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代的一些情懷真的很難評判,親人們特別的團結,有事也是一起上。誰被欺負了,真的可能會因爲年輕輩的人一個小小的鬥毆,起因家族之間的團戰。當然了,也存在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就算是打仗期間還有漢奸呢。不過畢竟是少數。
這年代雖然講理,但在農村,很多爭鬥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清官都難斷是非,一起爭鬥,家族人口單薄的人,就會處於弱勢。
一人可以分十斤棒子麪,二十斤紅薯,大家對羅文這當大哥的自然沒話說。本來就是大哥自家的東西,大哥還要照顧歲數大的老媽,這一下分出去一半了。特別是大姑爺和小姑爺,他們的身份可沒兩個當叔叔的關係親。
這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雖然現實裡沒話說的那麼無情。但真實情況就是女兒不如兒子,有能力的父母要救濟小孩,也是先緊着兒子來的。
羅文的做法說明他們可沒把自家妹子嫁出去就當外人看,這要是敢對她們不好,就得掂量掂量了。
羅家人,包含羅成家一些更遠房的親戚,在龍陽鎮的人口算不上很多。但也算過的去,可現在出了羅成這樣一號人,要是跟羅家人起爭執,就算鎮裡或者村裡大姓(人多)的,也要考慮了。
幾人帶來的布袋都不大,帶能裝棒子麪就夠了,紅薯這東西,一人抱幾個,二十來斤其實也沒多少,今天來這裡的,哪家沒四五個人的。
子女齊聚一堂,孫子孫女,甚至曾孫都有了,今天最開心的其實是羅成的奶奶。昨天晚上吃了饅頭,今天早上又吃了幾個素包子,這身體的體能至少是恢復了不少,走起路來看上明顯有勁些,但這也是體能上的恢復。真正要身子骨變化,還得吃些營養類的東西,慢慢的調養。
一大盆紅薯粥,就在男人們閒聊的時候端了上來,但沒到開吃的時候。一鍋紅薯粥不只一盆,剩下的在廚房另外一個盆子裝着。得等第二鍋煮好了纔好開吃,否則這樣多人,總不能才吃個一二碗,又放下碗筷閒聊等第二鍋吧。
桌上放着一盆熱騰騰的紅薯粥,裡面可是放了細糧大米的,羅成說小米有營養,奶奶喝了好,又放進小米混着煮。
平時在家裡都喝的稀的,那稀的程度都可以直接看見碗底。今天別看一大鍋一大鍋的煮,要知道小米大米這東西,本來煮粥的話,一斤就能煮一鍋比較濃的粥,雖然今天是準備分三鍋煮,但紅薯的量可沒少放。
看着不能立刻吃,幾個閒聊的大老爺們都把凳子搬出來坐走廊上聊天了。這也看見羅成跟着表妹堂妹混一起,而他們的兒子,年齡小的又待在一邊找蟲子玩,年齡大的,在幫忙幹活。
就這畫面,竟然沒有一個人覺得違和。這要把羅成換成一個堂弟表弟試試,保證第一眼看見就想揍一頓,不像話,人家在忙,你一個男的待在女娃堆裡混,像什麼樣。
粥煮的比較快,又是第二鍋,大米小米都是在一開始煮好了的。也就是十來分鐘,大姑就出來喊吃飯了。
這吃飯,先盛鍋裡的,因爲鍋還要空出來,煮第三鍋。盛好後,也不是立刻就開吃的,否則別說這是粥了,就算是幹米飯,這些能吃的,也能幾口子給你嚥進肚子裡去。
這吃食,得講規矩,你多吃一碗,別人平均下來就要少吃一口。第一碗,每人都有,家裡碗筷不夠,都讓他們帶碗來的,這年月碗的大小也比較統一,不存在誰帶來的碗大碗小的。
家裡有年齡比較小的小孩的,像小姑和大姑家,都有十歲左右的。雖然不用喂,但起碼得幫他們盛好,還有大叔家的兒子都有小孩了,兒媳婦也是帶來了的,也得照顧好。
反正就是該盛的盛,吃飯要有眼裡勁,吃完了就得等着,等大家都第一碗乾的差不多了,自然會有人帶頭去盛第二碗,那時候大家都可以跟上了。
這是在農村,在城市裡如今也是有規矩的,只不要稍微好一點,但哪怕是親人間的走動吃個飯,又或者是同事間聚聚。這吃飯還都要記得給飯票招待的人,到人家家裡去吃飯,你這錢可以不給,要是不給飯票,人家可能就要努力的省出你這一口來。誰的定量都是有數的,甚至在城裡,誰當家,其他人,哪怕是父子之間都要交飯票。
姑姑嬸子她們也不上桌,別說她們了,就那麼一張桌子,能坐幾個人,乾脆也就羅成的父親和叔叔姑爺他們坐着,本來是讓奶奶也去坐着的,但奶奶不願意,她願意到廚房裡站着跟老媽她們一起吃。
除了奶奶,吃飯沒限制,其他人都得按照規矩來。不懂規矩的,在廚房裡你摸不到鍋鏟,在客廳裡,幾個大老爺們會直接讓你明白什麼是規矩。
所以羅成這一輩的,或者說這輩份以下的,都是端着碗在外面站着吃。覺得站的累的,可以隨便找個土塊石塊的當凳子坐。
在廚房的羅成老媽會在大家第一碗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去客廳看看,要是客廳裡大老爺們都吃完了,就會開始招呼第二輪。而第二輪,又有規矩了,年齡太小的小孩,基本上沒機會進入第三輪,也就是十歲以下的。
另外就是沒結婚的女生,也基本是就給吃兩碗,有點重男輕女的思想意思。說是說女娃本就應該沒男娃能吃,但這都是沒油水的年代,吃乾飯女生一樣能吃三碗,稀的怎麼可能就吃不了了。
不過這一輪對女生也會有點照應,會盡量多撈點紅薯給她們。
等第二輪吃完,其他人也可以盛第三碗了,這第三碗過後,不管有沒有多餘的,都要懂規矩,別再吃了。除非是實在剩太多,每個人都可以再來一碗。稍微多一些,是可以留着羅成家晚上再吃的。
(這年代最缺的就是吃食了,所以多吃一點,少吃一點,在別人眼裡是一種很不像話的事情。一直到後來,吃食這方面稍微鬆了些,每人吃多少,不能多吃這樣的規矩才慢慢沒了。而這時代,別說客人了,就算平時沒客人,一家子人,大家都餓,你不能因爲你能吃,吃的快,就可以多吃些,都是分着吃的,不講規矩會被說,除非是那種偏愛的,給男娃多吃,給女娃少吃。很多爺爺奶奶就偏孫子,不喜歡孫女的,因爲孫子是傳宗接代的。思想觀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