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掃除文盲

第345章 掃除文盲

“國主志在興學,但南越財力拮据,只能將公學課程設定爲五年。幼童七歲入學,要在五年內學會讀書識字,學會基本珠算,著實困難。”方以智向顧炎武點點頭,示意他說下去。 這是個很好的表現機會,顧炎武也在音韻上下過功夫,侃侃而談道:“珠算倒還簡單,識字確有難度。漢字博大精深,但比較艱澀,學起來很難。傳統識字教學,讀若法、直注法、反切法最爲常見。若想在五年內教完兩三千個常用漢字,這三種方法都難堪大任。

“拉丁拚音法則不然,只用二三十個字母,就能拚讀出所有的漢字,簡單實用,已被洋人所驗證。洋人來自外國,都能用拚音學會漢字,可見拉丁拚音法確有奇效。”

所謂“讀若法”,是用音近的字注音。譬如,許慎的《說文解字》就採用“讀若法”。例如“埻”字,《說文解字》解釋道:“埻,射臬也,讀若準”。“埻”和“準”的讀音是相近的。讀音相近,畢竟還有差別。差別究竟在哪裡?“讀若法”並不能做出解釋。

所謂“直注法”,就是用另一個漢字來表明這個漢字的讀音。譬如,在“女爲說己者容”中,便使用“說者曰悅”來進行注音。如果連“悅”字的讀音都搞不清楚,這個解釋就等於是白解釋了。

所謂“反切法”,較“讀若法”、“直注法”進步許多,據說是受了梵文的啓發,用第一個字的聲母和第二個字的韻母、聲調合並來注音。譬如,“練,朗甸切”,即“練”的發音是“朗”的聲母與“甸”的韻母及聲調所拚成。

畢方濟和湯若望年紀相當,頗得養生之術,思路相當清晰,笑道:“我們洋人學會中文,有專門的音韻教材,所用便是拉丁拚音。但國主所設計的拚音,更爲簡潔實用,渾然天成。”

學部侍郎錢秉鐙說道:“南寧師範學堂去年找了個村塾,試用拉丁拚音都讀漢字,成效顯著,可見此事可行。”

……

“漢字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是普天下最古老、最完美的文字。”岑丹初和在場的紳衿一樣,對漢字充滿了自豪感,說道:“放眼海外,就連日本、越南、朝鮮、琉球諸國皆用漢字作爲官方文字,同時使用本國語言,並行不悖。”

“蓋因漢字不是表音文字,本身不能表音。在數千年演化、傳播過程中,文字結構變化不大,語音變化卻極大。譬如詩經,流傳甚廣,卻因爲古今音變而不再押韻。

“由此而造成全國各地方言迥異,造成文化、風俗上的諸多差異,不利於維護一個大一統的國家。使用拉丁字母爲漢字標註讀音,將徹底解決漢字注音問題,統一漢字發音,促進文化上的大一統。”

最簡單易學的文字,應當是拚音文字,如英文、日文、拉丁文等。英文只用二十六個字母,就能表達所有單詞。即便不認識某個英文單詞,也可以根據規律拚讀出單詞。

國人在近代時,曾有一股廢除漢字、改用拚音文字的思潮。日本、韓國、越南諸國也爭相把漢字改爲拚音文字,這固然是出於擺脫漢化的考慮,客觀上也因爲漢字艱澀,不易學習。

但拚音文字的內涵、表現力遠遠不如表意文字。並且,漢字有其獨特性,字數太多、同音太多。譬如,“張”與“章”讀音相同、“逝世”與“世事”相同。如果創造拚讀漢字,難以繞開這麼多的同音詞。

問題是,漢字雖美,學習起來比較艱澀,這在客觀上並不利於教育的普及。

明人思想活躍,教育遠較前朝發達。方以智、顧炎武等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留心音韻之學,思索掃盲之道。

他們已在探索使用拉丁字母拚讀漢字,但岑丹初走得更遠,不僅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拉丁拚音,還決定從官方層面簡化漢字,進而推動教育的普及。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結晶,當今明末之際,雖然明室傾頹,漢文化仍在東亞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若能推廣拉丁拚音、簡體字,也就能擴大漢字、漢文化的影響力,更好的羈縻外藩。遠的先不說,近者如越南,內戰不休,南北對峙。赤軍日漸強大,羈縻越南當無問題,甚至可以擺上日程了。 相比於拉丁拚音,簡化漢字的阻力倒不大。

丹初說道:“商朝的甲骨文變爲周朝的金文,秦篆變爲漢隸。從漢字的歷史發展看,簡化字體一直是大勢所趨。在民間非正式場合,人們也習慣使用簡體字,喜歡用簡體字。

“官方多用繁體字,普通人學起來太吃力,耗時太長。大概,這也是當權者刻意爲之,使少數人壟斷識字的權利,便於他們實施愚民政策。

“天下是民衆的,文字也是民衆的。只有簡化漢字,讓漢字簡單易學,才能普及漢字。只有普及漢字,漢字才具有活力,纔是有價值的文字。”

明朝比歷朝歷代都重視教育,但文盲率依然高得驚人。兩廣僻居嶺南,少數民族衆多,文盲率更高。有了打丁拚音、簡體字,掃除文盲也就有希望了。

作爲一名穿越者,岑丹初可以輕鬆寫出數千個簡體字,亦可以利用小學知識,使用拉丁字母爲漢字標註上精準的讀音。

左參政俞厚基佐理政務,說道:“國主用心良苦,於百忙之餘,留心音韻字體,設計出拉丁拚音、簡化漢字。其巧奪天山,渾然天成,即便是孔聖人再世,也得自嘆弗如。明年開春之後,政府必全力以赴,在兩廣普及公學。”

“教師、經費這塊,有困難嗎?”

“困難有,但可以克服。”俞厚基說道:“師範學堂一共有四百多名在校生,利用六個月時間開展培訓,足以掌握拚音、簡體字。

“這批畢業生,預計可挑選出三百名合格者,準備派往各府州縣衛所擔任督學。這批督學將利用一年時間對所在州縣老師組織輪訓。最晚到永曆七年春,即可在嶺南全面推廣拉丁拚音、簡化漢字。

“至於公學,學堂主要徵用村塾、祠堂、寺廟、道觀等。教師由塾師田轉任,鄉村教師按照戰兵步兵標準供應,城市教師按照戰兵騎兵標準供應,經費上有保障。”

“甚好,甚好。”俞厚基辦事,岑丹初還是放心的。

除了普及公學,政府在教育上還有一些大動作:要興建一批學堂,特別是要在廣州興建一所暨南大學堂;不少廣西的學堂也將遷往廣東,爲關照廣西,這些學堂都將在廣西保留分校……

第261章 拒絕反攻第205章 蛇吞象第344章 普及公學第257章 水戰大捷第187章 氣定神閑第159章 殺人誅心第160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362.第362章 逼死陳泰第198章 援軍到了第183章 定計反攻第416章 先克南昌第201章 陡轉直下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414章 鰲拜坐困武昌第232章 擴軍第346章 微服私訪第299章 奇貨可居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350章 會師金陵375.第375章 會盟衡州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254章 海寇投誠第154章 飛奪黃花驛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二十一章 練兵374.第374章 屯齊夜遁第七十章 返回永安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369.第369章 岑丹初西進衡州第180章 憑壕拒敵第三十六章 督標左協第313章 變計東進第118章 昭永總兵380.第380章 千古罪人洪承疇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第290章 兵臨嚴關第五十章 永安莫氏第六十三章 岑丹初單騎退土司第287章 兵臨城下第337章 再次擴軍第125章 五屯所第258章 中興銀行第九十七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263章 謀殺陳邦傅第230章 棄攻梧州第333章 浙閩大變351.第351章 廣德公主第二十四章 突擊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262章 水師第二協379.第379章 郭都賢蒞臨集思堂第215章 不世之才 超世之傑第321章 轟擊木排378.第378章 釐定官制第243章 援剿大將軍第153章 棄城不打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77章 孔有德入據靖江王府第九十二章 返回桂林第280章 按兵不動第242章 醞釀大計第165章 戰略轉移第405章 赤王第395章 民心所向,則無所不可第六十五章 還陛桂林381.第381章 朱成功兵敗南京第233章 寧國公第314章 首戰製勝第269章 巡撫雷瓊廉第401章 鰲拜大將軍第238章 統戰東勳第168章 大會土司第五十一章 根據之地第322章 奇襲羚羊峽第384章 擴建水師第五十五章 黨爭第二十九章 追擊373.第373章 狙殺佟圖賴第201章 陡轉直下第164章 赤軍閱軍禮第152章 首登之功第184章 反攻全州359.第359章 輔兵逞威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四十八章 稅賦之謎第九章 管隊第133章 德之所在,天下歸之第四十章 陰結少年,挾洋自重第200章 襲擾清軍第123章 射禮第三十二章 慶功第211章 降封平遼王第175章 封爵之議第169章 武備學堂,龍門鑄將第334章 以蜀糧養蜀兵第216章 忠貞營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