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勳章,土地

如果是真的英雄,通常會得到民間自發的敬仰和崇拜,比如岳飛、文天祥、于謙等等。他們是歷史的、時代的,而且精神是永恆的。他們的存在,會形成一種價價值觀、道德觀,從而造成社會價值體系的傾向。

而在戰爭年代,宣傳英雄則是必須的、應該的,這是政治使命,也是時代的需求。通過表彰、獎勵、宣傳,其產生的社會影響力也是不可估量的。

但在封建社會,英雄則大多要考慮另一個因素,官階和職位。也就是說,很少有來自社會底層,或者是位卑職低的英雄。

所以,當唐季等在屍體堆中倖存的八個人被授予“三級銀質忠勇勳章”,並通過官方媒體大肆宣傳,使他們在民間的知名度一下子上升到幾近同於王爺、重臣時,轟動效應便產生了。

職位最高的要算是唐季這個總旗官,其餘的不過是大頭兵,但就是這些曾經與千千萬萬的士兵一樣默默無聞的草根,光輝、勇武的形象一下子樹立起來。而這種來自底層的“草根”英雄更能被平民百姓和廣大官兵所接受,並在官方的推波助瀾下得到廣泛的傳誦和全社會的一致讚譽。

“忠勇勳章”共分三級,其中又分金、銀、銅三等,金質是給高級將領的,銀質則是中級軍官,唐季等人獲得銀質三級已經是破格頒發了。而且,無論是金是銀是銅,只要達到三級,便可終生領軍餉。也就是說,唐季等人即便現在退役爲民。不說發放的功田,單靠軍餉,也能衣食無憂,甚至可能還養得活家小。

當然,待遇固然優厚。但榮譽卻更讓人爲之激動難抑。

“聖上有旨,爲獎勵唐季等人英勇無畏,特授予‘三級銀質忠勇勳章’一枚。”欽使親手頒發勳章,此時只有四人前來領受勳章,其餘幾人還躺在牀上養傷,然後用親切的語氣說道:“汝等視死如歸的勇氣。萬歲讚不絕口,希望你們能再接再厲,爲萬歲效忠,爲國家出力。”

“萬歲——小人等叩謝天恩……”唐季一聽到皇上,出生以來的經驗一下子就又佔了上風。他下意識地膝蓋一打彎,便跪下磕頭遜謝。

“大……大人……”老黑頭上裹着布,只剩下了一隻眼睛,聲音哆嗦得已經快不成調了,他左手把勳章扶在胸前,磕磕巴巴地說道:“小的要天天帶着它,戴在盔甲外面,讓每個人都看見!”

“理當如此。”欽使笑着點了點頭。

把銀製勳章給唐季等人帶上後。欽使後退了兩步,第一個開始鼓掌,他身後的將領們也開始鼓掌喊好。場地上的數千官兵。也都把武器抱在懷裡,一個個把手掌都拍得震天響。無論是軍官還是最低級的小兵,他們也都憧憬着有一天能當衆得到這樣的榮譽——珍貴無比的勳章就這樣發給了幾個默默無聞的低級官兵。在他們看來,這個理想也並非遙不可及。

“萬歲有旨:在我大明勇士征戰或埋骨之地,皆立碑建祠,使每一位爲國捐軀的烈士都史載有名。爲後人所牢記,春秋配享祭祀……”

Wшw•ttκan•c○

生者有榮譽。死者也要緬懷牢記。在這一點上,朱永興做得還是很好的。在大江以南。這道旨意早已明發給各地方官府,只等着財政稍微寬裕,無數紀念碑和祭祠便會建立起來,成爲人們追思烈士,感懷安定來之不易的場所。

戰爭註定要結束,但要人們記住什麼,反思什麼,景仰什麼……難道無數漢家兒郎的犧牲,除了遺記,再不會留下什麼嗎?

不僅僅是征戰沙場、流血犧牲的將士,還有千千萬萬的百姓,用他們的勞動,用他們的奉獻,匯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向着屠戮、奴役他們的異族發出了憤怒的吼聲。

…………

歌頌人民吧,他們是歷史和財富的創造者;信任這些普通的百姓吧,他們是軍隊和國家的堅強後盾;去向你身邊的父老尋求幫助吧,若你能得到他們的支持,那就能戰無不勝!

“昔五胡亂夏,僅一再傳而滅。今東虜應讖,適二八秋之期。朕奉天倡義,代罪弔民,臥薪嚐膽,法古用兵。出生民於水火,復漢官之威儀……”

這是一篇戰鬥的檄文,也是一份求助的詔書,先聲奪人的聲勢,又坦言目前所遇到的困難,描述了北地凋弊、百姓苦難的情景,請求大明治下的所有民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打勝這北定中原的最後一戰。

以皇帝之尊開口求助,這在中國的封建歷史上或許也是第一次。但朱永興覺得用真誠的態度向民衆說明現在的形勢,並誠懇地請求幫助,應該更能讓民衆認識到朝廷推出舉措的真實意思,也更能得到響應和支持。

同樣是有息借款,但這次又有了新的變化。針對於北地凋弊,人口大量南逃的實際情況,朱永興重新審視了之前的土地政策,並且深入思索了歷史土地兼併所引起的利弊。

過於生硬的一刀切,不許官員和宗室置買田地,在目前來說,宗室不多,官員又多是新進,反對的聲音還不強烈。但朱永興清醒地認識到,這不可能長久,也不是最佳的土地政策。剝削是無法消滅的,人的智力和體力也不是一樣的,即便他盡力公平地劃上一條起跑線,隨着時間的推移,也必然會出現分化。

也就是說,有人會富起來,並對土地顯示出更強的慾望;有人會貧窮,不管是疾病,還是懶惰,或是其他原因,總之會有農民破產,不得不出賣土地。這樣一想,朱永興便能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沒有了土地,是否就意味着餓死呢?如果去租種別人的土地,是否也能養家餬口,甚至重新慢慢積攢。再擁有富裕起來的希望呢?

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要考慮到最底層,或者說是可能淪於最貧困的人羣。在社會保障方面,限於財政,朱永興還無法大幅度改善。但他可以在農村的土地關係上進行調整,建立一個支持其統治的相對能夠長期穩定的社會基礎。

從抑制土地兼併爲主,轉向使剝削適度化,這不能不說是朱永興思想上的一個大轉變。而且,這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也是合理的。因爲。隨着耕作工具和耕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農場化的經營更有效率,產出更多,也更適應工業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

於是,朱永興走出他設想中的第一步。雖然這不是他的獨創,但在現在的時代,卻是相當具有革命性的一步。

“定租定息”、“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這便是朱永興開始土地改革的三大舉措。

“北地的地域特點決定了農業種植的難度,以及收穫量不及南方,所以朕也不搞一刀切,由戶部定出南北省份,然後以此定賦稅。”朱永興伸手指了指易成。隨後示意宣旨官繼續朗讀。

“北地地租擬不得超過全年主產品收穫量的兩成五,南地地租擬不得超過三成五,北地入官半成。南地入官一成,此亦包括在地租內。租種土地者需按時納租,欠繳兩年地租地主可以解僱……”

“北地所收逆田作爲公地,公開出售,擁有戰爭債券者優先,並享有優惠。地價暫定爲耕地主要農作物正產品全年收穫量的二點五倍。由承領農民分十年二十期平均攤還,不必負擔利息;若擁有戰爭債券。則地價可爲兩倍全年收穫量,可分十五年平均攤還……”

“宗室與在職官員可自由購買土地。所收賦稅必須按照朝廷法令,如有違反,革職問罪,絕不寬恕……”

宣旨官的聲音在殿中迴響,衆位大臣認真聽着,琢磨着其中的關鍵。

首先,朱永興劃了一條起跑線,只要你想種地,便可以不付現金和實物而先獲得田地,然後再以分期付款的形式攤還。而且還特意規定了擁有戰爭債券者的優惠,正是鼓勵民衆踊躍購買、支援國家的意思。

其次,以法律條例限定租額,使得過分剝削成爲觸犯法律的犯罪行爲,以保護佃戶的利益。同時,地主仍能收取一部分,生活有着;而且,稅額定爲分成制,官府和地主不再能夠任意盤剝,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將普遍提高。

最後則是放開了對官員和宗室購買田地的限制,只要剝削有度,對生產資料的投入主要還是要着落在地主身上。添置耕牛、修渠挖井、農具更新等等,產量高了,按照分成制,地主也會增加收益。

在封建社會,特別是農業社會,土地作爲財富這一觀念,在人們心中是根深蒂固的。強力抑制兼併,倒不如用法令約束,這樣更能適應人們的思想。起碼在殿中的官員心中,他們對這一政策是歡迎的。

“殿中諸卿多是南人,朕雖不分南人、北人,皆唯纔是舉,然亦要告誡一二。”朱永興的目光轉爲凌厲,在殿中掃視了一圈,在鴉雀無聲中朗聲說道:“南方氣候適宜,人口衆多,朕知道很多地方的田租竟收到五成以上。如果法令一出,很多地主豪紳怕是要痛得如同割肉,暗中罵朕了。然汝等是朝廷官員,國家棟梁,朕希望你們不會象那些貪婪無度的短視之徒,希望你們作好表率,並監督親眷,將此善政推行下去。”

“陛下英明,此善政可使國家長治久安,江山永固。”戶部尚書易成上前恭身奏道:“些許小人貪鄙,自有國法處之。”

“易卿甚得朕心。”朱永興誇讚了一句,拍了拍桌案上的一沓奏摺,說道:“這些是各地督撫的奏摺,皆是擁護此善政的。要朕說,慎初易,保終難。之前是禁止,現在放開,朝廷官員自然會爲以後多了進項而高興。但時間久了,便難免有人抱怨收之少也,有人會挖空心思鑽空子,以致加重盤剝。朕在這裡要說明,這善政既是要使國家長治久安。便要行之久遠。朕,朕的兒子,朕的孫子,世世代代都要遵循。誰敢以身試法,哼哼。朕雖寬厚,然國法無情,衆卿當慎之,誡之。”

正如朱永興所說,一放開禁制,官員們自然歡喜。但怕就怕時間長了,難免就有人貪念大起,以身試法。而且,這次土地改革的最大受益者應該是農民而不是地主,在江南所遇到的阻力是可以想見的。但朱永興敢於在此時推出。便做好了排除障礙的心理準備。官僚受益了,宗室受益了,農民受益了,只剩下地主,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永曆退尊號、歸藩的上奏已經允准,並且也搬到杭州,遠離了朱永興。雖然不把永曆當回事,但這到底讓朱永興心懷一暢。爲了支應北地的決戰。他也加快了自己的計劃,斷然推出土地新政,以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而且。對於土地的渴望,並不只是農民。相對於收地租這種最爲穩妥的收益,以及怡然養老的選擇,很多人都對此極爲嚮往。

而北地經過戰亂,經過八旗的圈佔,能被政府收爲公地的數量是極爲龐大的。如果將其轉換爲戰爭所需的資金和物資,也就差不多解決了目前的困難。況且。朝廷還有其他的舉措。

…………

“既然握有戰爭債券便有優惠,那咱們張家也應該買些田地。爲子孫後代計,這也是個安穩的辦法。”張川天將明發的詔書讀了一遍又一遍,又盤算思索了半晌,終於下定了決心,“甘、陝、晉、豫、魯、遼,還有蘇省的一部分皆屬北地,若是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的話,離江南也不是太遠,經營也比較容易。”

張施華不太關心爺爺爲家族所做的打算,正專心地給鳥籠子上拴着小裝飾,籠子裡有兩隻從婆羅洲捉來的豔麗小鳥兒。作爲送給柔兒公主的玩物,自然要精美一些。

“入官一成,北地地租爲二成五,主家也就能得一成五。”張川天繼續估算着,“如果北地兩三畝地能養活一個人的話,十畝是一畝半,百畝是十五畝,嗯,五六個人是衣食無憂的了。少是少了點,可也值。嗯,對官員也放開了,他們怕是不會放過這額外的進項吧?”

土地的價值便是能夠循環往復,可以世代受益。而且,隨着耕作水平的提高,收益也是會隨之增長的。

“爺爺,咱們行商不是很好嗎?”張施華頭也沒回,隨口說道:“幹嘛要買田地呀?”

“風裡來,雨裡去,大海顛簸,行商穩當嗎?”張川天輕輕嘆了口氣,對孫女說道:“人老了便得找個安生地兒,還得在外面跑一輩子?爺爺這也是在爲家族謀長遠啊!”

“要我說啊,田地的收益就不應該由朝廷定。”張施華忙完了手裡的活兒,左右端詳了一番,才走回到桌前,指了指桌上抄來的詔書,不以爲然地說道:“主家有田地,收多少自然是主家說了算。你願租就租,不願租就不租唄!爺爺,孫女說得對嗎?”

“說得倒是有點道理。”張川天淡淡一笑,卻是話風一轉,“可你這眼界太窄,比不得聖上的深謀遠慮。這些政令啊——”手指用力點了點詔書,張川天繼續說道:“如果可以保證實施,那就能使江山穩固。”

“我看那些地主就不願意,怎麼保江山穩固?”張施華不相信地搖頭。

“地主?嘿嘿,他們有兵嗎?他們能打嗎?連地都不是他們自己在種,那些佃戶會聽他們的話,會不想按照法令得到好處?”張川天問出一連串的問題,停頓了一下,又自問自答道:“況且,聖上也給他們留了富裕,沒把他們逼到死路上,他們敢冒着抄家滅門的危險,犯上作亂?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的。”

張施華歪着腦袋認真思索,有些恍然,也還有些不解。

“歷朝歷代,官逼民反的事情多了。”張川天繼續給孫女作着講解,“造反的多是些什麼人,沒了田地,活不下去了,自然要鋌而走險。現在呢,你沒了田地不要緊,地租定死了,你就是去當個佃戶,所得的也夠填飽肚皮——”

“這樣一來,他們也不會成爲亂民,造反作亂了。”張施華有些理清頭緒了,眨着大眼睛說道:“官員呢,朝廷已經漲了俸祿,又放開了土地的禁制,只要遵紀守法,官兒當着,又能多了個進項,何樂而不爲呢?”

“還有買國債者優惠。”張施華不等爺爺開口,搶先說道:“本來買了國債便能白吃利息,又有了這個政策,大家肯定會踊躍啊!只是——老百姓手裡真有錢嗎?”

張川天嘿嘿一笑,語重心長地說道:“有,肯定有。你想啊,現在市面上的東西不多吧,大多都運到前線去了。老百姓可都沒閒着,女的織布縫衣,男的種田作工,掙的錢可沒處花啊!”

“嗯,是這個道理。”張施華指了指茶壺,笑着說道:“聽說好茶葉都被朝廷收去換錢、換馬了,爺爺有錢都買得少哩!”

“臭丫頭。”張川天呵呵一笑,捋着鬍子說道:“快去吧,小公主該等急了。”

……(未完待續)

第140章 結局已定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99章 軍歌第196章 鑑第124章 隨想第92章 無題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60章 歸藩之議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9章 緬甸,山東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47章 初勝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137章 李晉王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81章 書院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108章 安步當車第53章 絕勝之擊—土炸彈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6章 暹羅來使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85章 情動第63章 攻掠遼東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269章 光復神京,天下轟動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41章 自我否決第78章 破路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102章 退守寧錦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4章 攻城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1章 北愁南喜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8章 封官兒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38章 廣國公第21章 再見暹羅使者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114章 基礎——制度建設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57章 接駕第68章 正戰穩進第258章 坦誠相待第108章 各懷心思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10章 大勝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260章 追擊第64章 計議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3章 打壓縉紳第40章 兩奸計議第137章 李晉王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61章 縝密分析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11章 結果第143章 槍枝合法,移邊實邊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章 北愁南喜第46章 火槍之威第84章 失敗之源第74章 東逃,後路第96章 各有安排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69章 雨季之威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45章 險地——灰坡第77章 意外之功第48章 大戰(二)第77章 夔東十三家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56章 拒詔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