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戰役是西魏挑起,不過此時的河東,卻出現了一個怪相,挑起戰爭的魏軍在一邊歇息,清軍卻同姜襄殺在了一起。
十二月間,清軍攻入大同,強攻三日沒有攻下,多爾袞立刻下令鎖城,然後大軍迅速奪取了大同境內的其他州縣,便率領大軍繼續南下。
多爾袞得知大同城內的叛軍並不多,留下三千騎兵,一萬步軍驅趕百姓築牆困城,使得大同城內的叛軍,無法威脅他的後路和糧道,便決定快速進軍,向太原突去。
對於清軍而言,河東之戰的關鍵就是太原,只有大軍突至太原城下,並且保持大軍的糧道通暢,以高義歡的兵力,就不太可能奪下重兵雲集的太原。
如此一來,高義歡只能退兵,魏軍最多佔據晉南,清軍還能保住半個河東。
如果打得再好一些,或許還能裡應外合,擊敗魏軍,將高義歡趕回關中,使得局勢回到開戰前。
這也就是說,魏軍要取得河東戰役的勝利,只有兩個選擇,第一是不讓多爾袞靠近太原,圍點打援,在路上就解決多爾袞,最後吃下太原。
另一個選擇則是,在多爾袞殺到太原之前,就吃下太原,這樣一來,以清軍的兵力,同樣不太可能奪回魏軍重兵守衛的太原。
多爾袞騎兵衆多,決定後立刻以博洛爲先鋒,大軍向南猛突。
這時姜襄得到高義歡的許諾後,率領大軍北上迎戰,去救援大同,雙方在山陰遭遇,姜襄的前軍被博洛擊敗,大軍退守雁門關,等待魏軍的支援。
在開戰之初,多爾袞控制的兵馬原有四十餘萬人,兵力超過西魏,可是這一段時間的折騰後,駐防河東的十萬大軍,只剩下兩萬人被困太原。
山東和兩淮的十五萬大軍,早前在明軍北伐時望風而降,只剩下五萬多人,不過在清軍擊敗朱慈烺後,清軍收編了左鎮,還有一些明軍,挽回了一點損失,大概又得到了八萬兵,以及大批的器械和糧草。
可以說,這次朱慈烺北伐,是給多爾袞當了一回運輸隊長,將明朝近幾年的積蓄,三十萬大軍的軍械物資,大都丟給了清軍。
現在多爾袞掌握的兵馬,大約還有三十萬大軍,而這三十萬兵力的分部是,洛陽原本只剩下兩萬,多爾袞令耿仲明帶回去二萬,共計四萬大軍鎮守洛陽,繼續與金聲桓對持,牽制湖廣和潼關方向的魏軍。
剩下的人馬中,阿濟格帶領兩萬人堅守太原,河洛會率領三萬人駐防徐州、山東一線,監視明軍動向,尼堪率領六萬大軍,坐鎮北直隸,並防備固關、壺關等處關隘的魏軍攻擊河北和北京。
多爾袞則率領十五萬大軍,殺入晉北,然後向南殺來,救援太原。
河東,西魏國募集十萬新軍,加上出征河東的十萬大軍,魏軍兵力有二十萬,姜襄和李率泰號稱有十五萬大軍,只看表面兵力,聯軍的兵力有三十五萬,而清軍只有十七萬人。
這樣的話,河東戰役應該打的相當輕鬆,可事實上,魏軍的新軍完全做不得數,只能維持下地方治安,協助精兵守守城池,在決戰中根本指望不上。
另外,大同軍的水分也非常大,姜襄手中的家丁大概也就三千多人,另外還有兩三萬人可以一用,剩下的士卒便都是一些搖旗吶喊充充門面之輩。
這麼算來,十萬加三萬,聯軍兵力上其實並沒有優勢。
如果算上魏軍需要圍困太原,需要防備壺關、固關,多爾袞能動用的戰兵,其實要比魏軍多得多。
1649年的春節,高義歡是在河東過的,中間他還抽時間,接見了彭措多伽,固始汗的使者,以及黃紅等派別的活佛。
這宣示着西魏國恢復了中原王朝對烏斯藏的統治,烏斯藏名義上歸屬大魏,使得大魏的版圖,瞬間擴大將近一小半。
當然烏斯藏早已不復吐蕃帝國的神勇,大魏版圖增加,可是實力卻並沒因爲烏斯藏的臣服而增加,只是得到一個名義上的屬地而已。
雖然烏斯藏的臣服,短時間內無法給西魏帶來好處,可是高義歡心中依然很高興。
萬邦來朝是歷代帝王的一個追求,也是王朝興盛、強大的一個標誌。
高義歡對此只是高興,覺得很有面子,可也沒有別的想法,但是西魏藩府中不少大臣,卻憋不住了,覺得這件事情很不一般,是周遭對大魏的認可,已經出現了請求高義歡稱帝的聲音。
這種聲音,在得知朱慈烺北伐失敗後,更是呈現出越來越多的態勢。
西魏畢竟是個造反起家的政權,而這樣的政權,通常不具備合法性,高義歡並不是很在意這一點,可是不少文官卻很在意。
眼看着西魏必然走向造反的道路,推翻大明建立新朝已是必然,文官們心裡便急了,絞盡腦汁給高義歡找合法性。
現在他們大致的思路就是爭奪驅除韃虜的功績,然後似乎就沒什麼可說了。
現在有烏斯藏臣服,便給他們開了條思路,獲得周圍蠻夷和藩屬國的進貢,同樣是被認爲是正統的一個表現,所以他們便高潮了。
對此,當事人高義歡,立時下旨喝斥,不過對帶頭官員,卻並沒有進行懲罰,反而請他喝了個茶,並一起共進晚餐,囑咐他不要再提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
高義歡這個太度,很快就被一部分喜歡鑽營投機的大臣認爲是默許,他們便更加放肆的開始勸進起來。
高義歡確實是想稱帝,不過他現在與皇帝無異,所以他並不急,準備先放出風去,等今後拿下北京,一切便是水到渠成。
現在他還是希望能夠繼續拉攏朱慈烺,雖然從得到的情報來看,已經不太可能,但是他還是想挽留挽留。
希望在河東戰役結束之前,甚至是奪下北京之前,大舅子不要給他添堵。
(感謝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薦,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