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廣西,水西

雨季結束了,是清軍重新開始大的攻勢,還是明軍展開反攻,這在廣西、對於汝陽王馬寶來說,並不是一個還不確定的問題。

在崇明縣周邊,明軍主力依託大青山、公母山和十萬大山餘脈,抵擋住了廣西孫延齡、馬雄的清軍進攻。在陣地戰不斷的消耗下,清軍呈現出了頹勢,退回崇左進行休整。

儘管明軍在增加了大量的僮、瑤、苗等族戰士後,在數量上已經超過了清軍,但這些新兵在山地擾襲戰中很出色,卻難在野戰中擊敗大多由定南王孔有德舊部組成的清軍部隊。所以,採取防禦策略,通過以戰代練使新兵的戰力得到提升,組織和號令得以順暢,並消耗疲憊敵人,在馬寶等人看來,確實是很聰明的策略。

隨着滇省戰事告一段落,武器、裝備、人員、物資開始向廣西戰區傾斜,馬寶等人便知道反攻的時候很快就要到了。

寬闊的野地裡旗幟搖動,鼓號鳴響,新編第一團正在進行熱火朝天的演練。三個小方陣成倒品字形排列,陣前長矛如林,火炮不時推進推出,火槍手一排一排前後更換,在軍官尖厲的哨子聲中,作端槍瞄準射擊狀。

“……對於敵人的密集衝擊,兩個方陣先是佛朗機速射,然後長矛押陣,火槍攢射,轟天炮則在陣中進行遮斷打擊,使敵陣形混亂……中間主陣可用六磅炮遠程打擊敵陣,用佛朗機速射炮和火槍攢射封鎖兩陣空隙,並且用天威炮對前兩個方陣實施火力支援……”

目前明軍中講武堂出身,軍階最高的竟是孟津侯魏勇之子魏君重,被任命爲新編第一團團長的時候,被朱永興破格授予見習少校。作爲後輩。又沒有官爵,但肩上頂着少校軍銜的魏君重並不怯場,指點着正演練的陣勢,給汝陽王馬寶等人做着詳細的介紹。

馬寶不斷頜首,對魏君重也沒有倨傲之色。他看得很清楚,講武堂出身的軍官日後前途無量。這種形式的軍隊編制也會逐漸在明軍中成爲主力。所以,當第一團的軍官和一營兵丁來到廣西戰區後,他立刻從全軍中選拔精銳、調拔武器,很快便使新一團擴充完畢,並加緊訓練。

除了對朱永興的敬畏和尊敬,以及對魏君重的高看,馬寶還意識到燧發槍加刺刀的組合將成爲明軍的主要裝備。遠了用槍射擊,近了用刺刀拼殺,以後的士兵將具備火槍手和肉搏兵的雙重性質。戰爭的模式將發生改變。

如果廣西戰區的兩萬多軍隊都裝備上了燧發槍和刺刀?馬寶認爲他可以橫掃廣西,進逼廣東……

“王爺,屬下要下去指揮隊形轉換了。”魏君重躬身拱手,向馬寶作着請示。

“去吧!”馬寶收起思緒,笑着點了點頭。

魏君重走遠了,馬寶還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好半晌,他纔回轉頭,卻看到翼國公馬自德兀自盯着正在演練的戰陣出神。

“自德。”馬寶伸手拍了拍這個老戰友留下的孩子。他一直視馬自德爲子侄,說話也不忌諱。“收收急於立功之心,先去講武堂吧!”

馬自德有些迷惑不解,眨着眼睛望着馬寶。

“你看君重,現在已經是見習少校,一團之長,也是軍中軍銜最高的將領了。”馬寶語重心長地說道:“岷殿下對講武堂出身的將領青眼有加。年輕一代的武將日後恐全出於此。君重看得遠,始終跟着殿下,在講武堂連學數期,認準了殿下這個君師的名義。第一團哪,日後便是第一師。第一軍,殿下已視其爲心腹。你也該去向殿下表示親近投效,否則,光靠這爵祿軍功,可保富貴,卻難得信重。”

馬自德若有所思,好半晌輕輕點了點頭,說道:“叔父教誨,侄兒銘記在心,只是殿下真的欲用軍銜取代官爵嗎?”

“年輕一代便是如此。”馬寶很篤定地說道:“長江後浪推前浪,岷殿下眼光深遠,雄心壯志不可估量,你們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的機會以後可多的是呢!”

“可是侄兒倒聽聞殿下有海外稱王之意?”馬自德微皺眉頭,不無疑慮地搖了搖頭。

“中原逐鹿也罷,海外稱王也罷,總不會被清軍再逼得無路可退。”馬寶微微抿起嘴角,淡淡地笑道:“只是依着殿下的雄才大略,海外稱王怕是下下之選,非到萬不得已,殿下不會爲之。”

馬自德眉頭慢慢舒展,自失地一笑,說道:“就算是萬不得已,去海外也不錯吧?”

“確實不錯。”馬寶也笑了起來,說道:“你高啓隆叔叔剛來過書信,與我說到海外風物。嘿嘿,他說那裡打仗輕鬆得很,也見到不少異國美女,待到形勢平穩,便要納美妾,享清福了。”

………

水西。

馬鬃嶺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它綿亙長達數千裡,滿山遍嶺是藤蘿網布的原始箐林;嶺脊上是齊刷刷的棕褐色峭壁,遠望就象一匹駿馬的鬃剛,因此得名馬鬃嶺。

馬鬃嶺是水西宣慰使司所在地臥這城的西南屏障,一旦越過這道屏障,幾十裡丘陵平川,再也無險拒敵,清軍便可直抵城下。因此,馬鬃嶺是兵家必爭要地。

有三條路可以翻越馬鬃嶺:公雞嶺、犀牛巖、猴兒關。相鄰間距十里之遙。三條路中,中路犀牛巖是明朝初年開闢的驛道,石階鋪就,寬闊可通轎馬。兩邊公雞嶺西和東邊猴兒關是嶺南和嶺北的當地人們自古來往的小路,狹窄難行,卻近捷得多。除了這三條道路,要想從原始箐林和百丈懸崖中通過。非花上數月功夫劈荊斬棘,鑿巖壘石不可。

而公雞山因嶺脊上有一山頭形似公雞而得名。一片草木稀疏的砂石坡,山勢陡峭,一條山路曲裡拐彎地從嶺下蜿蜒而來。在此構築陣地,居高臨下,不失爲易守難攻的要隘。

前些日子,滿洲八旗大意落敗,一千餘兵將孤軍深入被水西土兵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攻,在混戰中被斬殺殆盡。

吳之茂已經遵吳三桂的“命令”調兵他去,聞訊後急忙趕回,爲了得功掩過,忙率領軍隊攻打馬鬃嶺。

一場血戰便在這公雞巖下展開了………(未完待續。。)

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56章 拒詔第25章 山東攻略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80章 教士保羅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69章 軟實力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31章 段氏遺族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45章 妥協第76章 海外蠶食,文武相制第59章 援軍?援軍?第88章 毒蘑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201章 總攻(一)第45章 大反攻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3章 宗室留守第61章 以人換人,死戰到底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129章 限期的安南攻略第72章 廝殺第117章 斷臂?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91章 川滇呼應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22章 響應配合第217章 困局第73章 人心散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82章 勝利的標誌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5章 三鬼之謀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4章 攻城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70章 正面決戰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45章 大反攻第24章 烽起石屏第3章 召見羣將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150章 軍、政攻勢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45章 天變第27章 詐取緬關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64章 變革的威力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02章 總攻(二)第91章 外交,內政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33章 無題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203章 總攻(三)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48章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