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獨聯體協議

1991年12月8日,很多國人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俄羅斯聯邦,白俄羅斯,烏克蘭三國領導人簽署了《獨立國家聯合體協議》宣佈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也就是國人所說的獨聯體,而這份協議的簽署,也意味着強大的蘇聯終於走向了風崩離析。

儘管現在還沒有正式宣佈蘇聯解體,然而蘇聯在實質上已經崩潰解體,加上今年9月宣佈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蘇聯被分裂成了15個國家,俄羅斯聯邦成爲了蘇聯的唯一集團國。

一時間關於蘇聯解體的事情在國內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開始報道,許多國內的時事評論家都大呼意外,誰都沒有想到曾經作爲世界兩極的超級大國蘇聯,最終卻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當然,這一切事情段雲早就知曉,並且已經提前進行了佈局。

在獨聯體協議簽署的第2天,段雲就接到了來自白俄羅斯那邊的國際長途電話,給他打電話的正是聖彼得堡大學的名譽教授阿納托爾.達斯坦。

在電話中,達斯坦表達了他想再次來中國參觀的意願,希望天音集團能夠向他發來一份邀請函,以便於辦理簽證和其他的手續。

儘管電話中沒有明說,但是段雲心裡清楚,達斯坦這麼做,其實就是準備來華工作了。

這對段雲來說,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巨大的勝利,因爲他也沒有想到,達斯坦會真的來華工作。

達斯坦在1978年的時候獲得明斯克信息大學微電子學工程博士,並在1980年的時候獲得蘇聯功勳發明家的稱號,成爲蘇聯12名享有此功勳榮譽的專家之一,並且在1986年的時候,當選爲白俄羅斯共和國科學院院士,可以說是白俄羅斯頂尖的微電子專家之一。

不同於一般的專家人才,像達斯坦這樣的頂尖的專家在蘇聯都是受到國家情報機關重點監視的人員,因爲這種人才掌握的國家一些先進的機密軍事技術,所以平時想要出國的話,都要經過層層的部門審批,而且即便到了國外,也依然會受到克格勃的各種監視。

正是因爲如此,段雲之前纔對達斯坦未來或許來中國工作的事情並沒有抱多大的希望,不過還是對他開出了非常高的薪資待遇,希望能夠放長線釣大魚。

然而讓段雲沒有想到的是,因爲當前的國際形勢和各方面的機緣巧合,最終使得達斯坦有了前往中國工作的想法。

在蘇聯集體之前,蘇聯國內的經濟就已經崩潰,因爲戈爾巴喬夫錯誤的經濟領導,導致國內私有化進程過快,盧布迅速貶值,這使得蘇聯國內普通人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即便是達斯坦這樣蘇聯頂尖的專家,雖然的工資遠比一般人要高得多,然而隨着盧布的貶值,他們一家的生活水準也只能勉強維持一個溫飽的地步,這也迫使達斯坦準備另謀出路。

而眼下的情況是,整個歐洲一直以來都處在蘇聯情報機關的監控之下,所以這些蘇聯專家是不敢輕易叛逃到歐洲的。

關於這件事是有前車之鑑的,前蘇聯曾經發生過200名頂尖專家叛逃事件,當時正值古巴危機結束後不久,爲了緩解美蘇兩國關係,蘇聯派出200名科學家前往西方交流,結果這200名科學家被西方策反並連夜叛逃,這直接惹怒了蘇聯高層,立即派出特種兵全球搜索,雖然美國方面對這些科學家進行了保護,但仍然有不少人被蘇聯特工找了出來,實體上的兩個字震撼了白宮,那就是復仇。

即便是現在的蘇聯已經開始走向解體,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蘇聯克格勃特工組織也擔負全球除奸工作,所以就算這些叛逃的科學家隱蔽的再好,也隨時可能被蘇聯特務幹掉,就算能夠僥倖逃脫,估計後半輩子只能在恐懼中度過。

對於一個經歷過那些白色恐怖年代的科學家來說,達斯坦學會了謹慎行事,所以之前儘管也接到了一些歐美國家的高薪聘請,但是達斯坦最終還是選擇了婉言拒絕,他不想被扣上叛徒的帽子,讓自己和家人生活在被蘇聯情報機關支配的恐懼中。

段雲前期引進的那些前蘇聯專家有幾人正是達斯坦的朋友和同事,他們再來到天音集團工作後,薪酬和工作環境都讓他們感到非常滿意,達斯坦正是通過這些來華工作的朋友同事瞭解到情況之後,才最終決定要來華工作。

段雲和達斯坦在電話終止交談了不到三分鐘,隨後段雲就安排自己的助手去蘇聯駐華大使館那邊處理相關的手續,爲達斯坦等人的來華,提前做好了準備。

除了達斯坦之外,段雲還主動向其他之前來深圳參觀過的蘇聯專家再次發出了邀請函,邀請他們參加新一輪的“中蘇技術交流論壇”,實際上就是在變相的提醒這些之前來華參觀過的蘇聯專家,讓他們在來華工作的事情做出表態。

段雲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挖到所有的蘇聯頂尖專家,但肯定也不會只有達斯坦一個這種頂尖蘇聯專家來華,因爲段雲給出的薪酬是非常有誠意的,年薪50萬到100萬美元已經高出了絕大部分美歐和韓國給出的報價,這是個讓人難以拒絕的價格。

還有一點就是蘇聯的商用汽車和電子產業相比於歐美和日本是有一定差距的,但絕對比中國專家掌握的技術要強的多,這也就導致這些蘇聯專家在中國會成爲香餑餑,但還不足以引起歐美國家的強烈興趣,雙方在對這批專家的態度上的不同,也決定了段雲在這次人才搶奪戰中,佔據了一定的優勢……

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瘋狂的房價第二十五章 忠告第五十一章 理性消費第七百二十七章 辭職申請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有求必應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柏林牆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立足國內第二百三十二章 驚喜第八百五十六章 吃西餐第二千零三十七章 灣流總部第二千零七章 中間人第2217章 特別預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參觀廠子第十三章 拓展業務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任科長第七百三十九章 當面質問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強強聯手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仿製失敗(祝大家元宵節快樂!)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到貨第二千零一十三章 即時通訊軟件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瑞典汽車安全專家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超低出廠價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頭面人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公費出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返程第八百四十九章 濃情蜜意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第2代軍用汽車第四百三十六章 隱形福利第二百一十三章 高考結束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暨南大學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四大合資車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柳傳志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本土化改進第二百二十五章 警告第二千一百五十一章 馬雲第七百五十一章 婚姻大事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九十五章 裡應外合第六十一章 拳腳相加第二千零三十章 超低定價第六百一十二章 管理的藝術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長城電腦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第1個吃螃蟹的人第八百六十八章 奢華的新家第八十五章 以退爲進第七百二十一章 百無一用是書生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保密資質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招商引資任務第2246章 坦白第八百七十六章 螺旋槳模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避其鋒芒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合資硬盤廠第七百五十五章 命令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一千六百五十二章 免稅第二千零九十一章 隱蔽的戀情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臺灣模式第四百三十九章 不堪印象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迅速回血第一百二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大手筆第一千八百六十七章 廣州4S店第一千九百一十四章 雄心壯志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天音486第2164章 貴賓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首批VCD訂單第四百五十二章 個人服從集體第八百六十三章 省城人才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集團會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高級廣告策略第八百五十三章 連夜安裝第五百三十二章 登山第五十一章 理性消費第四百六十八章 同行是冤家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雜誌社反饋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香港銀行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二千一百一十三章 摩托羅拉第九百五十四章 保證書第七百二十九章 心力憔悴第一百六十四章 慶功第2426章 第一臺MP4第2179章 商業風險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投產儀式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一微米制程第五百九十八章 根基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一百零五章 小雜魚第一百六十三章 事故鑑定第2319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2319章 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