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託福

看到段雲一臉自信的樣子,藤尾則有些不以爲然。

藤尾本身還是非常瞭解他們松下集團的社長的,在他看來,他們東芝的董事長佐波正一是個充滿大智慧,意志堅定,眼光卓絕的領導者,對於維護公司的利益從來都是放在第1位的,絕對不會因爲客戶的一些花言巧語就改變主意的。

而且這次藤尾對段雲提出的條件,都是社長最終做出的決定,其中任何一條不能滿足的話,東芝在中國合資辦廠的事情鐵定泡湯,已經不可能再有周旋的餘地。

至於說段雲5,000萬美元就想拿下整條散存芯片生產線,這在藤尾增岡看來簡直有些天方夜譚,因爲即便是東芝的一條二手生產線,價值也在4,000萬到6,000萬左右,更不要說其中包含一些國際最爲先進設備的閃存芯片生產線。

“段君……”到了這一刻,藤尾增岡準備向段雲吐露實情,告知他這條生產線是沒有再大可能的。

“藤尾先生,你該說的你都說了,我也都聽明白了,這兩天你先留在中國,我好好盡一下地主之宜,等我的親筆信寫完,你就可以帶着他回到日本了。”段雲打斷了藤尾的話,微笑着說道。

“這個……好吧……”藤尾增岡聽到這裡點了點頭,臉上閃過一抹無奈。

毫無疑問,藤尾增岡是非常渴望公司能夠復活它的閃存芯片項目的,因爲在他看來,“ Flash”芯片技術是他最值得驕傲的一個研究項目,這項技術應該是劃時代的,而不應該這樣被無情的埋沒。

但是搞技術的人和搞產品營銷的思維並不能統一,前者關注的是技術進步,而後者最看中的還是市場價值。

其實在得知段雲不可能拿出1億美元后,心灰意冷的藤尾增岡已經不想再留在這裡了,但段雲是他欣賞的朋友,面對他的盛情,藤尾增岡也只能先留在中國兩天。

“喝酒!”此時段雲端起了酒杯,他似乎看出了藤尾的心思,微笑着對他說道:“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酒解千愁,所有煩心事讓他煙消雲散吧,明天肯定會更好。”

“嗯。”藤尾增岡聞言臉上閃過一抹苦澀的笑容,端起酒杯和段雲碰了一下,一飲而盡。

當天晚上,藤尾增岡喝了很多酒,和段雲在廣州辦事處住了一晚上。

第2天一早,段雲就開車把他帶到了電子廠,然後讓人給他在產品技術研發中心安排了一個房間,讓藤尾這兩天就住在研發中心這裡。

其實對於最多一個小時就能把信件寫完,之所以讓藤尾增岡這裡留住兩天,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想讓產品技術研發中心的這些科研人員能從他身上學到一些日本先進的技術。

“小芸,這兩天麻煩你給藤尾先生當下翻譯,儘可能的讓他能多和咱們產品技術研發中心的人員進行交流,他可是東芝微電子部的主任,技術水平非常高……”段雲這個時候找到李芸後說道。

“沒什麼麻煩的,這本來就是我的工作。”李芸微微一笑,接着說道:“段哥你不就是想讓咱們廠的技術人員多和這個日本人學點技術嘛,我這兩天一定和趙教授他們協調好,我保證讓他出不了廠門!”

——————

“哈哈哈!”段雲聞言笑了起來,對李芸說道:“好好幹,回頭給你漲工資!”

段雲還是非常欣賞李芸這個姑娘的,她不光天資聰明,有過目不忘的本事,而且也遠比同齡人成熟,更懂得一些人情世故,和這種員工交流起來非常的輕鬆,你完全不必擔心雞對鴨講。

“漲工資就算了。”李芸雙眸閃動,對段雲說道:“段哥以後出國的話,把我帶上就可以了。”

“這個肯定有機會,你說咱們廠唯一的翻譯,日語和德語都不錯,有機會的話,我和你嫂子肯定會帶着你一起出國的。”段雲微笑着說道。

“那咱們自己說定了啊!”李芸高興的說道。

其實李芸在段雲公司擔任翻譯,平時工作非常清閒,而她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外語學習方面,並且準備參加托福考試。

後世的人也許覺得難以置信,但在上世紀80年代的北京上海,託福是很多年輕人整天掛在嘴邊的“時髦詞”。

早在1981年的時候,托福考試就已經進入了中國,而且每年報考的考生都在逐年增加。

以北京爲例,1981年只有285人蔘考,1985年上升爲8000人,1986年達18000人,90年代,人們常常要通宵排隊,仍有報不上名的。

李芸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規劃,雖然只是個女孩子,但她卻有着不小的野心和銳氣。

安頓好藤尾的事情之後,關於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解決,那就是從深圳市政府那邊拿到合資企業邀請函。

其實涉毒所謂的邀請函無非就是一種政府對於外資企業的承諾,包括保證良好的經商環境,以及一些相對優惠的政策扶持。

在80年代的時候,國企花外匯引進國外生產線,大部分都是政府牽頭的,有的是市級的部門領導,比如之前段雲在大興的時候,擔任輕工局局長的瑞陽就曾經牽頭從德國引進了汽車生產線,還有一種是高官領導出國考察簽訂的合同,總而言之,任何一家國企想要從國外引進設備,必須要向上級部門申請,通過審批之後,引進國外生產線的事情才能落實。

但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段雲的企業是私企,如果沒有當地政府部門擔保的話,基本上沒有國外的企業敢在中國冒險投資興辦合資企業,這也是外國公司的一種共識,所以這是東芝公司向段雲索要政府邀請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

如果換做國內的其他城市,政府可能很難爲私營企業做擔保,但是在深圳,政府決策相對比較靈活,很多事情都能特事特辦,尤其是段雲目前是深圳私企的一張名片,所以這件事還是可以辦到的……

第七百六十六章 翻臉第三百八十七章 訂單第一千九百零八章 成果彙報第九百三十章 底層企業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囑咐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時代廣場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最後的條件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要事情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來去自由第八百零七章 奠基儀式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價格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設備方案第九百三十章 底層企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斷奶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歐洲科技之光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隱形阻力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營銷第四百零一章 程母的囑咐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二千零二十九章 性能優勢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高端玩家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百萬年薪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物極必反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超前商業項目第二百八十九章 土皇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天音估值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六百五十四章 介紹信第二千一百三十九章 工作需要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黑臉紅臉第二百五十一章 拋錨第三百五十章 嚴重問題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六百七十四章 入職禮物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核心利益第二千零一十七章 原則問題第五百九十二章 租賃廠房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囤積居奇第八百二十一章 技術顧問第三百四十章 攤牌第2280章 2G霸主第五十五章 摸底第2336章 隱形紅利第三百零八章 親疏第2183章 風險權衡第七百五十四章 最後的警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錄像機廠投產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三百七十八章 凶多吉少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平衡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集團公司第六百七十九章 真實水平第2207章 附加功能第2307章 重要建議第九百一十章 鎮廠之寶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衆星捧月第2351章 巨大中華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力憔悴第2288章 經貿委第一百八十七章 土辦法第二千一百五十四章 大手筆第八百一十一章 任免決定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二千零四十四章 康雲汽車第2280章 2G霸主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關外土地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摸底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六百零七章 調查結果第2245章 犯錯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八卦嶺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獵頭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第2253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頂級待遇第二百五十章 暖意第二百零二章 勞模表彰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互惠互利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國手續第六百二十一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六百四十八章 用工考覈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機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軟廣和硬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三機配套聯合體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比爾蓋茨第二千一百二十五章 諮詢團隊第2427章 發佈會前夕第2345章 巨龍通信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知己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美籍華人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華裔工程師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嚴峻形勢第一百零一章 誠實第八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用友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