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西部數據

相比於美國的其他高科技公司,成立於1970年的西部數據現如今在美國還只是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科技公司。

西部數據公司總部位於加州,目前有3700名員工,早些年的時候,西部數據從事計算機芯片業務,80年代初開始涉及硬盤控制器業務,但這並不是生產銷售硬盤。

直到1988年的時候,西部數據收購了硬盤製造商 Tandon的硬盤業務後,才正式加入硬盤生產的行列。

西部數據開發生產出了第1款 Wd93028機械硬盤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因爲噪聲比較大,儲存量不高,所以銷量非常有限,並沒有取得很大的商業成功,但是作爲公司主營的業務之一,西部數據也在想方設法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雖然在去年的時候,世界上已經出現了第1款真正意義上的固態硬盤,然而這種固態硬盤性價比極低,只適合使用在軍工,航空和醫療領域的一些設備上,屬於一種小衆產品。

不過對於西部數據來說,他們在機械硬盤方面競爭力不強,但是憑藉從80年代初積累下來的業務客戶,想另闢蹊徑,重點發展一下固態硬盤。

其實說起來如果現在能夠將固態硬盤業務發展起來的話,利潤同樣也不少,固態硬盤現在雖然遠沒有機械硬盤性能那麼強,性價比那麼高,但是用在軍工航空醫療領域,銷量雖然不會太多,但利潤應該也會很可觀。

尤其是在軍工航空領域,很多高科技電子武器對性能其實要求並不高,以目前美國最先進的F15戰鬥機爲例,其操作系統大小也就十幾兆,而且也不像家用電腦,需要複雜的人機交換多媒體功能,所以戰鬥機這樣高精尖設備所用的系統芯片,反而生產起來要簡單很多,這種產品最看重的其實是穩定性和抗輻射能力。

固態硬盤的穩定性肯定是要比機械硬盤強的多,而且體積也非常小,在不考慮市場商業競爭的情況下,軍用飛機肯定會優先考慮固態硬盤這種設備。

航空和醫療設備也同樣是如此,安全性永遠是放在第1位的,再加上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非常快,所以即便性價比很差,可依然是這些領域的首選電子產品。

一週後,西部數據的高管約翰科恩坐飛機來到了深圳。

相比於 IBM這樣的跨國巨頭,西部數據在美國的高科技公司中只能算是二流,但是段雲卻深知,在後世的時候,西部數據絕對可以稱得上是硬盤界的老大。

段雲也想自產硬盤,但在短期內,這是不現實的事情,技術方面還沒有突破,廠房和設備的完善也需要至少一兩年的時間,另外最爲重要的是,段雲沒有固態硬盤的銷售渠道。

既然美國人對這種技術感興趣,段雲當然不能放過這個賺錢的機會,他可以藉助西部數據這家公司打開美國市場,當時機成熟的時候,他也可以轉型做一個硬盤生產商。

“約翰先生,歡迎你來中國。”在機場的接站口,剛看到一個金髮碧眼的高大男子走出出口的時候,段雲立刻面帶微笑迎了上去。

“你就是天音集團的段經理吧?”約翰科恩看到段雲後,也第一時間認出了他,笑容滿面的招呼道。

在來中國之前,西部數據其實就已經對天音集團進行了一番摸底。

一家中國企業能研發出世界頂尖的儲存芯片,對於任何一個美國人來說,感覺像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爲在他們的眼中,飢餓,貧窮,落後,纔是中國的標籤。

但是天音集團這已經不是第1次引起美國科技界的轟動了,上一次在他們研發出世界第1款NAND閃存芯片的時候,就引起了很多美國科技公司的注意,也正是因爲如此,大量的美國科技公司代表團來華參觀,而段雲也受邀前往美國大公司在硅谷的研發中心。

不過那個時候的西部數據對天音集團並沒有表現出多大的關注,因爲他們當時主要經營項目是機械硬盤,而且公司規模非常小,並沒有能用到儲存芯片的地方。

但是隨着去年年底世界第1款固態硬盤的誕生,西部數據的關注方向開始發生了變化。

在西部數據公司內部專家看來,固態硬盤技術雖然目前發展的非常不成熟,性價比極低,但是由於固態硬盤的一些特性,在某些領域可以取代傳統的機械硬盤,所以這次來中國,就是想看看天音集團的芯片能否達到製作固態硬盤的技術要求。

不得不說,西部數據這些專家還是非常有眼光的,小公司想要做大,有時候必須要劍走偏鋒,對於一些新出現的技術,不能用傳統的眼光去審視,而應該挖掘出他的獨特商業價值。

“沒錯,我就是段雲。”段雲應了一聲,然後請約翰科恩上了車。

約翰科在西部數據是技術主管,他對於微電子和硬盤技術是有相當高的造詣的,也正是因爲如此,這次來中國,他是獨身前來,並沒有帶其他的技術人員。

連續飛行了20多個小時,約翰科顯得非常疲憊,所以段於當天並沒有安排他參觀工廠,而是先把他安排在了集團公司的招待所住下,讓他先休息一個晚上。

第2天一早,段雲和約翰科恩再次見面,經過一晚上的休息,約翰科恩顯得很有精神,在他的要求下,倆人一起參觀了天音集團的芯片廠。

“段雲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中國企業家,我在美國的時候就聽到過一些關於你的傳聞,你們公司的NAND閃存芯片確實是一款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中國企業能研發,生產出這樣好的產品,真的讓我非常吃驚……”走在廠區的路上,約翰科恩對段雲說道。

“其實我們中國一直是個非常有智慧的民族,雖然國家現在是窮了點,可改革開放這十年來,進步也是非常迅速的。”段雲頓了頓,接着說道:“我聽說貴公司主要是生產機械硬盤的,爲什麼會對我們公司這次的芯片產品這麼感興趣呢?”

第2202章 香餑餑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 誠意報價第六百八十七章 寬鬆管理第2205章 2G手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香港歸來第六百九十五章 客戶上門第六百二十章 到達廣州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忍痛割愛第二千零九十五章 新聞界頂流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戰略第一百九十六章 產品宣傳冊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商會會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臨時改價第七百九十三章 舉手表決第2294章 特殊職位第四百七十四章 期限第2255章 天音易購第四百九十章 禮物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送行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九十章 牢固的友誼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突然來訪第一千八百六十章 商業捆綁慈善第2177章 牽線搭橋第六百二十九章 外貿訂單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擊鼓傳花第2188章 改變第七百六十七章 專利證明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天音估值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技術轉讓第一百六十章 勝負已分第四百四十章 名聲在外第九百四十一章 春節放假第九百七十七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七百三十三章 發展洪流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六百八十七章 寬鬆管理第三百四十七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 京城娛樂圈第六百一十八章 產品宣傳單第六百七十三章 諸侯經濟第一千六百四十七章 聯想敗局第一百九十四章 演講稿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2273章 重卡基地第九百七十九章 技術突破第七百一十九章 鉅額訂單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斯貝發動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香港名流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隱形阻力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9號車牌第三百六十四章 危險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復興第四百四十九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低價購房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苛刻條件第九百一十章 鎮廠之寶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轉移重心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大股東第八十六章 提名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 品牌營銷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五十章 良心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今非昔比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合資條件第四百三十二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六十四章 人才荒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4S店模式第五百四十七章 調解人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香港精英第2384章 免費入駐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藍色巨人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海第一百貨大樓第三百三十一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名師高徒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 溢價收購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領導視察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華強北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軟件研發第2217章 特別預案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9號車牌第六百五十章 移交技術第七百八十七章 老歌第六百七十八章 建立售後體系第二千一百零一章 短暫的分別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特殊會議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誇下海口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八百一十四章 求婚第十六章 混個臉熟第二千零七十四章 用友軟件第九百五十九章 移居計劃第2381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七十三章 開業慶典第七章 兄妹聯手第2371章 另闢蹊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