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

目前整個寶安科技區規劃範圍是1200畝地,這其中有200畝地歸段雲個人所有,剩下的1000畝地還在開發之中。

整個寶安區科技園是分成3期建設的,第1期包括海灣公路,海堤,以及天音研發中心三部分組成,到今年年底的時候,將會完成第2期的開發,到時候會分成6個區域,30多個建築,可以接納20多家企業在這裡入駐。

前兩期開發資金主要由天音集團負責投入,至於說第3期工程,還要看前兩期的工程完成後,企業的入駐情況來定,如果有更多的企業願意來關外開辦研發中心,那麼深圳市政府這邊就會開始規劃第3期的工程。

考慮到關外的治安問題比較複雜,深圳市政府也和當地的武裝部協商,在這裡安排了一支武警中隊駐守,並將這片區域化爲了免稅區,爲的就是能夠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業入駐。

其實在90年代初,中國內地並沒有多少名副其實的高科技企業,很多所謂的科技企業無非就是引進消化了一些國外的技術,然後進行一些本土化改進,靠着國家的稅收保護政策佔據國內的市場,在國際上根本不具備任何的競爭力。

不過正如那句老話所說,羅馬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凡事都有一個過程,從最初的吸收消化,企業得以在國內站穩腳跟獲得利潤後,一些有潛力的企業逐步會被孕育成真正的科技企業,並最終衝出國門走向世界。

這次來寶安區科技園參觀,史玉柱見識了段雲的“慷慨”,段雲直接給了史玉柱1座3層辦公樓三年的免費使用權,同時還免除了他一切的水電費用,這也讓史玉柱的創業成本大大降低。

事實上,在前世的時候,珠海政府爲了招攬史玉柱來當地辦公室,花費的本錢要比段雲高的多。

1993年,當時珠海市政府爲了扶持巨人集團,先後兩次批給其約4萬平方米的土地,125元/平方米的低價幾乎等於白送。

只不過當時的史玉柱在“典型”意識的推動下,將巨人大廈的規劃從38層不斷“加高”到70層,要建全國最高的樓宇。

70層樓所需建設資金約12億元,當時手中只有1億元現金的史玉柱將賭注押在了賣樓花上。

而正是在1994年巨人大廈開始賣樓花時,政府開始對過熱的經濟進行宏觀調控,賣“樓花”受到一定限制。

1996年,已投入3億多元的巨人大廈資金告急。史玉柱成爲“中國首負”!

不過後來的史玉柱還是憑藉天才般的商業手段,最終逆轉翻身,也成爲了商界的一段傳奇。

所以對於這樣的一個商業和技術天才,對於目前爲了拉他入夥所付出的代價並不算高,因爲就憑史玉柱的能力,將來段雲肯定能夠從他身上連本帶利賺回來,而且是大賺特賺。

“以後你還有什麼需求儘管開口,能幫得上忙的我肯定幫忙。”帶領史玉柱參觀完整個園區之後,段雲微笑着說道。

“段總,我真的太感謝了你了……”此時的史玉柱有些激動,只聽他接着說道:“您放心,我以後肯定會把公司辦好,不辜負您的期待。”

“咱們男人可要說話算數,有些機會只要你錯過一次,以後想要再翻身可就難了。”段雲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

“我明白。”

“今年過年你打算怎麼過?整個大學連個人都看不着,要麼去我家住兩天?”段雲又關切的問道。

“不用了,其實我有家……”

“那你怎麼不回家?”

“家裡鬧騰,我老婆每天在家裡打麻將,做的飯也不好吃,我搞研發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樣才能靜得下心來……”史玉柱臉上閃過一抹無奈,只聽他接着說道:“現在大學公寓的環境雖然簡單了點,但至少沒那麼多煩心事兒,我感覺自己一個人的日子還挺好的……”

“那好吧……”段雲點點頭。

雖然已婚男人不回家不符合常理,但別人家的私事段雲也並不想過問,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你不是當事人,有些事情永遠不可能理解。

況且段雲和史玉柱只是生意上的夥伴,倆人還沒到那種無話不談的程度,只要史玉柱能把公司辦起來,其他的事情段雲不能管也不想管。

開車將史玉柱送回到了深圳大學後,段雲來到公司,從財務那裡面提了5萬元的現金,進入生產車間,給正在過年值班的員工每人發了100元的獎金。

這些年來,天音集團的公司福利在整個深圳算是最好的了,雖然要求也非常的嚴格,但確實比其他的工廠掙的多,也正因爲如此,廠裡的這些工人幹活纔會如此的賣力。

幾年的經營下來,“用青春換錢”這個理念已經貫穿了整個集團,甚至在電子廠的門口宣傳欄上,常年寫的這樣一句話,那就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甚至在集團的研發中心,有的工程師能夠連續加班加點一個星期乃至半個月時間回家,吃在公司的食堂,住在辦公室裡,簡單的鋪一個褥子當牀,工作強度之大,是外人難以想象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只有4000多名員工的天音集團一年卻能創造10個億的利潤,放眼整個全國,幾乎找不到第2家如此高效的企業。

今年的春節,別的企業因爲大量勞工返鄉過年,而無法正常生產,然而在天音集團,卻和往常一樣能夠實現所有崗位滿員運轉,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段雲今年並沒有參加深圳市政府舉辦的企業家年會,以爲在他看來,參加這種酒會根本就是無意義的社交,他的所有商界朋友以及合作伙伴,都會在過年的時候主動來他家拜年,而今年還有許多陌生的企業老闆主動上門拜訪,根本不需要藉助酒會來拓展人脈。

讓段雲感覺有些意外的事,今年過年期間,除了那些和天音集團有生意關係,或者想和天音集團建立業務往來的私企老闆,還有很多國營企業的老總也放低姿態,主動上門向段雲示好。

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去年國內的整頓以及三角債問題讓很多國營企業舉步維艱,他們也希望能通過和天音集團合作,解決眼下面臨的困境……

第九百四十二章 深圳春節第五百九十六章 財神爺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背叛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招商引資任務第三十二章 兜風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八百八十二章 引進生產線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錄像機廠投產第2253章 劍走偏鋒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差距第八十九章 模擬測驗第2294章 特殊職位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根基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初次見面第五十章 良心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五百零三章 挫折第九百五十八章 拜見老丈人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尊師重道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雜誌社反饋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五大關卡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技術差距第2400章 退居幕後第一百二十四章 傳授經驗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客隨主便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輝煌時刻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歷史路口第九百五十七章 回家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年夜飯第二千一百三十章 嚐鮮第四百零三章 謀而後動第2350章 條件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加大投資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家庭支柱第四百六十章 強硬態度第七百四十七章 要錢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風險第六百七十六章 無底洞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委以重任第2292章 高處不勝寒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加強合作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利潤空間第七百八十三章 上海辦事處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2330章 焦點人物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危機感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筆記本電腦第二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八百七十一章 任務完成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尷尬的銷量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展會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三機配套聯合體第2173章 世界五百強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精彩第2216章 重卡基地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華爲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壓價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極限研發第三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四百九十一章 天大的人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豪宅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海的方向第九百三十六章 股份制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望子成龍第三百四十八章 交接第五百五十二章 贈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五百五十五章 評比結果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技術改變產業第二千零二十章 敲門磚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頭面人物第四百四十章 名聲在外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2238章 第二千二百三十七 終身大事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 高端玩家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價碼第2414章 低調前行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精神小夥第八百零九章 研發瓶頸期第2363章 電子產業根基第三百七十三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七十三章 親民產品第八百九十七章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二千一百二十四章 動員大會第二千零四十章 富家之女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人才計劃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沃爾沃重卡第2403章 美好生活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掘能人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合資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