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不謀而合

李國勝常年在南方出差,也算見多識廣,除了本廠的一些客戶,李國勝在南方也認識一些商界的人。

之前他的老婆幫段雲推銷天線嚐到了甜頭,每個月他老婆賺到的推銷天線錢,甚至要比他的工資還要高几倍,這無疑對李國勝觸動很大。

這一年多來,李國勝一直都在注視着段雲的發展,段雲從當初的一個車間的小徒工慢慢成爲廠裡的副總工程師,現如今當上大集體經理以後,更是將廠子辦的紅紅火火,這讓李國勝感到非常的佩服,也深感段雲不是一般人。

相對總廠的其他科室幹部,常年在南方出差的李國勝思想比較活泛,他也聽說和見到了很多當初在國企混的不錯的幹部紛紛扔掉了鐵飯碗下海創業,尤其是半年前,他去深圳出差的時候,更是被當地的發展所震撼,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大大小小的公司,有的人甚至拎個皮包就敢自稱是經理,通過各自的渠道倒賣國有企業的產品,個個都賺得盤滿鉢滿,肥的流油。

其實在深圳特區發展之初,所謂的深圳奇蹟不是靠吸引外資而產生的,而是全國人民“倒”出來的。

李國勝甚至還聽說過這樣的一個事情,可以深刻的體現出這個時候深圳倒賣的真實寫照,一些上海人跑到深圳買了一把摺疊傘,發現竟是從上海運到香港,又轉運回深圳的。

這件事的結果是上海人很高興,說是比在上海買少花了幾塊錢,而深圳人也很高興,說賺了幾塊錢,至於香港百貨公司也高興,同樣說賺了幾塊錢,這就讓事情變得有些蹊蹺和迷離了。

其實這種現象就是流通領域的異常活躍及自由主義傾向是80年代中期財富分配和積累的最主要手段。

在那時民營資本還非常弱小,無力大規模生產商品外資公司則進入遲疑,所以絕大部分社會商品仍然是由國營工廠生產和製造出來的,但是這些企業卻深受體制所困,不能在採購定價和銷售上有自主權,這就給了倒爺以及新興設施的貿易公司以最大的生存空間。

李國勝雖然現在是在總廠當銷售科科長,混的也算相當不錯了,但去了幾趟南方之後,耳濡目染了很多事情,讓他也有了嘗試下海的想法。

正所謂靠山吃山,李國勝有職務上的便利,按理來說可以倒賣紅星總廠的產品,但實際上紅星齒輪廠生產的農機產品和單體液壓支柱一直在大興當地很暢銷,根本沒有貨物積壓的情況出現,所以李國勝想靠本廠這邊的資源倒賣商品,基本上是沒有機會的。

但段雲如果開辦電子廠的話,前期銷售渠道肯定還沒有打開,而李國勝就是想借着這個機會和段雲合作,通過推銷分成,就像他老婆之前幫段雲賣天線一樣,抽取一部分利潤,這樣的話,只要賣出一些產品,就肯定要比他現在在總廠這邊掙得多。

拿着公家的錢到全國各地出差,完成本職工作的時候,能順便幫段雲廠子推銷電器產品賺外快,李國勝的算盤打的噼啪響,公家的錢和私人的錢他都要賺。

“你願意幫我的電子廠推銷產品?”段雲聞言頓時眼前一亮。

段雲以前在總廠的時候是和李國勝經常打交道的,在他看來,李國勝常年出差在外見識多,頭腦靈活,口才也很好,絕對是個銷售方面的高手,如果他願意來幫自己電子廠銷售產品的話,段雲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目前段雲在大集體這邊能拿得出的銷售能手只有趙長風一人,但光靠趙長風一人是遠遠不夠的,現如今段雲已經將趙長峰安排到廈門辦事處常駐,而將來的話,段雲還打算在上海廣州設立辦事處,也都需要能獨當一面的人才。

只是有些棘手的是李國勝目前是總廠的銷售科科的,有着高工資的鐵飯碗,段雲想把他挖過來爲自己所用,顯然是有難度的。

但這也不能說絕對不可能,之前段雲就已經從總廠那邊挖來了,像井師傅這樣的即將退休的老師,說到底,只要在他這邊能賺到足夠多的錢,膽子大,聰明一點的人還是會放棄鐵飯碗跟自己乾的。

“能不能推銷出去這不好說,我就是想試一試……”李國勝笑着說道。

“這樣吧,等一會兒把小芳和李芸送到火車上後,咱們倆找個地方好好聊聊這件事。”段雲微笑着回道。

“行!”李國勝面露喜色的應了一聲。

段雲開的車子很快來到了火車站,下了車之後,他和李雲勝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進入了候車室。

在候車室找了個位置坐下,段雲和李雲勝又談了起來。

其實以前在總廠的時候,段雲和李雲勝雖然相互認識,但實際上除了上次段雲去他家吃飯喝酒時談了一些事情,平時交談的並不算多,主要因爲段雲那個時候天天上夜班後來,到了技術科之後,又天天溜號,倆人很少能碰見面,段雲只是偶爾給他老婆結算一些推銷天線的錢。

而今天倆人談的比較多,段雲和李國勝都是比較健談的人,而李國勝這些年在全國各地出差,也算是見多識廣,跟段雲講了很多去外地的見聞。

聽到李國生講的他出差的這些事情後,對於感覺這人也確實是個人才,可能是因爲在南方見到的事情比較多,所以思想並不保守,而且對段雲開辦電子廠也有一些建議和想法。

按照李國勝的想法就是段雲應該在南方設立一個銷售點,租一間倉庫僱幾個人,將音箱產品源源不斷的囤積在庫房中,南方沿海城市辦理個體經營渠道相對還比較簡單一些,最好再掛個港資的招牌,商品就會更加好賣。

其實李國勝的一些想法和段雲是不謀而合,段雲本身也是廣州深圳等沿海城市設立辦事處,而自己的產品一旦在南方站穩了腳跟,那麼將來產品將不愁銷路。

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軍令狀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商會成立第四十八章 下館子第二千零八十三章 股份獎勵第2275章 步伐一致第七百一十四章 電子工業區第九百三十五章 困境第二千零五章 雄厚籌碼第九百七十二章 娶妻娶賢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新部門第二千零五十六章 高校捐贈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強大後援第五百零七章 女大當嫁第六百一十三章 廣交會準備工作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天大的差距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危機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 夜的交響曲第一千八百五十四章 高瞻遠矚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十足誠意第二百三十七章 警惕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香港公司成立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頂級待遇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前公園第一千九百五十八章 反向施壓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轉機第二千零八十二章 簡單的幸福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危急局面第一百九十三章 請教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任科長第2325章 藍牙第二千一百四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四十章 攤牌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贊助研討會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 老布爾什維克第六百四十三章 女大十八變第七百三十七章 深圳辦廠計劃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兩張王牌第八百五十七章 遠大理想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278章 天音衝浪第八百二十四章 挽留第六百一十章 我來養你第九百八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二十二章 息事寧人第2264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二十一章 摸石頭過河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飢餓營銷第二千一百二十八章 打鐵還要自身硬第四百五十一章 棋先一招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盛會第八十三章 超高獎金第七百九十七章 大光明影院第二千零九十七章 親和力第三百六十一章 扣發獎金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第1個吃螃蟹的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重要決定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務實策略第九百二十六章 深圳電子行業協會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何慶光第2333章 圓滿成功第二百二十九章 模特第三百二十一章 租賃店鋪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象第九百三十四章 私人聚會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斯德哥爾摩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遠大理想第四百二十九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五十四章 工代幹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參觀工業園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敏感問題第二千零七十六章 火花第二千零一十六章 風險承擔第二千零二十六章 新任市長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鉅額獎勵第九百六十章 三角債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虛職第2431章 退出舞臺第九百二十章 深圳電子業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分歧第二千零八章 瀟灑人生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婚事簡辦第2298章 高爾夫球會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偷稅漏稅第三百七十一章 韓警官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出國合同第一千九百六十七章 加大投資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冠冕堂皇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世界十字路口第五百三十三章 憧憬第四百八十三章 環保評測第九百二十九章 優勝劣汰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時代轉折點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遠超預期第五百四十三章 星期日工程師第二千一百零八章 商業服務器第八百八十八章 招賢納士第2296章 工商聯第二十六章 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