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來去自由

“今天你們兩位來我們學校,不知道有什麼需要我們能幫忙的?”相互客套了一陣後,周耀明終於引入了正題。

“這個……小段,你來說吧。”秦文俊轉頭看下了段雲,對他說道。

其實秦文俊今天過來,也不過就是幫段雲撐撐門面,儘管他不想管太多商會裡的事情,但是畢竟商會剛成立,怎麼說也要做點事情出來。

“周校長,是這樣的……”段雲放下手中的茶杯,接着說道:“今天來你們學校,主要是想和你們學校洽談合作的事情……”

“合作?怎麼個合作法?”周耀明問道。

“您也知道,我們深圳中小企業商會剛剛成立時間不長,主要以深圳的中小型民營企業爲主,長期以來,我們深圳這邊的中小企業缺乏資金技術和人才,當然了,資金的問題我們能解決,可是技術和人才方面,確實困擾我們商會內部企業發展的巨大障礙……”

“額……”聽到這裡,周耀明神色一怔,對段雲說道:“段會長,我們學校一直不是以教書育人爲辦學宗旨的,之前從來沒有和地方企業進行過合作,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和你們進行合作,你能仔細跟我說一說麼?”

周耀明還從來沒有聽說過地方企業單位會找大學合作,雖然說以前也有國營企業廠長經理來學校做報告演講,或者是參與一些研討會,但這只是學術方面的,並不涉及到其他的商業利益和技術支持,所以當週耀明聽到段雲所在的商會要和他們大學合作的時候,感覺非常的好奇。

“是這樣的,我們商會成立之後,瞭解到會員企業面臨的切實問題,爲了能夠解除他們企業面臨的缺乏技術的難題,所以商會決定下一步將會成立一個“深圳中小企業技術幫扶中心”,主要是以有償或者無償的方式,對私營企業進行技術和人才上的支持。”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要說高學歷的人才,你們暨南大學可謂是人才濟濟,師資力量雄厚,教學成績斐然,培養出了國內很多的頂尖人才,所以我們商會的意思是請求你們暨南大學爲我們這個新成立的中小企業技術幫扶中心提供一些高學歷的技術人才,當然,作爲補償,我們也會給予你們暨南大學一些經濟上的贊助……”

所謂的“深圳中小企業技術幫扶中心”是段雲建議設立起來的,他不可能直接讓這些大學生到自己的工廠實習,那樣肯定會惹人非議,所以段雲就在商會下面設立了這樣一個部門,實際上就是段雲用來避嫌的,他還是要利用這個部門挑選精英的大學人才。

“你等等!”周耀明聽到這裡直接打斷了段雲的話,只聽他接着說道:“可是我們的學生他們的學業非常緊張,每天除了在校園讀書,完成既定的課程,怎麼可能去你們商會幫忙?這是根本不現實的事情嘛……”

“那你們學校的學生應該和其他大學一樣,都有一年的實習期吧?”段雲問道。

“這個當然,我們學校除了一些特殊的專業,一般到大三後半學期開始進入實習期……你不會是想讓學生到你們幫扶中心實習吧?”周耀明此時才頓時恍然。

“沒錯,我就是這個意思。”段雲點頭道。

“這個……恐怕就要讓你失望了……”

“爲什麼?”

“因爲我們這個學校有點特殊,因爲都是港澳臺僑胞的子弟,所以在制定大學期間實習安排上,也是以本着自願爲主的方針,我們校方不能強制給他們安排實習單位……”周耀明面露難色,接着說道:“另外我們學校學生很大一部分主要以新聞專業等文科爲主,理科技術方面的學生只佔全校師生的1/3左右,而且很多學生熱衷於回到港澳臺地區找到實習單位,並不願意留在內地……”

“這樣啊……”段雲聞言點了點頭。

事實上,相比於國內的其他大學,暨南大學是一所非常特殊的高校大學。

這所大學直屬於中央統戰部領導,從他的上級直屬部門來看,政治意味已經很明顯了,說白了,這是一所政治意義大於專業學術的高等院校,至少在80年代確實如此。

從80年代初開始,暨南大學就實行對華僑港澳學生單獨命題,提前考試和錄取,爲了吸引華僑子弟入學,錄取線定的非常低,這也就使得很多在港澳臺地區考不上名校的學生可以選擇來暨大讀書,而到了1987年的時候,報考暨大的境外學生超過2000人,至1988年華僑子弟已經佔到了巨大學生人數的90%,是名副其實的華僑最高學府。

其實國家設立這所大學,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在於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在港澳臺正面宣傳祖國的方方面面,這種院校更類似於後世的孔子學院,所以他們所學的專業大部分以文科的歷史新聞系以及金融係爲主,但也有一部分是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技術類的學科。

另外就是剩下的10%從內地錄取的學生,幾乎都從事高科技技術方面的專業學習。

因爲生源比較特殊,國家對這些華僑子弟管理比較寬鬆,並不會強制給他們安排實習單位,允許他們回到港澳臺地區實習工作,並且畢業後來去自由,完全不用服從學校的工作安排。

所以就算周耀明想幫助段雲,他也沒法強制這些學生去深圳商會那邊實習。

“最近這幾年這些港澳臺學生很少有留在內地實習的,大部分都會回到自己的所在地找單位實習,主要是內地的薪資和港臺那邊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周耀明又補充道。

“實習的問題當然要尊重學生的個人意願,另外就是如果這些學生願意到我們幫扶中心實習,我可以給他們提供和港臺地區對等的實習工資,另外你們學校那些內地學生,來我們幫扶中心工作,我也可以給到他們每月最高800元的實習工資!”段雲很乾脆的說道。

第2322章 順水人情第2377章 新議案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營銷第五百七十一章 出口創匯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貸款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當務之急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鐵娘子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最後的條件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參觀上海大衆第三百九十一章 堅持原則第二百五十七章 出國手續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兩袖清風第八百七十七章 換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科研差距第2372章 豪車研發第二千零五十七章 王大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企業文案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無言以對第二千一百一十二章 觀念轉變第五百章 隨身聽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兩霸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沃爾沃轎車投產儀式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磁頭生產線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突圍第二千零四十二章 上海分公司第五百五十七章 志趣相投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價碼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優秀員工第2201章 重心轉移第七百零九章 得力干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豐厚利潤第2278章 天音衝浪第四十六章 新用戶第八百一十六章 英語交流第二千一百五十五章 新區物流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七百三十五章 實地考察第一百八十章 信任第2229章 手機代理第2376章 絕對實力第五百一十五章 廠家的條件第2256章 民營物流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新外匯政策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國際問題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重心第一千八百五十三章 嗅覺第九章 獎金第七百三十七章 深圳辦廠計劃第一百八十章 信任第四百九十四章 商業間諜第二千零三十九章 萬事開頭難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衆議第2292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百五十三章 業餘組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2358章 曉之以理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兩袖清風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強大後援第二十四章 魚骨天線第二千一百二十三章 望子成龍第二百三十六章 贈品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團團圓圓第九百九十三章 連夜組裝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搬家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核心企業策略第三百七十七章 螳螂捕蟬第2189章 期望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規避風險第八十七章 技改比賽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投產儀式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四百八十六章 人情債第2292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賓至如歸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美國電商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芯片代工第2295章 忠告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瀋陽金盃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二千零三十章 超低定價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六百八十章 瑞陽的邀請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精神小夥第八百六十二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六百二十六章 優勢第2280章 2G霸主第七百三十章 絕不低頭第八百七十三章 開業慶典第2387章 北科大第二千一百四十八章 主動維權第2320章 技術自信第二千一百四十九章 互聯網大潮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二百五十九章 英語補習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深圳錄音機質量評比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