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6章 隱形紅利

第2336章 隱形紅利

郭士納如此大手筆的收購軟件公司,明顯就是想補強公司的短板,另外一方面,也是爲了迎接互聯網時代的挑戰。

但僅僅收購一家軟件公司並不能滿足郭士納的胃口,想要在商業軟領域建立優勢,他還需要更多的本錢。

隨後,郭士納藉助新收購的lotus公司的Notes軟件作爲炸彈,立刻向軟件市場發起了猛烈攻擊,幾個月的時間就一舉拿下了企業網絡市場,再一次顯示了IBM鐵拳的威力。

到了當年年底的時候,IBM營收突破了700億美元,大型機業務也迅速復活了,IBM徹底擺脫了危機,未來一片光明。

對於郭士納來說,1995年是站穩腳跟了一年,1996年公司開始穩步增長,而到了去年的時候,IBM已經可以成爲行業領袖,他兌現了上任之前的所有承諾,讓IBM重新回到了全球最強科技公司的行列。

和段雲想拓展美國市場一樣,郭士納對中國市場也充滿了非常濃厚的興趣,他越是瞭解天音集團,就越發感覺到中國強大的經濟發展勢頭,對這個東方市場寄託了很多的希望。

其實放在幾年前的時候,郭士納對中國市場興趣並不大,因爲那個時候全球頂尖的科技公司都在爭奪美國市場,美國也是IBM創立和發展的根基,在六七十年代的時候,IBM的發展基本沒有出過美國本土。

但隨着歐洲和日本的快速崛起,IBM也開始拓展歐洲國家都市場,但是中國在他眼中始終是一片“蠻荒之地”,那裡的科技落後,經濟貧窮,人民受教育程度很低,加上其與美國截然相反的社會主義體制,所以郭士納對中國缺乏瞭解,也沒有關注的興趣。

但是現如今情況似乎已經完全發生了變化,尤其是他在得知段雲的天音集團每年在中國內地可以賺取數10億乃至上百億的人民幣的時候,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因爲有這種營收水平的公司,即便是在美國,也絕對是非常強的企業,甚至在美國一些赫赫有名的科技公司,他們還達不到天音集團現在的營收水平,只是很多美國人根本不敢想象的事情。

而且從公司的實力來說,天音集團和IBM肯定是有差距的,既然天音集團現有的技術實力就能夠如此賺錢,那麼IBM也應該可以做到,更何況他還是一家美國公司。

不過郭士納也知道,在中國做成的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中國一直鼓勵外資進入,但是卻設計了很多的門檻,要求外方只能以合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而且必須要提供相關的技術和設備,這也就是中國政府一直以來所倡導的用市場換技術的方針策略。

但是作爲一家科技公司來說,核心技術是不可能分享的,所以中國政府這邊的要求,郭士納根本無法做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中國尋找合作公司做代理,就像之前他們和聯想公司的合作,把電腦零部件甚至是整機賣到中國,然後聯想再把從IBM購得的零部件行的,簡單的組裝然後換牌出售,但因爲高關稅的因素,導致IBM的電腦在中國性價比並不算高,銷量自然而然也受到了影響。

除了電腦之外,IBM的服務器也是其主營業務,而且利潤相當的豐厚,先前IBM曾經給天音集團提供了價值400多萬美元的企業級服務器,所以IBM接下來想和天音集團進行合作,在中國推出新款的服務器,從而佔領中國的服務器市場。

不得不說,郭士納還是非常有眼光的,天音集團雖然從來沒有做過服務器的業務,但他在中國內地的商業網絡還是非常強大的,之前郭士納通過諮詢團隊瞭解到,天音集團的商會制度非常完善,成熟,在中國內地覆蓋面非常廣,而且很重視產品的售後服務,如果IBM的服務器業務能夠和天音集團合作,無論對他們在中國內地銷量以及品牌知名度,都會有巨大的提升,這1點是毋庸置疑的。

不過郭士納也知道,想讓天音集團包住他們打開中國市場,那也是需要一些代價的,友情歸友情,生意歸生意,雙方都需要爲彼此的利益考慮。

而對段雲來說,國家的經濟發展也給他帶來了很多的籌碼,中美企業之間從單方面的開放市場到互爲互利,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至少對於一些有實力的中國企業來說,他們也算吃到了中國發展的一些隱形紅利。

“……這位是我們公司的總工程師倪光南先生,目前我們公司款暢銷產品就是由他負責研發設計的,早年的時候他曾經擔任過加拿大科學院的研究員,是資深的電子技術專家,他本人也非常希望和貴公司技術人員進行專業交流,相取長補短,學習經驗。”此時段雲對郭士納介紹起了跟在身邊的倪光南。

“你好,倪先生。”郭士納聞言,立刻上前和倪光南握了握手。

其實郭士納早就已經瞭解到了倪光南的一些資料情況,通過IBM在中國的諮詢團隊,郭士納對於天音集團的很多重要職位人員都是有所瞭解的,尤其是天音集團總工程師倪光南,更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

對任何一家科技公司來說,總工程師這個位置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科技公司的靈魂人物,而且的諮詢團隊對倪光南這個人的評價也很高,認爲此人不光技術能力非常強,而且在中國內地的學術界也頗有影響,他的一些老友和弟子也都佔據了天音集團許多研發部門的骨幹職位,是天音集團當時無愧的二號人物。

頂尖技術人才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非常受尊重的,因爲和一般的工程技術人員不一樣的是,他們不光專業技術超強,而且可以主導項目的研發,極具創造力,是不可替代的人物。

如果郭士納和段雲不是朋友的話,他甚至有了高價挖角倪光南的心思,因爲即便是IBM這樣的人才也非常少見,不過考慮到IBM和天音集團未來的合作,郭士納最終也只能選擇放棄。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突破口第三百四十九章 巡查第一百四十四章 低音炮第2240章 小酌第二千零九十五章 新聞界頂流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三個條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光刻機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DVD樣機第一千八百八十六章 井深大則第七百零六章 局長面談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 錦上添花第2321章 實力第八百九十六章 離職手續第2370章 車載電子系統第七章 兄妹聯手第一千八百章 妻隨夫榮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靜期第二千零六章 白天鵝第五百二十九章 志向高遠第七十八章 看電影第二千一百四十七章 冷靜期第一千九百四十六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時代轉折點第五百九十章 央視廣告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三角債第三百六十七章 磨齒機第七百六十九章 爭執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最長的等待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政企合作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緩衝區第五十章 良心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八卦嶺第二千一百一十一章 比爾蓋茨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海獅麪包車第九百七十七章 重要會議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低調開業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重要價值第二千一百一十八章 MP3發佈會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七十四章 暗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樹大招風第九百一十六章 模塊化生產線第九百四十五章 羊羣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逆勢崛起第一千零一十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五百七十章 默契第五百二十七章 施壓第一千六百一十八章 中瑞技術交流第二百九十二章 調動工作第二百五十章 暖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貴賓第一百九十六章 產品宣傳冊第九百四十八章 重要條件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特事特辦第二百四十五章 翻譯任務第2368章 保密計劃第八百一十一章 任免決定第2377章 新議案第2302章 對等機會第七百一十九章 鉅額訂單第二百一十章 新計劃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九百九十五章 新產品下線第七百一十二章 信仰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會尾聲第五百八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一家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電子一條街第二百九十八章 特供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崩塌第五百五十四章 捷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軟件研發第2311章 競爭3G第2283章 上海研究所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2187章 拖字訣第一千九百六十六章 免費纔是最貴的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各取所需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況空前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定心丸第一千九百零四章 硬件兼容第一千九百九十六章 中國紅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核心企業策略第五百五十五章 評比結果第三百二十四章 零食第九百五十五章 人才濟濟第九百六十一章 律師第2214章 保守技術第三百五十三章 換血第八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2198章 深度合作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嚴重分歧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南北戰略第二百七十章 前途第六章 次級品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九十三章 設備到位第四百一十九章 局長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