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討北虜復河北山東檄

行宮內當值的官員,飛奔離開,去通知人員前來議事。

高義歡則站在地圖前出神,他着實沒有想到,明軍居然會航海北上。

這是帝國主義對付滿清的手段,那是幾百年後的事情了。

明軍要是有這個能力,完全可以堪稱海上列強,這個世界如此廣闊,何必和孤王折騰,識相點遠走海外,還能苟延殘喘一段時間,甚至開創一番基業。

當然,高義歡知道這種事情,是不太可能的,大舅子不可能輕易放棄天下。

這封軍報是虎大威從居庸關,繞道山西,翻山越嶺而來,信中的內容很簡單,玄衣衛斥候揍報,發現了明軍到達天津外海,虎大威提前發動攻擊,向高義歡請罪。

不多時,剛剛睡下的魏國大員們,陸續趕來,行宮大殿內燈火通明,衆人聚集在一起,竊竊私語討論着發生了什麼大事情。

這時,李巖問道:“陳閣部,大王召集我們前來,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

在魏國內閣中,現在有兩派,一派以李巖爲首,一派以陳名夏爲首,他們在政治上有不小的分歧。

北方連連戰亂,使得人口銳減,造成了地多人少的現狀。

李巖主張鼓勵百姓開肯荒地,恢復生產,禁止權貴蓄奴,堅持推行廢除人丁稅,改徵田畝稅,他身後是比較正派的文官勢力,而陳名夏與勳貴關係比較密切,政治上主張維護勳貴的利益,而勳貴的軍田,需要大量佃戶來耕種,便勢必要限制大批佃戶的自由,雙方在生產、稅法上都有一定的矛盾。

陳名夏是昨晚當值大學士,如果發生了什麼大事情,他肯定知道,衆人聽了李巖的話,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他。

陳名夏嘆道:“大王收到兩份奏報,一份是開封送來,聲言清軍偷偷渡河,欲扒開黃河,被守軍阻止,另一封是虎大威送來,我也沒看,不太清楚實情啊!”

李巖微微皺眉,殿內頓時一片議論之聲,有人聽說清軍扒河堤,立刻大罵不止,有人則猜測虎大威軍報的內容。

這時,一名侍衛高喝道:“大王駕到!”

衆大臣立刻按着品級站好,只見身穿黑色龍袍,頭戴翼善冠,手扶着玉帶的高義歡,在侍衛的簇擁下,從側門走進了偏殿。

“臣等參見大王!”

高義歡擺擺手,“大家不必多禮!”說着高義歡扭頭吩咐侍衛,“將軍報遞給衆卿看一看!”

侍衛忙將兩份軍報,交給衆位大臣傳閱,而高義歡則緩緩開口道:“把衆位連夜叫來,實在是發生幾件大事,孤王得到了這兩份奏報,你們看一看!”

陳名夏瞟了虎大威的軍報一眼,便立刻站出來,懇切道:“大王,臣以爲不能再等,也無須再議,立刻發兵吧!”

其他大臣還沒開始看軍報,陳名夏已經提出了意見,衆人不禁將目光都投向了他,很顯然,陳名夏心中早就有了判斷,剛纔卻沒說出來。

高義歡坐正身子,問道:“說一說你的判斷。”

陳名夏道:“虎都督軍報中,提到兩點,第一明軍水師抵達天津近海,前來接收北京,第二點是虎都督已經發兵攻擊居庸關。現在我們無法得知北京具體情況如何,不過從開封送來的軍報來看,清軍欲扒開黃河,那麼臣可以斷定,多爾袞應該已經從北京南撤,他令人扒開黃河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阻止大王進軍,防止大魏切斷他退入山東的道路。”

說道這裡,陳名夏頗爲自得的看了其他衆人一眼,笑道:“因此臣以爲,大王必須立刻發兵!”

高義歡微微頷首,他目光看向衆人,將他們叫來,就這麼散了,似乎不太好,於是問道:“諸位卿家可有異議?”

其實只要看過兩封軍報,便基本能夠得出與陳名夏一樣的結論,陳名夏主要是得了提前掌握信息的便宜。

李巖還是將兩份軍報的內容看完,然後行禮道:“臣贊成陳閣部的意見。現在不管北京什麼情況,我大魏都該立刻出兵,剿滅多爾袞,搶佔山東、北直隸的州縣。”

如果明軍已經接受北京,魏軍必須要搶佔其它州縣,如果明軍還沒接受,那魏軍同樣要搶佔地盤。

這就有點像日本投降後,國共兩軍,搶佔接受日佔區了。

高義歡見此,當即站起身來,神情肅然,“陳先生,記錄孤王旨意,令河東、河南諸軍,立刻進攻,搶佔州縣,追擊多爾袞,務必將清軍留在山東。”

“臣領命!”陳名夏當即行禮領命。

魏軍對於東征,準備已有多日,原定計劃是九月出徵,現在計劃提前,可是糧草器械,其實早就就位。

次日清晨,洛陽東郊的曠野上,旌旗遍佈,十萬魏軍將士遍佈原野,一個個方塊陣,像是豆腐塊一樣排列,又像是一個巨大的棋盤,場面壯觀。

高義歡登上工部連夜搭建的高臺,拜祭天地,然後面對十萬魏軍將士,朗聲宣讀檄文《討北虜復山東河北檄》,“虜乘我隙,竊據中原,於今八載矣。天下爲其禍亂,河南久經欺凌,自虜酋多爾袞引師入關以降,荼毒生靈數千萬餘,蹂躪州縣,所過之境,紳民無分貧富,一概搶掠殆盡,所犯之罪,罄竹難書。”

“今河北旗田遍佈,漢民男子爲奴,辛勤所得,盡歸韃虜所有,妻女姐妹爲韃虜凌辱,孤每聞之,痛心疾首。”

“我百姓辛勤勞作,知禮明義,待人和善,何至於此?天下有大義呼?正義何故不伸?文明守護者何在?”

“孤觀時局,甚爲憤慨,今大義無人伸張,孤雖不才,但不願百姓受累,願爲民而戰。”

“今我大魏,起兵八十萬,伸張正義,解民倒懸,誓滅韃虜,收復河山。申命河北、山東軍民,大兵一至,各安其所,士卒執兵仗抗大兵者,立斬不赦。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檄文讀畢,高臺下十萬大軍,頓時齊齊舉起兵器,大聲高呼。

高義歡一手按劍,挺起肚腩,霸氣的一揮手,“大軍出發,橫掃齊魯!”

(感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定閱)

第225章強攻城池上第100章兄弟相會第1095章統一中南半島第214章高二哥被人截胡了第1028章三皇會戰第180章射死那廝第703章臥榻之側第659章虛虛實實第1038章勇氣可嘉第395章突襲商南第484章控扼水道第1011章資本萌芽第559章奪取武關上第1005章進入南京第205章一道難題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1074章堅壁清野第669章空心陣羣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856章要有野心第1013章豪格求和第135章正面堵截第892章氣吞萬里如虎第426章龜孫想幹啥?第829章高義歡狂的沒邊第496章攻取嶽州中第165章藤縣破韃第876章俘獲范文程第924章滅清計劃第975章孫可望的抉擇上第926章密會清使第914章偷襲黃土崖第121章面見李自成中第75章瘟疫下第583章攻下延安下第424章正式開局第970章確定國號第164章打個反擊第181章搶劫軍隊是違法的第906章攻取洛陽中第578章請封魏王第118章主動進獻第464章是不是有啥陰謀第114章招降人才第105章王士衡第450章激烈搏殺第393章阿濟格的如意算盤第37章準備攻城第651章魏王大婚上第192章張應祥三過漢江第183章黃雀在後第375章吳三桂捲土重來第769章站在風口的姜襄第283章點了個大炮仗第440章不要把希望放在高精忠身上第14章殺韃的豪傑第427章全線開戰第102章金聲桓要投降第202章兼併友軍第928章兵指徐州第677章張獻忠的寶藏第649章說服商賈第706章濟爾哈朗的盤算第744章滿清巴圖魯的隕落第34章招募軍官第174章《軍器圖說》瞭解一下第803章令人悲痛的消息第776章明軍北伐第776章明軍北伐第745章塵埃落定第526章高義歡太狂了第30章呦,還沒死了第344章何騰蛟兵發荊州第674章強秦之勢第138章欺賊忒甚的高義歡第69章水灌汴梁中第245章絕望的崇禎第65章擴充編制第965章福江藩第763章虛張聲勢第307章太他孃的嚇人了。第310章鐵騎撞陣第386章治你個通敵之罪第562章俺銀子呢第633章調整國策第186章鎮外遭遇第420章伏擊滿達海第146章傳首汝寧第608章多鐸的執念第1054章援兵殺至第1029章周軍趕來第384章拿下夷陵第142章苦戰臨清第658章兵臨劍門關第781章三件事第808章招募新軍第781章三件事第202章兼併友軍第429章鏖戰正酣第475章那就留在漢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