渤海、東海、南海守護者。

“此等頭銜,受茲天命。明武宗化名朱壽,自封總兵官,徒爲天下人笑。皇上天下共主,萬不可以身涉險,遺人話柄。”

“善,吾知矣。”順治終於不再執著於御駕親征,說道:“明日,吾當召集元老重臣,集思廣益,籌劃征伐赤匪之事。”

第304章 多爾袞暴斃第399章 清軍崩潰第五章 殲敵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四十二章 智取陽朔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278章 堅貞不屈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第324章 以攻為守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五十四章 廣西協守副總兵357.第357章 虎賁大敗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412章 兵臨城下第181章 陣斬覺羅果科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15章 清軍來援第九十章 禦賜酒食第七十七章 火炮365.第365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5章 民心之辯第193章 二攻全州第三十二章 慶功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129章 破城第385章 交趾內亂363.第363章 進取吉安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六十章 土司第143章 步兵第二標第267章 崖山祭祀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358.第358章 報仇雪恨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九章 管隊第一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182章 報捷第七十三章 訓話第七十一章 教導隊第396章 城南大戰第一十六章 編制第284章 紅沙坳遇阻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57章 大局已定第二十六章 列陣第五章 殲敵第138章 鄉飲酒禮第七十二章 聯姻第117章 問政鄉村第248章 進駐佛山鎮第140章 時間窗口第292章 回師桂林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第242章 醞釀大計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第332章 禦駕親徵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266章 衣冠禽獸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一十九章 勒捐第五章 殲敵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190章 無力追擊第四十一章 東徵第105章 雷霆之怒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五十九章 夜校第342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120章 情報局第七章 奪旗斬將第六十九章 著佃納糧第166章 辦公司第155章 戰象襲來第209章 我為其易,君為其難第四十四章 進取永安第345章 掃除文盲第392章 水戰告捷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336章 經略粵東第234章 料敵於先第179章 滿虜來襲第247章 要在水師第166章 辦公司第二十七章 前進第218章 水師大捷第208章 伸張大義第319章 再破羅定第256章 以眾擊寡,以快製慢第402章 戰局關鍵吳三桂第305章 爭取封王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八十六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