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8章 偷工減料

第2218章 偷工減料

在國內任何一個城市,如果段雲想要投巨資建立重卡生產基地,恐怕沒有3~5年的時間,根本批不下來,因爲這其中牽扯的東西實在太多,地方政府投入資源也非常大,所以光是內部討論走程序,就需要花很多的時間,也沒有哪個領導敢承諾一定能夠通過審批。

但是在瀋陽,段雲和天音集團實際上是擁有一些隱形特權的,因爲段雲之前在瀋陽的投資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且上到LN省政府,對段雲和天音集團也非常有好感,所以段雲只需要拿出切實可行,比較完善的商業計劃,那麼快速通過的可能性還是非常大的。

和幾年前相比,現如今瀋陽經濟開發區因爲入住的企業越來越多,所以土地以及水電資源不那麼富裕。但是對於段雲的這個商業計劃,瀋陽的一二把手幾乎很快就認可了。

“你需要再等一等,最長可能需要半年的時間,當然了,我們會盡快完成所有的流程,到時候給你一個滿意答覆。”片刻後,市長張榮茂對段雲說道。

“沒問題的。”段雲點點頭,接着說道:“其實我們集團公司已經開始了新型重型卡車的開發,現在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如果SY市政府這邊同意了我們的計劃,那麼我們這邊也會立刻開始廠房的建設和設備安裝,爭取一到兩年內,實現重型卡車的量產。”

段雲說這番話的時候很有自信,因爲走到幾年前的時候,段雲的天音集團就參與了中國第三代重型卡車的研發,雖然後來因爲特殊原因並沒有中標,但那個時候天音集團已經成功研發出了新一代的國產重型卡車,並牢牢的掌握了其中的關鍵技術,現在只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就可以將這種全新的車型投入量產。

如果沒有前期參與軍用重型卡車的研發項目,那麼段雨想在一到兩年的時間完成國產重型卡車的研發和投產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很好。”張榮茂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段雲說道:“我們這邊會盡快加快審批程序,力爭咱們年底之前就能開工,我希望咱們這個重卡項目能夠成功,讓咱們瀋陽成爲全國最大的重卡生產基地。”

“好的,我一定不辜負各位領導對我和我們天音集團的期望。”段雲微笑着說道。

隨後,三人邊吃邊聊,段雲也和兩人談了一些關於建立重卡基地的細節想法。

話說到這個地步,其實這件事兒就算已經定下來了,按照張榮茂市長的說法,今年年底就有很大的機率開工,建設廠房和安裝相關設備至少也需要一年多的時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要到1998年才能大批量量產。

雖然段雲也希望瀋陽的重卡基地能夠一夜之間建起,但這肯定是可能的事情,而且汽車產業是一個非常需要技術和經驗積累的行業,欲速反而不達,在這期間短語也需要讓自己的研發部門重新設計車型,爭取在性能,成本以及耐用性方面,能夠達成一個完美的平衡,而且還會考慮到國內工礦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汽車進行一些功能性能上的改進。

第二天一早,段雲就前往了瀋陽高新經濟開發區,巡查自己的汽車研發中心。

看到段雲到來,身爲汽車研發中心的主管陳喬笑容滿面,第一時間迎了出來。

就在今年3月份的時候,陳喬拿到了一筆非常豐厚的獎金,因爲沈星三廂轎車研發成功並量產上市,段雲在集團內部對瀋陽汽車研發中心進行了通報表揚,並且給予所有研發沈星轎車的技術人員大額的現金獎勵,獎金總額高達兩千萬元人民幣,而陳喬本人作爲瀋陽汽車研發中心的主管,拿到了最高的150萬元人民幣的獎勵,而且集團公司還把生產出來的第一輛沈星牌三廂轎車送給了陳喬,以示對他的鼓勵。

幾乎是一夜之間,陳喬就成爲了名副其實的百萬富翁,拿到獎勵的前幾天,他幾乎興奮的徹夜未眠,平靜下來之後,感覺身上的壓力更大了起來。

段雲的這次重獎,極大的鼓勵了整個瀋陽汽車研發中心的工作士氣,公司從上到下空前的團結,加班加點已成爲家常便飯,所有技術人員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十個小時以上,爲的就是能夠在最大程度提升汽車產品性能的同時,降低整車的成本。

汽車產業壓縮成本一直都是一個很深的學問,每一個零部件件,每一個螺絲,甚至每一塊鐵片,都可以降低整車的成本,但是降低成本的同時還要提升汽車的耐用性,這實際上要比研發新車更加的困難。

從今年3月份第一輛沈星牌三箱轎車出廠,到上個月月底,整個車型進行了上百次的技術改進,在經過大量的測試和研究之後,目前沈星牌轎車以及之前出產的康雲牌轎車成本分別下降了11%和13%,油耗也降低了3%~5%,這個結果讓段雲相當的滿意。

其實瀋陽汽車研發中心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好的改進效果,主要的手段就是“偷工減料”,減少一些零部件的體積大小,或者乾脆用一些更廉價的部件方案替代,聽起來像是一些無良商家的做法。

但實際上裡面的技術含量很高,並非是簡單的偷工減料,幾乎每一次汽車技術的改進,瀋陽汽車研發中心都會進行大量的實驗,首先要保證的是車輛的剛性和安全,在這方面天音集團一直都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標準,如果不符合這套標準,那麼改進方案就是失敗的。

其實當前國家對於汽車安性能的標準相比於發達國家來說,還是很低的,雖然後來提高了標準,但總體來說,相比於美國,歐洲和日本,總體標準還是比較低的。

也正是因爲如此,合資汽車在中國生產的車型和國外有很多的不同,爲了壓低成本,國產合資車往往簡配的非常厲害,至於其中的原因也很簡單,在60分就能及格的情況下,沒有哪個車企願意花費更多的技術和成本,力爭去考80分,90分,而且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他們也是很難感受到汽車減配帶來的細微差別的。

第八百一十五章 訂婚領證第七百四十三章 查稅第六十五章 職工夜校第一千零九章 環保整頓第一百一十六章 母親的心思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贊助研討會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政府名義第三百九十章 舉報材料第2347章 電信科技研究院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二百六十二章 話語權第三百三十八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軟件研發第四百七十二章 重要會議第八百三十八章 大婚第八百八十六章 貴賓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強烈分歧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2200章 搜索引擎第一千零一章 蛇口律師事務所第七百八十章 歸來第六百五十六章 開辦夜校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八百九十五章 待價而沽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美國電商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示範作用第一千零二十章 銷量驚人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抵押貸款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高度評價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產線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團團圓圓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五百五十九章 廈門辦事處第四百五十七章 翻臉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爾沃下線第二千零九章 私人飛機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劉紀原第二千一百零七章 大型服務器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突擊視察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坐地起價第七百二十六章 設備失靈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作壁上觀第2172章 威望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陽謀第六百七十五章 死於安樂第二千一百三十八章 網絡帝國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三十三章 第一件成品第七百一十六章 特區政策第2406章 商人的追求第一千六百章 相互讓步第一千九百八十五章 神秘感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媒體的影響第七百二十三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英皇集團第七百二十二章 數控加工中心第七百一十五章 新官上任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管理權第二百五十二章 反饋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建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集團托拉斯第一百五十五章 震撼效果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兩張王牌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設備方案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新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借錢第四百四十三章 接親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要事情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保密協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慷慨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百八十七章 法人代表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高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捷報頻傳第四章 轉崗第八百七十二章 開業前夕第八百九十五章 人無信不立第二百零六章 看房第七百五十六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國貨精品第2419章 隱形目標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邊海水一邊火焰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高度評價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頭戲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鐵娘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日進斗金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代幹第七百七十章 訂單迴流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熱點人物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學習機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IFA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高校捐贈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沃爾沃下線第二千一百二十九章 主導地位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展現誠意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物流網絡第八百八十一章 兌換外匯第一百零二章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