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500萬港元買來華碩的上一代技術和整條線生產設備,建了一條中華主機箱生產線。
由此,用華碩的板子顯卡,IBM或宏基的硬盤內存,英特爾的CPU,宏基的顯示器……這就是九十年代後期十分火爆的組裝機,只不過提前了幾年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當然,生產出來,那還得等,至少一個半月以後,全部配件到位之後,中華牌個人PC就會登上歷史的舞臺……而這個時候,連想已經發布了和微軟、IBM戰略合作的消息,甚至上了央視,沒辦法人家是國家隊,還擁有現成的組裝生產線和數百人的研發隊伍,和前生的那個時代一樣,標榜民族第一品牌的連想公司也走上了代賣之路。
這些天,沈君馥終於有所獵獲——李楷復將語音翻譯軟件以專利的形式賣給了蘋果後離職,同意出任華爲電子設備製造公司的CEO。而打動他的原因,很簡單——他看到了韓楓佈局在軟件、生產和銷售幾乎全產業鏈式的電子行業,這盤棋如果下得好,當然要比在蘋果擔任一個中級技術業務主管強的多!年薪50萬美金雖然只比蘋果公司高10萬美金,可是他在瞭解了韓楓幾乎全部的發跡史之後,立即用腳投票。
韓楓的印象裡,對這個人沒有一點兒記憶,不過未來數據掌握的信息,他是一個臺島出身在米藉華人,非常優秀,在電子產品的研發和軟件應用的開發上都有獨到的創新,有麻省的經歷,管理一個公司還是綽綽有餘的。
只是,是不是要半軍事化管理,四人研究了足足有三天,最終李楷復妥協,畢竟兩個大股東都支持,他其實也不是反對,相反在初創期用這種模式能迅速的產生生產力這是得到驗證過的經驗,於是他正是接手整個公司的管理,韓楓和任正飛終於可以退到了二線的位置。
騰出身來的任正飛要忙的是華爲電子的本業,因爲有了錢,還有了一些舶來的技術,萬門機試驗機已經制造出來,馬上就要測試,他的精力要放在那邊。在之前的公司會議上,原來韓楓借給他的五百萬資金正式轉成華爲電子的10%股份,而韓楓個人也成了華爲電子通信設備公司的第一個融資股東。
而韓楓則立即飛轉海市。蒙牛公司在十月到十一月中旬之間也完成了海牛收購、4500頭小牛運歸任務,總計13000頭牛,總資產達到1.7億元,蒙牛公司吞噬了海牛之後,搖身一變迅速成長爲全國最大的奶牛養殖和奶製品公司。
有一大半被買斷的非技術崗位工人選擇了分流到喜羊羊後勤基地繼續從事手工工作,雖然喜羊羊的總店還沒有啓動,可是後勤基地和供給倉庫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爭取在年末之前先把冷庫建起來,只要羊肉一進庫,那麼海市也將和津城一樣迅速颳起喜羊羊連鎖風潮。瘦身、更換中高層幹部,把蒙牛的規章複製過來……王長順和長剛一起在海市分公司完成摧枯拉朽式的改制工作。
海牛沒有走上破產程序,保存了元氣,在微調之後,已經安裝的設備立即開始用海牛廠的奶源開工生產——海牛落幕,蒙牛登臺。
韓楓回到海市,參加了開機儀式……這一個半月,韓楓只是電話遙控,甚至只聽不說,蒙牛就完成了如此重要的工作——對方剛和王長順又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特別是王長順,簡直就是一個談判專家,這個在前生可實在沒想到,他還有這麼個天賦!
海牛廠的奶源雖然單產低了些可是量大,可是奶質也算不錯,四條包括酸奶、類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等四次冷凍食品生產線可以全產能開機,而海牛原來的常溫液奶業務並沒停。
在海市,至少有十分之一的人喜歡早餐牛奶加麪包,畢竟這兒是全國資產階級血統最多的地區。所以,韓楓在看到有摩托車和沿街賣雪糕的小販時,立即想到了解決常溫奶配送的難題的辦法。
摩托車,一臺在七八千塊左右,而液體奶最常見的銷售量是兩斤裝的奶桶,這個海牛已經有了標準包裝儲備,所以,第二天,韓楓讓海牛這邊的實際負責人,副總經理李春方,原蒙羊公司銷售二科科長按自己說的意見,形成了文字材料之後,向全市招募摩托車手,同時調整各區供奶站,讓蒙牛的送奶騎手分區劃片式的包乾……
沒想到的是,本以爲車手一定不會多,可通過電視廣告之後,來報名的多達六百多人……其中有的竟然還是新買的手——韓楓鑽進現場的人堆裡立即就聽明白了,這些人中有一半是各個企業下崗或者停工的工人,買車的錢甚至有一大半都是借的。
廣告裡寫着:每送一桶提3毛,達到每天送一百桶的騎手,公司月獎勵50元。
很多人打零工,每天能賺20、30塊,有時還找不到活兒,幹不了建築工地又沒有別的營生從附近的地區來到海市找活的人大概算了算這個活兒可行——而方剛和李春方立即明白,這是楓總的一種銷售策略……太狠了,讓全城五百名騎手充當免工錢的推銷員啊這是!
爲此,液奶銷售部專門成立了社區騎手服務中心,每個區設一個服務站,負責登記、管理這些彷彿從未來的二十年後穿越來的美團騎手樣、身穿蒙牛工服的人……沒有保底,也不用押金,在沒有電話和移動網的時代,韓楓靠的是這身全國統一標識的蒙牛工服——剛從體制退出來的普通人都會有種錯覺,都有一種重新加入一個組織的心理潛意識,加上嚴苟的規章和法律責任式的嚇唬,第一天見到甜頭的騎手們迸發出了極大的工作熱情。
送奶上門的服務到戶的服務,比以前到城區奶站去取可是方便多了——一些懶得去取又想喝到老海牛奶的人們聽說有人會送到家門口,立即前往奶站訂奶,僅在三天之內,常溫液奶的銷售量就翻了五倍上去,日銷液奶量達到了14萬升……接近海牛在產奶牛總產量的十分之七!
這個數字,讓原海牛的管理者、市裡的莊天河市長無不震驚搖頭!
“人和人不能比,同樣的牛和同樣的城、一樣的奶,換一個人做銷售,幾天內就達到了這個效果——”
海牛已經離開這個國企的原總經理狠拍着大腿,“我爲什麼就沒想到這個點子呢?這麼簡單就能擴大五倍產量,那我爲什麼要賣啊!我在的時候,嫌奶產的多,看人家這賣的,肯定要供不及求了!”
捶胸頓足,後悔不已。
到十二月中,海牛十天財報,冷凍食品日均利潤在20萬,銷量趨於下滑;而液體奶的日均利潤43萬,需求量還在不斷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