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我也想進步

五月中旬,張叔夜押秦鳳路經略劉叔平一家回返東京。

如何處置劉叔平,要看楚王的意思。

但五月下旬楚王的來信中,只簡單交待一句‘劉叔平暫且收監’,剩下的內容則是請範恭知和張叔夜南下前往安豐。

自從嘉柔南巡,駐留東京的範恭知已是東京名義上的最高官員,楚王忽然相招,齊國朝堂馬上察覺到了一些什麼。

不少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了小小安豐。

六月初二,範、張兩人抵達安豐當日,嘉柔、陳初便在藻園接見了兩人。

關於長公主和楚王之間的緋聞,範恭知早有耳聞,此時兩人聯袂出現,似乎已有昭告天下之意。

想到這些,範恭知甚至稍有欣慰不管怎說,他和先帝都是君臣一場,如今的齊國局勢,長公主等姐妹十幾人,簡直就是楚王砧板上的魚肉。

是生是死,都是淮北系的一句話去年時,他甚至聽到風聲,某些人準備對長公主不利。

隨後,長公主便被接到了蔡州。

如今看來,楚王除了早起政治上的考量,對長公主也有幾分真心。

在這四國並立、紛爭不斷的時局下,長公主隨了楚王,也算一個不錯的結局了.

由此,範恭知又想到了自己長公主不在東京,按說他這位一國執宰不該輕離中樞。

現下楚王又經東京大勝後,聲望已如日中天,此次忽然相招已年過七旬的範恭知猜測,楚王已經不用他這樣的劉齊舊臣再撐門面啦,是時候退嘍.

果然,楚王一開口便歷數了近年來範相功績,又謙遜言道:“當年本王尚處微末,多賴張兵部和範相在先帝面前替本王美言,說起來,範相於本王有提攜之恩啊!”

這是說,當年陳初率桐山民壯佔蔡州、殺鄭乙之事。

那時範恭知哪兒知道陳初一個小小都頭,他之所以幫陳初說話,是出於和錢億年、吳維光等後黨爭權的需要。

卻不想,最終養出了這麼一位權臣。

範恭知稍一恍惚,頗有些桑海滄田之感,卻依舊恭敬道:“楚王之才,如錐處囊中,鋒芒難掩,下官不敢居功.”

陳初哈哈一笑,忽道:“範相今年貴庚?”

耳聽正戲來了,已做好思想準備的範恭知忙道:“下官已七十有五近來頗覺精力不濟,終日昏昏,臣此來,正要向殿下、向楚王乞骸,以歸鄉里.”

“哦?”陳初驚異一聲,看向了坐於上首的嘉柔,一直沒開口的嘉柔這才道:“範相雖七十有五,但素來身體康健,如今國朝板蕩未止,範相不可不可棄本宮而去~”

最後這句,是嘉柔自己加上去的,嘉柔明顯動了點情緒,聲線微顫。

也是,範恭知、張純孝已是齊國朝廷僅存劉齊舊臣。

張純孝投靠淮北比較徹底,甚少與嘉柔交流,但這些年來範恭知明裡暗裡沒少關照嘉柔。

這點微弱支持,在嘉柔剛剛攝政、和楚王敵友不明之時,尤顯珍貴。

範恭知一聽,卻慌了神他以爲長公主和楚王在自己是否退休一事上沒能達成一致,長公主纔開口挽留。

如此一來,夾在殿下和楚王之間就難辦了.楚王和殿下有男女之情,可楚王卻不會憐惜他這個老頭子啊!

萬一楚王動怒,他範家一家都得倒黴。

一念至此,範恭知連忙躬身行禮,只道:“求殿下准許臣告老.臣老了,再佔着這相位也是尸位素餐。求殿下憐憫,容老臣安享晚年”

殿下,你就別執拗了,讓老臣再好好活幾年吧。

嘉柔也沒想到範恭知反應這麼大,不由又看向了陳初。

陳初原本想讓嘉柔在範恭知面前落個好,也算全了範恭知和劉家的君臣之義。

此時見老範這般緊張,不由道:“範相,國朝確實正處用人之際,如今有一樁事,只有德高望重的範相方纔擔任,範相老驥伏櫪,請範相再助國朝一回.”

說罷,陳初起身,朝範恭知一禮。

範恭知見楚王態度誠懇,不禁迷惑,小心道:“楚王,到底是何事?”

“西北!”

陳初一開口,範恭知便知道是怎回事了此次金夏從西北犯境,西北軍幾大將門皆損失不小折家還剩了半口氣,佟家只剩了一根獨苗,劉叔平被押解進京,馮雙元更是有丟城之罪,雖事後表現積極,重新收復了城池,但他這節度使肯定不保了。

以後,西軍將門大概還能在西北留有一定影響力,但像以前那種軍政一把抓的狀態,肯定回不去了。

從楚王遣其妻弟秦勝武爲副將進入西北,便可看出一些端倪.秦勝武所部,最先換裝了火銃,其人地位超然,有王妃這棵大樹,自然不會輕易被人拉攏。

他又是折彥文的妹夫,日後由他鎮守西北,折家也不會太過牴觸。

但歸根到底,楚王要藉此機會結束西軍將門聽召不聽宣的歷史,徹底將西北納入齊國政治體系的心思已非常清楚。

而他範恭知若去了西北,便是要替楚王幹這得罪人的活!

老範不禁猶豫起來,臨老了,確實不太想去趟這渾水.

沉默間,陳初和嘉柔又是一番眼神交流,隨後便聽嘉柔溫聲道:“範公,當年父皇殯天,兄長作亂,嘉柔一介女兒身,惶恐無所依.此後多年,皆賴範公時常教導、督促,才使得嘉柔漸漸學會了理政”

這些年,嘉柔不容易,作爲百官之首卻又是劉齊舊臣的範恭知何嘗不是如履薄冰。

此刻聞聽嘉柔之言,範恭知不由百感交集。

接着,嘉柔又傷感道:“範公即是先帝老臣,於嘉柔來說,亦師亦父,範公不願去往西北,嘉柔自是不會強迫.若範公執意乞骸,嘉柔也不阻攔,卻不能讓操勞一生的範公如此寒酸的歸鄉.”

說到此處,嘉柔忽然喚道:“黃公公,書旨.”

侍立一側的黃豆豆連忙研磨鋪紙,範恭知不解間,卻聽嘉柔道:“茲有賢相範公者諱恭知兩朝砥柱,嘉其勤勉,念其忠誠,特授意冊封,以彰其功.封爲鄭國公、擢爲昭文館大學士、蔭其妻爲一等國夫人”

後頭,還有一大堆封賞。

範恭知不由驚愕.諭旨中將他大肆誇讚一番就不提了,關鍵是這封賞太厚了!

周齊兩百年間,活着封國公的文官屈指可數,整個大齊他更是獨一份。

更別提封妻廕子瞭如果說這是他去世時的追封,尚勉強說的過去,活着去領這份榮耀,範恭知也頗覺羞愧。

走神間,嘉柔諭旨已口述完畢,範恭知下意識擡頭,卻見嘉柔眼眶微紅,可旁邊的楚王卻眉頭緊鎖,忽道:“殿下,西北一事除了範相無人可擔啊!”

“楚王休要再講了,既然範公去意已決,本宮亦不忍強攔.”

嘉柔這話,說的哀哀切切,仿若一位被長輩拋棄在了荒野中的小女孩。

範恭知便是明知殿下在和楚王唱雙簧,卻還是一咬牙,道:“殿下,楚王!臣願效死,前往西北!”

不管是封公的極大殊榮,還是殿下和楚王的苦心表演,範恭知都知道,西北一行是免不了了。

不然,就有點給臉不要臉的嫌疑了.

六月初三,自安豐傳出一則震動大齊官場的消息劉齊舊臣、宰相範恭知受封鄭國公,兼樞密副使,領西北節度、總覽西北四路軍務

眼下局面,西北四路將門衰弱,確實需要一位重臣坐鎮,以待報復西夏去年的南侵之仇。

但誰也沒想到,會是範恭知;也沒想到,楚王竟給了他樞密副使、總覽四路軍務的巨大權柄!

可冷靜下來一想,此項任命卻又無比妥帖。

總覽四路,自是免不了和曾經如同土皇帝一般的西軍將門殘餘勢力鬥爭,範恭知是劉齊舊臣,等於在西軍和楚王之間有了緩衝帶。

若直接派遣淮北系官員,但凡雙方有了衝突,不管楚王如何處置,都會有人覺着他偏幫淮北系。

二來,範恭知年事已高,西北一行,應該是他致仕前最後一次差事了,便是給了他巨大權柄,也不虞尾大不掉。

三來,楚王藉此給舊臣吃了一顆定心丸舊臣也可得重用、也可封公拜侯。

此舉不止給劉齊舊臣看,也給周國官員看。

不然,楚王怎會故意在安豐封範恭知爲鄭國公?

這麼一想,一位老邁文官總覽西北,好像也不是什麼太接受不了的事。

消化了此事以後,衆臣的心思馬上活絡起來.範相此去西北,相位便空了出來!去年大齊擊破金夏聯軍以後,已明顯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屆時楚王改朝.這開國宰相,註定要名留青史啊!

眼下大齊朝廷勢力分作兩派,一派爲劉齊舊臣,一派爲淮北系。

淮北系遠強於舊臣,但前者在朝中勢力又可細分爲蔡、陳兩派

至於這相位花落誰家,誰也說不準。

但自從範恭知去往西北上任的消息傳到東京後,吏部尚書蔡源的府上,忽然熱鬧了起來。

登門拜訪的官員絡繹不絕,可沒兩天,蔡源便稱病閉門謝客維持了一貫的低調作風。

如此淡然模樣,讓外界紛紛猜測,蔡尚書是不是已得了楚王口信,被內定了?

六月初八。

蔡州衙前街,淮北經略府上。

“你母親近來思念阿瑜,茶飯不思,英俊,你夫婦二人陪你母親前去安豐探望一番吧。”

被急匆匆召回來的潁州同知陳英俊,望着故作輕鬆的父親,不由苦笑一聲。

平日裡,母親和阿瑜同在蔡州,隔三差五便能見上一面。

妹子一家上月剛從蔡州去往安豐小住,母親便想的需要親自跑過去看一眼?

陳英俊出仕也有好幾年了,自然聽到了範相西行的消息,怎會猜不到父親心裡的想法。

斟酌一番,陳英俊勸道:“爹爹,父親貴爲淮北經略,叔父又在安豐爲相,便是元章心胸廣闊,也不會輕易讓父親和叔父二人同爲齊周執宰,依兒看,此事就算了吧.”

“你說甚呢!”陳景彥不自然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不悅道:“就是你娘想阿瑜了,過去看看。”

“爹!您瞞瞞旁人也就算了此時讓孃親前去探望,誰人不知是您想讓阿瑜吹吹枕頭風.”

陳英俊很不給面子的拆穿了老爹。

也確實,單看老陳和老蔡兩人的貢獻,似乎誰做這大齊宰相都屬應當.實力旗鼓相當之下,那枕邊風就變的重要起來。

陳景彥臉上一陣尷尬,重重的將茶杯擱在了案几上,徑直道:“便是你叔父在安豐爲相又怎了?自元章微寒之時,我家便壓上了全族性命傾力相助與他!這麼多年,爲父可做過一件損害淮北、損害元章利益之事?我的爲人,元章清楚!”

見父親將話說開,陳英俊又道:“兒自是知曉爹爹品性和能力都有宰相之才,可叔父畢竟”

陳英俊話未說完,便被父親打斷道:“守廉是守廉,我是我!你叔父還是我引薦給元章的!”

這話一出口,陳英俊品出點味道來叔父從一介布衣一步登天入周爲相,似乎刺激到了爹爹。

一旁,譚氏見爺倆談不愉快,不由低聲道:“英俊,你爹爹上月去王府商議西北軍費之事,被那蔡妃氣的不輕,想來你妹妹在王府也要被蔡妃穩壓一頭,你爹爹這麼做,還不是想讓你們兄妹往後好做人麼.”

這是譚氏站在婦人角度的理解,也有替夫君說話的意思,可陳景彥聽了,不但不領情,反而更加不悅道:“我欲爭一爭這相位,豈是因這點小事!我此舉爲公不爲謀私!若我能如願以償,纔好在大齊全境推廣淮北富民之法!”

父子相知,陳英俊知曉,父親自打在桐山搞成那西瓜節、體驗了萬民愛戴之後,多年來確實稱得上盡心爲事、竭力爲民。

是以,父親‘爲公不爲謀私’的話,他是信的畢竟,到了現下,陳景彥早已脫離了對財、色的慾望。

他所求的,是文人最高的追求流芳百世的賢相之名。

便是有些私心,也不過是不想一直被胞弟比下去。

沉思片刻,陳英俊還是多說了一句,“爹爹,蔡伯父未必沒有此心啊,你倆這麼一爭,總會傷了和氣”

“我與你蔡伯父便是爭,也是君子之爭.不會使齷齪手段。”

說到這兒,陳英俊、譚氏齊齊看了過來.您都準備教唆女兒吹枕頭風了,還能說成君子之爭啊?

陳景彥被娘倆這麼一看,才意識到靠姻親紐帶上位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不由一滯,隨後迅速調整過來,只聽他又道:“再說了,元章興許樂見我與你蔡伯父爭上一爭.”

譚氏不由驚訝道:“此話怎講?”

“如今朝中劉齊舊臣已所剩不多,咱淮北一家獨大.若此次任命新相,咱陳家和蔡傢俬下達成默契,不管兩家共推蔡源,還是共推我,元章才擔心.”

譚氏似懂非懂,陳英俊自然是聽懂了,小聲向母親解釋道:“孃親,爹爹的意思是,我桐山五族雖爲一體,但日後一旦元章君臨天下,咱們四家便都是臣子。若咱家和蔡伯父家過於默契,那這朝堂到底是元章說了算,還是陳、蔡兩家說了算.”

六月初九。

一早,陳英俊夫婦陪同母親去往蔡州東濡河碼頭,準備乘船南下,過淮水至安豐。

便是經過昨日深談,陳英俊瞭解了父親的深意,但心中仍有些不齒這般行爲,甚至忍不住拿父親和蔡伯父對比了一番。

不說兩人能力,單說氣度,父親便遠比不上.據他得知的消息,留在東京中樞的蔡伯父都沒着急,早早閉門謝客,一派處變不驚的高姿態。

哎,爹爹,你看看人家蔡伯父!

辰時中,陳英俊攙着母親登船。

剛在船頭站穩,卻見遠處行來數頂涼轎.陳英俊定睛一看,嚯,先後從轎內下來的分別是蔡源二子蔡坤、其妻尤氏、其母王氏。

桐山五家之間有通家之誼,自然互相認得。

蔡坤和陳英俊看見彼此時,皆是一愣.想躲進船艙已來不及。

因蔡母王氏年歲最高,陳英俊一家只得下船見禮。

“蔡兄~”

“陳兄~”

陳英俊和蔡坤不尷不尬的見了禮。

而王氏和譚氏卻已親熱的牽上了手。

“陳夫人,一大早這是去哪兒啊?”

王氏笑的一臉慈祥,譚氏同樣笑的一臉無辜,“蔡夫人,我是個沒出息的,阿瑜離蔡半月,我便想她想的睡不着覺,今日特地去看看她。不知蔡夫人要去往何處呀?”

“呵呵,可憐天下父母心,老身也要去往安豐,看看我家嫿兒.”

“呵呵,同去,剛好路上作個伴”

“呵呵,也好,正好藉此和陳夫人多親近親近~”

兩位貴婦手挽着手,一人說着‘同去,路上作伴’,一人說着‘藉此多親近’。

可兩人走到碼頭旁,卻又不約而同的鬆開了彼此的手,各人上了各家的船。

方纔那番話,只當了空氣。

臨別之際,陳英俊和蔡坤拱手道別。

後者笑道:“陳大人倒是和陳妃兄妹情深,拋下潁州職司也要親去安豐看一眼.”

不管陳英俊對爹爹謀求相位一事怎想,但出了門,他們就是一家人,耳聽蔡坤話裡有話,陳英俊不由笑道:“彼此彼此,蔡兄這不是也要親去安豐看望蔡妃麼?不過,說起來慚愧,小弟此行看望阿瑜只是個由頭.”

“哦?那陳大人去安豐的真實目的所爲何事?”

蔡坤當然知道陳英俊一家去安豐的真實目的,此時聽他主動承認了,不由好奇道。

陳英俊卻哈哈一笑,道:“我啊,卻是想我那小外甥了!”

“.”

蔡坤笑容一滯,硬擠出呵呵兩聲,轉身去了自家船上。

有甚了不起!不就是爲王府生了個男嬰麼!王妃之位穩如泰山,你家妹子便是有了兒子又能怎樣!

155.第153章 堅壁清野,積極備戰第7章 十里紅妝369.第361章 魚目混珠,殺人留名第66章 令堂高壽176.第174章 各取所需第605章 【番外】玉儂篇一349.第343章 又見摔杯爲號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99.第98章 貓兒的野望73.第73章 鷺留新村第400章 她是好人還是壞人?71.第71章 有些事,我不說第58章 好險!213.第210章 妙計拿捏陳都統第10章 叫我娘子第505章 留淮預備學堂377.第368章 與衆不同第511章 自罰三杯第498章 內部暗涌,驚天大案?第463章 長空碧血幻彩虹251.第247章 還是你們年輕人第535章 蔡嫿也想進步第53章 山裡的狼287.第283章 風雪裹蔡州,三娘入侯府第556章 大意了第389章 漢兒不爲奴80.第80章 傳統且保守310.第306章 喋血夏翠園第601章 土匪進了臨安城?第522章 爲君披戰甲,妾還做新娘198.第196章 又是一年新春時第57章 稍等一下第432章 聯亶抗亮357.第350章 十里相送99.第98章 貓兒的野望第594章 南海總督第545章 以退爲進,誅心之言第415章 閨中事107.第106章 一起吃個飯吧180.第178章 貓蛇聯手第445章 說客登門,奇兵西進261.第257章 狐假虎威?276.第272章 好事將近104.第103章 忙而不亂第484章 安豐探夫280.第276章 搶地盤?第419章 ‘國舅爺’夢斷潁川道第31章 花明月暗籠輕霧第504章 我那五弟222.第219章 不就是水患麼?252.第248章 貓蛇同心321.第317章 棋分三招第546章 夕園聚首訴衷腸,玉儂露拙藏情商239.第235章 狺狺狂吠第564章 祖宗基業,可增不可減。第464章 鐵火淬鍊,天下強軍第477章 大儀治軍215.第212章 君子藏銳氣於胸第525章 絕戶計266.第262章 祝我初郎騰於九霄之上第470章 兩國相印,晉楚王爵第562章 暮春時節,東京不夜288.第284章 賀新喜第576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征戰第493章 晴日驚雷290.第286章 金子誠,天之道117.第115章 我幫忙去了第532章 淮北是個好地方102.第101章 進擊的貓兒250.第246章 夜驚第25章 想了第6章 宋裡宋氣第456章 你攻你的城,我拔我的營260.第256章 家有忠良,妻母必賢367.第359章 雲捲雲舒盡入眼,非癡非傻靜聽第523章 小辛使計打援,鐵膽逞威斬將第471章 太上皇安豐臨朝,淮北衆亟待登基332.第327章 風雲匯聚95.第94章 大殺四方第20章 官人真好331.第326章 雞犬升天305.第301章 打草驚蛇272.第268章 睚眥必報第573章 南唐舊事第560章 奧斯卡大賞99.第98章 貓兒的野望第387章 望夫石360.第353章 糧食危機?第426章 王府團圓235.第231章 清理門戶136.第134章 醫者父母心356.第349章 漢家可再興矣!第459章 山雨欲來第459章 山雨欲來第24章 諢號366.第358章 你吹,我也吹74.第74章 生來天敵223.第220章 家有一老77.第77章 十字坡兇案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