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老三樣

趙希友這次也算是開了眼界,他之前從來沒有出過國,雖然一直關注汽車產業,也知道國內汽車產業和國外有幾十年的差距,然而通過這一次的沃爾沃汽車生產線引進,讓他真正感到了這種差距的震撼。

“咱們這次引進的沃爾沃生產線,還是人家上一代的技術,沃爾沃集團最新建立集團生產線,還要比這個生產線先進好幾倍。”段雲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從這點上來說,咱們國家的汽車產業任重而道遠,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你說的沒錯,我之前也去長春一汽參觀過,去年的時候,他們也成立了一汽大衆公司,但我覺得他們生產線也就那麼回事,和咱們的沃爾沃生產線相比差了一大截……”趙希友笑了笑,接着說道:“不過當時看的我確實眼饞,我那個時候就在想,啥時候我們瀋陽金盃汽車廠也有這樣的設備和技術……”

“一汽大衆成立也就剛剛不到一年時間,他們只有一條組裝生產線,大部分零部件還是需要從國外進口,咱們不一樣,所有的零部件全部能自己生產,所以看起來設備要比他們多,也更先進。”段雲微微一笑,接着說道:“有這樣好的設備和技術,只要咱們精誠合作,金盃汽車廠遲早會成爲東北汽車產業的老大。”

對於一汽大衆的事情,段雲還是比較瞭解的,這其中也引出了早期中國汽車市場的“老三樣”。

作爲中國汽車行業的龍頭老大,長春一汽早在80年代末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和國際知名品牌合作,並且生產出了很多國人家喻戶曉的汽車品牌。

1988年5月17日,一汽與奧迪簽署“關於在一汽生產奧迪的技術轉讓許可證合同”,開始組裝生產奧迪100車型,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檔轎車的技術轉讓合同。

奧迪100誕生於1968年,內部編號是C1。它的出現標誌着二戰以後奧迪向着高檔轎車邁出的第一步。它不但是奧迪全球戰略中最爲重要的車型,同時也是首款在國內進行量產的豪華品牌車型。

雖然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國家就提出了以技術換市場的口號,而當時除了德國大衆之外,還有很多外國汽車巨頭在中國合資辦廠,這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廣州標誌,北京 Jeep,天津大發,長安鈴木等等一系列的合資汽車品牌。

然而這些國外的汽車品牌實際上並沒有把核心技術轉讓給中國的企業,而唯一讓中國汽車企業技術獲益最大的就是一汽奧迪,當初的德國奧迪公司不光全盤轉讓了奧迪100的汽車生產技術,而且還給一汽大衆提供了相關的生產設備,這份轉讓合同使得長春一汽的汽車生產技術迅速提升,連上了好幾個臺階,換句話說,奧迪確實極大的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

而到了1991年2月6日,一汽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成立,同年12月,第一輛捷達A2轎車在一汽轎車廠組裝下線,創造了很多當時中國的第一。

手錶縫紉機自行車,那是上輩人結婚必備“三大件”,而汽車界捷達富康桑塔納也是一代人的記憶,也稱得上是那個時代的中國汽車“老三樣”。

同時“老三樣”也是中國汽車的開端,那輪角分明的線條在今天看來頗有風味,擁有一臺桑塔納,走遍天下都不怕,捷達帶來了當時太多的第一,富康開啓了國人兩廂車的先河。

上海大衆生產的第一批桑塔納使用的是1.6L化油器發動機,最大功率爲87馬力,4速手動變速箱,後來又升級到1.8L發動機和5速手動變速箱。依靠着先進的技術以及皮實耐用的特點,桑塔納被大範圍採購爲公務用車,銷量不斷提升。到了90年代中期,汽車市場再次升溫,桑塔納又成了私家車的首選,一度成爲身份的象徵。

捷達是1991年正式登陸中國市場的,比桑塔納晚了近10個年頭。捷達的英文名是”Jetta”,它嚴格說是指一個車系,我國之後的寶來、速騰都屬於捷達系列,只不過當時到中國之後就以捷達命名成爲了獨立的車型了。

國內引進的捷達是歐版第二代產品,在當時的中國,市場上完全沒有其他產品與其競爭,所以捷達在當時也狠狠地火了一把。

隨着技術的進步,更新換代的捷達陸續搭載瞭如20氣門、雙頂置凸輪軸、多點電噴發動機,以及國內緊湊級車型中首次配有ABS系統等諸多先進技術,都成爲了它的亮點。

看到在中國攻城略地的德國人,法國人有些不服氣。前期與中國的合資企業廣州標緻並不理想(廣州標緻在1999年被本田汽車以極低價格收購全部產能,這也就意味着廣州本田的誕生)。

當時,法國的另一家汽車企業雪鐵龍看不下去了,1992年,法國雪鐵龍與我國神龍汽車合作,引進雪鐵龍ZX車型進入國內生產銷售,命名爲神龍富康。

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雪鐵龍ZX在法國誕生於1991年,雪鐵龍可謂是把最新的車型拿到了中國。當時的富康轎車以出色的操控性,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愛,市場份額迅速上升。但鑑於富康只是兩廂車,而國人傳統思維上更喜歡桑塔納捷達這一類的三廂車,富康在銷量上始終不敵兩款大衆。

有點反應遲緩的法國人到了1998年纔回過神來,在中國推出了雪鐵龍ZX的三廂版,即國內稱的神龍富康988。富康988固然是好車一臺,但此時的市場,已經有了更多的競爭者。別克、本田等都已經或即將進入中國市場。面對對手們更新更大的競爭車型,富康988競爭優勢已經大不如前。

段雲這次引進的沃爾沃740轎車,使沃爾沃集團在1982年推出的一款汽車,這款轎車可以說是沃爾沃歷史上一款非常重要的車型,從技術水平和外觀造成上來說,和國內目前熱銷的上漲大轎車幾乎大致相同,但是沃爾沃740車身軸距爲2770mm,比桑塔納要稍長,另外從車輛的安全性來說,也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

而段雲就是打算用沃爾沃740轎車來對標當前中國市場的“老三樣”,一旦成功的話,中國合資市場將會形成“四足鼎立”的局面。

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莊家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誇下海口第2358章 曉之以理第2259章 老友記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五百三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五百六十一章 突破口第九百九十六章 當紅女星第八百零七章 奠基儀式第二百二十六章 夜大報道第六百五十七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產品外觀設計第2315章 議案第二千零一章 震撼效果第一百三十四章 制定規章第一百六十三章 事故鑑定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巨大風險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忠誠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索尼美國總部第2268章 寶藏公司第2217章 特別預案第一百一十五章 道謝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商人的情懷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香港上市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錦上添花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一批樣品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深圳電子業龍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參展計劃第八百六十一章 團隊核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深圳微電子基地第一千八百六十五章 歷史時刻第二百六十六章 作坊福利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鉅額缺口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世界工廠第九百三十三章 新工程第六百零七章 調查結果第七百八十二章 土特產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錄像機廠投產第八百一十一章 任免決定第三百六十八章 拳頭產品第二千零八章 瀟灑人生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多面開花第二千一百四十六章 甜蜜時光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雲鵬電子市場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特權第九百九十章 質疑第二百一十四章 錄取通知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天音估值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共同話題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深刻印象第2272章 就業計劃第五百八十一章 功高蓋主第一千六百八十七章 商人的情懷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重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利益最大化第三章 生財之道第八十二章 購置電視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愧疚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二千一百零九章 電子體驗店第三百零六章 新辦公室第八百八十九章 頂級高薪第四百一十四章 醜話說在前面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鐵人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定居美國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二百九十七章 貝恩第八十四章 顧全大局第二千零五十二章 中國首善第一百七十八章 侉子第八百一十六章 英語交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合資辦廠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經第一百三十九章 村支書的心思第2167章 海外戰略第七百六十四 再創記錄第2214章 保守技術第2368章 保密計劃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濃厚興趣第2357章 泰山會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歷史路口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廣交朋友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中小企業商會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三十九章 全力生產第六百九十六章 影音衝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集體活動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善意的謊言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救急不救窮第二十五章 忠告第七百零九章 得力干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燭光晚餐第六百五十九章 莫斯科餐廳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集團格局第2306章 商業邏輯第一百八十七章 土辦法第八百零三章 技術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