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有何不可?

bookmark

茫鍵在幹怎麼安消絡到蘇覺華的眼皮午下。能讓他理解瓶傻一個機會呢?

趙國棟一時間還找不出合適的路子來解決這個問題。

就像省裡邊一樣,國務院領導不發話,就算是省裡邊報到國家發改委,那也是被壓下的命運甚至可能一壓就是一年半載,這太正常了。

趙國棟琢磨着該通過何種關係來打通這個關節,蘇覺華是屬於典型的平民精英領導,文革前的大學生,具有豐富的政治經歷和工作經驗,但他真正成長爲高級領導則是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之後。他相當敏銳而又新穎的思維以及良好的市場經濟意識使得他在當時所在的軍工企業裡脫穎而出,在那個年代裡迅速帶領企業走出困境,成爲當地一顆明星,後來故事也就順理成章了,進入黨政機關並迅速提拔起來,在川、魯等多個省以及中央部委任職,最後到安原擔任省長,逐漸走上中央領導人之路。

這位平民出身的領導人和傳統的紅色政治家族並沒有多少往來,他的政治基礎也不在這邊,所以想要通過劉家的關係來聯絡似乎有些困難。

柳道源是趙國棟所有關係體系中一個和蘇覺華副總理關係較爲密切的人物,但是這隻能是趙國棟通過自己各種觀察和了解得出的一個判斷,真正兩人之間的關係如何。到什麼程度,他無從得知,柳道源也不可能會就這個問題在他面前說什麼。

趙國棟也考慮過和柳道源打個電話說一說,請他牽線搭橋,但是思襯再三,覺得這不合適,就這樣具體的事項請柳道源幫忙顯得太過於誇張了,而且這樣給人的印象是否好也是一個問題,他最終放棄了這個想法。

“怎麼了,好像有心事?”孫曉川手裡夾着一疊講義資料走過來,坐在邊上順口道。

“嗯,還是那幾個項目的事兒。淘神啊,省裡邊還沒有過呢,看樣子省裡邊是要看中央風色來做決定。”趙國棟搖搖頭。

“如果等中央政策,那肯定沒戲,中央這一波接一波的政策只會越來越嚴厲。指望中央從政策上鬆口,那是癡人說夢。”孫曉川也搖搖頭,“以我看,你們寧陵也有你們寧陵的具體情況,省裡邊應該要考慮這些特殊情況纔對。”

“這不好說,現在中央吹出來的風這麼緊,領導也怕承擔和中央叫板的大帽子啊。”趙國棟笑了笑。“沒準兒一個不講政治不講大局的帽子扣下來,那誰吃得消?”

“那也不能一概而論一刀切啊,調控也不是就不發展了,那也得有選擇性,高精尖的行業,出口創匯受歡迎的行業,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難道也要不加選擇的拿下?我看不是。只是各地自己在理解這個政策上的有些偏差而已。”

孫曉川的話讓趙國棟對這位東航的副總的看法也有些改變,看來這位孫總的觀點也和自己有些一致,在對待這一次宏觀調控政策上也有不一樣的看法。

“嗯,我也一直在琢磨這一次中央的宏觀調控政策針對範圍,有些地方和行業領域過熱,的確需要調整,淘汰落後技術和產能,鼓勵新技術新工藝,推進產業升級,這都很有必要,但是不宜不加區別,而且我也覺得這一次中央調控風暴有些傾向性。我很擔心這波風暴會對好不容易培育起來的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造成損害,尤其是在地方上掌握政策具體操作的官員中,表面一視同仁,內心歧視排斥民營企業發展的人比比皆是,如果讓他們來執掌大權,就有可能將風暴悉數轉移到民營企業頭上去。”

“哦?你有這方面的擔心?”孫曉川有些意外,他沒有想到趙國棟會把問題轉移到這上面上,“不至於吧,但是實事求是的說,那些高耗能高污染以及規模小技術含量低的產業中,處於最低層次的大多都是民營企業。這一點不容否認。”

“這一點我承認,但是我要說的是在原來發展環境中,我們地方黨政部門是不是一力創造了一個讓國營企業、外外資合資企業以及民營企業一樣的發展環境呢?”趙國棟反問:“除了沿海極少數地區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匆意改變之外,我感覺我們絕大多數地方黨政部門在這一點思想上還是存在相當歧視心態的。”

“外資合資企業高高在上。可以享受包括稅收減免、融資貸款在內的各種優惠政策,國營企業雖然不如外資合資企業,但是作刀”,也同樣在貸款融資漢此渠道卜有地方嘗政部門的支特女便捷許多,唯獨民營企業卻是被視爲另類異端,不但沒有優惠,而且還要受到各薦無形的歧視性政策打壓,生存環境相當艱難,他們的成長往往付出比外資合資企業和國營企業多幾倍的努力,這種情況下,他們處於最底層也是在所難免。”

“國棟,你這話有些偏題了,國企也不好過,你不要認爲國企就真正是衣食無憂了,如果準確的說,應該是壘斷性國企在許多方面獲得較多優勢。”孫曉川聽出了趙國棟話語中的含義,笑着伸出指頭點了點趙國棟:“但這都不是壓縮淘汰落後產能就要對民營企業網開一面的理由。”

“瞧瞧,心虛了,是不是?你這壟斷性行業似乎不包括你們航空業一樣”多,你們航空業在我看來現在屬於墨斷,雖說這《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快出臺了,但是我敢打賭將來對民營資本開放之後,你們三大國有航空企業也會是處於隱性壟斷地位。那些個對民營資本開放鼓勵進入發展的把戲也只能騙騙外人,那些真正進入了你們航空業的民營資本很快就會讓他們感受到“玻璃門。的滋味,除非國家下達決心要推進競爭機制。”

趙國棟瞥了一眼孫曉”航空業民營資本禁入的解禁令已經幾經醞釀,《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估計也會在今年內出臺,屆時肯定會有不少吃螃蟹者躍躍欲試,到時候這些人難免不會嚐到苦楚。

被趙國棟這一番話弄得有些尷尬,孫曉”也是《國內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這一規定的起草參與者之一,對這個規定各界爭議也很多,認爲三大國有航空企業實際存在的壟斷地位會對後進入的民營航空企業構成巨大的打壓,不利於航空業的競爭。

趙國棟和孫曉川的對話引來班上週圍其他不少同學的好奇,一個市委書記。一個大型國企的老總,這番對話似乎牽扯到了各自不同領域,倒也是有些意思。

“國棟,咱們別扯遠了,還是回到民營企業問題上來吧?”孫曉川笑着道。

“民營企業的發展需要一個有利環境,在我看來,對民營企業的政策支持應該絲毫不亞於外資和合資企業,我曾經聽說過一些說法,說外資和合資企業的政策過分優厚甚至到了似乎有點子“寧與友邦不給家奴,的味道,這話有些過火,畢竟當時國家剛纔對外開放,函需外來資本和技術,但是現在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國內情況已經大變,對於外資企業和合資企業我們歡迎不歡迎,當然歡迎,但是歡迎是不是應該有一個度,這種超國民待遇是否合理,我覺得這都有待於商椎。”

“反觀民營企業卻處處受到壓制約束,處於在夾縫中艱苦掙扎生存的狀態而無人過問,一些民營企業家不得不求助於取得一個人大代表或者政協委員的帽子以求換來所謂的“政治保護”這恰恰是他們這個羣體感覺到受到壓制和不安全的表現,他們不得不採取各種非正當方式來謀求保護自己利益,而這往往卻成了一些地方官僚藉機斂財貪腐的手段,我想如果給他們一個和國企、外企和合資企業平等的環境,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是不是可以彰顯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民主法制建設的公開公正公平呢?”幾個圍觀的學員都拍起手來,趙國棟也不管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大大方方的拱了拱手,“一家之言,說得不好,歡迎大家批評雅正。”

“趙國棟,我覺得你剛纔講的很有些意思嘛,爲什麼不好好構思一下寫一篇像樣一點的文章呢?這次學習也鼓勵學員們寫一些交流性的文章,包括髮展經濟方面和從政方面的,不侷限於某一方面,我感覺你在這方面還是頗有些心得體會的,完全可以把這些提煉綜合一下寫出來。讓大家都來參考參考嘛。”

趙國棟也沒有注意到組織員趙雅蘭也到了教室裡,見對方這麼一說,卻感覺似乎有點子椰偷自己的味道在其中,也不知道什麼原因,這位組織員同志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高。總愛給自己出點難題。

“有何不可?趙老師,那我就按照您的意思,下來之後班門弄斧一回吧。”趙國棟聳聳肩,十分隨意的道。(未完待續)

第21節 動向第1節 澀第28節 兄弟情第106節 南粵之行第40節 道無界限第8節 大器第47節 發力第49節 立場第64節 北京之行第55節 雙雄會之探底第79節 入眼第114節 銳意第62節 塞翁失馬第10節 遠眺第74節 打手第87節 激盪第25節 常委第22節 進展第79節 附從第19節 不屈第82節 重量級人物第49節 高深第82節 換位第72節 風起雲涌第119節 規劃第52節 悍然第123節 格局第80節 “亂命”第47節 下注第72節 小聚第77節 撲朔第29節 激辯第9節 做事先做人第81節 黃猄嶺上(3)第99節 接待任務第16節 婚宴第77節 組合拳之馬步第70節 運作第60節 微妙之局第94節 水到第44節 鉅艦第74節 出路第29節 囫圇山兌現衝鋒第31節 遠見第51節 工作第92節 該來的始終要來第32節 打秋風第7節 GDP之惑第38節 陰霾重重第104節 量變到質變第86節 應對第81節 焦點第100節 溫泉水滑洗凝脂第10節 火藥桶第121節 人精第69節 調研第三十六 票全方位競爭第49節 運作第56節 直面第42節 出柙第86節 競爭第35節 國際新城第34節 享受過程第25節 嫌隙第18節 風光第86節 鬥志第34節 華麗轉身第89節 發展的目的是什麼?第21節 合縱連橫(2)第21節 膿瘡第103節 高人第55節 歸來第34節 壓力時代第65節 何謂鋒?第97節 曖昧第34節 逼宮第93節 靠攏第64節 肥狗胖丫頭第20節 前奏第43節 兵卒無選第2節 現實第29節 經濟基礎第82節 出擊第24節 序列第19節 慾望之冬第66節 “同黨”第33節 壯大第29節 激辯第17節 狂言第38節 三公競爭第11節 第一印象第17節 高速辦第111節 揣摩第91節 戰場第39節 崩塌第103節 發展觀和政治心態第69節 老謀深算第65節 省情第90節 捭闔