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1章 居安思危

第2401章 居安思危

在重卡基地新建立的生產車間,段雲聽着陳橋的詳細介紹,臉上陷入了思考的神色。

從前世國產汽車的發展經驗來看,由於重工業技術落後,早期的國產汽車只能通過逆向模仿,來拉近和國際汽車領域的差距,這個過程長達幾十年,而現在天音集團通過前期的技術引進和發展創新,已經把這個差距拉到到了5到8年的時間,這已經相當的不容易。

從民用轎車上來說,歐美日等發達國家採用的技術側重各不相同,日本的汽車產業比較保守,因爲島國自然資源匱乏,原材料和能源都只能依賴進口,所以他們生產的汽車省油和耐用就成爲了設計的最重要指標之一,而其中的發動機和變速箱技術相比於歐美,要相對落後一些,因爲使用都是一些非常成熟的技術,雖然動力和操作性不是那麼完美,但是價格便宜,故障率低,非常適合家用。

歐美的汽車追求完美的操控性和動力強勁,而且喜歡大膽採用新技術,在技術上都是最先進的,但相對來說功能越多,技術越先進的產品故障點也會越多,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有可能需要更多的額外支出,對於普通平民不是非常友好。

而歐洲汽車和美國汽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美國石油廉價,所以國民都喜歡一些大排量的汽車,油耗也相對很高,而歐洲汽車尤其是德國汽車,在馬力和油耗方面,做的可以說比較均衡。

最早的國產汽車模仿的都是日本的汽車,因爲技術相對保守,門檻比起歐美系的汽車來說較低,而且製造成本也很低,所以早期的中國汽車都是在模仿日本相關的車型。

另外在技術轉讓方面,歐洲車企相對來說比較大方,早在80年代大衆就已經開始在中國上海合資辦廠,一直到生產奧迪車型的時候,開始給中方提供一些相關的技術,這對於當時的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把中國的汽車產業提升了很大一截,使之與世界汽車產業的先進水平,有了實質性的縮小。

而日本廠商則吝嗇的多,直到90年代中後期,纔有日本企業在中國合資辦廠,但是對於相關技術有的非常嚴格的保密,除了在中國賺錢之外,幾乎沒有對中國的汽車產業帶來多少帶動。

直到2000年之後,日本的三菱公司開始向中國汽車企業銷售其發動機產品,而就是在那個時候,國內的汽車企業開始紛紛模仿三菱發動機,但總的來說,國產發動機的技術始終發展緩慢。

段雲的沈星和康雲兩款微型轎車,其實走的也是日系汽車的路子,成本低,油耗低,維修方面,爲的是能夠讓更多的國人實現自己的汽車夢,但是對於中高端車型的研發,一直都是段雲的終極目標。

段雲甚至還夢想着有朝一日,能夠將自己生產的國產轎車賣到包括歐美髮達國家在內的國外,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至少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做到。

其實汽車產業的發展和國內的消費水平也是息息相關的,任何一款新車型的研發和生產都需要大量的成本,如果投放到市場收入和成本的話,車企就會面臨困境,甚至破產倒閉,即便是天音集團這樣的國內最大的民營企業,也不可能長年累月接受這樣的虧損。

所以企業爲了賺錢,爲了能讓這個產業得到良性發展,他必須要根據國內的消費水平來研發生產相關的車型,從國內的情況來看,能買得起家用轎車的,佔比連1%都不到,至於能夠買得起中高端轎車的,更是寥寥無幾,而汽車產業的更新換代速度是很快的,生產出來的中高端汽車賣出去,過上兩三年就會被市場徹底拋棄和淘汰,而損失至少都是以億計。

所以段雲現在對汽車產業的開發是比較務實的,廉價,維護方便,省油,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沈星和康雲轎車銷量都很不錯,儘管這款汽車從技術方面來說,相比於日本和歐美要落後一些,感覺非常適應當前中國的國情。

至於說現在生產的重型卡車,完全是爲了迎合國內日趨旺盛的需要。

重卡使用的是柴油機,所以在設計方案和理念上,也和轎車是截然不同的,雖然設計方案的基礎來自於沃爾沃F10卡車,但實際上還是進行了很多本土化的改進,捨棄了其中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電子配件,這樣一方面降低了生產技術的門檻以及成本,另外一方面也方便後期的維護,電子元件越少,故障點就越多,非常適合中國汽車市場的國情。

“最快今年年底之前,咱們新型的重型卡車就能下線,根據之前設定的目標,到明年年底,咱們這個生產基地能夠實現年產8000臺重型卡車的目標。”陳喬在一旁出道。

“我就一個要求。”段雲轉頭看了陳喬一眼,接着說道:“車輛的品控一定要給我抓上去,雖然咱們之前在轎車領域已經取得了比較好的成功,但是重卡行業競爭同樣激烈,口碑就是咱們企業的命脈,如果誰因爲這款產品砸了咱們的招牌,我也會毫不猶豫的砸了他的飯碗!”

段雲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比較嚴肅,因爲他始終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企業越大越應該有危機感,如果這是在重卡行業,無法打好第1槍,那麼以後想在這個行業徹底立足,將會變得難上加難。

“段總您放心,咱們瀋陽汽車基地這邊一直都非常重視產品的質量和品控,我們有國內最好的設備和最好的技術人員,我相信是不會讓您失望的。”陳喬在一旁連忙說道。

“你明白其中的利害就行。”段雲點點頭,接着說道:“咱們瀋陽基地這邊這些年發展的一直都很順利,但並不意味着以後會一帆風順,現在國內的競爭環境一年比一年激烈,容不得有半點喘息,沒有誰能夠永遠站在巔峰之上,況且咱們將來的競爭對手不僅在國內,還有國外的廣闊市場。”

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投資門檻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奢望第四百一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改革名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驚人的實力第八百八十七章 雙向選擇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商會成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187章 拖字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嚴厲警告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六十七章 青年精英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迫不及待第2397章 國際合作第八百五十一章 重要事情第六百七十四章 入職禮物第一千八百八十三章 合適的價格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銷量喜人第九百九十二章 投產在即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學習機第二千零三十章 超低定價第二百六十章 重要角色第八百五十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天音486第一千五百章 官方邀請第二千一百五十章 網絡先行者第2354章 指點建議第四百八十六章 人情債第十六章 混個臉熟第三百五十四章 權利掣肘第七百四十五章 暫停生產第七百三十一章 歸來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天音486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家教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攤牌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馬上任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撿漏第四百七十三章 老丈人第二千零七十九章 募捐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韓國金星社第一千六百八十六章 良心報價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核心企業策略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親筆信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苛刻條件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寶貴的承諾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固態硬盤第一百九十二章 萬元戶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挖牆腳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矮子裡面拔將軍第2387章 北科大第七百六十八章 投訴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巨獸甦醒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盛況空前第三百三十一章 開業在即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江湖地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野心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數字時代第二百零五章 退休期限第2203章 照單全收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 救火隊員第三百零二章 回家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科技的力量第2164章 貴賓第六百五十六章 開辦夜校第二百一十章 攝影愛好者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南北兩霸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親家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談判成功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賓至如歸第2345章 巨龍通信第七百一十二章 信仰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秀芝的心意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管理權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企業估值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獨立研發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隱形權力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重返拉斯維加斯第三百一十八章 人事變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巨大潛力第十七章 頂崗第一百七十六章 回扣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虛職第二百二十二章 重點考察第一千四百八十二章 史玉柱第二百三十九章 相冊第八百二十一章 技術顧問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社會責任第2305章 接班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秦剛的承諾第九百七十六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人才篩選第六百八十八章 夢想與現實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9號車牌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發展重心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大廈將傾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應用軟件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出國邀請第二千零八十四章 新增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