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跛腳的巨人

段雲一直想招攬來的全世界各地的優秀人才,蘇聯以及其加盟共和國的科學家,也都是段雲想要吸納的目標之一。

在後世很多人的印象中,蘇聯的產品“傻大黑粗”,重工業和軍事科技比較發達,然而民用的輕工業領域卻非常的差,幾乎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民用產品。

但實際上,重視教育和科技發展是蘇聯的一貫傳統,而且蘇聯的科技人才非常多。

60年代末,70年代初以來,科技的發展尤爲受到蘇聯的重視,被當成是其經濟發展的“決定性戰略方向”和“首要的”“關鍵的”問題,爲此採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蘇聯的科技隊伍迅速壯大,到80年代的時候,蘇聯擁有科技工作者143萬,約佔全世界科技工作者總數的1/4,其中80%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科研費用大量增加。

80年代用於科技方面的支出,約佔國民收入的5%,蘇聯在全國內建立了龐大的研究機構,年均提供的發明創造約500多萬項,佔世界科研成果總數的1/3。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前蘇聯並沒有形成科技技術進步與經濟發展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與之相反的是,科技與經濟嚴重脫節,經濟上的成就與科技上的進步極不相稱,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沒有正確處理好基礎科學研究與應用科學研究之間的關係,前蘇聯在宇宙數學與力學,熱核聚變,量子電子學等許多基礎學科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在應用科研上則嚴重滯後。

就像當年蘇聯從事的太空計劃,探月計劃,和美國形成了勢均力敵的局面,然而這些先進的太空科技並沒有成功轉化成爲民用,而是成爲了蘇聯當局用於“充門面”,與美國相互攀比的資本,很多工程就是個面子工程,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回報卻少之又少。

另外一方面就是蘇聯的科研與國民經濟軍事化畸形化相適應,那些直接與軍事有關的尖端技術部門得到了優先發展,大量科技力量和成果集中在了熱核武器,激光,電子,導彈,原子能空間技術等尖端部門,而經濟領域上的民用工業和農業科技力量和成果卻明顯滯後。

據統計,蘇聯國家科研撥款75%用於軍事領域,只有20%用於其他,在工業技術應用方面,至少落後美國十幾年。

這也就使得蘇聯成爲了一個“跛腳的巨人”,使國家的整體發展嚴重失衡,軍事航天領域可謂是一枝獨秀。

還有就是前蘇聯雖然有大量的科技發展創造,但真正用於生產的卻很少,或者因爲科技與生產脫節,部分科研成果,無應用推廣價值,或者因爲體質原因,科技轉化爲生產的渠道不暢通,大致只有1/4左右的科技成果在國民經濟得到了應用,大量的科技成果不能轉化爲現實生產力,造成了巨大浪費,也限制了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最後1點就是體質上的問題,蘇聯的科研經費主要依靠無償的國家預算撥款,因此科研部門不關心資金的利用效果,不關心科研成果的應用與推廣,再加上企業對採用新的科技成果是消極態度,所以在利用新技術方面,前蘇聯比西歐國家落後好幾年,比日本落後十幾年到20多年,這實際上就是一種嚴重的國家資源虛耗。

實際上,科技發展不平衡以及科技成果不能有效利用,這種問題在中國也很突出。

80年代以來,中國內地擁有高官以上的重大科研成果,達幾十萬項,可是科技成果的轉化率一直徘徊在30%左右,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工業技術裝備的總體水平要落後15~20年,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只有28%,遠低於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這表明中國科技與經濟的“兩張皮”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

蘇聯要到1991年的年底的時候纔會正式解體,這也就意味着段雲到那個時候,纔有機會招攬到前蘇聯的科學家。

不過在招攬蘇聯科學家的問題上,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爲在蘇聯解體的前一兩年之內,國內的經濟問題並沒有爆發,大部分老百姓的生活還是可以維持的,尤其是一些科研人員的收入,短期內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另外就是前蘇聯的大部分科學家更向往的是美歐的生活,蘇聯的解體讓他們有了投奔昔日國家政敵的機會,而且很多優秀的蘇聯科學家在很早以前就接受了美國政府的“招安”,其他國家講招攬優秀蘇聯科學家,只能選擇美國挑剩的人才。

所以段雲也想從蘇聯解體中中分得一杯羹,尤其是招攬那些頂尖精英人才,其實是很困難的事情,他需要提前佈局,提前向那些蘇聯科學家拋出“橄欖枝”,許諾各種高薪待遇,也只有這樣,那些蘇聯科學家才能在國家解體之後,把段雲的公司當成一個“後路”和“選項”,前往中國進行“淘金”。

而且在這些科學家的選擇中,也不是所有人才都是段雲需要的,段雲還需要重新進行篩選,挑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人才。

然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胡正明雖然可以幫助自己在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和實驗室,但蘇聯那邊的事情,他卻根本幫不上任何的忙,段雲還需要想其他的辦法。

“胡教授,你認識的學者朋友中,有沒有和蘇聯人打過交道的?”段雲問道。

“我們在國際性的會議上能夠接觸到一些蘇聯的技術專家,不過不可能有深入的交往,美國科學家想要去蘇聯,是要經過層層審批的,中央情報局那邊也不允許我們私自和蘇聯方面接觸……”胡正明說道。

“果然如此。”段雲聽到這裡輕輕的點了點頭。

“你不會是想在蘇聯設立研發中心吧?”胡正明問道。

“和您實話說吧,我確實有這個想法。”段雲看了胡正明一眼,接着說道:“如果你有哪位朋友能夠跟蘇聯的科學家經常打交道,可以給我介紹一下……”

第九百九十六章 當紅女星第2289章 特殊禮物第八百一十三章 接班人第八百五十六章 吃西餐第四百二十八章 熱戀第八百五十四章 領先地位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史玉柱第三百四十七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一十六章 模塊化生產線第六百六十三章 誠意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嫁妝第2185章 眼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五一表彰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排憂解難第2319章 試探第七百四十一章 嚴重分歧第一千九百九十八章 落差第八百五十章 開業在即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天匯大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黃金機遇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積極配合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百萬年薪第一百二十七章 招工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二千一百零四章 郭士納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重大危機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廣交朋友第一百五十章 電子發燒友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速成培訓第九百四十六章 意外驚喜第四百七十五章 文體活動第2286章 保本生意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欲加之罪第二百七十六章 試探第2295章 忠告第六十六章 培養員工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五百六十二章 員工培訓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前公園第八百七十四章 真正實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廠合影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VCD發佈會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集團會議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鉅額投入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轉機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轟動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從心第八百一十七章 過家家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五百七十二章 條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入股萬科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二百二十一章 喜事臨門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商界教父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外貿新思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蝴蝶效應第2166章 國產電腦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灰色規則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二百七十一章 圖書館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超低定價第四百二十七章 通風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一章 小訂單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 初步方案第2335章 平等夥伴第一千七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補償貿易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美利堅之夢第2378章 巨大爭議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根在中華第2296章 工商聯第2248章 多面開花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夫唱婦隨第四百九十八章 個人電腦第四百九十章 禮物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替補選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兩霸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百一十七章 廢料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囤積居奇第五百五十六章 同行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利好消息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文字遊戲第一千九百三十七章 政策延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設備進村第三百七十二章 新氣象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巨大轟動第2173章 世界五百強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設備方案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