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鯤鵬號

不過,今天也許老天可憐吧,從海面上不斷地有一陣陣地風吹過來,從而不斷地把大量地熱量帶走,才使得整個雞籠不那麼難以忍受地曬死人。

不過今天雖然很熱,那個雞籠碼頭卻很熱鬧。原來在程度節自從把那個船場七成的股份賣給了張旭之後,知恥而後勇,開始努力工作。特別是船場被張旭和蒲開宗一齊決定遷到流雞籠之後,無意間徹底地斷絕了程度節和賭場及那些賭友們之間的聯繫,使得他專心把精力投入船場管理和造船當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已經造出了六艘的飛剪式軟帆船。前三艘載重量都是二百料,作爲練手用的,後面則有一艘四百料,一艘六百料。而最新下水的這艘船隻,載重量直接跳到了一千料。

要說這程度節對造船行業自小浸淫的造詣,那可真不是蓋的。原來他那個船場在泉州只能算是一箇中等偏下的小船場。過去一向只能造幾百料的船隻,主要船隻類型也以福船爲主。

而中國造船業發展至南宋時候,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和先進。沿海地區遍佈官營造船場和許多大型私營造船場。很多船場都已經可以造出二千料以上的中型船隻了。甚至有些大型船場能夠造出五千料的大海船。

據記載,宋代所造一般的海船叫“客舟”,“長十餘丈,深三丈,闊二丈五尺,可載二千斛粟”,“每舟篙師水手可六十人”。內部有獨特的水密艙構造。客舟分三個艙:前一艙底作爲爐竈與安放水櫃之用。中艙分爲四室。後艙高一丈餘,四壁有窗戶。“上施欄楯[shǔn吮](即欄杆),採繪華煥而用簾幕增飾,使者官屬各以階序分居之。上有竹篷,平日積疊,遇雨則鋪蓋周密。”(《宣和奉使高麗圖經》)

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年)派使臣安燾、陳睦往聘高麗,曾命人在明州建兩艘大海舶,第一艘賜名“凌虛致遠安濟神舟”,第二艘賜名“靈飛順濟神舟”,這兩艘“神舟”就比“客舟”更大得多了。自浙江定海出洋到達高麗,高麗人從沒見過這樣的神舟,“歡呼出迎”。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再次派使臣去高麗,又在明州建造兩艘巨型海舶,據史載,它們“巍如山嶽,浮動波上,錦帆鷁首,屈服蛟螭”。到達高麗後,高麗人民“傾城聳觀”、“歡呼嘉嘆”。“神舟”大者可達五千料(一料等於一石)、五六百人的運載量,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也可載二三百人。也有記載說徽宗宣和五年造的兩艘神舟,載重量已經達到了一萬料,甚至於兩萬料的水平,這在那個時代,幾乎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巔峰。

由於上萬料的大海船,對木製帆船來說,難度實在是太高了。尤其是這些木板之間的拼接,還要用卯榫技術,難度更是呈幾何係數增加。中國自古就有卯榫技術,而在漢武帝時實行鹽鐵專賣政策之後,鐵料價格不斷地高漲,此後所有的木製產品裡面都不再用鐵釘,而是用卯榫。就算是造船這種超大型的木製產品,也都用卯榫。想想要用卯榫技術,去拼接成一艘上萬料的木製大船,哪怕是技術最爲卓越的木匠,都要崩潰。此後再無記載有超過一萬料的大海船出現。但是宋朝一些大型的,技術尖端的船場,造船能力已經穩定維持在了五千料左右。一些中型的造船場技術能力也穩定維持在兩千料左右。

和廣東以及浙江比,福建因爲船用木材豐富,在南宋時,造船業一直領先全國,技術自然也先進得多。和福建路其他的造船場相比,程度節那個船場只能算是一個小船場,現在這個小船場在接收了蒲開宗的阿拉伯的一些工匠之後,雖然仍受困於員工還是嚴重不足的困擾,但是在一年多一點的時間裡,還是把這一種新式船型突破到了一千料。這船要是放在後世按噸位來算的話,那就是一百二十噸的排水量。

其實,當初張旭提供的飛剪船草圖,由於張旭畫得實在太不專業了,程度節和手下工匠們以及那些阿拉伯工匠們,都沒能看懂。最後,記住了張旭的一個要求:快。再知道這船要大長寬比例,要用軟帆。然後程度節和手下工匠們,根據那個快字要求和那兩點特點,重新設計畫出了這種船隻的設計圖。最後張旭看了之後,說了一句:“這個還是你們專業務的人士來做吧。”就徹底的放手了。

工業革命之前,技術還停留在經驗沉澱階段,就經驗而論,華夏的造船業不比歐洲差,在大航海之前,更是遙遙領先於全球。在這個十三世紀初的宋代,船匠們在諸如流體力學、船舶結構學等等領域積累下來的經驗,可以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船匠甩出十條街。

所以張旭看到的船圖,跟後世的飛剪船差不了太多,大長寬比、深弧底、低幹舷、平甲板,以及刀鋒船首。這種船型華夏少見,但不是沒有。在三國赤壁之戰時,東吳水軍當中的朦衝,就是這一類船隻,當時主要用於水面戰場衝鋒,是一種水師輔助性船隻。到北宋時,民間已經造出海鰍船這一類型,用於當時的快遞公司,急腳遞快遞業務,以靈活快速聞名,但只是小衆船隻,沒有成爲主流船型,也沒造過這麼大號的。

需求決定技術方向,張旭提出的“快”,恰恰不是華夏船業千百年來的主體需求,甚至歐洲也不是。只到了洲際航海時代,纔對這“快”字提出了特別要求,而飛剪船更是要靠“快”來贏取利潤。

可靠着對海洋和船舶的基礎認識,程度節和手下的船匠們在海鰍船的基礎上,設計出這船型,也不值得大驚小怪了。

“這不是飛剪船,這叫……還是叫飛剪船吧。”

張旭給這船型還是取了這個名字,至於他這船跟原來歷史上的飛剪船還是有差別,比如還沒有空心船首,船帆也沒有那麼複雜,因爲張旭還面臨一個難題,有船沒人,爲了不讓操縱太過複雜,只能省掉一些高精尖技術。所以這船順風滿帆也就能跑十四五節,只比同時代華夏海船快兩倍多一點。跟普遍十五六節,甚至特殊情況下能跑二十節的飛剪船相比,還是有差距。不過,誰叫他最先把這種船隻給造出來呢?至於以後真正的飛剪船出來該叫什麼?那就不關他張旭的屁事了。

現在經過六次地生產,技術終於成熟定型了。除開去年那三艘試驗性的,只有二百料排水量的船隻外,後面的三船上還都裝備了火炮。那艘四百料的船隻和六百料的,在船身兩側都裝了兩門固定火炮,而這艘一千料的新船,則在兩則各裝了兩門火炮,總共四門火炮了。接下來,張旭下令船場向二千料,八門火炮的規模衝鋒。當然,需要時,那三艘二百料的小船,也可以在船頭增加一門火炮的。不過,那麼小的船隻,裝上後座力那麼大的火炮,讓雞籠水手很缺乏安全感,所以都不裝了,就當作聯絡快船使用了。

自從去年第一艘試驗性的飛剪船下,雞籠這邊就選了一批青年,在秦大鬍子的帶領下,在雞籠附近海上,進行操作作這種新式軟帆船操作的學習和訓練。現在算是略有成就了,又有了六艘飛剪船了,兩位執政官和元老院都同意正式組建海軍,駛出遠洋深入海進行訓練。

現在的海軍仍然是秦大鬍子任海軍統領,負責戰場指揮和領導,張旭任軍師,負責一些文職和軍紀之類的工作,徐無雙任參謀長,提供出謀劃策。張志遠任最大的那艘旗艦船長,上面有水手一百餘人。原本徐無雙手下的一個頭目何天陽,任那艘六百料的船長,張志遠原來在泉州的一個同級袍澤,賈南柯任那艘四百料的船長。另外三艘二百料的小船船長,則都交給原來就跟隨秦大鬍子跑船的秦姓小夥水手。在從泉州水師手裡繳獲的大批船隻中,撥出一大一中兩艘福船,充作後勤輔助船隻。正式組成了一支有八艘船隻的海軍。不過,這隻海軍的兩隻輔助船隻比起正式戰船大上許多,讓張旭看起來感覺很怪異。沒辦法,不想用那些跑得慢的船隻作爲戰船,目前只好這樣了。至於那些繳獲的其他船隻,則打算全部改成商船或者武裝商船。

其實就以海上作戰水平而論,張志遠纔是最爲合適的海軍統領,但是所有的人,對他都還不放心,就只好讓他來任旗艦的船長了。這麼安排,以後真的碰上了什麼大海戰,他有什麼好意見,也可以向秦大鬍子提出,甚至可以暫時接過指揮權限。

這些安排完了,張旭提出讓每艘船的船長,給自己的船隻起一個名字,以後就以名字稱呼船。結果,報上來的名字,差點讓張旭笑噴了,只見那何天陽報上來的名字,叫做鯊魚號,賈南柯報上來的名字,叫做劍魚號,而另外三艘二百料的小船,報上來的分別是黃魚號,鯧魚號,帶魚號,這是海洋魚類博物館呢?

張旭看着這些名字,哈哈大笑。不過轉念一想,反正就是一個名字,只要能打勝,就算是叫做蒼蠅蚊子臭蟲也一樣威風凜凜,比如後世美國的航母大黃蜂號;要是打不了勝仗,再威風的名字也沒有用,比如晚清的北洋艦隊。於是說道:“既然你們都取做魚名,我也是取一個魚名。這艘旗艦就叫做鯤鵬號好了。”

其他人說道:“這旗艦的船長是張志遠,應該他來取名吧?”

張志遠笑道:“這無所謂了。鯤鵬這個名字挺好,這用這個好了。”

第203章 討價還價第23章 從一而終鄉村版解釋第145章 沂山交鋒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9章 醉仙體書法第174章 張旭又捱揍了第285章 夜半襲營第148章 海上比武招親第234章 尷尬和親女第8章 發明進行始第182章 火船破敵第58章 自治約法(下)第135章 執政官輪換第186章 戰略研討(上)第219章 堵住博多灣卷首語第192章 正經事第48章 我沒奶水第154章 按月輪流第72章 你是我的親人吶第211章 買來主義第131章 差點騷亂第299章 元老院重組第249章 勒索船匠第86章 混蛋,你竟敢發誓不娶我?第130章 十三世紀的外科手術引發糾紛第15章 我們是最合適的一對第145章 沂山交鋒第2章 借衣服第144章 楊妙真第76章 鍾百川來臨第84章 大雞公國(下)第257章 楊妙真娶夫第82章 雷神下凡,跪地投降(下)第91章 海上遇劫第117章 女人請張旭嫖妓?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241章 百家不禁,唯禁儒學第292章 你抓了我,就得負責第104章 讓你當太監去第170章 報業開端第95章 最寒磣的政府第21章 年度八卦緋聞事件第78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下)第125章 白蓮教動盪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115章 南下安南第273章 新式執政官換屆儀式第287章 唯一的機會第224章 辭職第98章 是人都要第89章 被鄙視了第223章 字比你寫得好第293章 佔住大義第72章 你是我的親人吶第219章 堵住博多灣第172章 哪來的孩子?第112章 去金國招人第295章 豈有此理?第122章 天意如此第246章 明州海戰(上)第151章 陳雅身孕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31章 鹽鐵會議第140章 中都朝覲第56章 佃戶引發的混亂第275章 梅傳藝點名第49章 第一次捕鯨第68章 就他在乎?第97章 困撓雞籠發展的最大問題第31章 鹽鐵會議第98章 是人都要第28章 娶親,你必須娶親(下)第163章 烏龍戀情第4章 不納稅第8章 發明進行始第196章 火海連天第218章 倭國現狀第13章 戰利品拍賣第52章 吹簫有風險第123章 三教改造第108章 自食其力就當自己做主第243章 適逢其會第227章 衣冠禽獸第118章 回航第36章 鍾四公子第139章 自我任命的外交大使第207章 黃金貶值第7章 茄子喂狗第208章 誰有問題?第62章 娼妓老師風波第180章 戰勝了,但承受不起第29章 洞房,必須洞房(上)第31章 鹽鐵會議第158章 九淺一深卷首語第236章 景教婚禮第284章 歧國公主第237章 意外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