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季後賽進行的如火如荼的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CBA聯賽總決賽都已經結束了。
不過賽季雖然早一步結束,但CBA的球員們卻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提前進入假期。
國家隊緊急召集所有國家隊正式成員與預備成員準備開始秘密集訓。
眼下已經是4月底即將5月,距離8月初里約奧運會正式開幕只剩下了3個月。
今年的奧運會,華夏籃協非常重視,或者說是王霄的言論以及他在執教華夏男籃這兩年爲球隊所帶來的成長讓籃協高層不由得對這次奧運會成績充滿了期待。
畢竟如果華夏男籃在奧運會真的有突破性的成績,甚至真的像王霄所說的那樣奪冠捧金,那籃協所有的高層位置怕是都要步步高昇了!
爲了備戰這次里約奧運,籃協提早聯繫好了訓練場地,安排好了熱身賽,還按照王霄的要求從美國高薪聘請來了專業的訓練師團隊。
在CBA總決賽結束後僅一週就召集所有國家隊成員開始集訓。
在NBA無緣季後賽的易建聯,程傑以及在哈佛大學的郝鵬都已經提前回國做準備,而首輪被淘汰後的王猛也沒有休息,馬不停蹄的坐上飛機趕赴集訓地點。
王霄作爲國家隊的主教練,雖然因爲NBA季後賽的原因不能第一時間趕回去安排佈置訓練計劃,但他卻也通過電話視頻與國家隊助理教練們共同制定了集訓的訓練安排。
等到季後賽結束後,王霄也會第一時間回到國內投入到集訓工作中。
里約奧運會的成敗,將直接決定王霄系統升級能否完成,如果無法奪冠,那麼王霄系統的升級就至少要到2019年男籃世界盃的時候了!
那未免時間也太久了,若是按照系統每勝利1場比賽獲得200勝利值的獎勵來計算,這三年王霄要多損失多少勝利值?能給自家球員提供多少訓練時的加成?更別說系統升級後究竟有什麼樣的好東西早就讓王霄好奇不已了。
籃網與凱爾特人的比賽,最終還是籃網笑到了最後,總比分4:3,雙方戰滿了7場比賽,籃網纔在林書豪驚人的發揮下艱難贏下比賽。
7場比賽下來,林書豪場均貢獻29分8.8籃板11助攻的準三雙數據,同時還有2.2搶斷以及1.8封蓋,表現的宛如一個全能的超人一般。
當然,之所以能打出如此豪華的數據,一方面是因爲林書豪本身個人實力的因素,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凱爾特人控球后衛位置的防守着實有些相形見絀。
小托馬斯如果論進攻,完全可以和聯盟絕大多數全明星後衛一較高下。
可一旦說到防守,那就完了。
身高1米75的小托馬斯在控球后衛的位置上無論對上誰,都處於絕對的身高劣勢,這使得哪怕他有着不遜色任何人的速度力量,也很難在防守端有所作爲。
林書豪現在的身高與賈森.基德相仿,也有差不,1米93,與小托馬斯有接近20釐米的差距,這幾乎已經是NBA外線球員與內線球員的身高差距了!
所以當林書豪與小托馬斯對位時,哪怕是相對而言較弱的進攻也顯得殺傷力十足,大有與庫裡,威斯布魯克等進攻型雙能衛一較高下的模樣。
然而欺負小托馬斯的好日子在系列賽結束後也已經算是到頭了。
原因很簡單,籃網第二輪比賽的對手是王霄的雄鹿隊,而雄鹿隊的首發控衛,是身高2米11的字母哥阿德託昆博。
剛欺負完比自己低接近20釐米的小托馬斯,馬上就要對上比自己高接近20釐米的字母哥阿德託昆博,這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體驗。
然而有一說一,在王霄看來,放眼整個聯盟的控球后衛中,如果說沒有換防協防,單純的一對一較量,可能表現最好的就是林書豪了。
老年時期的基德可以在賽場上一對一單防詹姆斯,林書豪自然也能多少限制尚未成長到巔峰水準的字母哥。
雖說在身高體重力量方面都處於絕對下風,但林書豪並不是死腦子的球員,他會在交手中找到並且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比如說速度,敏捷等等……
這兩人真正對位後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就算是王霄也猜不出來。
在常規賽的時候,雄鹿與籃網兩支東部球隊有過四次交手,雄鹿獲得了3勝1負的戰績,但這其中有三場比賽都是在全明星週末前,也就是杜蘭特來到雄鹿隊之前,那個時候雄鹿隊還需要給奧拉迪波與米德爾頓留位置,字母哥擔任的還是大前鋒。
而在全明星之後的一次交手中林書豪因腳腕扭傷缺席,兩人也未能成功交手。
……
5月2日,在雄鹿隊主場,東部半決賽雄鹿隊VS籃網隊的比賽正式開始。
看着賽場另一邊雙手叉腰看着隊員們熱身的王霄,林書豪臉上帶着一絲苦笑。
10年以狀元身份進入NBA後,林書豪不知不覺在聯盟已經度過了5個年頭,這五年來他在NBA也算得上打出不小的名頭,三次助攻王,兩次搶斷王,入選過最佳二陣最佳三陣,連年入選最佳防守一陣。
在2014年夏天,他與籃網完成續約,籃網毫不猶豫的給了林書豪一份5年的頂薪合同。
獲得了榮譽和金錢的林書豪卻還是有不順心的事情,那便是帶隊成績。
作爲籃網唯一的明星球員,林書豪這些年幾乎可以說是單槍匹馬扛着籃網前進,唯一能幫得上忙的也只有布魯克.洛佩茲。
在這種情況下,林書豪這幾年基本上都能將籃網帶到東部上半賽區,並且殺入季後賽分區半決賽,這已經非常優秀了。
然而這在林書豪看來並不夠,遠遠不夠!
作爲一名職業運動員,應該以獲得最終勝利爲目標,也就是總冠軍!
在大學時期,在王霄的執教下,林書豪連續體會了好幾次贏得最終勝利的喜悅。
但到了NBA後,林書豪發現,自己在年復一年不斷的經歷着失敗,而教練卻依然每年享受着勝利,彷彿家常便飯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