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重大機遇

不過段雲也明白,即便龍騰機加工廠估值偏低,但只要能在深交所上市,股價也會很快水漲船高,就算不如房地產公司,一年之內翻番還是沒有問題的。

關於分拆上市龍騰機加工廠的股份問題,基本上和天音房地產公司方案是一致的,集團公司控股60%,20%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剩下的20%股票纔會進行公開發行。

目前的龍騰加工廠廠長名叫張衛國,是段雲前兩年通過社會公開的招募,高薪聘請來的,張衛國以前曾經是丹東汽車廠的副總工,從事汽車生產行業20多年,後來由於體制的原因,晉升工廠總工無望,隨即選擇停薪留職下崗,來到深圳下海創業,看到天音集團招聘機加工廠管理人員後選擇應聘,最終在100多名競選者中脫穎而出,成爲了天音機加工廠的廠長。

段雲對自己集團下屬公司主管的選擇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對方是搞技術出身,而且要儘可能年輕化,也正是因爲如此,40多歲年富力壯,且擔任過大型國企副總工的張衛國最符合段雲的選人標準,經過兩個多月的實習考察證明此人確實技術和管理能力出衆後,段雲隨即和張衛國簽訂了5年的正式用工合同,除了4位數的月薪,還享受分房的福利,最終留下了這名將才。

其實早些年的時候,段雲也曾經想培養自己的兩個徒弟大軍和二虎管理這個機加工廠,但是這兩人雖然刻苦好學,但能力始終跟不上企業的發展,最終被段雲安排管理公司的車隊和物流,也算是人盡其用。

要是在剛來深圳的那幾年,僱用一個大型國企的高級工程師是段雲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現在國情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天音集團作爲國內最大的私營企業,財大氣粗,技術設備先進,已經有越來越多原來國企的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大能主動尋求來天音集團工作。

這種情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國企和民營企業此消彼長的發展趨勢,事實上進入90年代之後,尤其是經歷了去年的一些風波,很多國企都已經走向了破產的邊緣,雖然有國家託底,但是由於企業效益不好,從工人到幹部的薪資待遇一降再降,這對國企員工的士氣是個非常大的打擊。

所以現如今很多在國企工作的工人,他們唯一值得驕傲的就剩下“鐵飯碗”這個名頭,“給私企幹活賺錢更多”,已經成爲了越來越多國人的共識。

社會的競爭很殘酷,而在天音集團內部,也存在着非常嚴酷的競爭,程清妍前幾年就開始實行了職工末位淘汰制現在依然在延續,而且對於中高層管理人員的考覈也越發嚴苛,達不到考覈要求的直接被替換,哪怕是在廠裡工作了好幾年的老員工,沒有人能在功勞簿上舒舒服服的躺一輩子。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深圳的職場有這樣一個說法,那就是天音集團是個“冷血”的企業,人情味不夠足,可即便如此,遠比深圳其他企業高很多的薪資待遇,還是讓天音集團成爲了很多高學歷人才首選的深圳企業,優勝劣汰,前赴後繼。

爲了處理龍騰機加工廠上市的事情,集團公司這邊也連續加班加點好幾個晚上統計整理相關的資料,他們要趕在五一勞動節之前將資料上報給深圳市政府,通過審覈之後,年底就會正式上市。

“這次龍騰機加工廠分拆上市對咱們集團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機加工廠上市之後,你必須想方設法拓展幾家工廠的業務範圍,創造更多的利潤,股民在乎的只有利潤和分紅,所以以後每個季度的財報一定要做得漂漂亮亮。”在總經理辦公室,段雲對龍騰機加工廠的廠長張衛國說道。

“好的,我一定會努力的。”張衛國信心滿滿地說道。

對張衛國而言,能成爲一家上市企業的經理,是讓他感覺非常榮耀的一件事情,而且公司分拆上市之後,段雲已經給了他更多的管理權限,不像過去那樣只能成爲集團公司零部件供應鏈的一環,他現在可以承攬更多集團公司以外的業務,而且公司上市還能帶來很多的資金,這無疑給了張衛國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間。

“老張,你也是搞技術出身的,應該指導技術積累,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雖然上市公司是以利潤爲主,但是在技術研發和革新方面,不能有絲毫的放鬆,在保持咱們機加工廠現有技術優勢的前提下,可以借鑑國外的先進技術,儘可能的搞出更多的新產品和新技術,發展方向放在汽車零部件產品方面……”

“段經理,其實我也一直希望咱們龍騰機加工廠能夠從事汽車零部件的生產,但問題是國家不允許……”張衛國皺着眉頭說道。

汽車生產是張衛國的老本行,以前在丹東汽車廠的時候,張衛國很長一段時間都在從事國產汽車的研發,對於當前國內外汽車產業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展,還是非常瞭解的。

再來到龍騰機家工廠工作之後,張衛國驚訝的發現這個在國內名不見經傳的民營機械廠,居然有很多大型國營汽車企業都不具備的設備和技術,包括那幾臺從臺灣引進的五軸數控車牀,以及大量的變速箱生產技術資料,都是以前自己所在的丹東汽車廠相形見絀的,甚至可以說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張衛國看來,目前憑藉自己的能力以及龍騰機加工廠的設備和技術完全可以生產出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這正是張衛國擅長的領域,但因爲國家不允許民營企業涉及汽車產業,所以他也感覺非常無奈。

“關於這個問題我會想辦法解決……”段雲思索了一下,接着說道:“這次龍騰機加工廠分拆上市是個好機會,我有一個計劃,如果這個計劃能夠實施成功的話,將來咱們龍騰機加工廠就有機會成爲國內汽車企業的零配件供應商。”

第二百七十四章 做客第五百四十一章 自學的成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銷售返點第五十七章 代理商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微米制程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分工統籌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樣品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心理博弈第一千五百九十六章 情況惡劣第六百九十七章 日進斗金第一百零六章 生財有道第2303章 一呼百應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從心第一百零九章 開除廠籍第七百八十二章 土特產第五百零八章 商品物流第2282章 平衡點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三十四章 安裝天線第一千九百三十二章 毛遂自薦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頭面人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沒有意義的工作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大的玩笑第六百八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合作取消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空難第一百八十章 信任第一千零七十章 強心劑第一千零六十章 鉅額投資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碗水端平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備選方案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天音數據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膽地建議第2405章 惺惺相惜第三百五十九章 兔子尾巴長不了第一百八十章 信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模具出廠第三百五十二章 招工第一百八十四章 質問第七十一章 趙東昇的怒火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黃金機遇第三百零七章 平衡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頭過河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瘋狂的訂單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內部消息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八卦嶺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索尼案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海的方向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積極配合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替補選手第八百五十八章 旗開得勝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灰色規則第七百七十八章 新版圖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十足誠意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交易達成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十萬火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瘋狂的轉型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大戰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附加條件第2266章 華爾街專家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深入交談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七百四十一章 嚴重分歧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大報道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勢不可擋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救火隊員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專家名冊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強大後援第六百三十九章 房奴第三百四十六章 正式任命第二百七十一章 圖書館第六百零三章 救兵第2323章 亞洲之星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絕對焦點第四百一十章 質檢體系第2279章 終極追求第二百六十七章 回廠上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上海開發區第二千零八十五章 MP3樣機第五百九十二章 租賃廠房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自絕後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過來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技工貿路線第二千零六十一章 自費留學生第五百八十三章 專利申請第四百零八章 二手設備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首選目標第2343章 重大抉擇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第八百五十七章 遠大理想第三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九百一十五章 意外的發現第2323章 亞洲之星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錯覺第七百二十章 獎金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