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孫可望經略荊州

荊州城又稱江陵城,是因此地在秦破郢後置江陵縣,作爲縣城而得名。

其後兩千多年裡,江陵作爲地名,歷代沿用,故有一城二名。

歷史上荊州除了做過楚都外,不少諸侯小國,如南齊、後梁、荊南等割據政權,都曾都於此地。

在明代,荊州只是一個府城,不過規格卻遠勝於一般州府。

荊州整座城池周長近二十里,城牆寬厚堅固,高三丈以上,是湖廣僅次於襄樊、武昌,可以與長沙比肩的堅城。

在張獻忠入川后,孫可望就成了湖廣西軍的最高指揮,行事不用事事向張獻忠稟報,能夠做他想做的事情。

歷史上孫可望主政雲南、貴州兩個弱省,卻養兵二十餘萬,同佔據天下九成的清廷對抗多年,甚至一度取得了相當不錯的局面。

可以說,要不是他心太急,使了昏招,自己挑起內訌,結局不至於那麼悲慘。

相比於張獻忠,孫渴望對於打劫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事情,並不是太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經略一方,積蓄實力。

孫可望與張獻忠不同,他是讀過一些書的,自是知道,歷史沒有流寇坐天下的例子,想要坐天下,就必須要改變流寇的習性,穩固根基,開始向政權轉化。

去歲李自成的失敗,更是讓孫可望,更加堅定了心裡的想法。

在張獻忠入川后不久,孫可望便對西軍原有的策略改弦更張,停止“打糧”、“追餉”的策略,開始轉爲申明軍紀,禁止荊州西軍繼續劫掠,轉爲經略一方。

正好這時,明軍收復武昌後,停止了對西軍繼續用兵,便給了孫可望實驗自己想法的外部環境。

從1643年底,孫可望便將西軍所轄州縣的田畝,劃分爲營莊,每莊都由一名西軍小校管理,營田給予百姓耕種,田賦他得四分,民得五分,田主得一分。

百姓如果是種自己的田,就能得六分,種地主家的地也能得五分。

雖說這個賦稅比例比較重,但湖廣水系發達,田畝肥沃,一年兩熟,產量遠勝北方,百姓交得多,收穫也多,還算能夠承受。

而除田賦外,孫可望不再徵收人頭稅和其它種內繁雜的賦稅,因而百姓的負擔並沒有增加多少,反而有所減少,對西軍並不排斥,甚至比較歡迎。

荊州地區,唯一對孫可望不滿的是地主士紳,他們不能收取高額佃租,只能固定收一成,但是畢竟還有得收,便也減少了敵對的情緒。

孫可望這些舉動,很快就使得西軍,在荊州地區,站穩了腳跟。

在西軍佔據荊州之初,西軍四處打糧,把百姓剩餘的糧食無條件的搶走,便打擊了百姓耕作的積極性,都不願意耕種,或者不再驚心打理田地。

孫可望實行分成制,嚴明軍紀後,百姓只要將糧食種出來,便能收貨至少五成糧食,並且沒有地主和苛捐雜稅的盤剝,百姓能看到確定性的收益,積極性立時提高。

去歲一年中,荊州附近區域的兩季糧食,都是大豐收,產糧比往年還高出許多,令西軍大受鼓舞。

這時孫可望在荊州經略近兩年,西軍糧食供給,便已經有了穩定的來源,城中甚至儲存了不少餘糧。

除此之外,孫可望還在城中打造不少兵器和衣甲,使得荊州西軍的實力,明顯增強。

看見自己經略的成果之後,孫可望便去信成都,告知大西皇帝張獻忠,希望他能儘快控制全川,然後給他調撥一支人馬過來,準備大幹。

荊州地區,在他的經略之下,變得穩定後,孫可望自然不會只滿足於在荊州種地,他已經將目光投向整個湖廣。

不過他自身實力不足,所以只能等待機會,期待張獻忠將艾能奇或是李定國調到湖廣來。

只是他沒想到,他還沒有等來四川的西軍,湖廣的明軍卻搶先對他下手了。

這時他便只能一邊準備荊州的城防,一面派快馬入川,然後在通知馮雙禮,務必要守好夷陵州,不能讓明軍將他同四川的聯繫斬斷。

這日,一身土黃色鎧甲的孫可望,正在城池上巡視,看着西軍士卒們準備滾木礌石,安排弓矢,製作拋石機,積極備戰,嚴陣以待。

這時孫可望在城上巡視一遍,然後站在城樓,遠眺江面,笑着對衆將道:“何騰蛟這次起十萬人馬,就想攻打荊州,他未免太小看孤王了!”

張獻忠稱帝后,孫可望作爲四養子之首,便被封爲了平東王。

想高義歡在豫南掙扎許久,左右被人嫌棄,實力比孫可望還強,目前還只是一個搖搖欲墜的大順魏候。這人比人,真是不能比,高義歡是沒有機會,不然他都想認個乾爹了。

旁邊部將馬維新笑道:“大王,明軍若來攻城,我們正好以堅城挫敵,一旦皇帝發兵過來,咱們正好擊敗明軍,然後乘勢奪取湖廣。”

孫可望斜眼看他一眼,心裡有些不快,就你聰明,搶本王的說辭,不過他臉上卻笑着點了點頭,“何騰蛟集結重兵來攻荊州,湖南人馬被抽調一空,孤王若是擊敗他,再取湖廣,必然如同摧枯拉朽!”

這時他正說着,一艘哨船卻忽然使到水門外,大喊道:“快開門,我有緊急軍情要稟報大王。”

孫可望正好在城頭,一將立刻探身出城道:“帶上來!”

不多時,一名西軍小校被帶到孫可望身前,單膝稟報,“啓稟大王,卑職發現明軍船隊停在公安不動,數萬人馬卻走陸路,繞過荊州,望夷陵而去。”

這話一處,幾名西軍將領臉上一驚,馬維新立時急道:“大王,夷陵乃是我們與四川聯繫的通道,萬不能有失啊!”

孫可望瞪了他一眼,孤王不曉得麼,用得着你大驚小怪,駭孤一跳。

孫可望微微皺眉,不禁一陣沉吟,“何騰蛟沒有這麼精明,這必是楊文嶽,或是堵胤錫之謀。這兩人比何騰蛟要難以對付,怕是計中還會有計。”

說着,孫可望神情一肅,忽然揮手,“傳孤王軍令,讓斥候再探,孤王要摸清明軍的意圖~”

第459章活捉孔有德第160章搶完了還想跑?第834章你侮辱孤王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978章迅猛擴張的羅剎第206章解決的方案第524章整軍備戰第575章吳三桂的選擇上第1037章朱慈烺逃跑第799章搖搖欲墜第572章關中危機第750章瞭解民情第269章百姓苦第676章牛金星獻降第792章朕先退到船上第1046章俄軍偷襲第318章開戰第453章送多鐸一個驚喜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354章敗在高大帥之手,某不冤。第1066章暫時妥協第875章一波帶走第305章炸城第165章藤縣破韃第680章西軍轉進雲南第413章佈局隴右第223章兵臨城下第802章高大王的八個銀窖第273章燒麥田第1097章南北黨案結案第241章李巖巡視豫南上第233章到達西安第1019章擊敗豪格第687章突襲河套第154章突襲韃營上第917章援軍趕來第617章豫南決戰(五)第237章上朝(二)第731章河東危機下第439章友軍在哪?第850章阿濟格之死第842章莫非有變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783章激烈陣地戰第640章進位大典第999章雄師過江第718章接見降將第1103章武鼎大帝第334章李巖突圍第1065章突破口第478章負荊請罪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685章王宮議事第423章誰動誰孫子第789章多爾袞南下第861章西域風起第566章卑鄙的高大帥第832章激烈廝殺第82章不戰而降第183章黃雀在後第25章不要太浪第583章攻下延安下第650章忍辱負重吳三桂第47章鹿邑種田記上第484章控扼水道第1053章生死激戰第1079章東南噩耗第697章海上航行第843章死和死不一樣第755章兩面間諜第866章三面張網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927章同意交易第852章新的威脅第261章發兵郾城第413章佈局隴右第296章捲土重來第403章大罵闖賊第256章虜兵南下第25章不要太浪第238章上朝(三)第405章迎頭痛擊第1047章西域危機第954章明軍北上第976章孫可望的決擇下第672章大戰落幕第1097章南北黨案結案第746章擅入魏境者死第297章韃子使者第136章第一次擺陣作戰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773章臼炮轟擊第942章人心變化第625章劉順突圍第221章大帥,穩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