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金銀

於是,魯有財老師傅笑容滿面地給七仙女解釋道:“定金就是你需要首先付一大筆錢給我們,然後我們才能夠爲你建築房屋,畢竟你付出了一大筆定金,將來我們幫你建築好房屋以後,你不可能不要我們幫你建築好的房屋。”

“呃。”七仙女顯然也是明白了定金的意思。

於是七仙女詢問魯有財老師傅道:“不知道要多少定金?”

“喔,這位小姐,你需要建築的房屋價格一共是三千零五十一兩黃金,零頭就算了,因此你需要建築的房屋價格一共是三千兩黃金,定金就是房屋價格的一半,因此需要定金一千五百兩黃金。”

“喔。”七仙女很是隨意的回答。

七仙女的表現讓魯有財老師傅非常非常的失望。

因爲魯有財老師傅非常期待七仙女聽見“三千零五十一兩黃金”的時候……表現出來一副難以置信的表情。可是,沒有想到七仙女只是非常隨意回答。

所以,魯有財老師傅心裡面非常非常的失落。

不過,七仙女的下一句話卻是使得魯有財老師傅眼前一亮。

七仙女向魯有財老師傅詢問道:“黃金是什麼呀?”

黃金是什麼呢?

黃金(gold)即金,化學元素符號au,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最稀有、最珍貴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爲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爲黃金單位。

在我國古時候,黃金可是作爲貨幣使用的。

金屬黃金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成爲金元寶。

金元寶由貴重的黃金或白銀製成,一般白銀居多,黃金稀見。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爲“開通元寶”的。而元代呼金銀錢爲“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金元寶(in)其外文意思等同於金幣,屬古代流通貨幣,在中國貨幣史上,正式把金銀稱作“元寶”。始於元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年間,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讀爲“開通元寶”的。而元代稱金銀錢爲“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黃金叫做金元寶,銀錠叫作銀元寶,既有政治含義,也是對金銀貨幣約定俗成的通稱。

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軍滅南宋後,回至揚州,丞相伯顏以將士掠奪無度,下令搜檢部隊行李。將所得撒銀子統統銷鑄作錠,歸朝獻納。經辦此事的銷錢官依金代銀鋌成例,製成每重五十兩的銀錠,取名“揚州元寶”,呈給世祖忽必烈。當時所鑄元寶形呈馬鞍,兩端圓弧。中間束腰,在形制上與南宋和金的銀鋌十分相近。“揚州元寶”在後世多有出土,一般長約14.5釐米,厚3釐米。背部鐫有“元寶”陰文大字。

在中國貨幣史上,白銀的發現和使用都遲於黃金。專家認爲,這是銀礦常與銅、鉛等化合,冶煉分解技術難以掌握的緣故。因此,白銀作爲幣材是漢武帝以後的事,作爲稱量貨幣熔鑄成各種形狀以便支付,始於唐宋。

不過,在金元寶出現以前,金屬黃金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成爲金磚【金磚,古時專供宮殿等重要建築使用的一種高質量的鋪地方磚。因其質地堅細,敲之若金屬般鏗然有聲,故名金磚。金磚是一種兩尺見方的大磚;從故宮初建時起,這種由特殊工藝製成的金磚一直都是紫禁城的專用品。在故宮的重要宮殿中都鋪設有這樣的磚。現在我們看到的太和殿金磚是清康熙年間鋪設的。至今,它們依然光亮如新。故宮太和殿內共鋪設金磚4718塊。當然這些不是金屬黃金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成爲的金磚,金屬黃金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的成爲金磚……就是像磚頭一樣的金屬黃金塊】。

金磚,人們俗稱爲“金條”。

與黃金一樣作爲貨幣使用的金屬還有白銀和銅。

白銀,即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與黃金相對。多用其作貨幣及裝飾品。古代做通貨時稱白銀。純白銀顏色白,摻有雜質金屬光澤,質軟,摻有雜質後變硬,顏色呈灰、紅色。純白銀比重爲10.5,熔點,導電性能佳,溶於硝酸、硫酸中。銀是古代發現的金屬之一。銀在自然界中雖然也有單質存在,但絕大部分是以化合態的形式存在。銀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壓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銀粒就可以拉成約兩公里長的細絲。銀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在金屬中名列前茅。

金屬白銀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成爲銀鋌。

自唐以來,銀鋌作爲古代的流通貨幣,被國家儲備、民間窖藏,甚至作爲上貢、進奉的禮品,大多鏨有銘文、標記。到了宋代,它又多了一項功能:漸次演變爲國家和地方稅收特種貨幣,民間持爲稅收的—種交納“憑據”。由此,它衍生出一種專用的南宋“出門稅”銀鋌。

古代銀鋌主要出現在唐、宋、金時期,因其形狀類似豬的腎臟,地方百姓俗稱“豬腰銀”。常見形狀有圓首束腰、平首束腰和弧首束腰。元、明以後的類似銀塊,稱爲銀錠、元寶。

金屬白銀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也曾經一度澆築成爲銀元寶。黃金澆築的叫做金元寶,白銀澆築的自然就是銀元寶。

和黃金一樣,金屬白銀在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也會澆築成爲銀磚。

畢竟,把黃金白銀澆築成爲磚頭一樣的形狀比較簡單,容易操作。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它的化學符號是cu(拉丁語:cuprum),它的原子序數是29,是一種過渡金屬。銅是人類發現最早的金屬之一,也是人類廣泛使用的第一種金屬。銅和它的一些合金有較好的耐腐蝕能力,又因爲有光澤。容易加工,因此被用於製造貨幣。銅也被用於製造武器、器皿以及電纜。在潮溼的空氣裡,銅的表面會生成一層綠色的銅綠(主要成分鹼式碳酸銅cu?(oh)?co?)。

金屬銅作爲貨幣使用的時候一般會澆築成爲銅錢。

銅錢:古代銅質輔幣,俗稱銅錢,是指秦漢以後的各類方孔圓錢。方孔圓錢的鑄期一直延伸到清末民國初年。春秋戰國時期。隨着商品經濟發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鑑定成色的金屬稱量貨幣逐步不適應,而被金屬鑄幣所取代。中國曆代古錢幣大多數是以銅合金形式鑄造的。方孔錢(銅錢)是古代錢幣最常見的一種。

秦帝國以後兩千多年間的錢幣,除王莽一度行刀布外,中間都有一方孔,故稱錢爲“方孔錢”,也被戲稱爲“孔方兄”。方孔錢是由圜錢演變而來的,以秦帝國的“半兩錢”爲最早,中華民國時期的“民國通寶”爲最晚。中國古代錢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品種紛繁。多姿多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瑰寶。幾千年來中國的貨幣文化,凝聚着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才能,創造出自成體系、光彩奪目、獨具特色的東方貨幣文化。古錢幣又稱之爲泉、布、帛,孔方兄等。已成爲新的收藏投資熱點,不少古錢幣在拍賣會上表現突出。收藏和鑑賞古錢幣需掌握包括貨幣史、錢幣學、考古學、金石學及文物、古漢語等諸多知識。有些錢幣外貌看上去很普通,實則是珍品,行家們則很容易從不太懂古錢幣價值的賣家手中獲得珍寶。

方孔銅錢應天圓地方之說,古代人們認爲天是圓的,地是方的。所以秦始皇鑄錢以此爲型。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也統一了貨幣。廢除刀、布、貝等錢幣,以“半兩”做爲貨幣。即用秦國後來的園形方孔銅錢,鑄文“半兩”,重十二銖(一兩爲二十四銖),稱之爲重如其文的“半兩”銅錢。從此,這種由圓孔環錢演變而來的“半兩”,在我國陸續流通了兩千多年。

漢代所鑄的方孔錢仍稱“半兩”,但重量不斷減輕。如呂后二年(前186年)減爲八銖,文帝五年(前175年)減到一銖以下,稱爲“莢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又鑄三銖錢。並於元狩五年(前118年)廢“半兩”,改行五銖錢,鑄文“五銖”。這種五銖錢從東漢開始使用,各朝沿襲,直到唐武德四年(621年)廢止,使用時間長、幣值較穩定,成爲我國曆史上一種重要的錢幣。

王莽稱帝期間,實行寶貨制,時稱錢爲“泉”,又增加了“泉貨六品”和“布貨十品”兩套錢幣。泉貨六品又稱“六泉”,是王莽寶貨制中六種圓形錢幣的總稱。即小泉、幺泉、幼泉、中泉、壯泉和大泉。小泉直徑六分、重一銖,值錢一文,上面有“小泉直一”文字。其他泉幣的直徑、重量、價值各不等。六泉都是不足值的錢幣,但小泉和大泉兩種錢幣流通甚廣。布貨十品又稱“十布”,也是王莽寶貨制中的十種布幣的總稱,即小布、玄布、幼布、原布、差布、中布、壯布、弟布、次布和大布。小布重十五銖,長一寸五分,值一百文。其他依次遞增一銖,長增一分,面值增一百文。大布重二十四銖,長二寸四分,值一千文,流通較大。其他各布難以辨認、極易混淆,流通不便。

中國古代錢幣還經常以皇帝年號來命名,亦稱“年號錢”。由五胡十六國的成漢國率先鑄造。338年,李壽在四川、雲南、貴州等地爲自立爲帝,國號爲漢、年號漢興。開始鑄“漢興錢”。不久,南朝宋於孝建年間(454年)鑄“孝建五銖”,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九年(495年)鑄“太和五銖”。年號錢成爲定製自宋代開始。宋代年號更改頻繁,鑄的年號錢也特別多。元以後,歷代所鑄的錢,基本上都是以年號命名的。如元代的“至元通寶”、明代的“洪武通寶”、清代的“乾隆通寶”等。

通寶,是中國唐以後錢幣的一種名稱,因鑄文中有“通寶”字樣而得名。在錢幣上鑄“通寶”字樣,起源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廢五銖錢而鑄的“開元通寶”。開元通寶重二銖四壘,十枚重一兩。從此,銅錢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來鑄名了,改稱“通寶”流通。錢幣也真正開始成爲貨幣符號,不再以貨幣自身價值來交換了。以後歷代都沿用通寶,並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鑄於幣面。如後梁的“開平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遼的“重熙通寶”、金的“大定通寶”、元的“至正通寶”、明的“洪武通寶”。而辛亥革命後廣東、福建等地的“民國通寶”則是我國最晚的通寶錢幣。

第373章 鬼啊第338章 幸運的皇帝第112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三)第208章 小算盤第18章 苦命人第207章 這石頭可以嗎第182章 煮熟的鴨子飛了第24章 道可道第278章 天理教暴動第44章 苦惱第240章 董仲舒其事第306章 董卓第14章 冥冥中自有天意第364章 銀河落九天第93章 破解-第69章 芳華絕代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84章 老子身世之謎第108章 嚎啕大哭第193章 班門弄斧第169章 打拼夥第374章 福星來了第331章 楚懷王第29章 解釋第185章 天衣無縫第219章 揭竿而起第221章 好主意第22章 化解第306章 董卓第123章 悲催(十四)第339章 淮南王劉長第286章 簡禮第192章 犯迷糊第219章 揭竿而起第321章 飛燕發飆第119章 悲催(十)第301章 劉備第23章 長相奇特第228章 驚天大案第203章 歷史沿革第32章 吃喝玩樂第120章 悲催(十一)第245章 儒家第338章 幸運的皇帝第150章 笑話一個第286章 簡禮第275章 方臘起義第1章 古老傳說天仙配第152章 造成性盲的緣由第34章 癩蛤蟆吃天鵝肉第125章 悲催(十六)第108章 嚎啕大哭第4章 七仙女大發雌威第85章 老子傳道第81章 看過究竟第381章 吐血的衝動第339章 淮南王劉長第190章 無可奈何第46章 替罪羊第327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38章 一個謎第37章 三妻四妾第123章 悲催(十四)第6章 七仙女再發雌威第177章 妻離第257章 吳起變法第145章 大逆轉第105章 古董男第53章 天無絕人之路第111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二)第204章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第61章 老子的出生地第118章 董事的悲催故事(九)第22章 化解第223章 下餃子第319章 御駕親征第84章 老子身世之謎第312章 四大名捕第194章 斧頭幫第382章 佛道之爭第168章 危機來臨第235章 破鏡重圓第277章 摩尼教第13章 誤打誤撞第100章 聘禮第13章 誤打誤撞第241章 獨尊儒術第323章 壓制受驚馬匹第128章 悲催(十九)第160章 提親第329章 義帝第337章 剩者爲王第326章 嘔氣傷人第103章 人多力量大第153章 天生滴一對地造地一雙第303章 張飛第305章 周瑜第228章 驚天大案第344章 傾鍋傾車第168章 危機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