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訓練新卒

孫傳庭是個人才,能在殘破的關中,拉出十多萬秦軍。

現在高義歡佔據豫州南部,湖北大部,也有一省之地,想拉出十萬人馬,怎麼就那麼難呢?

雖說高義歡用給予軍田的方式,來抵消了大部分募兵、獎賞和撫卹所需要的銀錢,但是軍餉和物資卻還是需要用銀子來解決。

十萬大軍一年軍餉,就近二百萬兩白銀,讓高義歡很難承擔。

雖說現在高義歡的地盤大了不少,但是地盤主要以農耕爲主,商業不夠發達,所以賦稅自然有限。

此時,他是靠着抄孫可望府邸,獲得一百多萬,再加上訛詐何騰蛟五十萬兩,才能實現對人馬整編,但以後怎麼維持,就得他多想些法子了。

現在高義歡能夠想到,最能斂財的方式,就是鑄錢,甚至建立一套貨幣和金融體系。

這種剝削的方式,便比直接徵稅,要隱秘的多,也高名的多。

直接徵稅,百姓看得見摸得着,而且是一次拿出一大筆錢,自然反感,自然有怨言。鑄錢和發鈔,則是不知不覺間,在吃穿住行等各個方面,一點點的剝削,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難以察覺。

市場上本來只有這麼多錢,高義歡收一些好錢,還有成色好的銀子,給他摻點東西,兩文錢溶了鑄成三文,二兩銀子鑄成三兩銀幣,然後投放到市場,買賣物資,繼續收市場上的銀子和銅錢,來維持戰爭。

如果可以,還能用槓桿發銀票,不過這樣一來,市場上貨幣增多,對於百姓便是一個剝削。

只是這種剝削,比較無形,不像直接徵稅那麼直觀,大部分百姓通常意識不到,自己被剝削了。

當然這件事,並不是光鑄錢這麼簡單,對內要稍微節制,鑄造一批成色較好的錢,建立信譽,並禁止滿清的錢和明朝的錢在境內流通,購買境內的物資。

境外的錢要進來,必須先換成高義歡的錢,對外則鑄造大量劣質的滿清的錢,還有明朝的錢,去他們的區域購買物資,而大量劣質錢的出現,必然會打擊兩方的經濟,摧毀百姓對滿清銅錢和明朝銅錢的信心。

當然這件事情要做成,需要一套金融思想,還有完整的體系,高義歡現在也只是想了個大概。

魯義方點了點頭,“卑職回汝寧後,立時便找幾個工匠,送給大帥。”

高義歡微微頷首,“這件事要儘量快一些。另外,現在本帥控制荊州,汝寧一地未免鞭長莫及。本帥準備將節帥府,設在南陽或是襄陽,汝寧的一些工坊,要遷一些過來。”

“卑職回去後便安排!”魯義方拱了拱手。

高義歡笑了笑,“那魯先生繼續在碼頭清點,本帥去軍營看一看!”

說完,高義歡便拔馬離開碼頭,魯義方等人拱手相送,看着他領着一羣人離開。

在同何騰蛟達成協議後,高義歡便開始對鄖陽之衆和降卒,進行整編,精選青壯五萬人,編爲新軍。

此前高義歡有十營精兵,共計三萬三千餘人。

雖然多場大戰下來,損失不小,但每次戰後有丁種的補充營和新附營士卒,補充進入,所以一直維持這個數。

在汝州之戰中,損失最多的還是新附營,現在只剩一萬五千餘人。

現在這些人馬加起來,總計便接近十萬大軍。

此時高義歡要去看的,便是精選的五萬新兵。現在高義歡的地盤擴大,防禦的壓力便也增大。

因此高義歡爲了能夠讓新卒儘快擔起重任,便親自與衆將一起上,對新卒進行三個月的訓練,形成一定戰力後,再發往各處駐防,一邊承擔防務,一邊接着訓練。

五萬新兵並非全在荊州,而是分佈在長江兩岸。高義歡爲了避免混亂,編制也沒打亂,而是先進行基礎的訓練後,等三個月局勢穩定後,再進行一次整編。

高義歡去的新軍營地在荊州城西,靠近長江邊,是一座佔地千畝的大營,有數百頂軍帳,駐紮着五千新卒。

高義歡打馬來到營地外,金聲桓領着幾人連忙出來相迎,“大帥!”

高義歡在馬上點了點頭,然後翻身下馬,將馬鞭交給親衛,在衆人的簇擁下往營地內走。

剛入營地,就見有不少新卒,排成長隊,領了衣袍、鞋子、兵器和一卷席子,便在隊正的帶領下進入營帳。

三年前,高義歡便同鹿邑等地商賈,合辦了不少手工作坊,用來生產各種軍資。

這些作坊中,除了兵器、火藥、鑄炮等幾個重要的作坊,是由官府管理,剩下鞋子、軍毯、帳篷等軍資,大多交給這些商賈在做。

去歲高義歡說要擴充人馬,這些工坊便開始加快生產,便給高義歡存了一批物資。

高義歡看了看營中情況,邊走邊問道:“士卒的裝備都發下去沒?”

“大帥,運來的東西,基本都已經下發完!”

高義歡點點頭,“那缺口大不大!”

金聲桓道:“其他物資還好說,就是衣甲少了點,士卒都只能發件黑袍子和頭巾,沒有甲冑防身。”

“衣甲製造比較麻煩。現在老營兵也纔剛剛一人一甲。新造的衣甲,本帥還是準備交給老營,弄一個雙甲營或者三甲營,新卒除了軍官外,士卒便先不發甲了。”高義歡想了想說道。

在交戰中,高義歡發現一支精兵,要比數千普通人馬更加管用,更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清軍中批雙甲的韃子,便十分難纏,而這次高義歡南下,作戰時也有一小部分士卒,批了雙甲。他們刀劍難傷,又悍不畏死,便給了明軍極大的震撼,起到了震懾的作用。

金聲桓聽後點了點頭,不提衣甲的事情,卻問道:“大帥,如果南京招撫我們,那我們的軍制是否要改過來?”

高義歡搖搖頭:“改來改去,士卒容易混亂,對內咱們還是保留自己的編制,沒必要更改。”

高義歡並不想融入明軍的系統,而南京也不會給他十萬人的兵額,他站住沉思片刻,忽然接着道:“虎臣,現在咱們人馬擴充到十萬,必須在營上再加一級,本帥準備設前後左右中五軍。虎臣你儘快給本帥一個方案!”

設五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標誌,同李自成的五營、明朝的五軍都督府,是一個道理。金聲桓聽了這話,心頭一喜,忙抱拳道:“大帥放心,卑職三日內就給大帥一個方案!”

高義歡重新在營中邁動步子,問道:“這批新卒,虎臣準備怎麼訓練?”

“還是大帥的老方法,就是老帶新。從老營中抽調一批,再用些講武堂的學生,充做軍官,先把新卒帶起來。”

說道這裡,金聲桓不禁讚歎一句,“現在想來,大帥真是有遠見,不僅設立講武堂,還規定各級軍官,必須培養一個接替自己的副手,副手合格便給軍官提一級。現在只要將副手調出來,就能拉出幾萬大軍!”

高義歡臉上露出一絲自得,本帥的智慧,豈是別人能比?本帥能告訴你,這種搞法是~~~~

他正要說幾句話,這時高成勳卻疾步過來,“大帥,何督憲送來的消息。”

(感謝尺昌君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書單、月票、訂閱。求支持正版。)

第850章阿濟格之死第406章偷襲大營第632章祭拜宗祠第470章王師上岸第637章土寇猖獗第1072章南黨第639章拿筆來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619決戰豫南(七)第246章多爾袞輔政第18章有些才幹第371章第329章劉黑子劫糧船第523章出使張獻忠第391章有陰謀第278章先殺博和託第821章魏王救我第457章偷襲清營中第431章貝子跑吧第777章兩線開戰第774章損失一成第816章叮~獲得西化條件第737章洛水谷地第82章不戰而降第987章大戰開啓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778章夜間投降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42章送甲送地第1087章陳名夏的危機第222章劉大帥喊人了還沒寫完遲會兒更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341章軍民魚水情第692章輸得像個二百五第230章馬總督覺得高義歡還不錯第132章輪戰練兵第959章陷阱第789章多爾袞南下第192章張應祥三過漢江第54章高劉會第1081章滿清覆滅第930章徐州易幟第292章新的貴族立起來第1041章嶺南局勢第1101章決戰怒海第17章面見李巖第227章強攻城池下第375章吳三桂捲土重來753章擔起責任第639章拿筆來第433章滿達海還是死了第400章商洛山伏擊第422章還不來幹我們第453章送多鐸一個驚喜第528章清軍南下第179章王將軍好氣魄第819章河東局勢第579章北上督戰第1076章耿仲明出海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871章范文程的建議第33章兵圍商丘第328章大明還有沒有王法第119章出盡風頭的高二哥第438章你們爲什麼要坑本王第455章高義歡不簡單第366章政治交易第9章關外細作1064章南北黨爭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366章政治交易第407章李自成撤兵第675章兵將分離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60章搶完了還想跑?第383章溜了溜了第704章巡視藏區第555章重塑信心第865章求援使者第493章成長的帝黨第963章福臨的危機第542章劉黑子還沒死第637章土寇猖獗第3章我來自未來第738章一觸即發第712章呸,你要配叫哲別第571章能跑也是本事第1042章馬尾軍港第79章調兵西進第950章飛報洛陽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405章迎頭痛擊第72章迎接災民第888章兵臨錦州第573章高大帥劈了個叉第597章兵出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