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

士農工商,這是從春秋時便延續下來的劃分標準。軍人雖然保衛國家,浴血拼殺,卻被賤視,連排名最末的商人也不如。朱永興雖然提高了軍人的待遇,但在政治地位上的提高,卻是從今天的授爵正式開始。

“……士者,立德於心,建功於世,宣德功於言,澤被後人;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豈有不賴將士奮勇拼殺,浴血爭戰?農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欲善其事,先利其器,此巧工之能也;商者——”

朱永興故意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亦何可鄙之有?挾數萬之資,經風濤之險,受辱於關吏,忍詬於市易,辛勤萬狀。”

下面的人羣中不少都躬身拱手,表示對朱永興尊重、同情商人的感激之情。

朱永興淡淡一笑,說道:“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可見追求富貴是人之常情,發家致富亦是人之所願。”他的臉色一肅,沉聲道:“只要尊規守法,取之有道,又何必心懷惴惴,自卑自鄙?然,吾聞商業無國別,商人有國籍。同爲商者,卻有忠心愛國之商人,貪婪無恥、喪心賣國之商人兩類。”

大廳內立時沉寂下來,參加此次授爵的大部分是商人,有滇省的,也有庯憲來的,還有暹羅、真臘、廣南的華商。無他,一是前來觀摩摸底,二是想在海防新建的華商會館中分一杯羹,不必再在庯憲仰安南鄭氏鼻息。受安南人敲詐。此時見朱永興神情嚴厲起來,不少人都心懷忐忑。

“皇商八大家,嘿嘿,好大的彩頭。”朱永興幾聲冷笑。鄙夷地說道:“若由吾來看,兩個字可評價這八大家——漢奸,三個字——賣國賊,四個字——唯利是圖,五個字——貪鄙且無恥,六個字——要錢不要祖宗。”

“奸商。既奸詐無德,又是漢奸賣國賊。這些奸商與韃虜勾結,出賣情報,出賣軍火,把民族英雄們的浴血奮戰和無畏犧牲,換來自家白花花的沾滿血腥的銀子。喪心病狂至此,非千刀萬剮、滿族操斬,難消吾大明忠臣義士之大恨,難報吾大明被屠戮之萬千民衆之深仇。”朱永興已經聲色俱厲,這麼長時間以來慢慢已經在身上培養起一種威勢。再加上久歷戰陣的一股殺氣,立時使大廳內鴉雀無聲,很多人已經臉上變色。

朱永興慢慢做着深呼吸,重新調整着情緒。媚事權貴,勾結政府要員,在資本主義萌芽階段。在商人面對封建主義的重壓時,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所以,他既要得到商人的幫助,又要敲打他們。

“卓哉弦高子,商隱獨標奇。效謀全鄭國,矯命犒秦師。賞伸義不受,存公滅其私。虛心貴無名,遠跡居九夷。”朱永興的語氣變得和緩,目光也變得柔和,慢慢露出了笑意。說道:“古有愛國商人弦高,今亦有無數商者情繫國家,令吾欣慰之至。”說着,他伸手向下一指,笑道:“暹羅華商陳班超。身居海外,心憂華夏,可爲今之弦高。陳老闆,請上前來受爵。”

華人最早移民暹羅始於何時,?目前尚無定論。但至少在1165?年,就有中國商人到今日泰國境內,或貿易,或流寓,成爲最早的華僑。泰國華人社會的雛形應形成於大城王朝時代(公元1349年~1767年)左右。據史料所載?“在暹羅有許多華人居留,他們在國內不管什麼地方都享有自由交易的權力,併爲國王所敬重;?有不少人地位崇高擔任重要官職;亦有不少華人成爲最有能力的代理商、商賈及船戶。國王派在海外的代辦官員,倉庫員及會計員,多是華人。”

暹羅華商通常定居五年以上,便約有一半與當地婦女結婚。在當地獲得成功後,第一代華商無論是否回國,一般都由其後裔繼續經營事業。暹羅國王又通過封官晉爵和經商特權吸引華商同化於泰國社會,華商與泰人通婚,自然地同化於泰國經濟和泰國社會。通婚保證了華商資本的泰國民族資本性質,而華商資本成爲泰國的民族資本,這在東南亞也是獨一無二的。

而這位陳班超是暹羅米商,熱愛母國是其中一個因素,作爲通事隨暹羅使團出訪安南,又使他頗受震動。朱永興迫使安南鄭氏割地賠款,並打通了出海口,建立起海外商貿的渠道,也使陳班超意識到日後明軍的發展潛力,看到了其中的商機。

商人的逐利,使他們通常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並有投資賭博的本性。陳班超不僅要繼續經營米業,還看中了滇省的茶業,便與鄭家進行了初步的溝通商討。明軍在滇西大反攻中獲勝之後,陳班超的這種心理更加強烈。在庯憲聞聽朱永興派人購買糧食後,便由暹羅運來三十船稻米,並願賒給明軍,只想求得部分滇省茶葉的分銷權。

凡事都要抓典型,要忽悠衆人,先推出一個榜樣,無疑是個好辦法。陳班超的要求得到了朱永興的首肯,並且授爵頒勳,給其尊榮。一個體面的爵位,換來的是三十船稻米的捐輸,以及之後長遠的合作。

作爲滇省今後商貿的拳頭產品——茶葉,目前的產量並不是很高,而要想擴大種植規模,就必須解決種植經濟作物與糧食作物的矛盾,必須有從外面運來的糧食作補貼。在湄公河三角洲開發併成爲抗清的糧食基地之前,從外購糧是難以避免的事情。

陳班超滿臉激動,上前領受爵位文書,並由朱永興親手佩戴勳章、方巾,成爲了第一個得到民爵之位的海外華僑。

商人獲民爵的只此二人,軍工部則有兩人因爲創新發明、工作勤奮而獲得八品民爵“明工”,退伍軍人中亦有兩人因爲勤謹、忠忱獲九品民爵“明勤”。士人與農民暫缺。

朱永興在搞平衡,也希望日後能借助這些民爵與儒生士紳相對抗。所以,民爵由各行各業充斥其中,而並非是由儒林中人獨大。

不重商。亦不抑商,只要商人奉公守法,賺錢也取之有道,可以提供比較寬鬆的環境;扶植工民這個階層,使已經出現的孱弱的資本主義萌芽能夠壯大,使農耕社會逐漸向工業社會或商業社會進行過渡、轉變;農耕亦要引導、提倡。畢竟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工業化亦要保持一定的比率,要適應國情進行發展。

當然,朱永興賜封民爵也是相當審慎的,以免濫封而使其價值降低。同樣,對於那些家眷在清廷統治區的商人,他也暫時將其排除在授爵之外。無他,希望借民爵之名使商人轉移財富,來到自己的治下貢獻力量罷了。

授爵頒勳完畢,朱永興又講了些鼓勵、讚賞的話。便離開了會場。剩下的便是商人們自己商議在海防開設商館,併成立商團的事情了。政府對此干預降到最低,只管收稅、監督、查賬、調解,並依法律懲治不法行爲。其餘的商貿事宜則由商團內部成立的商會協商解決,算是給了商人們相對寬鬆的環境,使他們能夠較自由的發展。同時。商人抱成團,做生意更有實力,更有針對性,日後也可能會成爲抗衡英、荷東印度公司的一股力量。

當然,商人們商議的還有接受和使用新鑄錢幣,認購中興國債,以此換取在滇省以及其他明軍佔領區行商的特許狀。或許達成的協議不會太令人滿意,認購國債的數量也不會太多,但這只是個開始。隨着戰爭的不斷勝利,佔領的地盤越來越大。特許狀會越來越值錢,中興國債的認購數量也會越來越大。

站在勝利者的一邊,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對此,朱永興看得很清楚,所以並不只是寄希望於人們的愛國情操。以及一些慷慨激昂的宣傳口號。總要讓人們看到希望,纔有投資和投效的衝動,才能聚涓成流,形成越來越大的力量。

用兵制勝,以糧爲先。將士用命,以餉爲重。對於封建軍隊來說,糧餉便是保證戰鬥力的關鍵。所謂“皇帝不差餓兵”,便是這個道理。

朱永興盡管爲錢糧發愁,倒還知道不能橫徵暴斂,以免失卻人心,喪失長期堅持抗清的基礎。而滇省的清軍則不然,特別是滿洲將領,視搶掠勒逼爲正常之舉,正把滇省搞得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吳三桂與滿洲將領戰略意見不一,便只能上報朝廷,以求定奪。而清廷對一份有誇大之嫌、一份有輕敵之意的奏本感到不好定奪,特別是對請拔糧餉的要求難以辦到。

此時,泉州的安南將軍達素正在調拔人馬,準備進攻金、廈,完成消滅元氣大傷的鄭成功的任務。此戰關係重大,清廷已經押上了東南的全部水軍力量,並且咬牙拔付了鉅額的糧餉,供應滿洲兵將以及浙江、廣東、福建數省水師官兵之用,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餉再給西南。因此,清帝順治先後下了兩道比較模糊的旨意。

“臣三桂請進剿僞宗室,奉旨一則曰:若勢不可行,慎勿強行。再則曰:或可自籌糧餉,務必籌畫斟酌而行。大哉天語,詳慎備至,臣智慮粗疏,言無可採。惟是再三籌斟,臣竊以爲滇局未結,邊患一日不息,兵馬一日不寧。巨荷恩深重,叨列維藩,職守謂何?忍以此貽憂君父……”

“……滇省幾經戰亂,蹂躪至極,若糧草問之民間,無論各省銀兩起解愆期,難以接濟,有銀到滇召買不一而足,民室苦於懸磐,市中米價日增,公私交困,措餉之難如此也;況僞宗室善蠱人心,南服新經開闢,人心向背難知。今果有元江之事,土司遍地動搖,一被煽惑,遍地蜂起。若不一舉蕩平首腦,蓄謀觀望之輩豈畏我皇威靈,豈知逆天之法難逃……”

吳三桂急於佔穩自家花園。更已把朱永興視爲心腹大患。他一邊以雲貴總管的身份抽調貴州兵馬,一邊再次上奏請求清廷的支持。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滇省戰亂之後的疲弊,若按朝廷所說“自籌糧餉”。很可能因爲逼迫太過,而使百姓、土司生怨,再重蹈元江叛亂之覆轍。

但吳三桂卻忽略了滇省滿洲兵將的急迫,高估了他們的智商和眼光。既然有朝廷聖旨,滿洲兵將可謂是雷厲風行,立即開始“自籌糧餉”。準備消滅滇省明軍後班師回京,享福作樂。

清軍初入滇省時,按土地肥瘠不同,劃分爲若干等,規定了不同的稅額。雲南全省,只有河陽縣(澄江)上等田每畝徵米八升一合,爲全省最重糧額。現在,滿洲將領挾聖旨四處派人橫徵,對農戶任意加糧。

如廣南府和開化府(文山)“僻處萬山,界連交崗”。每畝納米高達一斗六升三合,其稅額比河陽縣上等地還高出一倍!還有“地皆崎嶇山谷”,耕地更少的地方,本來應免於丈量,只是象徵性的收取。現在,卻新增稅米數千擔。又收“地講銀”、“茶稅銀”等。

任意加糧還不算,滿洲兵將又將其“日用等物”,都派到少數民族的百姓承擔。攤派村寨年例銀,及子花、核桃、木耳等,又攤派馬料。

雲南少數民族各土司多有財富,自然也難逃勒索。滿洲將領勒令各土官獻金銀,名曰“助餉”。而金銀不按重量計算,卻以當地用的“皮盔”爲計量器。“土酋”的財富就是用這皮盔逐一計算,被逼交官府,“苦不堪命”!

一言而蔽之。滇省清軍佔領區的漢族與少數民族都成了滿洲兵將的奴役對象。他們除了繳納國家稅額,還承擔各項私派。一個窮困又屢遭戰亂的地區是很難承受這一沉重負擔的,廣大民衆所遭受的困苦也是不難想見的。

“滇省已屢遭殘破,煢煢孑遺,如何能承擔驟加數倍之糧?名爲自籌糧餉。實系私派橫徵。播虐萬狀,民不勝苦,廢田園轉溝壑者,已過半矣。荒殘愈甚,此乃播烽火於遍地,毀王爺名聲於萬民……”自元江戰敗後,劉玄初便有些沉默寡言,也少了出謀畫策,但今日卻急匆匆地來見吳三桂,很是氣憤,又有些憂慮地大篇陳辭。

“玄初兄——”方光琛也正在座,苦笑着搖了搖頭,似是解釋,又很無奈地說道:“汝當知此非王爺之意,乃是滿洲兵將所爲。”

“王爺總管雲貴,豈能容此肆意妄爲?”劉玄初的語氣和緩了一些,望着吳三桂,充滿期盼地說道:“元江亂起,衆土酋本已動搖,此時正當撫之。如今逼迫甚緊,豈不是自取其亂?王爺,您當立即制止,以免烽起難制啊!”

“吾豈不知其中利害。”吳三桂既苦惱又煩躁,又恨又氣地說道:“吾已急奏皇上,請求皇上下旨制止。希望不致生亂,唉,但願如此吧!”

“滿洲兵將向來意行恣睢,聖旨又言之模糊。”方光琛見劉玄初滿臉激憤,又張口欲言,趕忙勸解道:“王爺也甚爲難,玄初兄當捨身處地,理解王爺苦衷啊!”

劉玄初嘴脣翕張,終於還是沒有再說,只是重重地嘆了口氣。貴爲王爺,可還是滿洲人的奴才,不敢與滿洲將領分庭抗禮;總管雲貴,卻號令不了滿洲兵將,任其妄爲,攪亂滇局。這一聲嘆息,卻隱含着種種複雜的情緒。

…………

吳三桂竟短視至此?不,應該不會。當朱永興接到情報司轉來的情報,以及秘結的各土司送來的求援信時,浮起的念頭很快又被他否定了。

若說歷史上吳三桂在滇省也橫徵暴斂,民怨極深,但那卻是在他掃清了南明殘軍,俘殺了永曆,並且擊敗了元江等地的土司叛亂之後。滇省大定,屁股坐穩,吳三桂纔敢如此,因爲滇省再也沒有可以動搖他統治的力量。

現在嘛,有眼光的就應該知道想進兵攻擊滇西或滇南,就要保證佔領區的大體穩定。元江戰敗,已經使人心浮動,此時再添上一把柴,這得多麼短視、愚蠢才能幹出來的事情啊!

以勝利者自居的狂傲,對偏處一隅、僥倖喘息的敵人的篾視,還是以殘忍暴虐、屠殺強橫奪得天下的自信與習慣,朱永興揣測着滿洲兵將的心思,不禁露出了森冷的笑意。

滿洲無人矣!聯想到激起江南遍地烽火的“剃髮令”,以及損人不利己的“延海遷界”,朱永興再次肯定了自己的結論。明之敗亡,實敗於己。內訌不止,使抗清力量分崩離析,被個個擊破;洪承疇、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趙良棟之流,更是興復華夏的大敵。一句話,漢奸太強大了。

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54章 再退第10章 調整戰略,老友重逢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30章 無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244章 召見,山東於七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12章 女考生第47章 大戰(一)第39章 兵臨大理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7章 雄心壯志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23章 綜合實力第133章 立威第5章 破城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5章 被誤導了第6章 無題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66章 無題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8章 離心之象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31章 段氏遺族第35章 阻擊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6章 無題第53章 變革的縮影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174章 奇襲潮州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73章 小朝會第27章 詐取緬關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3章 安沛入甕第85章 無題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9章 世子殿下?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147章 身心俱疲第78章 聯合部隊,籌劃大局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3章 暹羅國情第3章 絕死一擊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80章 京師大亂第9章 決戰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59章 無題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98章 我認得你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87章 水西局勢第50章 伏擊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09章 欺瞞之罪,形勢之變第60章 歸藩之議第6章 暹羅來使第35章 阻擊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52章 縴夫,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