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河東局勢

九月,河東,蒲州府。

蒲州位於中條山和呂梁山相交之處,被兩山相夾,中間涑水穿過,奔流入黃河,地勢中間低,兩邊高,是關中與河東聯繫的重要通道。

魏軍在拿下蒲津關後,又奪取了潼關對面的風陵渡,打開了通往河東的大門。

不過門雖打開,可是受制於兩山相夾的地形,通道卻被源源不斷趕來的清軍堵住。

整個蒲州的地形,像是一個漏斗,漏斗之外是兩座大山。

此時兩萬魏軍,就被堵在漏斗的小口處,而五萬清軍,則在寬闊的一方。

八月開始,西魏國就向江南散播,魏王將率領三十萬大軍東征的消息。

這些消息在江南傳播的同時,滿清的細作自然也收到了風聲,將消息傳給了多爾袞。

九月間,多爾袞一面對外否認他與豪格鬧翻,聲稱豪格是戰敗受罰,去盛京守陵,並非割據對抗北京,一面派使者前往南京,意圖以歸還兩淮爲餌,穩住南京,甚至唆使南京襲擊荊州,等渡過難關再耍個無賴。

同時爲了打斷西魏的東征,多爾袞派出英親王阿濟格,前往河東督戰,奪回蒲津關,將魏軍趕回關中,並讓洛陽耿仲明,做好防禦準備。

這時,在蒲州前線,一身白色鎧甲的阿濟格,騎着戰馬,在滿洲鑲白旗衆將的簇擁下,馬蹄噠噠的登上一個高坡,身後一將急忙加快馬速追上來,急聲道:“王爺,不能繼續往前了!”

阿濟格勒住馬繮,“爲何?”

“對面山頭上,有魏軍炮陣,前面不太安全!”滿將準塔擡起馬鞭,指着前方說道。

阿濟格皺了下眉頭,“那就在這裡看一看魏軍如何佈防!”

當下一羣人俯瞰整個戰場,他們的位置位於呂梁山的南麓,戰場的北部。

阿濟格從高處往下看,腳下是一個逐漸向南方傾斜的斜坡,然後是涑水沖積而成的狹長平原。平原被中間奔流的涑水河分成兩半,南岸平原相連的同樣是一個斜坡,只不過是北低南高,逐漸爬升,最後連接中條山山脈。

此時天空晴朗,目力能夠看的極遠,阿濟格站在高處,將數十里的區域,盡收眼底。

“王爺,那邊就是魏軍的防線,犬牙交錯,壕溝縱橫,屬下攻了幾次,都是損失慘重!”準塔指着西面道。

阿濟格聞語,扭頭看去,見遠處斜坡和平原上有一條條的灰線,不過距離太遠,看得並不清楚。

這時他一伸手,從親衛手中接過千里鏡,抽出鏡筒放在眼前,觀察着遠處的魏軍防線。

在圓形的視界中,首先看向那一道道的灰線,卻是魏軍堆的土牆和挖得深壕。

阿濟格看見,那些土牆並不算高。只到士卒胸前,他從千里鏡中能夠看見,牆後走動的士卒,看見牆上插着的魏軍旗幟,迎風獵獵。

土牆很長,幾乎豎切整個平原,每隔一段距離,還有火炮露出來。

在土牆前是一個壕溝,這樣只到胸前的土牆,在加上壕溝的深度,高度便並非只是看到的那樣。

在壕溝之外,則被魏軍佈置了許多拒馬、鹿角,還有一排斜刺的木樁。

阿濟格臉頰抽搐了一下,彷彿牙疼一般,放下千里鏡,扭頭問道:“高蠻子不是要東征麼,怎麼魏軍一副防守的姿態?”

準塔道:“這個我也不清楚,或許他們還在準備。魏軍奪了蒲津關後,一直與我軍對持,幾個月下來,就弄出這些東西了。”

蒲津關外,只有方圓十多裡的一塊灘頭,容納不下數萬魏軍,還有源源不斷運過河來的物資。

因此魏軍的防線並不在蒲津關,而是前推了三十餘里,以便獲得更大的空間。

阿濟格再次拿起千里鏡,觀察兩山間的平原,魏軍依靠平原上的村落,構築三條矮牆和壕溝組成的防線,他再看兩側斜坡,同樣也是如此,眉頭立時緊皺擰成一團。

“本王來此的第一目標是奪回蒲津關!”阿濟格看了看半響後,放下千里鏡沉聲說道:“準塔,調集人馬,發動一次進攻,本王要看一看,魏軍的防禦如何!”

“喳!”準塔當即抱拳,然後一拔馬繮離開。

阿濟格則臉色沉重的,又將千里鏡,拿出來觀看。

~~~~~~

在阿濟格趕往晉南指揮大軍奪回蒲津關時,多羅衍禧郡王羅科鐸,率領兩紅旗的精銳,已經到了太原,準備解決大同的姜襄。

這時在山西巡撫衙門,羅科鐸負手站在地圖前,問道:“姜襄,還沒給任何答覆嗎?”

“王爺,姜襄答覆到是有,不過卻都是拖延之語!”一旁的佟圖賴開口說道。

這讓羅科鐸有點束手無策,要是豪格不與多爾袞鬧翻,豪格的兵馬完全有理由,借道大同,南下增援蒲州,來個假途滅虢,趁機解決姜襄。

可是現在,戰場在晉南,清軍便沒有藉口進入晉北。

要是羅科鐸直接率軍進入大同,姜襄必然會提起警惕,甚至直接反叛。

羅科鐸陰沉着臉,“看來姜襄態度果然搖擺。本王再去令,讓他南下助戰,估計他也不會聽命。”

“王爺,姜襄縮在大同不出來,我們確實很難下手啊!”佟圖賴憂心道。

羅科鐸來回走了兩步,問道:“金之俊有什麼消息傳來沒有?”

“昨天有消息傳來,他已經收買了姜襄部將揚振威,不過沒有王爺的配合,他們很難發亂!”佟圖賴沉聲道。

羅科鐸沉默一陣,開口道:“再給姜襄發一道令,他不來助戰也行,但至少發一萬人前來。本王一點點的吃掉他的人馬,再裡應外合剿滅他!”

“喳~”佟圖賴當即行禮。

~~~~~~

大同是明朝邊鎮中,十分重要的一鎮,地位僅次於薊遼。

姜家世代都是明將,鎮守大同多年,勢力在晉北根深蒂固。

李自成東征時,大軍攻陷太原,姜襄感覺到明朝大勢已去,主動投降了李自成,伸手管李自成要錢。

同年清軍破口而入,擊敗李自成,他又殺了大順將領張天琳,歸順了清廷,但是清廷對於他的控制力度,其實也很有限。

早前清軍勢如破竹時,姜襄也曾賣力的給清軍作戰,爲清軍從陝北攻入關中,出了大力氣。

不過,清廷對他卻一直十分警惕,有功不賞,還時常找他的麻煩。

在清軍得勢時,姜襄就只有忍受清廷對他的刁難,近些年清軍有點勢頹,姜襄的心思立時便活躍起來。

這時在大同總兵官府邸,姜襄站在書房內,其第姜有光匆匆進來,“軍門,南京有使者到了。”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

第745章塵埃落定第974章安南八旗第33章兵圍商丘第606章終於想起劉黑子了第178章各懷鬼胎第976章孫可望的決擇下第41章升爲都尉第925章一定要搞到海船第930章徐州易幟第494章南京派員第228章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第428章劉黑子給老子頂住第931章埋下一枚地雷第288章人頭送給老李第949章清軍決河第728章突襲蒲津關中第923章高大王很渣第187章高義歡計取樊城上第479章有理想的軍閥第17章面見李巖第1067章維穩第721章多鐸在此第229章劉良佐授首第1043章先南後北第942章人心變化第318章開戰第329章劉黑子劫糧船第1023章橫渡海峽第392章牛金星降清第7章城下收屍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819章河東局勢第162章官軍北上第665章窺視敵陣第923章高大王很渣第959章陷阱第329章劉黑子劫糧船第993章狂奔的馬士英第645章這真是個沉痛的消息第1016章線列步軍第224章炮擊壽州第825章收拳蓄力第146章傳首汝寧第810章清軍繞道第631章飢渴的高大王第200章坑人的高義歡第344章何騰蛟兵發荊州第478章負荊請罪第535章把事情搞大點第1088章兩封奏疏第20章鬥爭無處不在第248章危機重重第787章摧枯拉朽第986章孫可望出兵第60章給你減免第327章糧庫被點了第396章拿下武關第509章造船工坊第801章兵臨太原第957章排槍屠殺第837章以人爲糧第271章虎牢關第762章悶聲發財第86章決戰中州二第326章炒作結束第1章地主家的傻兒子第485章皇帝發怒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587章放了孟喬芳第1036章炮擊周軍第570章夏國相慌得一逼第277章被打蒙了第781章三件事第777章兩線開戰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375章吳三桂捲土重來第15章大明國情第678章孫可望沉銀第499章使者到來第26章半渡而擊第620章豫南決戰(八)第806章明主戰,暗主和第615章豫南決戰(三)第191章別讓人打死了第369章鑄錢第143章清軍牧馬第1069章沿海危機第1010章鄭芝龍降魏第594章先生對大清有誤解第275章無知者無畏第137章大敗土寇第340章戰事瞭解第806章明主戰,暗主和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873章魏軍的弱點第793章朕再退到淮安第678章孫可望沉銀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962章一場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