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整軍備戰

周榮華倒賣物資的時候,爲了記賬看賬,認了許多字,能夠看懂書。

他抱着三國演義看了大半夜,心中有些心潮澎湃,忽然覺得如今天下,就和這本書裡寫得一樣,高大帥就是他的主公,而他自己就是書中的謀士猛將,看得相當的有代入感。

這書中有一股豪情,每個人物都很鮮活,羣雄都想建立一番基業,謀士、武將們則輔佐主公,一起成就大事,另讀過之人,忍不住心潮澎湃,覺得大丈夫在世,就要幹一番大事。

周榮華一看就無法自拔,心裡要幫高大帥把事情辦好的心思,就更加濃烈了。

次日一早,他就去帥府拜見,像高義歡要了幾匹好馬,幾件文物,還有上萬兩銀子,打包票一定說服張獻忠同意與魏武軍聯盟。

高義歡很快就滿足了他的要求,並額外給他一箱火器,讓他一併帶去。

周榮華稍微做了一些準備,就如同書中的謀士一樣,踏上入川的道路。

在周榮華走後,高義歡一面讓玄衣衛探查清軍的動向,一面加緊做好戰爭的準備。

在上次漠北蒙古攻擊山西的事情之後,魏武軍加緊了對北面滲透,不過時間尚短,所以許多密探都未能接觸到滿清的核心機密。

這些密探大多都只能接觸到清軍底層,自然也不能提供什麼特別詳細的消息。

這時從情報來看,清軍極有可能是攻明,不過最後到底打誰,高義歡也不能確定。

既然無法確定,與其花心思去猜,不如加強自身的實力,到時候方能從容應對。

七月間,高義歡開始恢復士卒的訓練,校場上不時傳來士卒訓練的聲音,還有文藝隊的歌聲,各部士卒經過集訓後,戰力沒提高多少,不過精神面貌卻煥然一新。

這時士卒們的訓練如火如荼,高義歡則在訓練場,火器工坊,南陽的礦場四處奔走,爲大戰準備器械物資。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械精良,是魏武軍的一大特點,火器的使用,更是魏武軍在戰爭中取勝的一個關鍵因素。

在郾城失守後,汝寧府的北大門被清軍佔據,汝寧府處於清軍兵鋒威脅之下,已經不在安全。

汝寧城內不少富人,都遷到南陽,或者乾脆搬到了湖廣。

汝寧城外的工坊,在戰爭中毀壞嚴重,清軍撤退後,高義歡也沒着手恢復,而是把大部分工坊,都遷到了南陽府。

南陽礦產衆多,資源充沛,加上是個盆地,四面環山,易守難攻,所以相對比較安全。

高義歡在南陽半了火器作坊,汝寧的火器作坊搬來後,便形成了一個近三千人的火器工坊。

襄陽的工坊,主要負責生產火藥,震天雷等物,南陽的火器工坊,則主要鑄造火銃和火炮。

近一年來,魏武軍擴軍速度飛快,再加上戰爭中的損耗,魏武軍的衣甲、兵器、火器便有些根不上了。

爲此從年初開始,軍器監所轄的作坊,便開足了馬力生產。

雖說不能滿足二十萬大軍的裝備,但是維持一支六萬左右精銳甲兵的裝備,還是沒有問題。

這時在鑄炮坊的校場上,高義歡領着一衆官員,正看着近百名士卒,輪番擡銃射擊,將五十步外的厚木板打得木屑飛濺,校場上濃煙瀰漫。

這比原來的鳥銃,破甲的距離,又提前了幾步,不禁讓他們眼前一亮。

高義歡滿意的頷首,對一旁的陳匯廷道:“陳器監,這個魯密銃的射程,好像提高了不少啊!”

陳匯廷笑道:“多虧大帥聘來十多個佛郎機人,讓我們自己的匠師學了許多技藝,不然火銃的威力不可能有這麼顯著的提升。”

高義歡笑了笑,“那些白番,在工坊還聽話吧!”

“幾個工匠還好,給銀子就行,就是爲首的和尚讓人頭疼,常常拉着匠師,讓人信他的教。”陳匯廷說道。

“先把他們的技藝都學到,其它暫時不用管。”高義歡隨口說了一句,然後又問道:“自生火銃和開花彈,實現量產沒有?”

陳匯廷忙道:“開花彈在引線上還有問題,自生火銃改進後,已經開始生產了。”

高義歡立時笑了,“調一批自生火銃出來,給大夥看一看。”

“遵命!大帥稍等片刻!”陳匯廷忙行一禮,轉身讓人去取自生銃。

高義歡則笑着對部將們道:“等會兒,讓你們見識下一個好東西。”

不多時,陳匯廷便帶來了十多個工匠,每個人都手持一杆烏黑的火銃,走到靶場上。

衆將士中有人曾陪着高義歡視察工坊,聽說過自生火銃,不過現在看過去,卻都不覺得有什麼稀奇。

這時工匠們已經填充完畢,高義歡微微頷首,示意可以開始,幾名工匠擡銃就是一發,硝煙瀰漫,頓時就把衆人打蒙了。

郝搖旗驚呼一聲,“他孃的,不點火啊!”

幾名順系將領都是一臉的驚訝,連已經聽說過的魏武軍將領,也暗暗驚奇。

一時間衆人不禁眼中冒光,議論紛紛,而這時工匠們已經再次裝填完畢,又是一銃擊發。

高義歡看了看,射速比鳥銃要快許多,威力也有所增加,將七十步外的木板打的木屑飛濺。

“不錯!”高義歡一臉欣喜,他看向陳匯廷,“現在造出多少來呢?”

看見這些火銃被造出來,高義歡心中大喜,他有多了一張底牌。

陳匯廷道:“這是根據《軍器圖說》結合佛郎機人的自生銃,造出來的第一批自生火銃,現在已經生產了一千杆了。”

“這麼好的東西,怎麼不多造點?”一旁趙大憲插嘴道。

陳匯廷道:“趙將軍,這種火銃剛開始生產,工匠們還不熟練,加上其中幾個部件對工藝要求很高,製造緩慢,成本太高,在加上發火裝置存在缺陷,有時候點不着火,所以現在生產不快,一個月也就兩百杆。”

高義歡聽了微微皺眉,他的計劃落空了,“這個速度太慢,儘早給本帥造三千杆出來,不然無法形成戰力。”

陳匯廷有些爲難,不過還是行禮道:“卑職領命。”

高義歡忽又問道:“速射銅炮鑄造多少呢?”

“大帥,工坊缺少銅錠,銅炮的鑄造已經停下了。”陳匯廷道。

“停下呢?庫裡的銅錠都用完呢?”高義歡眉頭緊皺。

陳匯廷道:“銅錠已經用完,工坊還熔了一批銅錢、銅鏡,庫房中剩下的銅塊都是留着給火銃鑄造部件,鑄炮太耗銅了。”

(感謝虛僞的月神的500,無顬的打賞,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202章兼併友軍第517章保底糧價第21章招兵買馬第680章西軍轉進雲南第553章太需要勝利了第908章請大王先入中都第563章定國,好巧啊!第174章《軍器圖說》瞭解一下第358章老孫有錢人啊第1061章返回長安第487章何騰蛟兩頭不是人第582章攻下延安中第454章神機妙算第471章王進士的宅子不錯第61章瓜分戰果第847章攻入太原第387章率軍北返第1054章援兵殺至第1093章聲東擊西第875章一波帶走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947章擊敗明軍第401章氣殺我也第778章夜間投降第627章攻略李定國第917章援軍趕來第128章清算賬目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1024章收復臺灣第695章朱慈烺的焦慮第911章蒙沂山區第500章自罰三杯第963章福臨的危機第518章糧食期貨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734章時機將至第101章總兵虎大威第917章援軍趕來第265章探花郎陳名夏第505章偷襲左軍第153章趕快逃離第198章出兵迎戰第1028章三皇會戰第656章開花彈第435章清理戰場第232章招降白文選第696章第242章李巖巡視豫南中第155章突襲韃營中第397章招降小袁營第303章局勢複雜第151章破敵策略第114章招降人才第531章商丘攻防第50章何以解憂唯有暴富第690章追擊魏軍第1052章後軍出擊第567章軍民和諧第19章升爲掌旅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46章丟個西瓜撿兩芝麻第338章多鐸愁死了第720章收編車臣部第588章準備決戰第939章大沽外海第999章雄師過江第1058章朱慈烺巡視臺灣第385章誰是主人?第534章這道題很難第882章封建統治者中的叛徒第1004章江南士紳第82章不戰而降第76章滿洲入寇第122章面見李自成下第303章局勢複雜第367章新卒成軍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725章劫掠西北第178章各懷鬼胎第1082章遼東移民第1090章真正的勝利者第823章滾滾而來第714章龜孫在哪兒第536章遊說張獻忠上第735章繞道入關第555章重塑信心第949章清軍決河第506章馬踏連營第269章百姓苦第920章向南挺進第490章佔據湘北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647章科舉結束第532章劉黑子很危險第600章正面突擊第1065章突破口第647章科舉結束第307章太他孃的嚇人了。第815章劉宗敏的騷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