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名人效應

9月份,段雲再次開始了自己的廣告攻勢,這次他一口氣拿出了300多萬,買下了廣州,上海兩個城市發行量最大的羊城晚報以及上海日報的整整一個版面,用來宣傳他們這次推出的新產品錄音機,並且對天音電子廠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大量新廠房以及段雲獲得深圳錄音機質量評比大賽一等獎的照片第1次曝光,絕對堪稱是一次大手筆的宣傳。

段雲這麼做無疑是在“秀肌肉”,這也是他品牌戰略的其中一步,爲的就是能讓廣大消費者對天音電子廠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從而打消他們對私營企業的顧慮。

一直以來,國內普通消費者對於私營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一直都有的諸如“廉價”“質量差”“也有售後服務”的刻板印象,段云爲了扭轉普通消費者對私營企業的這種印象,這次的廣告宣傳除了對產品的介紹,還有深圳工廠的廠房設備技術實力的圖片照片,讓普通消費者對於他們電子廠有個比較直觀的認識。

除此之外,段雲還聯繫了大量的編輯和記者,花錢包吃包住包路費,請他們到工廠來參觀,然後又給他們一些價值不菲的“小禮品”,諸如英雄金尖鋼筆,自己廠子生產的天音多彩錄音機,以及各種精緻的筆記本之類的東西,並且無論哪個報社的記者前來,段雲都會親自作陪,飯菜非常的豐盛,期間段雲也會講述一些天音電子廠成立和發展的過程以及期間發生的一些故事。

有了段雲提供的這些素材,酒足飯飽拿到段雲“小禮品”的這些記者回到報社之後,也都紛紛發表了關於天音電子廠的文章。

很快,大量關於天音電子廠的報道,出現在了全國各地的各種報紙之中,在這些報道中,段雲的天音電子廠被捧爲了“民營企業之光”“民族電子產業的希望”以及“國內最具活力的高科技企業”等等諸如此類的標籤。

而段雲也被很多報紙雜誌稱爲“優秀民營企業家”“深圳高科技產業領路人”以及“天才創業家”等等,有些頭銜扣的太高,以至於段雲看了後都有些不好意思。

而就是靠着這種鋪天蓋地的宣傳,段雲在一夜之間就成爲了全國家喻戶曉的青年企業家,而“天音”這個品牌,也緊緊的和段雲綁在了一起,段雲也成爲了和步鑫生,魯冠球,俞作敏同一檔次的知名企業家ꓹ 名氣和聲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有句老話叫人怕出名豬怕壯,段雲也一直很認可這句話ꓹ 但現在天音電子廠發展到這種程度,他想不出名都很難,而且樹大招風雖然不好ꓹ 但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甚至好處還很大。

首先就是隨着他個人名氣和熱度的不斷增加ꓹ 媒體對他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大,段雲企業將來無論生產什麼新產品ꓹ 幾乎不需要做什麼廣告ꓹ 就會有關注他的媒體主動報道出來,而且憑藉自己的名氣,他就可以進入層次更高的朋友圈,無論是和政府談判,還是到銀行借貸,相比過去都會容易很多,這也算是一種隱形的軟實力。

一波廣告宣傳攻勢下去ꓹ 段雲街道的產品訂單再創新高,各地專銷商會員都紛紛要求加大訂貨量ꓹ 僅僅9月這第1個星期ꓹ 段雲就拿到了11萬臺新品錄音機的訂單ꓹ 粗略估算ꓹ 僅這11萬臺新品錄音機的訂單,就能爲段雲帶來900萬的純利潤ꓹ 這幾乎已經相當於整個8月份的全部利潤。

如此多的訂單讓程清妍興奮不已ꓹ 只有半個月來ꓹ 她每天只睡5個小時左右,中午吃飯的時候都在看報表ꓹ 忙得不亦樂乎。

而段雲這邊的應酬也是越來越多,每天領着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記者參觀工廠,中午和晚上還要陪外地客人喝酒吃飯,偶爾空閒下來還要到產品技術研發中心組織會議,制定隨身聽生產設備設計方案以及研發日程,力爭在明年開始生產隨身聽產品。

段雲注重新產品和設備研發,同時也非常重視企業技術的嚴格保密,所有重要關鍵資料圖紙都會放入專門的檔案室中,除了自己和5名帶隊的教授,其他技術人員是無法從檔案室帶出任何技術資料的。

就在段雲忙於新一波銷售高峰的時候,日本那邊也傳來了消息。

楊秀春代理的團隊已經在日本學習了將近兩個月時間,期間她每個星期都會和段雲通一次電話,彙報一下這裡的情況。

楊秀春團隊在日本的學習進度很快,畢竟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加上日方的全力配合,所以到了現在,楊秀春團隊已經基本掌握了日本其他生產線的工作原理和技術參數,爲下一步設備回國安裝以及調試維修做好了準備。

同時楊秀春也發現了日方生產線的一些缺陷,這條日本生產線有些設備是被嚴重閹割的,日方廠家拆除了一些關鍵設備的零部件,用次品代替,而這些已經被清楚的寫進了當初購買協議的資料上。

見於這種情況,楊秀春提出可以由研發中心這邊自主研製R面研磨磨牀,芯片機抗阻計,以及抹音頭芯片切割機,絕緣報警器等設備,儀器,並且提供了研發這種幾種新設備的思路和基礎方案。

段雲全盤採納了楊秀春得意見,結束通話後,立刻就跑到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和幾名教授開了個碰頭會,新設備的研發工作立刻排上了日程。

“你又打算往技術研發中心招人?”程清妍聽到丈夫打算再招15名大中專學生進入研發中心後,驚訝的問道。

“現在咱們廠子研發項目很多,今天楊秀春從日本給我打來電話,跟我說需要研製4種新型儀器設備,剛纔我也在研發中心開會了,但現在研究所就15個人,工作壓力非常大,所以爲了能提前讓咱們的隨身聽生產線投產,就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研發人員,這關係到咱們明年的產品轉型……”段雲正色說道。

“行,就按你說的來吧,明天我就安排人事部的主管去廣州那邊公開招聘,儘快安排他們上崗。”程清妍說道。

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政府公車第九十三章 廢品站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五百四十六章 衝突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莊家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技術制約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二千一百三十二章 沈星汽車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僞命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超低定價第八百零二章 忠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思維桎梏第二千零六十章 公派留學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長城電腦第二十七章 防盜版技術第五百七十八章 瑞陽的要求第一千九百三十四章 華爲崛起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自費留學生第一千八百七十三章 連續重大突破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一千九百九十一章 布朗瓊斯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兩袖清風第三百九十五章 承諾第二百六十九章 退休第一百零三章 混戰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Flash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老友相見第四百三十二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四十一章 串門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班人第三百三十章 駕駛證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慷慨第六百二十四章 開門紅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美利堅之夢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2263章 開放社會基金第三十七章 高價第三章 生財之道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二千一百三十五章 正版維權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團團圓圓第一百八十四章 質問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潘宗光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八百零九章 研發瓶頸期第八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方市場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要事情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免費纔是最貴的第二百二十四章 悠閒時光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雙線作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街機第九百六十七章 特殊地位第一千九百八十八章 概念產品第2314章 內外分工第2240章 小酌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第六百七十五章 死於安樂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老友相見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退而求次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鼓舞人心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深刻印象第五百五十五章 評比結果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危局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2374章 特別任務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成第八百四十章 大婚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深圳微電子基地第一千零四十章 涇渭分明第六百零八章 怒氣沖天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低調奢華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客隨主便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專利壁壘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靜期第九百零三章 生產線資料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定居美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親筆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醜話說在前面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資金權限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貸款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一十六章 特區政策第二百八十八章 母親的忠告第二百九十六章 公款吃喝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貿訂單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私立醫院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軟實力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忠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技術挑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派人採購第一千八百八十章 國際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