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見聞

第702章 ,見聞

半夜的時候,起來兩人替換了之前的兩個人。

晚上,漆黑的大森林裡傳來各種動物的叫聲,此起彼伏、聲聲入耳。

而最多的就是青蛙的叫聲了。

第二天早上。

天剛剛亮,衆人便起牀了。

此時的樹林霧氣繚繞,四周到處都是小鳥和其他動物的鳴啼,彷彿置身仙境一樣。

有人去小溪邊上打水,回來燒開,用作飲用水。

周小川看了一下,這也不怕寄生蟲啊!

隨後大家都拿着一個乾糧在那裡啃着,一邊啃,一邊喝着煮開的水。

周小川坐在張和平的身邊,一臉奇怪的問道:“張哥,你好好的林場不待,跑這裡來幹嘛啊?”

骨頭籤子、剪子、鏟子、毛刷,還有一個像鐮刀一樣的短刀。

他的話音剛落,旁邊的人便將之前準備好的幹樹皮和剛剛挖的苔蘚拿了過來。

此時不尋山,人們也開始說起話來了。

張和平搖了搖頭,“他們說只要幾天就好了,挖到人蔘就回去了。”

衆人繼續向着別的方向搜素。

一邊走,張和平也在低聲給他普及着這裡知識和一些有趣的事情。

對於紫光的傳說,他或許明白是什麼原因。

黃椴林低聲吆喝道:“參包子呢?”

去頭去根,把皮給剝掉。

周小川看着這一幕也是一陣好奇。

一行人沒有一個人說話。

把頭也不是好當的,要對地形比較熟悉,還得觀察山形山勢、樹木草頭,判斷哪個山頭會有人蔘。

不過大部分都是聽把頭在給那些人傳授一些知識和一些趣事。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

放山就是根據這個特點來尋找人蔘。而且人蔘喜歡和椴樹爲伍生存。

半個小時以後,黃椴林在一顆灌木前停了下來。

嚴禁民間採挖人蔘,所以挖人蔘一直被當做一項秘密活動。

黃椴林將人蔘放到苔蘚上,抓了一點坑裡的土,將人蔘給包了起來。

周小川吃着手裡的玉米餅子,想到這樣下去得找到啥時候啊!

黃椴林聞言笑了笑,“哦,這是刻上幾條痕跡,意思就是8個人,旁邊的痕跡,意思就是我們發現了4葉參。告訴後人,這裡挖到過人蔘。可以在附近尋找。”

還有更倒黴的是碰到蛇,你喊了蛇,就得把蛇揹着。

其他人聽的也是頻頻點頭。

哎~~~

轉眼又到八月間,成幫打夥去放山。

索寶棍,拿手間,撥拉蒿草仔細觀啊。

周小川將目光放在了張和平的身上,意思是解釋一下唄。

那肯定有懲罰。

所以產生這種現象條件的地方,人蔘生長的可能性很大。

又比如,老古話說的:下有人蔘,上有紫氣。

撕成兩半,遞給他一半,“找根結實的棍子繫上,我們去旁邊站找找。誰找到就是誰的!”

把頭爲頭棍,中間的人稱爲腰棍,排在最外邊的爲邊棍。

“什麼時候回去?”

黃椴林聞言便吆喝了一聲。

便奇怪的問道:“你這些天都沒吃乾糧?”

黃椴林嘆了口氣,對着其他人說道:“這裡有人打過柺子了,我們去其他地方看看吧!”

…………

把頭是放山的領頭人

這種環境遮陰透光,密而不閉。

他們拜的是老把頭,是人也是山神。

展開以後,裡面放着不少的東西。

“棒槌成熟的時候,會吸引來許多的鼠類,鳥類,這樣附近就會有毒蛇捕食,所以你們碰到人蔘到時候反而不要掉以輕心。別一激動把規矩給忘記了。”

“幾葉?”

將紅繩給系在上面。

張和平對着周小川問道:“好了沒?”

隨後對着旁邊的人吆喝道:

“大夥跪下!”

有這個儀式,一個是保佑拿到大參,另外一個也算了保平安。

張和平的話,讓他一陣的奇怪。

爲了掩人耳目,民間便形成了許多暗語。

吃了早飯,黃椴林便對着幾個人詢問了一下,“都好了沒?好了的話!就出發!爭取一天就回去!”

儀式結束以後,黃椴林便招呼人羣向着山上走去。

起參。

黃椴林交代其他人從旁邊找周正一點的石頭,搭了成一個簡單的小房子。

“行吧,那就入鄉隨俗吧!”

這幾個人裡,曾經被叫做二蛋的黃椴林就是這些人的把頭。

“哦,那邊麥子收完,已經在挖參了,沒事幹我就跟着過來了。”

吃完午飯以後,幾個人又繼續按照原來的位置,開始繼續向着山上地毯式的搜索。

三拜九叩過後,便看到黃椴林跪在地上,從背後的籮筐裡拿出一個紅色布包。

半個多小時以後,一顆小拇指粗帶着很多須的人蔘才被挖出來。

而且把人領進山,也得把人都領出來。

“他們估計要在這裡待半個月以上吧,不過要是挖到一個大參,會有人先送回去,到時候我就跟他們一起回去了。”

此時這顆灌木上有一節人爲掰斷的痕跡在上面。

被神話過後,漸漸有了這個習俗。

突然,右邊第二個人驚喜的喝道。

東西弄好以後,黃椴林拿着斧頭在最近的一棵大樹上砍下一塊長二十公分,寬十幾公分的樹皮。

而紫色的光穿透性最強,站在樹底下向上看的時候,所以會形成紫光現象。

走在路上,黃椴林手拿繫着紅繩的木棍,一邊敲打草叢,一邊唱着歌。

用棍子拍打一下附近的草叢,趕忙從兜裡掏出一根帶銅錢的紅繩。

回答的人正是剛剛發現人蔘的人,這人是昨天值夜的耗子。

旁邊的張和平見周小川手裡的的餅子。

這玩意他在剛出大鵝進入長白山的時候,在林子裡也看到過,猜測是標記,但是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

周小川接過紅繩笑了笑,隨後四周看了一下,找到一顆大拇指粗細的低矮灌木,把主幹掰斷。

寧落一座山,不落一塊磚。爲了思想集中,整個過程中不許亂說話。

中間倒是發現了兩顆3葉的4年參,不過他沒說出來。

銅錢系在身邊帶,中間栓兩個大銅錢吶。

人蔘曾經是清朝的立國之本。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笑了笑,隨後岔開話題低聲問道:“張哥,他們在這裡要待多久啊?我們啥時候回去?”

意思是有人蔘的地方會看到紫光。

而張和平帶着周小川來到邊上,沒有和他們在一個隊伍。

老把頭說是山神,其實是四百年從山東前來放山的老把頭孫良,他爲了救放山的兄弟,而長眠於長白山。

比如伱要是喊了蘑菇,那你就得把蘑菇揹着。

他明白這個後人是說的後代。多年以後過來的話,可能會有人蔘種子掉落子附近形成人蔘。

在他們隊伍的附近,兩人學着找了起來。

幾人聞言便紛紛跪在了石頭前。

人羣來到山坡,黃段琳便給幾個人安排了一下位置,人員拉開,彼此相距兩三米,隨後人羣便並排向着山上緩緩走去。

又說了一些神話傳說,比如人蔘姑娘一天能跑九個山頭,躲着放山人。

人蔘的生長環境就是溼度大,在山區溼度大的情況下會形成霧,太陽光形成色散現象。

一邊走,一邊用手裡繫着紅繩的木棍扒拉着草叢,仔細觀察草叢裡是否有人蔘的存在。

大家聞訊,一臉高興的跑了過來。

“給老把頭磕頭,讓老把頭保佑我們上山拿大參!”

周小川在旁邊聽着,也算是被普及了一下知識。

“適合長野山參的地方,在西坡和東坡。”

挖人蔘的時間是漫長而無聊的。

人蔘在這個季節結果,被人稱爲紅榔頭市。

隨後他低聲對着周小川解說了起來。

…………

色散現象唄。

所以放山人也有自己的口訣:三丫五葉,背陽向陰,欲來求我,椴樹相尋。

頭棍和邊棍負責引路,負責把握着全隊前進的方向和節奏,還得防止迷路。

爲了尋找人蔘,也是爲了防止草叢中的毒蛇給咬到。

周小川聽的是津津有味,感覺這些比他趕山挖到人蔘更加的有意思一些。

這叫排棍兒

聽到他的話,周小川疑惑了一下,“挖到就回去?只挖一顆?”

有了開門紅,大家的心情也是好多了。

一個小時以後,在一個山坡下衆人停了下來。

尋找人蔘也被稱之爲壓山。

周小川百無聊賴的拿着棍子在草叢裡扒拉着,時不時的挑飛一條蛇。

周小川點了點頭,“嗯,我好了。”

周小川聞言愣了一下,隨後反應過來笑道:“哦,我帶的玉米粉,一直沒捨得吃,平時我都在這裡面打小動物吃,就怕糧食吃完了,又打不到獵物。”

周小川點點頭,便在那裡聽黃椴林那些人在聊天。

隨後在上面刻了幾道痕跡。

“棒槌!”

“來來來,把老爺府搭上。”

幾個人組成的隊伍就叫放山幫。

而此時旁邊已經有人在附近尋找苔蘚。

拿出東西,黃椴林便在那裡忙活起來。

聽到他的話,張和平笑着將自己手裡木棍上的紅繩解了下來。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行,我知道,不過我們兩個就這樣看着嗎?”

將繩子系在人蔘枝葉上。另外兩頭則是系在旁邊的小樹苗上。

周小川見狀便奇怪的問道:“把頭,你這是幹什麼?”

採參的稱之爲放山或者趕山,人蔘稱爲棒棰,這種說法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好在沒讓他們兩個也跪下,不然就尷尬了。

周小川看着這些人慢慢尋找,他也是一陣的無聊。

作爲懲罰,那就是看到什麼喊出來以後,你就得揹着。

這些他已經看不上眼了。

既然有規矩。

這裡的蛇還真不少啊!

忙活了半天的時間,快到吃中午飯的時間,衆人毫無所獲。

張和平低聲對着他笑道:“所以啊,你一會別說話,不然影響到別人就不好了。”

而他則是掐了三根大小差不多細的樹枝,插在了小房子前面。

張和平聞言哦了一聲,“早知道我就跟你一起過來了。”

瞧見棒棰大聲喊,忙把紅參繫上邊。

嘴裡紛紛唸叨着保佑他們拿大參的話語。

旁邊的張和平對着他低聲解釋了一下。

說完,把自己的一半紅繩又給繫了起來。

這還算是運氣好的,你要是看到石頭,喊了石頭,那你就得把石頭揹着。

興師動衆的過來,連露營的地方都搭建好了,挖一顆就回去了?

不過他沒有去問。

打包好以後,將東西放到了其中一個人的揹簍裡。

人蔘因爲懼怕強光,所以人蔘一般生長在草木,低矮灌木以及高大喬木的三層立體環境中。

不能空手而歸。

沒見過這陣仗。

“4葉!”

不然你就不是一個合格的把頭。

黃椴林見大家都弄好了,便招呼着一起去了山坡。

“嗯,差不多吧!不過也不是一定的。”

對方見狀笑了笑:“‘打拐子’,就是這些折斷的樹枝,意思是這裡已經有人搜尋過了。

這樣可以防止重複壓山!

還有就是迷路的時候,這也是一個座標。”

周小川聞言點了點頭,難怪他看到邊上的人每隔一段距離,就折斷一節樹枝。

(本章完)

第70章 ,賣糧食(加更一章)第392章 ,交火。番外第554章 ,幕後黑手第950章 ,出發內地。第348章 ,救人。第1046章 ,我也有任務第1217章 ,啥東西都要…第249章 ,後路(平安夜都吃蘋果了沒有?)第1297章 ,自己人。第297章 ,那你倒是打呀?第383章 ,抵達第51章 ,周家兄弟第55章 ,搬新家第237章 ,偷溜第523章 ,活躍的趙保山第679章 ,檢查(求月票!!!)第606章 ,劉傳明家的世外桃源。第189章 ,小米去醫院第1187章 ,白養你了第1136章 ,問,那就是機密。第1047章 ,出發海城第1311章 ,挖牆角第993章 ,受排擠的章林第680章 ,趙青青的煩惱(求月票!!)第849章 ,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容嬤嬤嗎?第198章 ,機車班報到第252章 ,不是司機的司機第106章 ,名額的風波第54章 ,大食堂第883章 ,還是要靠關係第1027章 ,張平離開第389章 ,“忽悠”上船。第754章 ,安保公司嘛!大家都懂的!第359章 ,意外的升職(求訂閱)第36章 ,交易第72章 ,警告第472章 ,暗度陳倉第1024章 ,還不如去搶金店第683章 ,章林詢問。第300章 ,丟布。第933章 ,親力親爲的不是好領導第438章 ,抓兔子。第582章 ,過年。第1289章 ,你怎麼不去死算了。第116章 ,送禮第1038章 ,有不同的想法也很正常嘛第390章 ,抵達礦區(1)第1299章 ,短兵相接。第371章 ,沒事你別去招惹他第886章 ,打發要飯的呢!第115章 ,小姑和小叔第1039章 ,我皮厚第1278章 ,好男怕三纏 烈女怕三撩第669章 ,謎團第1174章 ,今天這雞沒下蛋。第574章 ,發現情況,所長上門(三章合一)第303章 ,“上樓下樓,洗手洗澡”。第116章 ,送禮第1052章 ,第1062章 ,我有名字第299章 ,第536章 ,把錢交出來吧第1063章 ,劇情好像有點不對。第1180章 ,得罪你的是周明,又不是我。第240章 ,來根菸第983章 ,上套第316章 ,我們是共同學習進步第415章 ,通知書第538章 ,第1109章 ,總有刁民惦記自己第205章 ,我成大舅了?第49章 ,我也是神偷?第469章 ,兩人有情況第1259章 ,心頭一塊肉。第152章 ,村裡辦喜事第927章 ,不知道天高地厚第1102章 ,您老就說是重操舊業了。第351章 ,訓練。厚顏無恥第827章 ,洋鬼子找你第487章 ,爭執第971章 ,二老歸來第616章 ,第1231章 ,(現實)趕着捱打去第995章 ,孩子們啊,你們還是太年輕了啊!第717章 ,兩邊忽悠第179章 ,馮凱做黑市第47章 ,被抓(求推薦)第236章 ,事故第1321章 ,區別對待第330章 ,街道辦張主任。發現一本同類型的空間年代文。第54章 ,大食堂第1121章 ,你是來拆臺的吧?第674章 ,張平有請第204章 。是時候展現才藝了第84章 ,沒名字第575章 ,縫紉機第598章 ,賺錢換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