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寶貴的承諾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臨近春節,全國再次進入春運階段,段雲和妻子這幾天也在忙着處理工廠過節的一些事宜,提前發放了工資,並且給兩年以上的老員工發放了一些年終獎,且還安排人事部的工作人員提前幫他們買好了回家的火車票。

儘管大部分工人都選擇回家過年,但深圳當地的一些工人則更願留在廠裡賺取三倍的工資,雖然工廠越發顯得冷清,但實際上並沒有完全停產,天音牌復讀機只是小幅度的降低了產量,但還是以每天800~1000臺的產量繼續生產中。

相對於工人的大量返鄉過年,關於研發中心的技術人員則基本全部在崗,他們每天工作的時間依然保持在10小時左右,至於趙學武等項目負責人,每天的工作時間更是長達12小時。

臨近過年還有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段雲已經將趙學武等技術負責人的家屬全部接到了深圳,並給他們安排了住處,讓他們能夠在深圳也過個團圓年。

至於芯片廠那邊,黃令儀,蔣國煒甚至比電子廠這邊的技術人員還要拼,高達百萬的現金獎勵對於芯片項目組的人來說,誘惑力實在太大,所以段雲根本不用對他們說任何鼓勵和打氣的話,芯片研發項目組也能始終保持非常旺盛的工作狀態。

“黃老師,你給我透個實底兒,到底什麼時候能完成NAND閃存芯片的研發任務?”在芯片廠的研發中心實驗室中,段雲微笑地對黃令儀問道。

“這種事情誰也沒法預測……”黃令儀微笑着搖了搖頭,接着說道:“不過目前我們已經爲這個項目設定了研發時間節點,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今年六月份就能完成芯片的設計任務,接着還要進行製造,封裝,測試等一系列程序,最快的話十月份左右應該就可以正式投產……”

“6月份就能完成設計,10月份就能投產!?”段雲聽到這裡頓時眼前一亮。

黃令儀是個非常嚴謹細緻的芯片設計專家,她這人說話從來不吹牛浮誇,所以在段雲看來,她承諾過的事情,十有八九是能夠完成的。

段雲現在必須要搶在日立公司明年發佈他們設計的NAND芯片之前,將新一代的NAND芯片設計出來,並且在國際註冊專利,這關乎到段雲芯片廠的生死,所以剛聽到黃令儀6月份就能完成芯片的設計,10月份就可以實現投產後,內心自然是非常高興的。

倘若真的能夠按照黃令儀所說完成任務的話,那麼段雲的芯片廠就能夠在下一步的國際芯片產業競爭中,佔據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

“目前的進度一切順利,也感謝段經理能夠給我提供這麼好的研發環境,還讓我認識了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同事,我覺得跟他們在一起工作,讓我每天都能充滿力量!”黃令儀微笑着說道。

“你們都是咱們國內最優秀的芯片人才,英雄惜英雄嘛。”段雲聞言也笑了笑,接着說道:“而且你們現在做的事情是在創造歷史,中國的芯片產業未來就掌握在你們手中!”

如果換做其他人,段雲灌這種心靈雞湯基本上屁用沒有,然而黃令儀卻很吃這一套,作爲一個在體制內工作了幾十年,一直享受着各種光環和榮譽的頂尖專家來說,能得到別人和讚許的肯定也是對他們一種獎勵,所以段雲和黃令儀這樣的人打交道,除了讓他們能過上體面光鮮的生活,還要經常和他們講情懷,不吝惜讚美和表揚,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他們最大的工作熱情。

“我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而已。”果然,聽到段雲這麼說,黃令儀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以後你們工作要注意勞逸結合,別把自己累垮了,你們可是咱們公司技術方面的頂樑柱。”段雲安頓了一句,接着說道:“另外我建議你們過年期間休息個一兩天,家人我都幫你們接過來,真要是把你們累壞了,那我可就成罪人了。”

“謝謝段經理。”黃令儀感激的說道。

“行了吧,那你們忙吧,我先去別處看看。”

段雲說完,對衆人微微一笑,轉身離開了實驗室。

走出研發中心之後,段雲坐在自己的車裡,陷入了短暫的沉思。

儘管得到了黃令儀承諾的可以在年內完成NADA芯片的承諾,然而對段雲來說,如果想長期在國際芯片產業佔據一席之地,它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而其中之一,就是要保證擁有製造芯片所需的最先進的光刻機。

說起光刻機,後世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荷蘭的阿斯麥公司。

其實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咱們國家就已經有了國產光刻機。

國產第1臺光刻機GK-3型半自動接近式光刻機誕生於1977年,而那個時候荷蘭的阿斯麥連成立都沒有成立。

光刻機是大系統高精尖技術和工程極限高度融合的結晶,被譽爲集成電路產業鏈“皇冠上的明珠”。

日本的尼康和佳能於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進入光刻機領域,中國利用光刻技術製造集成電路,大致也是始於同一時期。

但是中國的光刻機產業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1965年,我國第1塊集成電路在北京,石家莊和上海等地相繼問世,1974年9月第1次全國大規模集成電路工業會議召開,國家紀委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大規模集成電路及基礎材料攻關大會戰會議”上,擬定的目標是在1974年到1976年,突破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工藝裝備基礎材料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司機部組織京滬電子工業會戰進行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材料裝備研發,突破超威力鋼板,光刻膠超純淨試劑,高純度氣體磁場,偏轉電子束鍍膜機等材料裝備。

1975年12月第2次全國大規模集成電路會議在上海召開,1977年1月第3次全國大規模集成電路會議在貴州召開,這三次會議可以說直接導致了上世紀80年代前後,中科院系統電子部系統地方各研發單位光刻機成果的第1次大爆發。

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IBM總部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作壁上觀第八十一章 售後服務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春風得意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驗貨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溢價收購第二百零三章 入廠視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危急局面第2302章 對等機會第2226章 概念產品第八百二十三章 新房到手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無償轉讓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任務分紅第三百四十五章 統一意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229章 手機代理第2227章 黑科技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紅白臉第2227章 黑科技第四百七十八章 重要任務第二千零四十六章 電信龍頭第2423章 美國夢第三百一十六章 取經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第九百六十八章 廣告續約第一千零一十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一百零九章 開除廠籍第二千零五十四章 明則暗鬥第五百六十九章 書香門第第2165章 深圳奇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實習工作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重大危機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科技無國界第五百零一章 奢侈品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九十六章 測試成功第三百六十四章 危險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最長的等待第七百八十七章 老歌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同學第五百三十三章 憧憬第七百三十四章 高利息貸款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大哥大第六百九十四章 豪華試音室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夢想的幻滅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兩難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頂級待遇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摩爾奇蹟第八百七十七章 換匯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2369章 瀋陽重卡基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物流網絡第一千六百四十八章 跌落神壇第五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五章 忠告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盛會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嚴重分歧第2196章 歐洲市場第二千零六十六章 選擇第二千一百二十一章 預售第一百七十六章 回扣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關外土地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收購國企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達成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務實策略第五百六十五章 市局通知第八百六十八章 奢華的新家第2346章 行業老大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逆勢崛起第2371章 另闢蹊徑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貿訂單第二千零七十三章 國產軟件第六百四十章 鉅額補助第2285章 最低要求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2267章 貝爾實驗室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 半瓶汾酒第六百五十八章 打印機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第三百三十一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初步方案第一千八百九十九章 重回總部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從心第八十三章 超高獎金第二千零七十一章 婚姻自由第二百六十二章 話語權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圓滿成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入鄉隨俗第九百四十章 隱形壁壘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胡正明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北斗系統第一千六百八十五章 戰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