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節 餘波未燼

如果說省長秦浩然的講話高屋建瓴,洋洋大觀,那麼省委書記應東流的講話則是樸實無華中卻見犀利鋒銳,只有細細體味才能明白其深刻切中。

ωwш ●тtκan ●C〇 有心人自然要細細品味其中奧義,尤其是省委書記應東流的兩個故事更是讓一干市委書記市長們都是唏噓感嘆,細節決定成敗,此言不虛。

姚文智瞅了一眼滿臉深思之色的譚立峰,心中也是百味陳雜。

在爭奪江南耀華到內陸地區設廠這個項目時,安都和懷慶也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應該說作爲在電子信息產業都有一定基礎的兩個城市之間,這份爭奪誰勝誰負都很正常,但是讓兩人感到意外甚至是震驚的是江南耀華竟然將企業落足地選在了寧陵,這曾經讓他們倆都百思不得其解。

江南耀華是國內著名的民營材料企業龍頭,此次進入內陸市場主要是開發電子材料市場,投資電子級無鹼纖維布生產項目,這個項目引起了包括安都、懷慶以及川、渝、湘、鄂多個省市的關注,各省市都對江南耀華髮出了相當熱情誠意的邀請,邀請江南耀華高層考察投資環境,安原省內競爭主要集中在安都和懷慶兩個電子產業都有相當規模和基礎的城市之間。

誰也未曾想到江南耀華在考察了內陸幾個省市的十多個地市之後竟然會把企業選擇建在寧陵,這不僅震驚了整個安原省,也讓周邊其他不少省市是驚詫莫名。雖然寧陵撐起了一個要打造新材料基地的名頭,但是截至目前爲止,真正的新材料項目並沒有兩家像樣的落戶寧陵,除了那家所謂的竹製環保建材企業還能勉強拿出來亮亮相外,其他的中小型企業根本就拿不上檯盤。

但是耀華不一樣。

江南耀華不僅在江浙一帶市場上擁有良好的聲譽和雄厚的資本,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可能帶來的巨大影響力。

這個項目預計一期投資4億元引進國外先進成熟的池窯拉絲生產技術和設備,建設二萬噸電子級纖維玻璃紗項目,二期跟進投資1億5千萬元,建設八千萬米電子級無鹼纖維布生產項目,三期預計投資5億元,再擴建二萬噸電子纖維玻璃紗和六千萬米電子級無鹼纖維布的生產能力,使企業達到年產四萬噸電子級纖維玻璃紗和一億八千萬米無鹼纖維布及其部分附屬產品的生產規模。

江南耀華將這個項目擺在了寧陵,無疑是爲寧陵發展新材料產業打了一針強心針,對其下游的覆銅板生產行業也會帶來積極的拉動作用,這讓姚文智和譚立峰都是扼腕不已。

應東流的這個故事聽起來似乎玄而又玄,事情是否如此,姚文智不知道,相信譚立峰也不清楚,但是有一點卻是肯定的,江南耀華選擇了寧陵作爲他們進入內陸地區的落足點,而且這一步踏得很深,幾乎就是一落足便不會再挪窩的架勢了。

第二個故事姚文智略有所聞,寧陵那位公招公選的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發展局局長爲了寧陵一家電纜企業在柬埔寨投資建廠事宜幾乎是紮在了安都,軟磨硬抗,就是要打通國際開發銀行安原分行的路子,最後事情終於搞定,而且是以極其快捷的效率辦好了一切程序手續,現在那家企業據說已經在柬埔寨南邊的磅遜港徵地落戶,正式進軍東南亞市場了。

兩個故事都還是讓姚文智頗有點發人深省的味道在其中,尤其是應東流那一句不要左邊耳朵進右邊耳朵出,很多人沒有覺悟到,但是姚文智卻領會到了應東流話語中隱藏的森森寒意,如果說哪位領導對於這個問題無動於衷,只怕下一輪烏紗帽遍地滾的事兒就免不了落在你的身上了。

坐在姚文智旁邊的譚立峰同樣是心有所悟,寧陵這一次沒有藏私,當然這一次的場面也容不得他們敝帚自珍,兩大佬親臨,誰敢藏私?獻寶還來不及呢,何等珍重的機會?

雖說趙國棟這小子守拙吝言,但是那位常務副市長可是風頭一時無二,連兩位大佬都是頻頻和她對話詢問,那副談笑自若的架勢,就連一般的市委書記市長怕都做不到那麼遊刃有餘,這固然是練就的本事,也是站着主場的優勢。

寧陵在這一步上的確是佔先了,譚立峰也要承認,雖然只是很微小的一步,但是這一步如果其他地市不緊緊跟上,那就會迅速擴大成爲絕大的優勢,一時的招商引資說明不了什麼問題,但是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卻不簡單,應書記所說的曰積月累成一步,那是養成,這一小步都得煞費苦心,回去之後,自己也得要好好琢磨一下該怎麼來應對這個變局。

懷慶沒有落後,但是平淡不是譚立峰所想要的,爭先素來也是譚立峰的原則,相信旁邊這位安都市長也一樣在思考這個問題,永樑那一位大概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吧,都在一門心思鼓足勁兒要起飛,而這一招寧陵佔先手了,怎樣扳回下一局纔是最重要的。

***************趙國棟滿臉堆笑的不斷揮手,周圍寧陵市的班子領導們也是個個笑意盈面,朝着一輛輛緩緩離開的豐田柯斯達揮着手,說這些歡迎再來的話語,一直到汽車影子終於消失在道路上,一干人才都下意識的想要放鬆一下。

有的伸懶腰,有的活動自己的腰板兒,有的則是不停的揉着自己頸椎,看樣子大家都是被這一次會議折騰得不輕,從第一天下午報道開始,就沒有清靜過,省領導和中央來的領導你得去拜會,省直部門的頭頭腦腦你也得看顧着,兄弟地市的主要領導來了,難道說你還能好意思縮在家裡不出門,怎麼着也得來上兩盅暈乎暈乎,這纔有當一把手的氣勢。

“得了,各位,本想請大家聚頓餐的,但是看大家表情似乎都有些歸心似箭的感覺,算了,我也就不當這個惡人了,願回家的就早些回去歇息着吧,這會兒四點半,領導們該走的都走了,這一個半小時上班時間我做主給在座的大家夥兒放假了,願咋輕鬆就咋輕鬆,今兒個一律不問。”

趙國棟瞅着一干都是揉頸伸腰的傢伙,心中卻是明白大概,這兩天着實把人折騰得夠嗆,現在大家哪裡還有什麼吃飯心思,都想要一鬨而散趕緊去老婆孩子熱炕頭,都悠着點兒。

趙國棟這半開玩笑半帶揶揄的話卻激起了一干人的少有的一陣反應,“趙書記,那可真謝謝嘍,這一個月來忙乎,弄得大夥兒就沒睡個囫圇覺,今兒個早點回去,喝兩杯,睡覺去。”

“是啊,趙書記,明天能不能請假一天,也讓咱們歇息歇息,一張一弛纔是文武之道啊,咱們可真的要張得太厲害給繃斷了,趙書記您要再找一個來替咱們,也麻煩不是?”

“謝謝趙書記好意了,咱們今兒個就領情了,先歇息去了。”

一干常委副市長局長們都是笑着樂着相互打趣,這一個月,尤其是這最後一個星期,的確把大家累得夠嗆,人人包點包片,工作不能出半點紕漏,幾乎每天在座的都要去自己的點片看看,實在忙不過來,那也得打電話過問一下,第二天趕緊補上。

趙國棟在常委擴大會上那是擲地有聲,誰出了紕漏,那就是要拿話來說,這關係到整個寧陵政治形象和聲譽,也關係到寧陵市委市府班子的形象和聲譽,容不得半點疏忽大意。

大家夥兒都漸漸散去,只剩下趙國棟、鍾躍軍和陸劍民三人。

“躍軍,劍民,這也算是了了一樁心願了,會也開了,也算功德圓滿,咱們寧陵這一年時間裡的工作大家也算是和盤托出,估摸着咱們這點東西,被人家看了聽了之後,略一琢磨都能明白過來,咱們的底子可都是被他們看光嘍。”趙國棟笑意盈盈,“我看咱們市縣兩級裡不少領導都存着坐在功勞簿上等果子吃的那點兒心思,不知道是等論功行賞呢,還是咋的?”

鍾躍軍和陸劍民原本都有話想要說,先前趙國棟那幾句話顯得太過輕佻,但是這後邊兩句話給一落下來,頓時有點兒冷意森森的氣息,聽得兩人都是一愣。

鍾躍軍看了一眼旁邊默不作聲的陸劍民,斟酌着言辭,良久才道:“趙書記,就像您說的,咱們這一次會議總體來說是圓滿的,雖然有些這樣那樣的問題,但也是細節上,我覺得省委對我們的工作還是相當肯定的。”

“鍾市長,會議擺在寧陵本身就是對寧陵的肯定,但是我們工作沒有盡善盡美,有些地方甚至還有大的問題,我覺得趙書記剛纔的話說得對,那些個存着心思只務虛不務實的單位,的確需要好好研究反省一下,別以爲這會議過了,就萬事大吉了,這纔是一個開始!”陸劍民語氣異常堅定,臉色也是一種鐵青色的嚴峻。

(未完待續)

第29節 激辯第45節 烏鴉嘴第102節 膨脹第19節 貿洽會第28節 線索第22節 燦爛滋潤第100節 再無可能第64節 人情世故第76節 交心(0)第10節 火藥桶第36節 隱變第64節 政治第102節 遊刃尤姐第80節 癩蛤蟆打呵欠第70節 熱點第115節 定案第82節 迎戰第41節 無法停步第54節 用心做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47節 發力第14節 令人神往的傳奇第46節 危機VS機遇第80節 宿命第10節 能者多勞第73節 準備攤牌第38節 不確定因素第82節 毒藥第4節 戲肉第21節 機遇第63節 牌(1)第71節 高明第62節 豐收之喜第11節 潮起(1)第77節 變局第33節 準備第62節 黑市第106節 人事人心第120節 峰迴路轉第28節 疑雲第10節 野地困擾第21節 示範第34節 享受過程第31節 戲水第90節 迎戰第21節 高招第94節 怒髮衝冠(1)第24節 序列第49節 變故第10節 遠眺第109節 變革(2)第58節 社會責任第25節 示好第87節 漩渦起第82節 換位第67節 回家第22節 京安高鐵第30節 幹部第78節 組合拳之沖天炮第49節 風暴將臨第57節 人物第104節 生活如斯第37節 沒事找事第93節 女人們第37節 霧裡看花第12節 接近第85節 政治任務第111節 結果第37節 沉浮一線第48節 挑釁第1節 殺機第4節 做兩件事情!第33節 浮動第67節 鬥第8節 楔子第35節 家人第58節 關鍵是環境氛圍第49節 明暗戰第127節 競逐第110節 拜會第69節 調研第116節 耐人尋味第30節 震撼第79節 反擊第81節 攻堅第32節 黨代會第35節 交鋒前第37節 芥蒂第19節 利益牽扯所爲何第7節 敲打第59節 開幕第12節 調整2第49節 前倨第35節 初談第52節 即將揭曉第27節 體系(1)第23節 統一思想第39節 豪情第96節 怒髮衝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