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五十九章 百年名校

一直以來,在學術研究上,北大和清華各有側重,各有優勢。

傳統的觀念裡,很多人一直認爲北大就是文科好,清華就是理工科好。實際上,這種認識並不全面。北大不僅僅文科好,理科也好。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清華理科全面併入北大,導致北大理科長時間全面領先全國其他高校。清華主要是工科和體育好,當然在這兩年,清華的理科也逐漸在趕上來。

而且無論是清華北大,校園內部都非常的漂亮,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非常強的歷史底蘊。

在校長吳樹清的帶領下,段雲在北大校區進行了參觀,而這裡的景色,讓段雲也感到非常的驚豔。

這其中最令他難忘的是BJ大學的“一塔湖圖”,他是高聳的博雅塔,湖是清澈的末明湖,圖是年代感十足的BJ大學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長出量非常豐富,號稱中國第一,亞洲第三,這些藏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所在,堪稱國家瑰寶。

而此時在北大的圖書館中,一羣學子正在開放區靜靜地讀書查資料,從他們的神情中,可以看得出他們非常的專注,似乎每個人對知識都有一種如飢似渴的需求,這樣的學習氛圍,在當前國內的其他高校並不多見。

實際上,能夠在清華北大就讀的學生本身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和其他大學嚴禁寬出的治學態度不一樣,清華北大是嚴禁嚴出,想從這兩所學校順利畢業,要付出比其他國內大學幾倍的努力才行。

而且因爲這兩所學校的學生都是國內最優秀的苗子,都是各省市學校尖子中的尖子,但是進入清華北大之後,大家都同樣優秀,以前的優越感蕩然無存,而爲了維持一個靠上或是居中的學習成績,他們就必須要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學習才行,否則的話,難以維持自己的自尊心和優越感,所以環境對於學生的影響還是非常大的。

在領着段雲在學校參觀的時候,吳樹清也是一臉的自豪,對於他來說,能夠成爲這樣一所百年名校的校長,已經是他人生最高的榮譽,事實也確實如此,歷代北大和清華的校長都不是泛泛之輩,大部分都已經青史留名,是國內所有教育者仰望的存在。

不過在段雲面前,吳樹清表現的還是比較謙虛隨和,這也讓段雲對他憑添了幾分好感。

其實國內的這些頂尖學者,一般爲人都是比較謙虛的,反倒是一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盪的傢伙,才喜歡誇誇其談,自命不凡,而且總是顯示自己有與衆不同的看法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實際上,除了他們本專業,在其他方面根本就什麼可以值得稱道的地方。

中午的時候,吳樹清邀請段雲在北大的食堂一起吃午飯,陪同的還有學校的其他領導。

可以說,對於段雲的這次到來,吳樹清絕對是給足了面子,即便是陪同的校領導,在國內的教育界,也都是名望很高的人物,一個國內頂尖高校的校長陪同一個民營企業家一起吃飯,這在過去,簡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說白了,能有今天的場面,一方面是因爲國家政策的轉變,另外一方面是吳樹清確實是個有開放精神的教育家,在兩人的交談中,給段雲最大的感覺就是吳樹清絕對不是那種只會讀死書的傳統學者,他也在一直密切關心國內和國外的發展局勢,並且對一些重大事情有自己非常鮮明的主見。

這次在北大的食堂吃午飯,也算是段雲開了眼界,以前的時候,他也曾經去過很多高校和校領導一起吃飯,但基本都在包間,而這一次,吳樹清和段雲就在普通學生和教職工用餐的食堂,周圍來來往往的都是一些在校的師生,並沒有額外的包間。

這讓段雲感覺有些不可思議,要知道,吳樹清可是副部級領導,在教育界更是頂尖的存在,在當前國內官本位盛行的情況下,能做到這一點非常難得。

而在食堂裡面師生看到吳樹清等人後,並沒有表現的太驚奇,只是會偶爾禮貌的打聲招呼,說明吳樹清本人應該是經常在這個餐廳用餐,反倒是段雲的出現引起了很多人的驚喜和好奇,甚至有的師生直接上前索要名,還有人跑回宿舍,取出相機,要和段雲一起合影。

一時間,整個食堂幾乎被擠了個水泄不通,人們的焦點主要集中在段雲身上,要知道,段雲很早就是國內非常具有傳奇性民營企業家,加上他本人只有30出頭,年輕,成熟,衣着打扮也非常帥氣,所以受到學校師生的歡迎,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看來我們學校的學生非常喜歡你啊。”好不容易應付完那些前來索要簽名合影的師生,吳樹清微笑着看了段雲一眼,接着說道:“沒想到吃頓飯給你找了這麼多的麻煩,實在是抱歉啊。”

“吳校長,您沒必要跟我道歉。”段雲笑了笑,接着說道:“說實話,今天能來北大參觀,而且還和這麼多的師生互動,我真的是非常高興,說起來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夢想想來貴校上學,可惜我那個時候是個學渣,估計就算頭懸梁錐刺股,也摸不到貴校的門檻……”

“哈哈哈!”段雲話聲一落,在場幾人紛紛笑了起來。

“雖然你沒有考上我們的學校,但你掌握的學問和經驗,那個絲毫不比我們學校的這些師生差,我們能學到的只是課本上的知識,但最關鍵的是社會實踐,換句話說,這就好比上戰場打仗,我們只能教他們怎樣用槍,但你可是經歷過無數實戰,而且還戰績輝煌的英雄。”吳樹清這個時候微微一笑,接着說道:“就連我們幾個,也應該向你學習啊……”

“這話就言重了,我的事業能發展的這麼大,一方面是國家的政策好,另一方面是我運氣好。”眼見吳樹清同志給他這麼高的評價,於是連忙說道:“吳校長是國內頂尖的經濟專家,之前看您的著作的時候,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也希望將來能夠從您這裡學到更多的東西。”

第四百一十一章 總廠會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奉爲貴賓第一百一十章 力排衆議第六百八十二章 情懷第二千零二十二章 天之驕女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集團格局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瀋陽電子業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七十八章 看電影第2414章 低調前行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雙線作戰第二千一百五十九章 互惠互利第三百三十三章 店鋪開業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主場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七百六十五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頂級待遇第二千零二十一章 誇下海口第七十三章 強力反擊第2412章 攤牌第一千九百八十二章 目標一致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老友相見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全國百強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最惠國待遇第七百三十三章 工商銀行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忠告第一百八十八章 商機第2221章 博西電器第九百九十一章 軍工技術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深房集團第五百六十章 金獎名單第九百五十章 熟人第七百四十五章 暫停生產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核心企業策略第2281章 借雞下蛋第六百四十章 鉅額補助第四百七十七章 業務代表第二千一百零五章 深刻印象第二百四十一章 推銷計劃第一千九百二十一章 黑臉紅臉第二百六十二章 話語權第2365章 內部競爭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高薪誘惑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政府借貸第一百零四章 拘留第五百五十二章 贈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2403章 美好生活第2263章 開放社會基金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技術轉讓第八百四十二章 大婚(第2卷完 )第四百五十八章 新訂單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十七章 頂崗第二千零七十八章 遊說顧問第九百八十章 日企的貓膩第七百一十六章 特區政策第2330章 焦點人物第三百章 投產儀式第一百八十章 信任第八百七十一章 任務完成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尷尬的銷量第2354章 指點建議第2219章 社交屬性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採購清單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所長第四百五十七章 翻臉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專款專用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突發情況第四百一十六章 約會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出國計劃第五百六十六章 信任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攪局者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軟件開發第一千零二章 法律顧問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民企的春天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汽車測試場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各自的精彩第四百七十八章 重要任務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新品發售現場第二百零八章 大集體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力不從心第一千九百四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五百三十二章 登山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商會成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土改方案第三百三十五章 治安第八百二十章 重要會面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暗度陳倉第2408章 專業人才第三百一十一章 人走茶涼第四百五十三章 大局已定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分擔風險第六百九十四章 豪華試音室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增持股份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回國第2197章 線上支付安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