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後世,世界上一半以上的花炮產自瀏陽,瀏陽花炮形成了地理標誌,行銷全世界。李寺就是在這樣一個幾乎人人和花炮相關的環境中長大。
所以,李寺知道,要精確配比火藥,必須找到瀏陽的老師傅。
至於陳規,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管形火器的人,找他來,可以好好的探討一下槍械的製作原理,而且可以加以運用,因爲陳規已經在實戰中用過這種武器。
陳規發明的這種管形火器用長竹竿做成,竹管當槍管。使用前先把火藥裝在竹筒內,交戰中從尾後點火,以燃燒的火藥噴向敵人,火藥可噴出幾丈遠。這是噴火器的鼻祖。
紹興二年(1132年),一羣散兵遊勇聚集在一個叫李橫的旗幟下,四處搶奪,襲擾城鎮。一天,李橫帶着他的兵丁攻打德安城,在這次的戰鬥中,陳規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火槍隊。
陳規運用他發明的火槍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槍隊,2-3人操持一杆火槍,共計約“長竹竿火槍二十餘條”,最終將李橫的部隊打的落花流水。
這種火槍就是世界軍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後人稱爲“現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陳規此人,不是單純的軍事科學家,他是在仕途中發明的火器,發明之後就投入使用,可以說是理論知道實踐的老祖宗。
陳規早年讀過兵家著作,是明法科進士。歷任通職郎、縣令等職。
靖康二年(1127年),金軍入侵,殺死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其部下祝進、王在逃散成爲盜賊,侵犯隨、郢、復等州。
陳規當時是安陸縣令,率領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路阻隔而返回。恰逢祝進進攻德安府,知府棄城逃走,當地父老百姓請求陳規代理知府之職幫助守城。
陳規派遣弓箭手張立率兵征討祝進,將他擊退。不久,王在又與祝進會合來犯,用炮石和鵝車進攻城東門,陳規親自指揮作戰,連戰連勝,王在與祝進兩人非常害怕,率衆逃走。
經此一役,陳規升任直龍圖閣、德安府知府。
後來流寇李孝義、張世率步騎兵數萬人逼近城池,詐稱受詔接受招安,陳規登上城牆觀察他們的營壘說:“這是詐降。”接着他急忙佈置防備。
半夜時分,李孝義的軍隊圍城,由於事先做好了準備,陳規的軍隊把敵人打得大敗而歸。
陳規守衛德安時,曾上奏營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制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墾。軍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險隘處建立堡寨,戰時便集結到堡寨抵禦,非戰爭期間就按農時耕作,射士以一半人耕種屯田。
民戶營田,水田每畝交納賦稅米一斗,陸地每畝交納麥豆各五升。滿三年沒有拖欠賦稅的,田地永歸民戶所有。流民歸來的將田地交還給他們。
凡是屯田事務,由營田司兼管,營田事務,由府縣官兼管,都不另設官吏,條例上報,朝廷詔令嘉獎他,並將他的辦法下發到各鎮。
陳規用兵很講究策略,能夠因事因人不同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有一次,賊寇楊進來犯,陳規軍隊與他們相持十八天沒有開戰,楊進的軍隊因糧草睏乏軍心不穩,楊進無計可施,於是就帶着一百多人自衛,到城濠向陳規求和。
這時,陳規親自出城,拉着楊進的胳膊和他交談,楊進大爲感動,折斷箭柄發誓永不來犯後帶人離去。
還有一次,豪強董平率軍隊窺視城池,派其黨羽李居正、黃進入城求糧,陳規斬殺黃進,然後勸降了李居正,並以李居正兵爲前鋒,這樣一舉打敗了董平。
不久陳規升任秘閣修撰,不久又升爲德安府、復州、漢陽軍鎮撫使,並被朝廷賜給三品官服,後又升爲徽猷閣待制。
當時盜匪桑仲在襄、漢之間劫掠民財,其副手霍明屯兵郢州,陳規向皇帝請示後下令讓霍明守郢州,收買了霍明。
都督張浚前往四川,桑仲率兵窺視,企圖殺掉張浚,結果被王彥擊敗。
桑仲大怒,率領數百騎前來責備霍明,霍明便殺了他,投奔劉豫,並修書招降陳規,陳規用鐐銬拘禁了使者後上報朝廷。
有一次,賊寇李橫來圍城,並且製造天橋,填塞城濠,擊鼓鳴噪地攻城。
陳規率領軍民共同抵禦,即使被炮石傷到了腳,也依然面無難色,被圍困得久了,城中糧食耗盡,陳規就拿出自己家的財糧慰勞軍隊,於是士氣大振。
李橫派人前來說,只要城中送出一個歌舞女藝人便撤軍不攻,陳規沒有答應。衆將說:“城池被圍已七十天了。用一婦女換取一城人的生命,難道不值得嗎?”
陳規堅決地拒絕了。不久正趕上李橫的濠橋有所毀壞,於是陳規派六十人持火槍(正是他發明的最早管形火器)從西門殺出,燒燬了李橫的天橋,並以火牛陣作爲輔助,這樣李橫的各種攻城設施頃刻間化爲灰燼,李橫見勢不妙,拔營逃走。
後來,陳規升爲微猷閣直學士,皇帝下詔讓他赴行在就任,並改爲顯謨閣直學士,又調任他爲池州知府、沿江安撫使。
陳規入朝對答,首先說:“鎮撫使應當廢罷,衆將跋扈難制,請用偏將、裨將分散他們的勢力。”他的建議,皇帝一一採納。
隨後,陳規又遷任龍圖閣直學士,改任廬州知府,不久又被召赴行在就任,陳規因爲有病在身辭謝推脫。皇帝又任命他爲江州太平觀提舉。後來又升任德安府知府,卻因故對屬下官吏負有失察之責而被貶官兩級。
陳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守城錄》四卷中。
《守城錄》按內容分《靖康朝野僉言後序》、《守城機要》、《德安守禦錄》三部分,着重於對守城用兵之道的闡發,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軍事防禦專著。
在《守城錄》中,陳規針對前人城池攻防戰的得失結合自己的軍事實踐,較早提出了“重城重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槍等城邑防禦戰理論和方法,可謂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在中國兵家思想史上最早的和比較明確的表述了。
他的“守中有攻”既是戰術思想,又是戰略思想,對當時和後世的軍事理論和實踐有重大影響。
如宋高宗時,注重軍事採編的徐夢莘在《三朝北盟會編》中全文錄入了陳規的《靖康朝野僉言後序》;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下詔刻印陳規所寫的《德安守城錄》頒行天下,作爲其他將領守城時的參考和借鑑,將其視作城防術之圭臬。
此外,其內容還被後世諸多兵書所引用。如明朝錢旃的《城守籌略》就是以《守城錄》爲啓端,在此基礎上加以深入研究並擴其範疇而來。
《守城錄》也是陳規九御德安軍事經驗的總結,陳規在南宋初堅守德安一域之地十五年,在無強力外援的形勢下,能夠與數倍於己之敵九戰九捷,未嘗一負。其軍事防禦思想堪稱實戰經驗的總結,與諸多紙上談兵的兵書不可同日而語,具備極強的實踐性。
陳規此時正是被貶官任上,鬱郁不得志,李寺要趙構召他前來,正是給他個機會證明自己。
前兩個要求都好辦,就是找人,後一個要求,卻不是那麼容易,即使有趙構的親口聖諭,下面的官員不敢公開對抗,但是小鬼難纏,軍器監本就和工部戶部牽扯不清,只怕對李寺的配合也是做做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